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二湘教版必修第一册11264518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6692422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二湘教版必修第一册11264518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二湘教版必修第一册11264518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二湘教版必修第一册11264518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末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2题。1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BC D2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 BC D解析:第1题,四种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风积沙丘、 河流侵蚀峡谷、风蚀雅丹地貌。第2题,河流入海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淤积,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风力携带的沙尘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答案:1.B2.A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的是()A B C D4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解析:第3题,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三峡为河谷地貌,主要因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而成;海南岛南天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主要因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三角洲为河流堆积地貌,是河流从上游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因流速变缓以及海水顶托作用,大量沉积形成。因此选B。第4题,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答案:3.B4.C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据此回答56题。5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 D河流侵蚀6图中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岩洞 B岩礁C沙滩 D海岸解析:第5题,根据题干可知,“鼓浪石”是海浪拍打形成的,为海水的侵蚀作用。第6题,海水堆积作用会形成沙滩地貌。答案:5.A6.C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78题。7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 B C D8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画显示有高大的山脉、幽深的峡谷,与丘陵地形特征不符合,排除;画显示平地上的孤峰,是喀斯特地貌景观,排除;画显示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排除;画显示有低矮的丘陵,以及河流、小船等,符合我国江南丘陵景观特征。故选D项。第8题,由上题可知,画描绘的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后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因而其形成原因为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故选C项。答案:7.D8.C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示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 B凸岸C凹岸 D入海口10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 B冰斗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解析:图中显示的是砾石堆积地貌。第9题,砾石滩主要是由流水堆积形成。河源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砾石滩属于河漫滩,河漫滩主要在河流的中游地区,且河道弯曲程度比较大的地区会发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入海口地区主要形成三角洲,三角洲泥沙颗粒小,且堆积有一定的规律性。第10题,砾石变圆主要是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石笋主要由淀积作用形成;冰斗主要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且冰斗棱角分明;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在风力长期侵蚀下,岩石变圆;花岗岩风化球主要是由风化作用形成的。答案:9.B10.C11下图中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苏湘滇新桂内蒙古A BC D解析: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石灰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要形成这样的地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可溶性石灰岩,二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所以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新、内蒙古气候干燥,苏、湘石灰岩分布少,故正确。答案:C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其主要流经页岩和石灰岩地区,多峡谷、险滩,盛产奇石。奇石水洗度很好,手感十分光滑,具有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本地及外地的爱石人士,到河岸及河底采集奇石。据此完成下题。12红水河石“奇”的最主要原因是()A岩石变质作用 B河流的搬动和沉积作用C岩石受风化作用 D河流的冲刷和溶蚀作用解析:红水河奇石水洗度好,说明其受河流冲刷和溶蚀作用(该地有石灰岩)明显,故D项正确;由材料可知,红水河流域以页岩和石灰岩为主,属于沉积岩,岩石主要受沉积作用,故A项错误;奇石形成于峡谷和险滩中,河流沉积作用弱,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岩石主要是受流水作用,故C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13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进行了以下设想。据此回答问题。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地区降水时间分布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年溶蚀率(mm/年)广西中部相对均匀1 5002 00020220.120.3湖北三峡中等1 0001 20012150.06河北西北部集中400600680.020.3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2)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3)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原因。解析: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从广西中部到湖北三峡,再到河北西北部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石灰岩的年溶蚀率大体也呈降低趋势,说明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会使石灰岩的年溶蚀率降低。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流动速度会减小,下渗就会增加,同时植物根系释放的酸性物质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就会升高。坡度越大,地表水流动速度就越快,下渗就会减少,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就会降低。答案:(1)降水量大且分布均匀,石灰岩受溶蚀的时间长,溶蚀率大;气温高,化学反应速度快,加快石灰岩的溶蚀,溶蚀率大。(2)画图如下:(3)植被覆盖率高,减慢了地表径流,加快下渗,从而促进了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什科茨扬溶洞群位于斯洛文尼亚,这里月降雨量均在110160 mm左右。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1 ,冬季并不寒冷,平均气温为0.6 。下图是巴尔干半岛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1)读图分析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指出什科茨扬溶洞群所属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简述什科茨扬溶洞群的形成过程对自然地理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题干中的“读图分析”限制了答题范围,主要从海陆交通的角度进行阐述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2)题,主要从岩石、气候、水文等角度着手。第(3)题,从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包括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答案:(1)地处南欧东部,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土耳其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北部有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沟通欧洲大陆,水路交通便利,因此地理位置极为重要。(2)喀斯特地貌。原因:石灰岩广布;气候温暖湿润;流水作用显著。(3)溶洞形成过程中,导致地表径流下渗严重,地表水资源短缺;丰富的降水加剧水土流失,使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土壤退化,植被减少。-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