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力的分解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如图所示轻绳MO和NO共同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MO与NO垂直M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M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BM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CN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DNO第一节重力与重心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下面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的重力是由于
鲁科版必修1Tag内容描述:
1、蹦极体验自由落体的快乐,空气阻力的作用使问题变得复杂!,问题,为什么重的物体下落快, 轻的物体下落慢?,没有空气阻力会怎样呢?,牛顿管实验,实验演示,1971年,阿波罗飞船登上无大气的月球后,宇航员斯科特特地做了使羽毛和重锤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的实验,无数观众从荧屏上看到,它们并排下落,同时落到月球表面。,阿波罗登月实验,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特点:只受重力 初速度v0=0 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实际的落体运动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Gf,一、自由落体运动,解 读 蹦 极,自由落。
2、第2 节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什么是力的分解,力应该怎样分解,能解决什么问题,力为什么要分解,什么是力的分解,用几个分力来等效替代一个力,1,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一、力的分解,求一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二、力的分解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因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 所以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 行四边形定则。,力 的 分 解,3,力应该怎样分解,是由研究的问题所决定的,选择的分解方法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一般情况下,要选择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能解决什么问题,4,G1= G sin,G2= G cos,例题。
3、奇特力现象,第四章 相互作用,自然界的力现象无处不在,第一节 重力与重心,力的概念:力是间的 力的单位: ,简称() 力的三要素:, 重力是由于什么产生的力?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大小? 矢量和标量,一. 力的描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说明: 力是矢量,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可能有脱离两个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力.有受力物体必存在施力物体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既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样也是受力物体,因此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是相对的. 施力和受力过程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4、第 2 节 电 解 质,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分类依据:,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强电解质,弱电解质,(2)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类别的关系:,2.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是指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__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 子的过程。,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水溶液中或熔融,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_____” 连接,弱电解质 (包括弱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方程式中,用“______”连接。 如Na2SO4:___________________, HClO: HClO H+ClO- (2)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完。如: H2CO3:。
5、山东菏泽第一中学,氯化钠晶体及其结构模型,氯化钠晶体是由带正电荷的Na+和带负电荷的Cl-, 按一定规律紧密排列所形成的。,通过静电作用,3,氯化钠在水中为何能导电呢?,将固体氯化钠加热融化,能否导电呢?,化合物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2.电离:,NaCl晶体 Na+、Cl-通过静电作用按一定规律紧密排列,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获得能量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思考: 1.电离的条件是什么? 2.电离与通电有关吗?,1.电离的条件: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2.电离与通电与否无关,若电离则可导电。,HC。
6、化学反应的又一种分类方法,化学反应,依据:反应过程中元素有无化合价变化,福鼎二中 陈清峰,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小结:,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及外部表现: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判断技巧:有单质反应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般为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3.化合价升高失e-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 得e-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记忆口诀:升失氧,降得还,做一做,Cu + Cl2 = CuCl2 Zn + H2SO4 = ZnSO4 + H2 CaCO3+ 2HCl = CaCl2+H2O+CO2 Cl2 +。
7、第 4 节 海水中的元素,一、海水中的元素 1.常量及微量元素,Cl、Na、Mg、S、Ca、K、C、Sr、Br、B、F,锂、铀、碘,铀,锂,KIO3,2.氯碱工业 (1)原料:_____。 (2)原理: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镁和海水提镁 1.镁 (1)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硬度均较小,熔点较低,有良好的导电、传热和延展性。,粗盐,2NaCl+2H2O 2NaOH+Cl2+H2,(2)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 与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强烈白光) 与Cl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CO2反应:_______________。
8、本章整合BENZHANG ZHENGHE,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和规律 1.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高中阶段常见的运动形式,在历年的高考题中经常出现,掌握此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常用方法总结如下:,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2.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步骤 (1)分析题意,确定研究对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加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 (2)建立直线坐标系,选取正方向,并根据题意画出草图。 (3)由已知条件及待求量,列出运动方程。 (4)统一单位,解。
9、第2节 质点和位移,填一填,练一练,一、质点(见课本第18页) 1.定义:物理学上把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在探究物理问题时,为了研究问题的需要,有时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因素,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 二、位移(见课本第20页) 1.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如下表所示。,填一填,练一练,2.一维坐标系中位移的表示:s=x2-x1,位移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位移为正值时,表示位移方向沿x轴正方向;位移为负值时,表示位移方向沿x轴负方向。 三、矢量与标量(见课本第20页) 只用大小就能描述的物理量叫标量。既有大。
10、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填一填,练一练,一、平均速度(见课本第22页) 1.意义:大致描述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这段位移(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通常用 表示。 二、瞬时速度(见课本第2324页) 1.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2.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 3.瞬时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它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填一填,练一练,4.瞬时速度的测量:测量瞬时速度,可以用测量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来代替,而且所取。
11、本章整合BENZHANG ZHENGHE,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速度与速率的比较,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例题1】 (多选)在某次110 m栏项目上,某运动员以13秒15的成绩冲过终点。通过测量,测得该运动员5 s末的速度是8.00 m/s,到达终点的速度是9.80 m/s,则以下有关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8.00 m/s是瞬时速度 B.9.80 m/s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C.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90 m/s D.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37 m/s 解析:8.00 m/s对应着5 s末时刻,是瞬时速度,选项A对;9.80 m/s对应着终点位置,是瞬时速度,选项B错;平均速度不是瞬时速。
12、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填一填,练一练,一、科学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见课本第 4546页) 实验探究: 实际中,硬币比纸片先落地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把形状和质量不同的物体,如金属片、羽毛、小玻璃球等,放在真空的玻璃管中,发现这些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二、自由落体运动(见课本第46页),填一填,练一练,三、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见课本第47页),填一填,练一练,四、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回眸(见课本第4951页)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成正比,即重物比轻物先落地。 2.伽利略关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3、第3章 相互作用,第1节 重力与重心,填一填,练一练,一、力的描述(见课本第5657页) 1.力的概念。 2.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力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所在的直线表示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对线段的长度没有严格要求。,填一填,练一练,二、重力及其测量(见课本第5758页),填一填,练一练,三、重心与稳定(见课本第5960页) 1.重心的概念。 在研究重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时,可以把物体各部。
14、第2课时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填一填,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3.验证胡克定律。 二、实验原理 1.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F。 弹簧下端悬挂的钩码静止时,弹力大小与挂在弹簧下面的钩码的重力相等,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的钩码个数,并分别求出重力,从而得到弹簧弹力。 2.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 弹簧的原长与挂上钩码后弹簧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其伸长量可以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来求得。,填一填,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
15、第3节 摩擦力,填一填,练一练,一、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见课本第7073页),填一填,练一练,二、摩擦力的调控(见课本第75页) 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或改变相互接触的材料来减小动摩擦因数;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或改变相互接触的材料来增加动摩擦因数;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填一填,练一练,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将其从水平台面上拖出,如图所示,则在匀速拖出的过程中( ) A.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B.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
16、本章整合BENZHANG ZHENGHE,专题一,专题二,摩擦力的突变问题,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一,专题二,【例题1】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先保持不变 B.一直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专题一,专题二,解析: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由于初始状态弹簧被拉伸,所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当倾角逐渐增大时,物块所受重。
17、第2课时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填一填,一、实验目的 1.练习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 2.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实验原理 1.若用一个力F或两个力F1和F2共同作用都能把橡皮筋沿某一方向拉至相同长度,即力F与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F为F1、F2的合力。 2.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F和F1、F2的大小,并记下它们的方向,作出F和F1、F2的图示,以F1、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F1、F2的合力F。 3.比较F与F,若它们的长度和方向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可以证明平行四边形。
18、本章整合BENZHANG ZHENGHE,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所谓动态平衡问题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从宏观上看,物体是运动的,但从微观上理解,物体是平衡的,即任一时刻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分析此类问题时,常用方法有: 1.图解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画出不同状态下力的矢量图(画在同一个图中),然后根据有向线段(表示力)长度的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2.解析法: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因变参量与自变参量的一般函数,然后根。
19、第5章 力与运动,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填一填,练一练,一、力与运动状态(见课本第101102页)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有外力的作用才有速度,要维持物体的运动速度就需要外力。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物体没有力也可以有运动,维持物体的运动可以不需要外力。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见课本第102103页)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一定律表明。 (1)当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如果物体。
20、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第1课时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填一填,一、实验原理(见课本第106页) 控制变量法: 1.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探究的方法可以采用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看不同的外力与由此产生的加速度的比值有何关系。 2.保持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探究的方法采用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见课本第107页) 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