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检测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64552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检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能自动变焦眼镜。这款眼镜的每个镜片被镜框上安装的制动器牵动,使镜片能向前或向后移动,镜片向前移动可增大镜片曲度,反之则减小,从而实现自动调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镜片向前或向后移动实现自动调焦,模仿了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的过程B患上近视眼的人戴上该眼镜后,镜片向前移动才能看清眼前的字迹C视觉异常的患者戴上该眼镜后均能使视觉恢复到正常水平D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透过镜片进入人眼,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2 . 关于光的反射,图所示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3 . 如下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ABCD4 . 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B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向水中加盐,可使水的凝固点高于05 .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6 . 小强在水中潜水,岸上教练能看到水中小强的光路图可用如图中的( )反映。ABCD7 . 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日食现象B千手观音C森林里的阳光D水中的倒影8 .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日食B黑板“反光”C桥在水中的倒影D池水看起来变浅9 . 如图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面“折”笔B彩虹C树荫下圆形光斑D白塔在水中的倒影10 .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锐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u=24cm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11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3 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C当u=2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30 cm处移到1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路是不可逆的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13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地上的树影B桥在水中的倒影C铅笔好像折断了D幕布上的皮影14 . 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面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线,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 )A凸面镜B凹面镜C平面镜D毛玻璃15 . 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ABCD二、多选题16 . 下图所示四个透镜中,是同一种透镜的是( )ABCD17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B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10cmf20cmC透镜右移,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看到正立的像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近视镜片,应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18 . 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B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三、填空题19 . 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 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 应该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透镜制成的眼镜。20 . 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时,反射角是_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_反射的缘故(选填 “漫”或“镜面”)21 . 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到镜头的距离是逐渐_(选填“变大”或“变小”)的。22 . 电视遥控器是利用_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在一张白色卡片纸的正反面分别画上鸟笼和鸟,使白色卡片快速旋转,看到鸟在笼中,人眼具有的这种特征叫_四、实验题23 . 如图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中各元件的名称为:A是_,B是_,C是_,D是_。(2)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3)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目的是_。(4)在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像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_相比较。24 .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M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纸板作为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1)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选填下面的选项的字母)A在纸板上喷上其他的颜色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次数170702454533030(3)实验中,老师缓慢减少入射角则能观察到反射角在_(选题:增加、减少、不变)当光线垂直射入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_度;(4)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很好的解决了挪威留坎镇的终年不见阳光的困扰如图所示,挪威留坎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使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_)太阳升起段时间后,太阳光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则镜面应转动_角25 . 某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特点”实验时:(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面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_。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202404036060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纸板A与纸板B仍在同一平面内,但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激光笔发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现进入水中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如图丙所示):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_。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的数据如表二所示,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选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当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_。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你认为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是否存在不足?为什么?_。入射角15304560折射角1122.135.440.926 .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激光笔、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量角刻度)、记号笔等器材。(1)如图甲所示,激光笔发出的光沿着射向水面,折射光线沿着射入水中。则折射角是_。(2)使用可折转的光屏,可以探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_。(3)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如图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哪些规律。(至少写出三条)_;_;_。五、简答题27 . 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用硬纸板、一只透镜、半透明纸、剪刀等按照课本的指导做了一个模拟照相机,看到半透明纸上倒立物体的像,小明心里很高兴,可是他要想在半透明纸观察到正立的物体的像,又找来一个小平面镜、利用剩下的硬纸板等材料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请说明他是如何做的说明做法、结构、使用(提示:参照投影仪成像原理配图说明)做法:_结构:_28 . 让一束光从某介质以不同角度射入空气中,观察光束在介质和空气中的径迹变化,得到光束在介质中的入射角i及其正弦值sini、折射角r及其正弦值sinr的值如下表所示。从探究中我们可以得出:折射角总是_入射角(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_(保留两位小数)。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