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练习)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94228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 (2017莒县模拟)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 . “开元盛世”时期B . “贞观之治”时期C . “文景之治”时期D . “光武中兴”时期2. (2分) (2019七下襄阳期中)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谐,被少数民族拥立为“天可汗”他是( ) A . 汉武帝B . 隋文帝C . 唐玄宗D . 唐太宗3. (2分) (2017七下泗阳期末)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D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4. (2分) (2017七下武平月考)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 .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D .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5. (2分) (2017七下崇仁月考) 下列关于曲辕犁的说法,正确的有( )是播种的工具 设计精妙,便于操作,可自如地控制入土的深浅 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提高了耕作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A . B . C . D . 6. (2分) 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是( )A . 东京保卫战B . 郾城大战C . 北京保卫战D . 雅克萨之战7. (2分) (2017七下延安期中) 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种启蒙读本,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 )A . 明代B . 元代C . 唐代D . 宋代8. (2分) (2017七下厦门期中)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杰出代表人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A . 契丹尺带珠丹B . 吐蕃松赞干布C . 女真阿骨打D . 西夏元昊9. (2分) (2017七下仙游期中) “士可杀不可辱”。宋代时期的“士”指的是( )A . 读书人B . 农民C . 手工业者D . 商人10. (2分) (2016七下苏州期中) 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蒙古政权的建立 定国号为元 定都大都 灭亡南宋A . B . C . D . 11. (2分) (2019东营) “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 ) A . 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B . 物品篇丝绸、瓷器、葡萄C . 朝代篇商朝、唐朝、明朝D . 文化篇音乐、舞蹈、佛法12. (2分) (2016七下成都期中) 下列关于元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成吉思汗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任务B . 元朝皇帝下令蒙古将领把土地全部变为牧场C . 棉布开始成为老百姓的主要衣料D . 马可波罗游记中向世界介绍了当时都城临安的繁华景象13. (2分) (2016七下深圳期中)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 . 造纸术和火药B .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C . 火药和指南针D . 指南针和造纸术14. (2分) 假如有一天你去参观刚刚出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文物展览,你一定不会看到( )A . 吴国的青瓷羊B . 唐朝邢窑白瓷C . 宋朝冰裂纹瓷器D . 明朝花海水行龙纹扁瓶青15. (2分) (2018七下苏州月考) 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A . B . C . D . 16. (2分) (2016七下民权期末) 清朝时期,我国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高峰期,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有一部作品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这部优秀作品是( )A . 三国演义B . 水浒传C . 西游记D . 红楼梦17. (2分) (2018七下七星期末)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指( ) A . 丞相府B . 中书省C . 锦衣卫D . 军机处18. (2分) (2018九下江门开学考) 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设立西域都护 设立伊犁将军 设立驻藏大臣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 . B . C . D . 19. (2分)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是( ) A . 资本家B . 雇佣工人C . 奴隶D . 地主二、 综合题 (共5题;共100分)20. (20分) (2018七下惠民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材料三:(1) 根据材料一,说明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个怎样的国家?为此,日本人是怎样做的? (2) 材料二诗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中的“传道义”指的是什么?请你举例说明。 (3) 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4)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21. (20分) (2018七下东区期中)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陆游集(1) 比较材料一,二,请说出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两点)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这种变化的原因 (4) 纵观南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请你为家乡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22. (20分) (2017七下新县期中)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所关注与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他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材料二: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大部分水田绝收,宋真宋派人到福建取三万石(从外国引起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些地区的农民进行播种。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开始出现并流行。(1) 依据材料一,分析归纳唐太宗的经济思想。(2) 结合所学知识,“优良水稻品种”指的是什么?引自于哪个国家?(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请分析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23. (20分) (2017八上赣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材料二: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材料三:中国人民经过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摘自人教网请完成:(1) 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历史事件?“陕变”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 概况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一列)。说说两场战役的共同点。 (4) 根据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24. (20分) (2018七下富川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材料二: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 材料一反映我国明朝的什么事情?这件事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材料二中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有无,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作什么? (3) 材料三出自于哪个条约?该条约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 阅读了材料二和材料三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二、 综合题 (共5题;共100分)20-1、20-2、20-3、20-4、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