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必备小抄终极版

上传人:ail****e3 文档编号:56866746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必备小抄终极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必备小抄终极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必备小抄终极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工人 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马克思主 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岀的伟大任 务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 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 种可能变为现实2.产生的社会历 史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 生产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 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科学前 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 成就思想理论来源、资本主义 矛盾尖锐化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 意义: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 动具有指导意义理想是人生前 进的灯塔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 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高 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 9.学习马克 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主的理论 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 心主义的基本形式答:唯物主 义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A、物质是本 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 分为:a、可知论b、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 界的影子)6.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 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答:物质:是 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 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 哲学范畴)意义:它指出物质不 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主 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 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 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 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指 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运动观的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 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 不可分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 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无一不是处 在运动中2)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 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的都是物质 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 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 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 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I 9.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二者 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相对静止:1, 一个事物 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 的移动。2、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 变化,即事物物质相对稳定。 二者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 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静止是运 动的特殊状态试用世界物质统一 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 从实际岀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 义?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 界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伸 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着的物 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管纷繁复杂, 但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 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 岀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第一、 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必须从实际 岀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动的, 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第 三、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必 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 岀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 建设搞好。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主 观主义都是错误的;23.论述:唯物辩证法与的对立和分歧。说明坚 持唯物发。反对形而上学对实际工 作的重要意义 答:1、对立表现在: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 物-联系。形而上学-孤立)发 展变化和静止不变的观点(唯物 - 发展变化,形而上学-不变的观点)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 部矛盾的对立。2 :在于是否承认矛 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坚持唯物 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5.简述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 化的内政动力对立统一规律贯 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 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 矛 盾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承认 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是事物发 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 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26.论述:矛 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辨证关系:矛盾对立和统一的 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 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 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 吸引的性质,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2)矛盾双方 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包含、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 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 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 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 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 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 的统一性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 是绝对的。2 )矛盾的同一性的相 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 离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根据。B。外囚是事物变化的作用。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精髓30.简述度的含义及其 |度:指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度度。把握度的意义:1)在认识 上,只要把握了度,注意质的数量 限度,才能准认识事物的质。2)在 实践上:只有把握了度,才能提岀 知道时间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 度原则35.规律的含义和特点。含 义:规律-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 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特点:A、客观 性B、普遍性07论述)试用客观 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 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规律 是旨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主观能动性是指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 律;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 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只 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加速社会 主义建设的发展。2,在社会主义 建设中,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割裂开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41论 述:试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 理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 在;意识是指高度发达的物质T人 脑的机能、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 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 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 有阻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 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正确处理社会 主义建设中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二 者关系的哲学依据。一方面,物质 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一方面, 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方向和保 证。总之,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 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 系,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好, 4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 能动性的前提关系: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 用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正确 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反之失败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认识是实践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 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 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6.主体和客体的关系:A,改造和 被改造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B, 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10.感性认 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A,感性认识是理性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 感性认识)。B,理性认识是感性 认识的发展和升华(感性认识有待 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感性和 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3.认识的反复 性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社会主 义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认识的反复性 是由以下原因决定 的。一、从客体考察 1)事物是矛 盾统一体2)事物矛盾有展开和发 展的过程3)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 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使得人 们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 学技术条件限制。二、从主体考察: 人的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 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 场、观点、方法的限制。15.简述真 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 含义 答: |客观性:1 )指任何真 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以来于 人类的客观内容2)检验真理的标 准是客观的。|绝对性1)真理是 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世界 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是无条件 的、绝对的。2)真理是无限发展着 的物质世界才存在是绝对的。週对性 1) 广度上,任何真理只能 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 识,需要扩展。2 )深度上:任何真 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 程度的,一定层次的反映,有待于 深化1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统一的原理,加以说明在社会主义 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答:一、真理既是绝 对的、也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 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 存。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 包含、相互渗透。相对真理向绝 对真理转化。二、正确把握马克思 主义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 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马克思主 义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 普遍规律。具有绝对性的一面马 克思主义没有穷尽一切事物的规律,需要发展,具有相对性的一面。1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 群众路线一致性及坚持方法和意 义。P128答:党的群众路线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群众 中去“就是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 实践一认识一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 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 义哲学中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 的运用人心决定一切,我们要永 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 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 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问人 民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岀发,相信 群众,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 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 华的伟大历史任务。2. ( 07论)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说明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意义。P132答:A、地理环境 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地 理环境主要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 直接、间接地制约发展。B、人口因 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 必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 社会的发展。环境与人口问题的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 问题战略为:必须保护环境和计 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 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 和谐,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 口素质。3. (05.06年简)简述人 口因素对社会的影响 P133答: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 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起着制约 和影响的作用。主要影响有:一 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 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 会的发展。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 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P136答: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 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 是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发能动 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他的发展与 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一 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 性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2社会 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 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 继承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 5社会意识对 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能动性是社会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6. 生产力的含义和生产关系系统的 要素 答:生产力,指人类征服自 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一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1)独 立的实体因素(劳动者,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2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分 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3 )渗 透性因素(主指自然科学)4 )准备性 因素(主指教育)10.(多选)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 影响生产关系的表现:A生产资料 的所有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 前提B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决定 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C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决定人们 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D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决定产品 的分配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 间的辨证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03.论试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 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答:一、1、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 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大要素。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要生产中发生 的一定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形式、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 分配形式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 系是: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对生产力 具有促进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 产力,就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造的哲学 依据,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 系是和生产力相适应的,对社会主 义的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 度;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 系又存在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薄弱 环节,因此,必须加以改革。只有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 提下,对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经济体 制进行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顺利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认为社会主义生 产关系与生产力绝对适应,从而否 认改革的必要性是错误的;认为社 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绝对不适 应,从而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 也是错误的。19. ( 04论)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 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答:社会形态的发展也象自然界 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辨证的 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规律。任何人不能自由地选 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们可以 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 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起的社会结果。是不为人的意志转移的。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生产的 水平,就是认为侧蚀力决定生产关 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 建筑,这是历史发展中唯物主义因 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20、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 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 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答: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 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的 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 着其他各种社火矛盾,决定着整个 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 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着社会形 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27. (06简)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含义: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 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 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 节,使该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 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 的改善与革新作用:1)社会改 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次序存 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社会 改革为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 和部分质变的准备3)在社会经济、 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 须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的变更28.( 04.06论)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答:都是为 了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从而推 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1 ,社会 革命是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 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对同一 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做某种程度的 调整。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 发动的,目的在于推翻反动统治阶 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 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 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在于 维护、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3,社 会革命往往采用武装斗争、暴力革 命等形式;社会改革一般地说不需 要采用这种形式。说明我国当前进 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答: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 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 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就 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 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 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 与生产力。我国改革之所以是社 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 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 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 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地得到解 决,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 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 筑和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 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加成分的发挥岀 来。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的作 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 者人民群众是物质精神的创造者 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 量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 生的条件是什么一一答:商品经 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 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基本经济 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一 般条件和基础)。2)是生产资料和 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 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 两种属性4.为什么说商品价值体 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答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O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 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 价值。3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 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 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 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8.(多选)商品 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b与生产该产品的部门劳动率成反比 c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计量 10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答它具 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 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 手段。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是指 货币用来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 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 介的作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 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以私有制 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 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表现: 1)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 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岀去,他 的劳动不被社会承认,私人劳动就 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2)如果商品 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岀 去,或者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 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 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 劳动,其余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 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 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因为这一矛 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 产者的命运,14.( 05论)论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答: .价值规律本身的作用。就是商品 按照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 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发展作 用:1)调节资源配置2 )促进社会 发展3)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 分化17. (04论)如何理解劳动力 商品价值决定及其包括的历史和 道德因素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是由: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 值所决定。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 括: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 的生活资料,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 力。2)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 力的供给3)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 训练所支岀的费用,用以培养适合 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包括的历史和道德因素:雇佣劳 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 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 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 和习惯制约。18. (06论)剩余价 值是怎样产生的,他的本质是什 么?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 二重性:1)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 程。2)是生产剩余价值即增殖过程, 是劳动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1)工人 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2)劳动产 品归资本家所有。 剩余价值的产 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 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 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 创造的全部价格,超过劳动力的价 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 价值增殖的秘密。4.简述:产业资 本在循环中采取的不同的职能形 式所执行的职能答:产业资本循 环的过程中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 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分 别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货币资 本的职能: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 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作准备生 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 料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岀包 含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 本职能:通过商品销售,使包含在 商品价值与剩余价值得到实现18.(03论)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答: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 的结果。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 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 同的利润率。为了获得更高的利 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 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的供求关 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 起利润的升降,使部门利润率趋于 平均,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 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 付总资本的比率,一定量的预付资 本按平均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 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无论在质 上还是在量上都发生了变化。20. 论述为什么说生产价值转化为生 产价格,它就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答:生产价格是在价格的基础上 形成的。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 润总额和剩余价值的总额是相等 的,商品生产价格的总额与价值总 额也是相等的。生产价格的变动 归根结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24. 商业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的 资本商品资本独立化形式采取 G-W-G的运动方式为销售服 务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资本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销售, 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26.商业资本的作用答:商业资 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 济效益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 节省流通资本商业资本的活动, 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商业资 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31.什 么是利息,它的本质和来源答: 利息就是只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借贷给资本家的那部分剩余价 值。本质:职能资本家通过使 用借到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经营 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 业利润。利息就是平均利润的一部 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 式,所以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 转化形式。其来源归根结底是生产部门是雇佣工人是创造的剩余 价值,而利息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 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 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同职 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 经济关系。40 什么是级差地租 形成的原因答形成级差地租的 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 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 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 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7,(03.06.07简)垄断利润的来源? 它是如何实现的答: 来源: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 民的剥削。2)垄断资本获得非垄断 企业的利润3)海外利润,4)再分 配收入等,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 利润,归根结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 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 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只等的垄 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 组织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 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 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分 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答: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政权 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 因,归根结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 展要求和结果。1)一般垄断的产生, 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但未能 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 盾。2 )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 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 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 社会经济活动,私人资本不能适应 这种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必 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 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 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实质是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 度的存在和发展。12. ( 03论)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大 力发展的原因答:靠私人垄断资 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 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在一些大规 模公共设施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 无能为力或不愿意投资建设一些 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 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涉 及的领域 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 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现 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在经济 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 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19(05.06.03论)试分析发达市场经 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运用 所谓的三大手段来调节和控制货币 量公开市场业务,即由中央银行 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 有价证券,从而减少或增加货币流 通量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发达市 场经济国家有法律规定的储备金制 度,也就是商业银行要把一定比例 的资金存入中央银行,以保证金融 秩序的稳定。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 或降低,会减少或增加流通量。 再贴现利率政策,商业银行可以把 手中未到期有价证券拿到中央银行 去再贴现,如果再贴现利率降低, 商业银行就会拿岀更多的有价证券 去贴现,这样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增 加,反之则反)为什么会出现全 球化的趋势,表现有那些?答: 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原因:1)新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2)国 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3)国 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度增加。5.无 产阶级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 类型的革命 原因 答:无产阶级 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剥削和阶 级统治的革命无产阶级为绝大 多数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是 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6.列宁领导 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三个阶段:进一步巩固苏维埃 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 政策时期9.简答社会主义制度对 人类社会历史的的贡献 答:社会 主义作为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在世 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 会制度的演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 在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在一定程度 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 界的扩张社会主义力量坚定的 支持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 着和平与发的世界时代潮流社会 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16.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 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17.社会主义首先在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 利的原因答:这些国家具备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是社会主 义革命建立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和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于革命时 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他们在特 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取得革命成功 2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原因答:社会主义作为崭新力量的 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 会一帆风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 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世界政治势形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 国际经济秩序和割据的变化演进25. 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由其历 史地位决定的:答:工人阶级是 社会化大生产的的产物,与先进生 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 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工人阶 级是资本主义中被剥削、被压迫的 阶级,他们与资产阶级直接对立, 具有革命彻底性,只有他们能肩负 起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 义新社会的任务。工人阶级会在 斗争中不断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 向自为的阶级。12.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的条件:摆脱了生产资料所 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人们完 全摆脱了旧式分工人们完全摆 脱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束缚。 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 限制15.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共同基本特征:答:实行公有制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产 品分配。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 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消 灭剥削制度,建立和谐。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意识 的核心。16.为什么人类社会历史 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 必然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 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 辟了广阔道路17.(论)从社会主 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答:以往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的过渡和 更迭。不是通过旧社会形态内部的 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原有的生产关 系和上层建筑逐步调整和成熟中实 现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 义社会是同一种社会的来年各个成 熟程度不同的阶段,它们都是以生 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因而 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只是从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到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表现为同 一社会内部的过渡和变化。21. 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 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答: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 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 和向共产主义的过程需要经历长期 的实践过程经济落后国家实现 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 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答经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条 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政治建设:就是在共产党领导 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 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化建设:就是以马克思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 文化。社会建设:就是要以解决人民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成果更多体 现到改善民生上。26.共产主义远 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的关系。答:共产主义理想和 社会主义理想,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 的奋斗目标。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总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 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 27 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 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 包括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 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