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组合数公式。掌握组合数公式。运用组合数公式组合数性质进行运算。运用组合数公式组合数性质进行运算。能运用组合概念分析简单的实际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排列组合以及两个计数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排列、组合综合问题.。(2)2名女生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多少种。组合数公式。能运用组合要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选修2-31Tag内容描述:
1、1.4计数应用题课题1.4计数应用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组合数公式,组合数性质,运用组合数公式组合数性质进行运算。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组合概念分析简单的实际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排列组合知识,以及两个基本原理解决较综合的计数应用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运用排列组合以及两个计数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直接方法或间接方法和。
2、计数应用题教学目标(1)掌握排列组合一些常见的题型及解题方法,能够运用两个原理及排列组合概念解决排列组合问题;(2)提高合理选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排列、组合综合问题教学过程一数学运用1例题:例12名女生,4名男生排成一排(1)2名女生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多少种?(2)2名女生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多少种。
3、计数应用题教学目标(1)对排列组合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2)能运用排列组合概念及两个原理解决排列组合的综合题;(3)提高合理选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排列、组合综合问题教学过程一数学运用1例题:例1从0,1,2,9这10个数字中选出5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五位数,其中大于13000的有多少个。
4、课题1.1两个基本原理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应用理解利用两个原理分析。
5、1.3组合课题1.3组合组合数公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组合数公式,运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组合概念分析简单的实际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组合要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运用组合概念分析简单的实际实际问题。能运用组合要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
6、1.3组合课题1.3组合组合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组合的意义,能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组合。明确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过程与方法:了解组合数的意义,理解排列数与组合数 之间的联系,掌握组合数公式,能运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组合要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
7、1.2排列课题1.2排列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排列数的意义,掌握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从中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并能运用排列数公式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 并能运用排列数公式进行计算。
8、1.3组合1.3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性质进行运算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组合数公式,组合数性质,运用组合数公式组合数性质进行运算。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组合概念分析简单的实际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许多学生面对较难问题时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尤其当从正面入手情况复杂、不易解决时,可考虑换位思考将其等价转化,使问题变得简单、明朗。教。
9、2.2 超几何分布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特点;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掌握超几何分布列及其导出过程,并能简单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超几何分布的概念,超几何分布列的应用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在产品质量管理中,常常通过抽样来分析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分布,进而分析产品 质量假定一批产品共件,其中有件不合格品,随机取出的件产品中,不合格品数。
10、超几何分布教学目标:1、理解理解超几何分布;2、了解超几何分布的应用 教学重点:1、理解理解超几何分布;2、了解超几何分布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随机变量: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希腊字母、等表示2. 离散型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 只能取有限个数值 或可列无穷多个数值 则称 为离散。
11、超几何分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特点。过程与方法:掌握超几何分布列及其导出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教学重难点超几何分布的理解,分布列的推导。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形成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问题情境假定一批产品共。
12、3.2回归分析(一)课时目标1.掌握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的步骤.2.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初步应用1对于n对观测数据(xi,yi)(i1,2,3,n),直线方程____________称为这n对数据的线性回归方程其中________称为回归截距,________称为回归系数,________称为回归值2. , 的计算公式3相关系数r的性质。
13、3.2回归分析(二)课时目标1.进一步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2.了解一些非线性回归问题的解法1对相关系数r进行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如下:(1)提出统计假设H0:变量x,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以95%的把握作出推断,可以根据10.950.05与n2在附录2中查出一个r的____________(其中10.95。
14、3.1独立性检验课时目标1.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体会由实际问题建模的过程,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法1独立性检验:用____________研究两个对象是否有关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2对于两个研究对象和,有两类取值,即类A和类B,也有两类取值,即类1和类2.我们得到如下列联表所示的抽样数据:类1类2合计类A。
15、3.2回归分析(2)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相关系数的概念和性质,感受相关性检验的作用;(2)能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并解决简单的回归分析问题;(3)进一步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系数的性质及其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操作步骤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下面是一组数据的散点图,若求出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
16、3.2回归分析(1)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引入线性回归模型,感受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2)通过对回归模型的合理性等问题的研究,渗透线性回归分析的思想和方法;(3)能求出简单实际问题的线性回归方程教学重点,难点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线性回归系数的最佳估计值的探求方法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 情境:对一作直线运动的质点的运动过程观测了次,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试估。
17、1.2排列教学目的:1.理解排列、排列数的概念,了解排列数公式的推导;2.能用“树型图”写出一个排列中所有的排列;3能用排列数公式计算.教学重点:排列、排列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排列数公式的推导.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分析:分类计数原理是对完成一件事的所有方法的一个划分,依分类计数原理解题,首先明确要做的这件事是什么,其次分类时要根据问题的。
18、2.4二项分布(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的特点;(2)会解决互斥事件、独立重复试验综合应用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互斥事件、独立重复试验综合应用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1次独立重复试验。(1)独立重复试验满足的条件 第一:每次试验是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第二:各次试验中的事件是互相独立的;第三:每次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
19、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12个小题共60分)1已知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B(n,P),且 E=7,D=6,则P等于( )A B C D2设离散型随机变量满足E=l,D=3,则E3(2)等于( )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