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医学类选考科心理学资料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7361474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医学类选考科心理学资料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考医学类选考科心理学资料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考医学类选考科心理学资料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心理健康:广义,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 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加同一性 和稳定性就是基本原则)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惩病态心理。心理健康标准: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记忆 力、思维力的综合。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 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评价,接纳自 己现状,自信乐观,不苛求自己,不自卑,自负。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有可信的朋友。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 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心理健康培养途径: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学习和工作;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二、压力:也叫应激,1936,加拿大,汉斯。薛利提出,他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 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 成的。1. 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物或环境刺激。2. 压力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反应:一是心理成分,包括个人的行为、思维以及 情绪等主观体验,即感觉紧张。二是生理成分,包括心跳加速、口干、胃痛、出汗等身体反 应。这些身心反应合起来又称:压力状态)3. 压力是个过程: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情境: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压力源: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压力原因:1.躯体性压力源: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 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引起生理压力。2.心理性压力源: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直接来自人脑中,反映了心理方面的困难。3.社会性压力源: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包括个人生活中变化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4.文化性压力源: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 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压力身心反应: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 如:心率加快, 血压增高、 呼吸急促、 激素分泌增加、 消化道蠕动和分泌减少、 出汗。 身体反应三个阶段: 1. 警觉反应: 由刺激的突然出现而产生情绪的紧张和注意力提高, 体温 与血压下降进入应激状态。如压力存在进入 2. 抗拒:企图对身体上任何受损的部分加以维 护复原, 产生大量调节激素。 3. 衰竭阶段, 适应能力丧失。 心理反应: 警觉、 注意力集中、 思维敏捷、精神振奋,这是适应的心理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过度:负面反应,消极 情绪,不自信,悲观失望,注意力分散。压力影响因素:由刺激引起,不良的、愉悦的刺激会引起。个体对压力感不同。1.经验: 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 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 增加经验能增强抵抗压力的能 力。2. 准备状态: 对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压力感受。 有准备是减轻伤 害的重要因素。 3. 认知: 评估在增加压力感和缓解压力中有重要作用。 初步评估是评定压力 来源的严重性。 二级评估是处理压力的可能性。 4. 性格: 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感受不 同。A型差。5.环境:与所处的工作单位或学校及家庭有直接关系。压力处理:当压力对我们可能造成伤害时,用一些方法与技巧去应对,以减低压力 带来的消极影响。二、多元智力理论 由美,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 7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系统间可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1. 言语能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及日常会话的能力。2. 逻辑 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能力。3. 空间智力: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面的能力。如,绘画,查地图。4. 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5. 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6. 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7. 内省智力: 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 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 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三、智力结构论美,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1. 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2. 智力操作:智力活动的过程,由上述对象或材料引起的,包括认知 (理解,再认 )、记 忆、发散思维 ( 对一个问题寻找各种答案或思想 )、聚合思维 ( 对一个问题寻找最好、最适当、 最普通的答案 )、评价 (对一个的思维品质做出的某种决定 )。3. 智力活动的产物:思考结果,可按单元计算,可分类处理,也可表现为关系、转换、 系统、应用。理论上分5X 5X 6=150 种 同时考虑到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产品,对推动智力测验工作起重要作用。四、智力的认知理论20 世纪下半叶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对智力研究发生生要变化,出现了一条重要的研究 途径: 信息加工途径。 由于智力活动过程与结果联系密切, 智力可以通过考察信息加工过程 上的差异来进行研究。1. 智力的三元理论:美,斯腾伯格,于 80 年代提出。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 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 元成分: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监控,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操作成分: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 及做出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存贮。 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 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即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 或称: 经验性智力。 即包括有效地应付从未见过的新异事物,也包括自动地应付熟悉的事情。任务熟悉时,良好的表现依赖于操作成分的自动执行。 在任务不熟悉时,良好的成绩依赖于元成分对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辅助方式。 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 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方面特点又称: 情境 智力 ( 实践智力 )。为达到目标,凡是有一定智力的人都能运用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和元成分。 但智 力行为因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有同情境中,人的智力行为有不同的表现。2. PASS 模型:加拿大,达斯:结合鲁利来的神经生理成果提出认知活动的PASS 模型。编制的测验称认知评估系统。PASS :计划 注意同时性加工 继时性加工。 包含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注意系统:又称注意 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同时、继时性加工系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 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一切智力活动运行。PASS 认为:注意、信息编码、计划之间上相互作用、影响的,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 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集中, 进而促进计划的产生。编码和计划过程也密不可分,在现实 生活中任务往往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 个体如何加工这些信息是计划的功能, 所以同理、 继时加工也要受到计划的影响。智力测验:意指在对心理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有时也称心理量表。 通常由一组精心设计的测试题目或项目组成,其作用在于抽取一组标准化的行为样本, 通过对这组行为反应的观察分析,测验者就可对引起行为的心理活动做出推论和解释。智力测验是心理测验的一种,是最早发展的测验之一。智力测验的产生:19 世纪中叶,达尔文,进化论激发人们对智力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其表兄:高尔顿: 对智力进行第一个系统性研究。 认为:智力水平的高低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有效性有 关,外部世界的信息是通过我们的感觉到达于大脑的, 我们的感觉越敏锐, 获得的信息便越 多。信息越多与思维越有用武之地。感觉辨别力 “基本上是心智能力中最高的能力 ”。为此高尔顿设计多种测量工具, 用于度量人们在各种感觉辨别力上的差异, 并以这种差 异作为智力水平的指标。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 比内和医生, 西蒙, 在 1905 年编制的。 其产生是为了 分辨出不适合在一般学校学习的智力落后儿童,从而给以特殊教育。比内认为: 对于获得学术成功来说, 感觉辨别力不过是次级的低级因素, 智力是由多种 能力组成的, 智力测验必须包含大量不同类型的测验项目。 年龄也是影响测验结果的一个关 键因素。 提出心理年龄概念, 如果一个儿童的心理年龄比他的实际年龄小两岁, 就可认为他 的智力落后,表示智力水平的办法是计算智商。智力测验的种类:一、根据施测对象的数目分:1. 个别测验: 那种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能对一个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 比内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 。可使主试者集中精力, 充分观察与控制受测者的情绪、 行动等, 从而更好地激发受测者 的正确动机, 争取与受试者合作愉快, 以保证测验结果的可靠性。 对某些特殊对象, 如幼儿、 智障儿童尤为必要。缺点:耗时,耗力,程序复杂,不经济。 团体测验:能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者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施测( 一般教育测验,各种人格量表,团体智力测验 ) 可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在短时内收集大量信息,主试无须严格 专业训练。缺点:测量误差不易控制。二、测验呈现的方式、受测者的作答方式也不一样,可分:2. 文字测验:以文字材料组成并呈现, 要求受测者用文字或语言的方式作答。 实施简单, 较易量人类高层次的心理功能。 但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对言语文字表达困难和幼小儿童 完全不适用。非文字测验:不以文字表述,受试不以语言或文字方式作答的测验。 说明由主试口头叙述,测验题目多属于图画、工具、模型等,及对仪器、实物等辩认或 操作的操作性测验。 只适用于个别施测, 费时费力,评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但不易受文化 因素的,可用于广大文化水平较低者及跨文化研究。三、。速度测验:关注回答题目的速度,要求受测者尽快地作答,完成题目越多越好。 其目的在于考察受测在测验任务上的反应速度。 以答对题目数量区分优劣, 常用于测查需要 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部分。难度测验: 关注被试答题的正确性, 要求受测者认真思考,准确地回答问题。 旨在测量 受测的解题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最高能力水平, 以完成的数量和准确性为计分标准。 各类学科 竞赛所用的测验是难度测验的典型示例。心理测验的性质: 智力测验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具有心理测验的性质。1. 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 心理测量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属性称: 心理特质: 使一个人对于较广泛的一类情景稳 定地做出同一反应的心理特点, 是建立在对人类大量相似行为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 构想,是心理学家用以描述或解释行为的工具,不是客观事物。如学习动机、记忆广度、推 理能力、情绪稳定性。2. 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心理特质作为一种科学构想本身是抽象的, 不可能直接观察到, 只能是间接的, 从行为 样例中推理得出。3. 心理测量具有误差 心理测量是从对一个行为样本的观察中获得数据, 再去推论得聉结果, 从部分推论整体, 用以解释一个人的心理物质。 同时, 这有限的观察数据又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 地点条件下 获得的,引起误差的因素多种多样。4. 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有其特定的范围, 在测验编制开始时就已确定, 依据测验的目的, 适合于使用该测验的 被试团体称为: 目标群体。 任何心理测验也只有被应用它的目标群体所适用时, 才能显出它 的效能。人的心理在不同文化、 教育和社会环境中有很大差异。 社会因素的影响, 甚至在同一社 会文化团体中, 不同性别或不同年龄的受测者对同一测验的反应也不一致。 会对结果做出不 客观、不公正的判断。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即测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是任何一个良好的测量工具都 必须保证的前提,在测量学上称之为:信度和效度。一、信度:即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好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 多次测量,或由不同的人使用,其测量结果应该保持不变。信度依据误差大小有程度上的差异,大小介于 0 与 1 之间。通常由两个测量结果的相 关系数来表示,称之为:信度系数。根据误差源的性质信度可分:1. 再测信度: 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 它是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人前后进行两次 测量, 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就是再测信度。 反映的是两次测验结果有无变动, 因此又稳 定性系数。2. 评分者信度: 指不同评价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计分上的一致性。 当测验结果是由评分者 主观评定时,评分者信度尤为重要。3。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性信度,是指一个人测验或分测验中各题目所测内容的 一致性。可通过将测验题目区分为两半, 比较人们在两部分上的得分情况获得。一般说,智 力测验的同质性信度较高。从测量方法上看,这样求得的信度也称:分半信度。二、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判断它效度高低, 首先要看它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如果能正确地测量出所要测的东西, 它就是高效度的测量。1. 内容效度: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2. 构想效度: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的测量。 构想: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或特质。如智力、焦虑、自我、外 向、攻击性等等。构想效度的确定需要综合评价不同资料, 两种途径: 考察它与度量同类构想的测验是 否相关考察它是否与不应有关的东西无关。3. 预测效度: 也称关联效度, 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 效性,也就是对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到什么程度。 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 标准,简称:效标。测验的标准化在一个测验正式使用以前, 测验的编制者都要建立常模, 以便测验分数的解释更加清晰、 明确。常模: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将测验施测于一个标准团体,即总体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是制定常模的必要条件。 常见两种常模表示法:1. 百分位系统:百分制,将一组测验分数分成100 等分。反映在标准团体中高于和低于某个分数的人数比例。2. 标准分数系统: 一种更复杂的常模表示方法。 由于几乎所有能力测验的分数分布呈正 态曲线形式。 标准分数是根据测验分数的正态性质确定的, 每个测验分数为正态曲线上的一 个点,一个分数离中点越远,获得这一分数的人数越少,而它所处位置以标准分数来表示, 即Z分数=(X M)/要,其值介于+3和一3之间。除标准团体是当前参加测验总体的有代表性样本, 否则, 由常模得出智商分数是不准确 的。经典智力测验1. 斯坦福 比内测验比内智力测验各版本中以 1916 年推孟在美斯坦福大学修订的最负盛名。 1986 最新第 4 版,适用于 2-18 岁被试。由受过训练的测试人员对儿童进行单独测量和计分。由15 个分测验构成,代表 4 个主要的认知领域:言语推理、抽象或视觉推理、数量推理、短时记忆。 测验一般从低一儿童年龄的较容易的题目开始,在儿童不能回答更难的问题时结束。2.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美,韦克斯勒:于 20 世纪中期编制的三种智力量表的总称,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 智力测量工具。包括: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 测量 16 岁以上成人的智力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WISC) 测量 6-16 岁学龄儿童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WPPSI) 测量 4-6 岁半学龄前儿童的智力。 认为: 智力是个人有目的的行动、 理智地思考以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的或综合的能 力。在成人、儿童智力量表中都设计了 11 个分测验,对智力全面考察。分别度量个体的: 言语能力 (常识、词汇、类比、理解、算术、记忆广度 ) 。操作能力 (图片排列、填图、积木、 译码、拼图等 )。特点:重要的是摈弃了心理年龄的概念,保留了智商概念。运用统计方法, 以儿童在同一个年龄团体中成绩所处的位置确定智商高低。 用这种方法 确定的智商又称:离差智商。 不仅给出一个人的智商总分, 还给出了言语和两方面的各个分量表分, 使我们可以更 加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智力结构, 及他在智力发展上的优势与弱点, 从而对培养和补救提供 了科学依据。需要进行个别施测3. 团体智力测验 最早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广泛用于学校、企业、军队等人员选拔、招聘工作中。 目前广泛应用的团体智力测验是:英,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由60 道题目组成。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 同属能力测验范畴,即有相似,又有区别。能力测验是一个概括性名词, 主要以应答的速度和正确性为指标判定结果。 一般分数越 高或正确答案越多表明能力越强,成就越大。对能力的认定与实施目的不同,实际应用时, 能力测验被分为:1. 智力测验: 心理测验最早开始于为筛选学习困难儿童而编制的智力测验。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数学、记忆、空间 知觉、推理能力等。通用的:比内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都是对个体的基本能力 素质的考察。2. 性向测验: 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 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潜在才能, 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 潜在才能: 指个体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即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可能 达到的水平,而不是个体现在已经具有的能力。3. 成就测验: 成绩测验, 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由于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工作中, 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验。 影响成就测验上成绩的不仅 是能力,还包括习得的知识。智力的影响因素:一般, 一方面受个人先天的生物因素的影响, 如来自父母及家庭的遗传。另一方面,智 力也受个人的后天因素的影响,这主要包括家庭的环境、结交的伙伴、学校教育等等。一、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 子辈与父辈相像一般称为遗传现象,由生物学因素或基因决定。1. 家庭谱系研究: 通过考察父辈与子辈在某些领域的成就差异,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遗传 对智力的影响。英,高尔顿以各方面的杰出成就作为衡量高能力的标准。 比较杰出者的亲属。 研究了艺 术能力等方面的遗传问题。断定,在能力的发展中遗传的力量超过环境的力量。2. 双生子研究: 根据同卵和异卵双生子在共同遗传基因上的不同,通过比较他们智商方面的相关,可以推测出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程序。布查德和麦克高研究发现:异卵双生子在智力上的相似性不如同卵双生子高。世界著名的德克萨斯收养研究报告了: 儿童与亲生和养父母在智力上的相关。 说明, 家 庭间环境的影响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相反,遗传的影响却随年龄的增加而越来越大。收养研究表明收养儿童与养父母的智商有一定相关,但没有遗传上任何相似, 只能归因被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养父母收养, 与10 12 分左右。二、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于环境的影响。收养研究表明, 亲生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儿童, 生活在原来家庭环境中相比, IQ 会明显增加,通常在横断比较法 ( 将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 对实验组干预, 控制组不施加任何措施, 以之间差异作衡量干预对智力影响的指标 ) 表明早期干预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追踪比较法,考查早期干预的效果及持久性时,得到更为复杂的结果。 美,米尔沃基计 划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对儿童智力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其作用随年龄增长逐步减弱。三、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 如何发挥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 学校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 一种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传授。 学生通过 系统地接受教育, 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且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在学校中, 课堂教学 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些优秀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准确、 严密、迅速, 作业必须一丝不苟。 经过长期训练, 学生思维和言语能力有明显提高。 强师出高徒说明教育、 训练对发展能力的意义。吸引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绘画、体操小组,丰富校内外生活内容, 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校教育能促进多种智力技能的发展。 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发 挥学生的潜能,是教育、心理工作者最迫切的任务。四、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 智力也是。 离开实践活动, 即使有 良好的素质、环境、教育,能力和智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我国古代王充指出施用累能:即能力是在使用积累的。第 9 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人际交往: 与别人建立联系, 与别人交流信息, 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 产生不同的行为, 从而也就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1. 本能: 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 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 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 与别人交往的需要, 也只 有在与别人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2. 合群需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3. 自我肯定需要: 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 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 人际交往是认识 自己的主要社会来源。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 一、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 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支配需要: 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 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 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 情感需要: 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 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 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二、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舒茨认为: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可以转化为行为动机, 使个体产生行为倾向,在表现时又分为主动和被动的两种情况。人际关系的行为倾向:包容需要表现主动性:主动与人交往。被动性:期待与他人交往。支配需要表现主动性:支配他人。被动性:期待他人支配。 情感需要表现主动性:主动表示友好。被动性: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采用经济学 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人和动 物都有寻求奖赏, 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 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 是一种商品交换。 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 或逃避某种惩罚, 希望能以 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 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 多,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而某一行为付出的代价很大,获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话,个体就 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这就是社会交换。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还包括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及心理 财富的交换。个体在进行社会交换时,付出的是代价,得到的是报偿,利润是报偿代价的差值。 社会过程中, 包含了深层的心理估价问题。 即个体对自己的报偿与代价之比的认识大于 他人的报偿与代价之比时,也许会被别人所不理解或不认可。人际沟通:广义: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 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 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 程。在这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 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总是沟通者为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而展开的。人际沟通的功能: 基本的功能就是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 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沟通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 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 实现与他人的联系, 明确 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研究显示: 人类如果缺乏信息交流, 其语 言能力及其他认知能力都将受以严重伤害。 ( 印度狼孩 )人际沟通基本模式:基本要素:1信息源: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 沟通的过程由他们发动, 沟通的对象和沟通 的目的通常也由他们决定。 信息源的权威性和经验、 可值得信赖的特征、 信息源的吸引力等 都会影响整个沟通过程。2信息:主要是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它们必须被转化为各种可以被别人觉察的信号,包括语词的和非语词的。3. 通道:沟通信息的传送方式。面对面的沟通除了具有语词或非语词本身的信号以外,沟通者的心理状态信息、背景信息以及及时的反馈信息等,日常发生的沟通主要是视听沟通。4. 目标靶:沟通过程中信息接受者。5. 反馈:沟通过程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沟通双方不断地将自己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提供给对方,使对方了解自己发送的信息引起的作用,了解对方是否接受、理解信息,他们接受信息后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从而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信息发送过程,以便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6障碍:沟通过程中,障碍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发送的信息没被有效和准确地编码,没有反应。没能建立有效的沟通。7.背景:沟通发生的情境。是影响沟通过程的重要因素。人际沟通的类型:1. 言语沟通:语言是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2. 非言语沟通: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副语言)、身体空间和表情等。 表情: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也通过表情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学会辨认表情所流露的真情实感,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内容。 眼行为:是表达情感信息的重要方式。功能主要有:注意、劝说、调节、表达情感。 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 触摸也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和信息,因而也常被人们用作沟通的方式。但身体接触或触摸是受一定社会规则和文化习俗限制的。四类:象征、说明、调节、情感表露。 服饰:从服装上可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职业线索和审美品位等。 讲话风格人际空间: 人与人间的距离也是表露人际关系的语言,传递大量的情感信息。人际吸引:在人际交往中,交往者有进一步接触的倾向,互相在态度上获得接受,在情感上得到互相肯定,就会表现为互相喜欢,互相喜欢的个体就表现为彼此吸引。人际吸引条件(因素):1相似性与互补性: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一般相似性起决定性作用,但当交往双方角色不同,需要不同时,人们倾向喜欢那些行为与角色相符合的人。双方角色不同,行为不同时,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能够互补。2个人品质: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因素变得不再重要, 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热情是令人喜欢的重要个性品质,开朗比冷淡更具吸引力。 真诚、幽默、有涵养、礼貌、有能力、聪明等,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外表的特点,比如容貌、体形、服 装等因素。外貌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也具有辐射效应。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尤是交往初期。社会测量法:莫雷诺首创,从群体的角度提示了成员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人际关系状况,并且,通过数量化指标的确立,这种方法还可以研究群体的结构、群体中的威望和权力的分配方式与形式,从而诊断群体的积极性水平等等。原理与假设:在每个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存在着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他们的心理上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也一定会反映在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上。可能假设:在一个群体中,成员在不同评论意义上进行肯定或否定选择的时候,就反映出了这些成员之间在该评价意义方面的人际关系状况。因此只要测定成员在群体中对其他人的选择和自己被选择的情况,就可了解成员在群体中地位及整个群体的结构状况。社会测量法实施:1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2.对问卷或访谈结果的分析处理。社会测量法应用:了解群体内部中1.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2.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3. 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这种方法,可把群体成员心理上的结合加以数量化,而且提示出群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不被当事人觉察的,节省时间。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群体功能:1给成员心理上的归属感(情感方面影响)2使成员具有认同感(认知方面的影 响)3.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行动方面的影响)总之,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知、情、 意三方面无所不在。群体特性:1群体规范: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 的准则。作用: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的作用, 它可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作为成员彼此认同的依据。2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 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成员间的人际吸引,相互喜欢。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负性力量: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成员不能简单地决定是否离开。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而不得不坚持留在原群体中。3群体中的角色:群体形成,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4群体的领导: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 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领导产生对立的说法: 个人物质理论:领导者都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物质,具备这些物质的人才能成为领导 者。瑞德格维:提出领导必须具有三方面的才能: 具有使群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 具 有强的处理群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 具有权力欲、名望需要和他人崇拜的需要, 强调追求成 功,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 情境物质论:情境因素决定了个体能否成为领导者。李维特:在群体沟通的网络方面研究中发现,轮型沟通背景下,处于特殊地位的人更容易成为领导。群体对成员的影响1社会助长: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干扰: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扎琼克:指出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或动机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作业所需反应会时,动机的增强将对个体起促进作用。不会时,动机的增强反而会破坏个体的表现。2社会惰化: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拉塔奈:认为社会惰化原因:社会评价的作用:个 体工作不记名,努力不测量。社会认知的作用:个体会认为其他成员不努力。社会作用力的作用:成员增多,分散外来影响。社会惰化作用:明显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减少惰化途径:公布整个群体及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让大家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可评价的。帮助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不要群体太大,使成员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3去个体化: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 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论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 冲动、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去个体化。原因:匿名性,在群体中个体不易被识别时,个体被湮没了,被匿名了。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 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 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 无法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反应。4群体的决策行为: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群体讨论的结果使群体的意见出现了极端化”,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向两极方向运动。克鲁特:群体极化的原因: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群体内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另外文化价值也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原因:信息的影响,群体讨论可以使某一观点得到加强或支持,对持有不同的个体造成压力, 从而使他们最终倾向于服从群体压力, 而群体的意见经过讨论, 被进一步极端化。社会规范的影响, 人们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 往往会与自己的观点接近 而又较为极端的意见或态度。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詹尼斯分析错误群体决策后指出:怎样防止群体思维不良影响:詹尼斯:群体领导人应该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和讨论的气氛。群体成员应该像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 应请局外的专家们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在达到一个共同的意见后,群体领导人应该再安排一次会议,成员能将自己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5从众: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随潮)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顺应风俗习惯)。心理形式:表面上顺从:行为上的顺从,并非发自内心,是种假从众。内心真正接受:行动和信念上都接受, 个体完全放弃自己原有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出于自愿地接受大多数人的主张,是真从众。从众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具有消极的意义。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权威性,个体的人格,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与个体差异。从众现象发生情境: 判断作业难度高, 所呈现刺激模糊不清时, 个体顺从社会压力倾 向就高。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时。 个体感受到群体成员有能力, 自己差时。 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知道时。群体至少有三个成员反应一致时。 在鼓励遵从社会准 则的文化背景下。从众原因:行为参照。个体在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害怕面临压力,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 立状态。服从与从众有本质的不同,从众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愿去行动,但是自愿的。 而服从的个体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6服从: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在有一定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影响服从的因素:命令发出者。他的权威性,对执行命令者是否关心、爱护,是否监 督命令执行的全过程等。命令的执行者。他的道德水平、人格特征、文化背景等。情境 因素。服从原因:合法权力。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自己有服从 他们的义务。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服从可以将错的责任转移。第10章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广义,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加同一性和稳定性就是基本原则)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惩病态心理。心理健康标准: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 思维力的综合。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评价,接纳自己现 状,自信乐观,不苛求自己,不自卑,自负。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有可信的朋友。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能 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心理健康培养途径: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 质量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学习和工作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 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二、压力:也叫应激,1936,加拿大,汉斯。薛利提出,他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 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的。1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物或环境刺激。2. 压力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 (反应:一是心理成分,河北自考成绩查询网,包括个人的 行为、思维以及情绪等主观体验,即感觉紧张。二是生理成分,吉林大学自考成绩,包括心跳加速、口干、胃痛、出汗等身体反应。这些身心反应合起来又称:压力状态)3压力是个过程: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情境: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压力源: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压力原因:1.躯体性压力源: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 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引起生理压力。2.心理性压力源: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直接来自人脑中,反映了心理方面的困难。3社会性压力源: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 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包括个人生活中变化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4文化性压力源: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自考成绩单_,从而产生压力。相关的主题文章: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1横断研究法:就是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 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称作一个群体。优点:同时研究较大的样本,在较短的时间里收集较大量的数据资料,省时,省力。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2纵向研究法: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优点:系统、详细地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有利于提示 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与时间因素的对应关系。缺点:时间较长,被试流失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和意义反复进行测查,会影响被试的情绪和态度,因而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时间长,经历社会变迁,因而环境变化引起变量增多,研究困难耗资较大,研究者极大的投入。3. 群体序列研究法: (聚合交叉研究法) :在同一时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优点: 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陷, 又保持了横断研 究的长处,因而科学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儿童的身心发展新生儿条件反射特点: 1. 形成速度很慢。 2. 形成后,不稳定。 3.不 易分化。婴幼儿动作的发展:是其各种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动 作的发展与个体的空间认知、概念形成、 社会交往、 自我中心化相关,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 的外在表现。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三个原则: 1. 由上到下。 2. 由内到外。 3. 由简单的、无意识的 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认知: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过程。认知的特性:认知方式、认知策略、认知速度、认知成绩。感知觉: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 从感知觉开始的,然后学会了语言,在此基础上才逐渐发展了高级的认知过程。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触觉、听觉、视觉。婴幼儿的语言发展: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和联系的工具,也是个体发展其他高级认 知活动的。刚出生:能分辨语音刺激与其他声音刺激。9-12 个月:说出第一个指示词 18-24 个月:出现双词话语 3-4 岁:出现完全符合语 法的完整的句子 7 岁前: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 语言获得理论: 1. 学习理论: 强调 环境因素和后天的学习经验, 认为儿童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从而获得了语言, 比如在受到 更多关注和强化的家庭里长大的儿童, 比生活在语言贫乏的家庭中的儿童更能说, 语言发展 得更好。2. 先天论: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乔姆斯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 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 叫语言获得装置, 使儿童能够分析他们所听到的语言声音, 并抽 取其中的语法规则, 把它们转化生成他们内在的语法体系, 这样就可创造出儿童从来没听到 的新句子。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瑞士,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创造性提出:儿童认知四阶段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1. 感知运动阶段: 0-2 ,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一切, 他们逐渐能把自己与物 体分开, 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形成客体永久性: 儿童学会了当自己看不见某个 人或物体时,他们还仍然存在的概念。2. 前运算阶段: 2-7 ,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 发展出了某些代表 性的系统,比如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事件。特点: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3. 具体运算阶段: 7-12 左右,掌握守恒概念,可以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 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想象。特点:自我中心下降,克服片面性,提高与人沟通 的能力。4. 形式运算阶段: 11.12 以后,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特征:抽象思维得到发展和完 善。社会性发展: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的 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儿童社会性发展:(内容)1. 依恋行为: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的双方通过相互给予安 全、温暖、 情感支持而使得双方产生了相互的亲密感的关系。 始于婴儿期, 表现于婴儿与其 抚养者之间的亲密的情感联系。追随行为属依恋行为,具有明显的适应性价值。早期认为: 依恋产生是由于他们是食物的主要来源, 满足基本需要。 后来认为, 依恋行为的实质是一种 社会性的需要,它的形成是通过双方的相互强化完成的。2. 性别社会化: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还必须习得性别模式,进行性别社会化。性 别模式: 在不同的文化中, 都有关于男与女的行为准则。 在其成长过程中对于心理的健康发 展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