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56738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 梨园春秋 随堂检测1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与此。这实质上揭示了()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B文化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C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从材料可以看出,杂剧出现与元代科举废止有关,故B正确。2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解析:选A。元曲主要是当时社会上不得志的汉族文人的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在茶馆酒楼即兴所作,后来经过艺人的改编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由材料中“文而不晦”“俚而不俗”“明白如话”可判断此题应该选择A项。3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人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材料反映的是()A清兵入关B军机处的设立C八股取士D徽班进京解析:选D。根据材料“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等判断,材料所指是京剧产生时期的概况,选D项。4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化妆方法。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红色代表忠勇正义等。其中表示“铁面无私”的主色调是()A白色B蓝色C黑色D黄色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有关京剧脸谱的一些常识。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绝非仅仅为了好看。红色一般指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黑色一般指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黄色一般指勇猛而暴躁;蓝色一般指刚强阴险。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大胆革新创造,构成了一整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既丰富多彩,又用法严谨,使之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实践的限制,已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所有这些成就,在世界表演艺术大花园里,不愧是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材料二清初,京师梨园的昆腔与京腔(又称高腔)并盛。乾隆四十四年,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以浪楼一剧名动京师,京腔大为减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乾隆五十五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融合,皮簧戏由此而得名。(1)据材料一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说出京剧艺术融合吸收了哪些剧种和腔调?(3)京剧艺术的形成有什么意义?解析:本题考查京剧的特点、意义等。第(1)、(2)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第(3)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暴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2)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3)它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右图是三星堆文化出土的青铜面具,这一文物与哪一古老的戏剧形式相关()A傩戏B南戏C元杂剧D傀儡戏解析:选A。三星堆文化出土的青铜面具,与傩戏有关。2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解析:选B。话本、杂剧的出现主要是满足了市民阶层的需要。3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官方干预明初杂剧演出,在这样的限制之下,明初的杂剧几乎只能是以正统的忠孝节义的教化戏、正统的历史戏以及空洞无物的神仙戏为主,必然是在当时政治允许的范围之中进行,这体现了文化政策为政治服务,故B项正确;秦始皇时期即有文化专制,如焚书坑儒,故A项错误;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D项错误。4清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搭班演出,以二黄、西皮唱腔为主,互相融合,并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地方戏曲是()A徽调、秦腔B昆曲、徽调C昆曲、汉调D徽调、汉调解析:选D。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5清朝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材料表明我国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戏曲地域性色彩浓厚B思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C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D我国经济重心的日趋南移解析:选C。题干虽然提到各地的戏曲,但更主要的是强调经济活动和市民对于戏曲的需求,故A项错误,C项正确;思想解放运动,题干根本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同理,经济重心南移题干也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6美国著名剧作家桑顿怀尔德(18971975年)创作小城之光时,采用了中国京剧艺术的手法。这表明()A京剧艺术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B京剧艺术影响国外剧作家的创作思维C京剧艺术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D京剧艺术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解析:选B。题干反映出中国的京剧艺术影响了美国剧作家,选择B项。A项的广泛认可、D项的最高水平均表述不准确;C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7戏剧表演十分讲究“功法”。甩发功戏曲表演中经常使用。多为男性角色甩动头顶扎束的一绺长发,表现惊慌失措、悲愤交加、疼痛欲绝以及仓皇逃命、垂死挣扎等激烈异常的情绪和情境的一种表演特技。这说明中国戏剧具有什么特征()A虚拟性B程式化C舞蹈性D声情并茂解析:选B。中国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程式化,即用固定的格式进行表演。8现在全国很多地区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智斗、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等经典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下列对京剧的描述正确的是()唱、念、做、打相互结合角色分为生、旦、净、末四大行当舞台设计极为讲究流派纷呈,各具特色ABCD解析:选D。排除法是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京剧的四大行当是“生”“旦”“净”“丑”,没有“末”,排除。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生、旦、净、丑类,称为四大行当。净,又称花脸,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红色代表忠勇正义,如关羽。京剧行当材料二京剧的传统剧目有:野猪林、林冲夜奔、武松打虎、挑帘裁衣、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水帘洞、安天会、十八罗汉斗悟空、沙桥饯别、五百年后孙悟空盘丝洞、十八罗汉收大鹏、无底洞、金钱豹定军山、阳平关、五截山、水淹七军、走麦城、受禅台、伐东吴、连营寨、白帝城、别宫祭江等。材料三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各种文化异彩纷呈,冲击着祖国传统文化,“国粹”京剧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京剧。(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京剧、人物类型与明清小说有什么关系?(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国粹”京剧的现状的。解析:第(1)问,从材料京剧中的人物及传统剧目可以看出,京剧的取材很多来自于明清小说。第(2)问,涉及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问题,只有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答案:(1)京剧的人物造型、故事情节有很多取材于明清小说。(2)本题可以就多个方面的观点进行阐述,只要言之有理,皆可。下面提供三个观点予以参考。京剧已经难以反映当今社会高节奏的生活,也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所以观众越来越少,日渐衰落是正常现象。京剧是祖国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不能让它消亡。国家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抢救性的原样保护。京剧无疑是祖国的国粹,应当加以珍惜与保护,但是它自身也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样就能反映现代人的生活现实,并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这样,它不但不会衰亡,而且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加发扬光大,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