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033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 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C 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D 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2.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实现国家统一确立君主专制体制确立封建土地制度建立三公九卿体制A B C D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 完善机构,皇权顶峰4.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主要是指( )延续了秦汉的郡县制度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奠定了今天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B C D 5.宋史职官志中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 地方完全丧失了财政自主权 B 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 分散原相权加强了皇权 D 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6.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 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 清朝设置军机处 D 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7.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B 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C 唐朝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D 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8.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会议由抽签选举产生,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人民主权 轮番而治 比例代表制 少数人的民主A B C D 9.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第三次征服”的是( )A 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B 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C 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D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10.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充分说明( )A 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一度出现反弹 B 国王违背宪法规定肆意扩张权力C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渐进性 D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11.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领袖博纳征对民主党总统奥巴马越过国会授权推动医改和移民法案,公开指责奥巴马“像个皇帝”,随后又宣布正式起诉政府“违宪”。对美国政治表述正确的是( )A 众议院起诉美国政府本身在程序上违宪B 最高法院可以裁定总统行政法令是否违宪C 宪法蓝本设计政党制度意在防范权力集中D 两党之间根本利益对峙矛盾难以调和12.吕一民法国通史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其“独特”之处在于( )A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 在外国势力主导下制定C 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 D 各派势力妥协痕迹明显13.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门面”是指( )A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C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D 议会拥有立法权14.汉代颁布的“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A 壮大皇族力量 B 保证列侯利益 C 加强中央集权 D 笼络王侯人心15.下表反映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的变化情况。税率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 中国关税税率趋于正常化、合理化 B 中国商业性质的雇佣关系开始出现C 促使大批传统手工业者、农民失业 D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益无害16.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 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B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 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7.下面是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 B 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C 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 D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18.下图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注:图片为一个渔夫在钓鱼,上面一把剪刀要剪掉鱼竿的钓线。剪刀上的字为“欧洲的干预”。鱼竿钓上来的鱼身上写着“辽东”。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A 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B 辛亥革命不彻底C 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D 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20.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A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1.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22.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 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 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3.下图是伟人年画毛泽东在井冈山,该画描绘了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后,坐在井冈山上高瞻远瞩的情形。关于毛泽东在井冈山上所开展的革命活动表述错误的是( )A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C 总结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D 从实践上和理论上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4.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A B C D 2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 国民革命的兴起 B 土地革命的开展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战略反攻的开始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封建论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期的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特点。(6分)(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地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6分) 27.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乔萨托利民主新论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 16891755)材料三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秉旦材料四 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修正案生效日期第15修正案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遭受剥夺。1870年2月3日第19修正案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1920年8月18日第24修正案禁止因为没有支付人头税而撤销投票权。1964年1月23日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1)材料一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上述政治特点的原因。 (4分)(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什么?列举清时期一个典型史实,简要说明材料一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观点。(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制改革的和平进程。(6分)(4)据材料四,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2分)28.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的,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请回答:(1)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试分析其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8分)(2)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史实。(4分)(3)据材料三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4分) 高一历史第二阶段性考试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表明其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作用。2.【答案】A【解析】本题中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确定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动作,可确定正确,与本题无关,应排除。3.【答案】C【解析】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在三省六部制下,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中的“独立施政”说法错误;B项说法矛盾;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故D项不合题意。4.【答案】D【解析】否定是由于行省制是元朝对地方体制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继承和推广。其余选项都是属于行省制度的影响,故选D。5.【答案】C【解析】由材料“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计省掌管财政,其长官被称为“计相”,地位仅次于宰相,这说明北宋分散原相权加强了皇权。故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6.【答案】C【解析】材料所论述的观点是中国日益走向专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的顶峰。7.【答案】D【解析】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不是在宋代,D项表述错误,故选D。8.【答案】A【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特点。“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体现人民主权;“五百人会议由抽签选举产生”体现轮番而治;“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反映比例代表制。说法正确,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但材料没有体现。9.【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结合所学罗马法的影响可知,罗马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进步,成为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先驱,其中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故选D。其他三项说法均错误。10.【答案】C【解析】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以及一系列法令限制王权,英国近代王权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变化,就总的趋势而言,是朝着衰落的方向发展的,但具体又有一个曲折演变过程。A、B、D三项都是对材料现象的片面理解,C项是最佳答案。11.【答案】B【解析】众议院起诉美国政府本身在程序上并不违宪,美国的两党制是在宪法颁布后漫长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两党之间“根本”利益并不对峙,矛盾也并非难以调和,但是最高法院的确是可以裁定总统行政法令是否违宪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12.【答案】D【解析】本题材料提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围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13.【答案】D【解析】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君主专制的外壳,所谓的门面指的是以议会的形式,议会在三权分立体制中掌握着立法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B、C选项都体现不出议会的作用。14.【答案】C【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体制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汉武帝为了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强化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它的实施极大削弱了诸侯势力,所以答案选C。A、B、D三项是“推恩令”所起的作用而非其实施的根本目的。15.【答案】C【解析】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关税税率大幅降低,趋于不合理化,A项错误。B项在明末清初已经出现。D项太绝对。关税税率降低,外国商品大量倾销到中国,使中国民族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大批手工业者、农民失业。故选C项。1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时,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题干材料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只能是太平天国采取的资本主义措施,即资政新篇的颁布,所以本题选择C。17.【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及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量没有出现迅猛增长,且个别时间还在减少,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故选D项。18.【答案】C【解析】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来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故选C项。1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没有彻底消灭封建思想,说明了辛亥革命不彻底。所以答案选B。20.【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主要涉及寻找新的救国方法和思潮,并未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教育改进等问题,故A、B两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已经开始觉醒,并非在五四运动后,故D项错误。21.【答案】B【解析】由“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可知这是一次秘密会议,结合选项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应为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B。22.【答案】D【解析】题干要求是从“对中国近代化”的角度分析其影响。A项不符合史实;B、C两项是其革命过程中的特点,不是从影响的角度分析;因此,D项正确。23.【答案】C【解析】“总结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是在“八七会议”上,C项错误,故答案选择C项。24.【答案】C【解析】本题作为组合型的选择题,适合用排除法解答。长征并没有实现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当时党的工作重心仍在农村,故排除掉含有的选项,其他都符合史实,故选C。25.【答案】C【解析】“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大批人口被迫迁往西南等大后方。材料中“心理统一”和“认同感”是指加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团结,共同致力于抗日战争,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故选C。26. (1)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2分)特点:主要是分封王族;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实行嫡长子继承制。(4分)(2)制度:郡县制度、行省制度。(2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后世沿用(或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3)特点:从分封世袭到皇帝任免官员;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或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6分)27.(1)特点:直接民主;少数服从多数。(2分)原因: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自然和地理环境;工商业经济发达。(任答两点得2分)(2)相反:君主专制空前加强。(1分)史实:清设军机处。(1分)说明清朝中枢权力机关,完全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其总揽军政大权,实现绝对君权。(2分)(3)概述: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19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6分)(4)方面:种族、犯罪身份、性别、财产。(2分)28. (1)理由:这个制度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原则;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潮流,是一种空想。(4分)原因:客观: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主观: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2分)经验教训:农民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成功(2分)(2)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并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4分)(3)变化: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或迷信、尊崇、偶像);革命后认为皇帝“比寻常人还要可怜”(或破除迷信)。(2分)(4)原因: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命精神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辛亥革命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4分) 高一历史第二阶段性考试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表明其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作用。2.【答案】A【解析】本题中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确定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动作,可确定正确,与本题无关,应排除。3.【答案】C【解析】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在三省六部制下,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中的“独立施政”说法错误;B项说法矛盾;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故D项不合题意。4.【答案】D【解析】否定是由于行省制是元朝对地方体制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继承和推广。其余选项都是属于行省制度的影响,故选D。5.【答案】C【解析】由材料“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计省掌管财政,其长官被称为“计相”,地位仅次于宰相,这说明北宋分散原相权加强了皇权。故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6.【答案】C【解析】材料所论述的观点是中国日益走向专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的顶峰。7.【答案】D【解析】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不是在宋代,D项表述错误,故选D。8.【答案】A【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特点。“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体现人民主权;“五百人会议由抽签选举产生”体现轮番而治;“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反映比例代表制。说法正确,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但材料没有体现。9.【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结合所学罗马法的影响可知,罗马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进步,成为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先驱,其中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故选D。其他三项说法均错误。10.【答案】C【解析】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以及一系列法令限制王权,英国近代王权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变化,就总的趋势而言,是朝着衰落的方向发展的,但具体又有一个曲折演变过程。A、B、D三项都是对材料现象的片面理解,C项是最佳答案。11.【答案】B【解析】众议院起诉美国政府本身在程序上并不违宪,美国的两党制是在宪法颁布后漫长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两党之间“根本”利益并不对峙,矛盾也并非难以调和,但是最高法院的确是可以裁定总统行政法令是否违宪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12.【答案】D【解析】本题材料提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围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13.【答案】D【解析】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君主专制的外壳,所谓的门面指的是以议会的形式,议会在三权分立体制中掌握着立法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B、C选项都体现不出议会的作用。14.【答案】C【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体制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汉武帝为了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强化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它的实施极大削弱了诸侯势力,所以答案选C。A、B、D三项是“推恩令”所起的作用而非其实施的根本目的。15.【答案】C【解析】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关税税率大幅降低,趋于不合理化,A项错误。B项在明末清初已经出现。D项太绝对。关税税率降低,外国商品大量倾销到中国,使中国民族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大批手工业者、农民失业。故选C项。1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时,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题干材料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只能是太平天国采取的资本主义措施,即资政新篇的颁布,所以本题选择C。17.【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及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量没有出现迅猛增长,且个别时间还在减少,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故选D项。18.【答案】C【解析】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来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故选C项。1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没有彻底消灭封建思想,说明了辛亥革命不彻底。所以答案选B。20.【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主要涉及寻找新的救国方法和思潮,并未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教育改进等问题,故A、B两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已经开始觉醒,并非在五四运动后,故D项错误。21.【答案】B【解析】由“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可知这是一次秘密会议,结合选项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应为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B。22.【答案】D【解析】题干要求是从“对中国近代化”的角度分析其影响。A项不符合史实;B、C两项是其革命过程中的特点,不是从影响的角度分析;因此,D项正确。23.【答案】C【解析】“总结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是在“八七会议”上,C项错误,故答案选择C项。24.【答案】C【解析】本题作为组合型的选择题,适合用排除法解答。长征并没有实现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当时党的工作重心仍在农村,故排除掉含有的选项,其他都符合史实,故选C。25.【答案】C【解析】“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大批人口被迫迁往西南等大后方。材料中“心理统一”和“认同感”是指加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团结,共同致力于抗日战争,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故选C。26. (1)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2分)特点:主要是分封王族;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实行嫡长子继承制。(4分)(2)制度:郡县制度、行省制度。(2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后世沿用(或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3)特点:从分封世袭到皇帝任免官员;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或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6分)27.(1)特点:直接民主;少数服从多数。(2分)原因: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自然和地理环境;工商业经济发达。(任答两点得2分)(2)相反:君主专制空前加强。(1分)史实:清设军机处。(1分)说明清朝中枢权力机关,完全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其总揽军政大权,实现绝对君权。(2分)(3)概述: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19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6分)(4)方面:种族、犯罪身份、性别、财产。(2分)28.(1)理由:这个制度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原则;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潮流,是一种空想。(4分)原因:客观: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主观: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2分)经验教训:农民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成功(2分)(2)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并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4分)(3)变化: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或迷信、尊崇、偶像);革命后认为皇帝“比寻常人还要可怜”(或破除迷信)。(2分)(4)原因: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命精神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辛亥革命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