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专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7599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复习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这首诗歌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首句直接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往日以下做好铺垫。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好男儿,受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有愧于英雄的称号。第三四句对项羽如不自杀的结局做了假设;事情还是大有可为的。只可惜项羽自杀了。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诗歌的首句引出众口一词的论调,大运河就是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首句平淡无奇,但第二句反转话锋,摆出大运河的功劳来反驳。“至今”说明始终造福于世;“千里”说明地域之广;“赖”字更突出了运河对交通航运和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作用。诗歌的后两句直承次句展开。采用两点论的正确态度,议论隋的开掘运河的千秋功过。一方面,诗人对隋的荒淫奢侈作了严正的批评,另一方面,诗人提出假设,如果没有这些奢侈糜费搜刮民脂民膏的恶行,那么的他的功劳就可和禹媲美。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出送别之地,其中首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又暗切“送”字,为下面的画面染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颔联、颈联继续描写江上的景色: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海门深邃,浦树幽远;树上水雾缭绕,显得滋润在。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无不笼罩在烟雨薄雾之中,无不染上离情别绪。诗人在尾联爆发了自己的感情,一改含蓄,直抒胸臆,又用一个“比”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使情与景妙合无缝。这首诗歌刻画了北方山村秋日的晚景,抒发了作者贬谪之中眷恋故土、对景难抑的孤独寂寞之情。全诗前六句写景,其中有声有色有味,景色幽静美丽、情调悠然自得。对比是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有声与无语并不是从对比的角度写的。万壑与数峰并不是“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也不是“同一事物”。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他们各自的特点。(2001 年)请判断以上唐人诗句中有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李句:描写的是热烈的劳动场面,目的是“动”和“闹”不在于“静”。许句:前句写动,后句写静刘句:以鸟初动来衬托清晨的冷冽(寒树)静谧(桥上的霜没有印上行人的足迹)柳句:后句写静态,前句以“鹤鸣”来衬托楚山之“静”。这是一首送别的诗歌,但主要篇幅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写送别的唐诗中,与他写法一致的是哪一首全诗围绕喜雨展开,首联用拟人手法,写春雨妙解人意,应时而下,点明了诗人喜的原因,表现了诗人关心农事,关怀人民的衷肠。颔联抓住春雨的特点,进一步表现春雨的好。“潜、细”写出了雨到来时的神态及落到草木上的情况。这是从听觉上落笔。颈联写雨势,从视觉上落笔。写春天的雨夜深邃迷人的景象。尾联从想象的角度写春雨后美景。其中“重”用的好:雨后之花,花上带雨,量重;春雨润花,情重;有雨才能使花生长,恩重。全诗以春夜雨为特定对象,以喜字贯穿前后的诗歌脉络,层层叙写,虽然不见一个喜,但无处u不显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讲究布局,一线贯穿其中。一二句交代战争的背景,三四句直接抒情。“黄沙”句是概括力极强的句子。戍边时间之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人之强悍,环境之恶劣。但金甲尽管磨穿,但报国之志不减,而是在漫长的时间中变地更坚定。末句就是战士的誓言。上句写得越苦,下句就越有力。战士们在深刻意识到战争之艰苦长期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的深沉的誓言。前呼后应,使结构更严谨。全诗构思巧妙,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杜甫?阁夜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2 、4 、忆秦娥毛泽东西风烈,长风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渔父词(白朴,字仁甫)黄芦岸白频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的烟波钓叟。5 、王维/?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烧畲:把地里的草木烧成会做肥料。1 、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都是写景抒情诗;2 、常用手法: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二、学会从三个角度鉴赏1 、写了什么景?2 、抒了什么情?3 、怎样写景和抒情?(语言和技巧)要留意观察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粗笔勾勒和细部描写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等,此外,诗歌传统的写法比兴手法,更是经常运用到的,值得注意。赏析竹枝词:开头用一个山字开篇,突出表现诗人观赏景色的地点,桃李盛开,正是万物繁茂的春天,层层二字写出了诗人抬头面山的视角。第二句似的人的目光从欣赏自然美景转而寻找营造这美景的主人。一个“是”表达了寻视所获,提示出诗人的关注点以及下文描述的侧重点。三、四句描写山民们的劳动场景,用“银钏金钗”代妇女,“长刀短笠”代男子,既突出了山民与城里人不同的装扮,渲染了浓郁的民俗,也透露了诗人对这生气勃勃的劳动场面欣赏和愉悦的态度。全诗不在于纯然山水的简单描绘,而在于作者发现了比山花烂漫更为动人的劳动之美、创造生活之美。1、共同点:诗歌往往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属即事感怀诗。题材多为思亲、送友、怀乡、赠人等,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意趣等。2 、重点把握两点:(1)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2)懂得分析作品中的“事”与“怀”是怎样结合的?分析:词中借打猎的场面塑造了潇洒豪迈的自我形象,同时用随从战士的威武和百姓倾城相随的热烈进行烘托,抒发了豪狂之气,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此词写于苏轼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同,第一次自请外放时期,虽然失意,所受的打击还不是很大。年未四十就自称“老大”,未免消沉,然而尚且可以抒发少年人的狂气;两鬓稍微见白,流露功业未就的遗憾,然而还可以怀着信心说“又何妨”;自比魏尚,心中芥蒂可见,然而仍盼有冯唐式的正直大臣为自己说情清命,寄望于朝廷的重新重用。全词显现出豪迈的气魄。孙郎:三国时期的孙权。冯唐:西汉文帝的大臣。当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收边有方,功绩显著。因报功不实而获罪被削职。冯唐为魏尚不平,文帝“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太守”1、共同点:通过描摹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自己的感情。是咏物言志诗。古人描物,往往做到形神兼似,不即不离。即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又写出事物的特点,能曲尽其妙。2 、鉴赏的重点(1)理解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2)分清咏物诗中所寄托的“志”。(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此诗咏物写人,寓意深长。一二句写小松的成长过程及趋势,虽然起初被埋藏在深草里,但它小而弱,一个刺字不仅描写了小松的外型特点,而且写出了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渐角”一句表现出松树与那些杂草的区别,并显示出其出类拔萃的内在必然性。后两句从时人的角度描写,前一个“凌云”指未成长的小松,其内在品格尚未显现,被人小看;后一个“凌云”指长成后的松树,这时候才知道它高,也不算不得有眼光。此诗重点在于把埋没在深草中的小松作为自我写照,也涉及批评时人,对时人的不满则集中于不识,即感叹世人眼光短浅,不能认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之物。刺: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出: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3、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辛弃疾?水龙吟(片段)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4、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闲适之恬淡西风烈,长风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毛泽东黄芦岸白频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的烟波钓叟。渔父词(白朴,字仁甫)5、秀美河山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竹枝词刘禹锡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写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韩元吉(南宋)倚天绝壁,直下三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湖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1、词的开头、结尾都描绘了景物,开头景物的特点?,而结尾景物的特点是?2 、上阕的结尾书写了作者自己“愁与恨,几时极”的感情,这种“愁与恨”具体是指的是什么内容?3 、下阕开头的“酒阑闻塞笛”是实写还是虚写?作者为什么会“闻塞笛”?4 、词达到结尾“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作者问而不答,却以写景做结,试分析这个景物描写包含了什么意义?表述题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劲,一日看尽长安花。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又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肝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潜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述题1、词的上片写出猎情景。“老夫”是指?“千骑卷平冈”所描写的场面是?2 、词中上片和下片均用了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典故的用意是?“何日遣冯唐”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做什么3 、词中“鬓微霜,又何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