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智能修复材料公司企业战略制度方案【范文】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91569131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仿生智能修复材料公司企业战略制度方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仿生智能修复材料公司企业战略制度方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仿生智能修复材料公司企业战略制度方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仿生智能修复材料公司企业战略制度方案仿生智能修复材料公司企业战略制度方案目录一、 企业采购管理3二、 企业供应物流管理里14三、 企业库存管理与控制16四、 企业仓储管理概述20五、 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23六、 企业经营决策的要素25七、 企业紧缩战略26八、 企业稳定战略28九、 长期股权投资决策30十、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33十一、 资本结构理论35十二、 资本结构决策38十三、 项目基本情况39十四、 产业环境分析42十五、 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43十六、 必要性分析46十七、 项目风险分析46十八、 项目风险对策48十九、 发展规划分析49二十、 组织架构分析52劳动定员一览表53一、 企业采购管理(一)企业采购管理的含义和特征1、企业采购管理的含义企业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管理活动。采购管理和采购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采购是指具体的采购业务活动,是一种作业活动,是由一般的采购员来承担的工作;而采购管理则是由企业的采购主管承担的对所有和采购有关的业务进行的协调工作,通过调动整个企业的相关资源,来完成对整个企业的物资供应。2、企业采购管理的特征1)企业采购管理是从资源市场获取资源的过程。资源市场是指经过买家认可的采购资源,由一些供应商组成。企业采购管理对于生产和生活的意义在于能提供满足生产或生活需求而自己缺乏的资源。资源可以是有形的物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因而企业采购管理可分为有形采购和无形采购。在有形采购冲;仅用于生产目的采购,称之为物料采购,如计算材生产采购电阻泡容等原料。在无形采购中,仅用于服务、维护、保养等内容,如买断两年的电梯设备保养服务等。(1)企业采购管理是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相结合的过程。企业采购管理的基本作用,就是将资源从供应商转移到用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实现对资源市场所需资源信息达行收集、传递和加工处理,这个过程就是信息流过程,主要是获得有用的资源信息;二是要实现将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从供应商转移到用户,这个过程是一个商流过程,主要通过商品交易、等价的交换和租赁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三是要实现将资源的物质实体从供应商转移到用户,这是一个物流过程,主要通过一些物流手段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等来实现,使商品实实在在地到达用户手中。可以明确,采购过程必须由信息流、商流和物流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因此,采购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相结合的过程(2)企业采购管理是一种经济活动。企业采购管理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活动就是按照一定的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的活动。在整个采购活动中,一方面,通过采购获取了资源,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是采购的效益;另一方面,费用在采购过程中也会发生,这就是采购成本。要追求采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不断降低采购成本,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其中有一个必备因素,即科学采购,它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利润源泉。(二)企业采购的功能(1)企业采购的生产成本控制功能。虽然在现代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各类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占企业生产总成本的比例不同,但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的主体和核心。控制采购的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最有价值的部分,所以说企业采购具有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功能。(2)企业采购的生产供应控制功能。稳定的供应才有稳定的生产。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整体供应链中,每个企业既是顾客也是供应商。为了满足顾客越来越高的需求,企业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将高质量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供应到市场上去,以获取最大的利润,这就要求企业按库存生产,随时满足顾客的需求。但是库存的增加必然会使企业的费用相对增加,也会增加企业的风险。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必须按订单进行生产,这样就出现了矛盾。企业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将供应商纳入自身供应链中流动,从而可以将顾客所希望的库存成品向前推移为半成品,进而推移为原材料,这样既可以减少整个供应链的物料及资金负担,又可以及时将原材料、半成品转换成最终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3)企业采购的产品质量控制功能。质量是产品的生命。采购物料不只是价格问题,更多的是质量水平、质量保证能力、产品服务水平、综合实力等。有些东西买起来可能很便宜,但却需要经常维修、时常不能正常工作,这就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如果买的是假冒伪劣商品,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一般企业都根据质量控制的时序将其划分为采购品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及产品质量控制。(4)企业采购的促进产品开发功能。产品开发与采购密切相关,没有采购支持的产品开发方案的成功率将大打折扣。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的开发周期极大地缩短,商品开发同步工程应运而生。通过采购让供应商参与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中来,不仅可以利用供应商的专业技术优势缩短产品开发时间,节省产品开发费用及产品制造成本,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产品功能性的需要,提高产品在整个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采购不但能降低所采购的物资或服务的价格,而且能够通过很多方式增加企业的价值。这些方式主要有改进库存管理、稳步推进与主要供应商的关系、密切了解并反馈供应市场的变化趋势。因此,加强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企业采购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企业采购管理的目标企业采购管理的总目标可用一句话表述:以最低的总成本提供满足企业需要的物料和服务。可以把这个总目标具体分解为以下六个基本目标。(1)确保生产经营的物资需要。企业采购管理最基本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所需的物料和服务,以便使整个组织正常运转。最初的采购部门就是为此目标而设立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缺货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断,造成无法实现向顾客做出的交货承诺,同时,停工待料时不可避免的固定成本开支又使得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因此,一旦原材料缺货,企业将蒙受极大的损失。(2)降低存货投资和存货损失。保证物料供应不间断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保持大量库存。而保持库存不仅要占用大量资金,使这些资金不能再用于其他方面,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库存物品的变质;损耗及折价损失。所以要在保证生产不间断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力求使存货投资和存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3)保证并提高采购物品的质量。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每一种物料的投入都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否则最终产品或服务将达不到期望的要求,或是其生产成本远远超过可以接受的程度。而纠正低质量物料投入生产所产生的内部成本的数额可能是巨大的。这里面不仅仅包括对质量不合格产品的返工、维修费用,花费在低质量材料上的各项生产加工费用,更严重的是企业信誉降低,最终导致市场份额降低。(4)发现和发展有竞争力的供应商。采购部门必须有能力找到或发展供应商,分析供应商的能力,从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且屿其一起努力对流程进行持续的改进。(5)改善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工作关系。在一个企业当中,如果没有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合作,采购经理的工作不可能圆满完成。如果没有物料使用部门和生产部门提供物料需求信息没有工程技术和生产部门提供质量要求、没有财务部门提供采购资金、没有供应商提供相应的物料,采购部问不可能很好地完成采购任务。因此,采购经理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以及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6)有效降低采购成本。采购部门在正常运作中也要占用各种资源,消耗各种成本,如员工工资、办公、差旅、电话、邮资等及其他必需的管理费用支出。采购部门应该在有效完成采购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并用系统的观点去统筹、优化、协调各个采购环节,确保经济而高效地完成采购任务,确保整个采购过程各个环节的总费用最低。2、企业采购管理的原则。根据企业采购管理最低的总成本提供满足其需要的物料和服务这一总体目标,对采购工作应以以下五个“适当”作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从适当的地点采购适当的数量和适当的品质的物料与服务。(1)适当的数量。一般情况下,采购量越大,价格越便宜,但并不是采购量越多越好。资金周转率、仓库储存成本都直接影响采购成本,应根据资金周转率、储存成本、物料需求计划等综合计算出最经济的采购量。采购量的大小决定生产与销售的衔接和资金的调度。物品采购量过大,造成过高的存货储备成本与资金占压;物品采购量过小,则采购成本提高。因此,适当的采购量是非常必要的。(2)适当的品质。除非企业为创造竞争优势,不惜代价争取品质的领导地位,否则采购物品的品质应以适合、可用为原则,因为最佳的品质未必是最适合的品质,品质过好甚至会造成使用上的困难或重大浪费。所以从采购的立场看,通常是要求“最适”的品质,而不是“最好”的品质。应该针对产品的需求情况、厂商的技术能力,根据价值工程的原理做出合理选择,绝对不能脱离实际的需求而盲目追求最佳的品质。(3)适当的时间。企业采购管理要遵循适时原则。现代企业竞争非常激烈,时间就是金钱。该进的物,不及时购进,会造成停工待料、增加管理费用、影响销售和信誉;如采购太早又会造成因物品囤积而占压资金、浪费场地,甚至会造成物品的变质。所以必须依据生产需求计划确定采购计划,按采购计划适时地进料,既能使生产、销售顺畅,又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4)适当的价格。从降低产销成本的目的来看,适当的价格应是最好的选择。若盲目追求价廉,势必会以牺牲品质为代价或伤害与供应商的关系,甚至造成交货期延迟、交货数量不足。而且有时为了更好衔接企业产销活动,必须牺牲降低成本的目标。例如,为尽快提供生产所需的物品,无暇与供应商慢慢议价,肯定会使采购成本偏高;或是当原材料来源有限,为保持足够的数量以供生产所需时,也必将促使存货成本上涨,使产销成本无法下降。反之,为使产销成本降低,耗时费事的议价可能延缓交货时间;而过低的采购价格,也会影响供应商的积极性和交货数量。总之,降低价格一定要在满足物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在品质与价格之间抉择时,必须结合成本、效益的关系加以考虑。就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而言,追求公平、合适的价格才是正确的做法。(5)适当的地点。供应商离自己公司越近,运输费越低湖机动性越高,企业物品的合理库存量、订购点越低,有助于企业“零库存”的实现,供需双方的沟通就越方便,出现问题后容易得到及时的解决。另外,在确定采购地点时,还要通过综谷分析各潜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技术力量、财务状况、产品价格、企业信誉等方面的表现来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四)企业采购管理的业务流程企业采购管理的业务流程是指有制造需求的厂家选择和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企业的采购作业过程往往会因采购物料来源、采购方式及采购对象等不同,在具体细节上存在一些不同或差异,但基本的工作过程都是大同小异的。通常是作为购买方的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寻找相应的供应商,然后以订单的形式给各供应商传递有关需求信息并商定付款方式,接着就是双方之间的发、收货及验收;付款的过程。(1)提出采购申请。合理的采购申请应建立在准确把握企业物料需求的基础上。生产车间、维修车间及研发部门等用料单位最清楚本部门对各种物料的需求情况。这样,当上述用料单位产生了对物料的需求之后,企业供应部门会收到它的发出的标明所需物料特点(如型号、规格、质量要求等)的物料需求单。再由物料控制部门根据物料需求分析表计算出物料量,填写采购申请单,依照签核流程送至不同审核主管批准,进入下一个采购环节。(2)选择供应商。供应商的选择是采购职能中一顿重要的内容。在现代市场止进行物料采购时,往往有多家供应商可供选择,此时买方处于有利地位,可以货比多家。用料企业可以根据物料的品种、价格、形状、功能、品质及多种相应服务条件向列入本企业供应商清单中的供应商提出要求,比较供应商供货能力和条件,选择最理想的供应商。(3)进行采购谈判。采购谈判是围绕着交易条件展开的。不少人认为采购谈判的核心是确定价格,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买卖双方在利用价格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方面做得比较多。但值得指出的是,虽然价格是市场供需的主要矛盾,但它并不是采购业务中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价格与物料质量、数量、交货时间、包装、运输方式、售后服务等内容有多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为此,要求买卖双方综合各方面因素,权衡利弊,确定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交易条件。(4)签发采购订单。物料采购订单是企业采购部门根据采购申请单制定,并交给供应商作为订货依据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通过它可以直接向供应商订货并查询采购订单的收料情况及订单执行情况。一张采购订单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采购物料的具体名称、品质、数量及其他要求,包装要求及运输方式,采购验收标准,交货时间和地点,付款方法,不可抗拒因素的处理,违约责任及其他。(5)订单跟踪。采购订单发给供应商以后,采购方要对订单进行跟踪催货,以确保供应商切实履行如期、保质、保量交货的承诺。不仅如此,现实的订单执行过程中有时还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订购物料的质量问题、发运过程中的突发问题等。采购方在对订单进行跟踪催货的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这些意外,这样就会有更充足的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6)物料验收。供应商根据订单约定的运输方式将物料送至采购方指定的地点后,采购方应该及时组织对物料的验收工作。由于收货部门与采购部门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许多公司里收货部门在验收货物这一环节上直接或间接地向采购部门负责。对采购物料的验收应按合约内容进行,以确定是否符合订单或合约要求,如发现物料存在质量或其他方面的问题时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处理。(7)付款及评价。尽管付款是会计部门的职责,但向供应商结算采购物料的货款时必须由采购部门参与核查。因为采购部门才是交易的最初发生点,如果有什么差错,采购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行动来纠正。在支付货款之前必须核对发票与验收的清单或单据是否一致。确认后连同验收单据,开出保票向财务部门申请付款。财务部门经会计账务处理后通知银行正式付款。此外,还有一项最能反映一个企业采购管理水平高低的工作:总结和评价。采购业务完成以后,从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出发采购部门还要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评价,将采购结果和事先的计划进行对比,并对执行过程进行评判,以寻求不断改进和提高。二、 企业供应物流管理里(一)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的概念企业供应物流管理是企业物流活动的起始阶段。作为企业生产之前的准备工作和辅助作业活动,它是指企业生产所需的一切物料(如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辅助材料等)在供应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流动的一系列物流及管理活动。供应物流管理的运作安排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使物流运作与企业生产紧密衔接并实现操作上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供应物流是企业物流系统中独立性相对较强的子系统,与企业的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回收系统,以及企业外部的资源市场、运输市场、其他企业的供应物流系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二)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及流程1、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企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过程。企业只有不断投入必要的生产要素,才能顺利进行生产并保证其经济活动最终目的的实现。同时,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适时、适量,以及齐备成套、经济合理地供应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并且通过供应物流活动的科学组织与管理和运用现代畅流技术,促进物料的合理使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的生产组织模式、不同的供应环节和不同的物流供应链,使得企业供应物流过程有所区别,即出现许多不同的模式。尽管不同的模式在某些环节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基本流程是相同的,一般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1)取得资源。取得资源是完成所有供应活动的前提条件。而取得什么样的资源是由核心生产过程提出来的,同时也要按照供应物流可以承受的技术条件和成本条件来进行决策。通过采购、交换等方式获得企业所需的物料,是实现供应物流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在这一阶段里采购是企业生产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2)组织到厂物流。取得的资源必须经过物流才能到达企业。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运输,企业需要确定供应物流过程中运输活动的执行方式。选择适当的运输模式是指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安排生产物料的运输,以便协调企业物流活动与外部物流活动的衔接,从而保证供应物流的顺利进行。(3)组织厂内物流。资源到达企业以后,经过企业物料供应部门人员的确认,在厂区内继续流动,最后到达车间或生产线的物流过程,称作企业内部物流。一般该阶段的物流活动由企业自己完成,但也有部分企业采取部分物流业务外包的形式开展物流活动。企业利用自身的物流服务,重点在于对物料进行厂内的库存管理和搬运。三、 企业库存管理与控制(一)库存的含义和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库存是指存储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为了区分库存的不同状态或用处,经常从不同的角度对库存进行分类,了解这些分类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库存的功能。1、按经济用途分类库存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商品库存、制造业库存和其他库存。商品库存是指企业购进后供转售的货物。其特征是在转售之前保持其原有状态。在现代流通企业中,加快商品摩郁的流动和提高周转率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制造业库存是指用于生产制造的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和已经完工可供销售的制成品。根据行业的不同,制造业库存的占压资金情况也不尽相同。2、按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分类库存按其所处生产过程中阶段的不同可分为原材料库存、零部件库存、半成品库存和成品库存。3、按库存的目的分类库存按其目的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经常库存。经常库存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为满足日常的需要而建立的库存。这种库存随着每日的需要不断减少,当库存降低到某一水平(如订货点)时,就要进行订货来补充。对这种库存的补充按一定的规则反复地进行。(2)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指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3)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生产加工过程的库存是指处于加工状态以及为了生产的需要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零部件、半成品或制成品。运输过程的库存是指处于运输状态或为了运输的目的而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4)季节性库存。季节性库存是指为了满足特定季节中出现的特定需要(如夏季对空调机的需要)而建立的库存,或指季节性产出的原材料(如大米、棉花、水果等农产品)在产出的季节大量收购所建立的库存。4、按存放地点分类库存按其存放地点可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库存、委托加工库存和委托代销库存。库存存货是指已经运到企业并已验收入库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或商品。在途库存是指在运输途中的库存,根据所有权的不同又分为运出在途库存和运人在途库存。委托加工库存是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加工,但尚未加工完成的各种库存。委托代销库存是指委托其他单位代销,但尚未办理代销结算的库存。(二)业库存管理的概念和意义1、企业库存管理的概念量企业库存管理通常被认为是对库存物料的数量管理,甚至往往被认为主要内容就是保持一定的库存数量。在企业库存管理过程中,要明确规定经营方针,如库存物品何时入库、库存数量是多少、存放的时间长短等,同时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据此储存需求品,才不会造成资金积压,影响资金周转。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库存管理的使命是保证物料的质量,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粟敢适当措施,节约管理费用,以便降低成本2、企业库存管理的意义企业进行库存管理的意义在于它能确保物畅其流,促使企业经营活动繁荣兴旺。不论什么企业,都要储备一些物料。以生产为主的企业;不储备一定的物料,不能维持连续生产;而服务性行业,也要储备某些需要的设备和服务用具。不同的行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库存管理业务。企业库存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有利于资金周转。因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通过库存管理,可以做到将库存需要。为此可使经营活动更为灵活,把用于建立原材料、制成品、商品等常备库存所需占用的资金转为经营其他项目,获取资金的机会效益,促使生产管理更为合理。这是因为库存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必需的物料在需要时能够按需要量供应。目前生产管理较为混乱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必需的物料不能及时供应。(2)既有利于进行运输管理,也有助于有效地开展仓储管理工作。通过库存管理,可将局来零散放置的物料整理得井然有序。此外,还可以把频繁使用的物料及危险性物料分别保管以保证工厂的安全生产。(三)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orderquantity,EOQ)模型就是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来实现最低总库存成本的方法。四、 企业仓储管理概述(一)仓储管理的概念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储设施布局和设计以及仓储作业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仓储是物流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既有调节生产和供求的作用,也有创造价值与增效的功能。另外,在现代物流中更加强调仓储的动态性。传统上企业仓储在作业上有商品的装卸分拣、整理、包装、简单加工等功能,在作业流程上有入库、保管和出库等内容,而现代企业的仓库已经发展成为企业的物流中心。(二)企业仓储管理的功能企业的仓储活动是伴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从现代物流系统观点来看,企业仓储管理具有以下四项功能。(1)供需调节功能。生产和消费不可能完全同步。一些产品的需求季节性很强,消费有很强的波动性,然而其生产却是均衡的;相反,像粮食等产品,生产节奏有间隔而消费则是连续的。这两种情况都产生了供需不平衡,这就需要有仓储作为平衡环节加以调控,把生产和消费协调起来。(2)价格调节功能。由于仓储具有调节供需的功能,商品才能从中获得自身的最高价值,取得理想的效益。这里以大米为例,如果不经过储存环节,直接把秋季集中产出的大米全部投放到市场,大米的供给会大大超过需求,势必引发大米价格暴跌。同样,到了春夏季,如果大米的供给远远落后于需求的话,就会引发大米价格的暴涨。因此,往往把秋季集中产出的犬米储存起来,调节供需之间的平衡,最终起到稳定大米价格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爸储便起到了价格调节的作用。(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各种运输工具的运量相差很大。例如,船舶的运量犬,海运船的运量一般是万吨以上,内河船的运量也以百吨或干地计;火车的运量较小;汽车的运量最小,一般每车的载运量仅几吨到几十吨。它们之间进行转运时,运输能力是很不匹配的,这种运输能力的差异可以通过仓储来进行调节和衔接。(4)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现代仓储业务还向流通、销售、零部件供应等方向延伸,用来储存物品的仓库不仅具备储存保管货物的功能,而且增加了分拣、配送、捆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这样既扩大了仓库的经营范围、提高承商品综合利用率,又促进了物流合理化,方便了消费者,提高了服务质量。(三)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和主要任务1、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企业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仓库和仓库中储存的物资进行管理。这种对仓库和仓库中储存产品的管理工作,是随着储存产品的品种多样化和仓库设计结构、技术设备的科学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仓库的选址与建筑。例如,仓库的选址,仓库建筑格局、面积的确定,仓库内部运输道路与作业流程的布置等。(2)仓库的机械作业选择与配置。(3)仓库的业务管理。例如,如何组织物资入库前的验收,如何存放入库物资,如何对物资进行有效的保养,如何出库等。(4)仓库的库存管理。仓库业务考核、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仓库管理中的运用以及仓库安全等都是仓储管理所涉及的内容。2、企业仓储管理的主要任务(1)仓储设施规划和利用。合理规划并有效利用各种仓储设施,以不断扩大仓储能力,提高作业效率。(2)保管仓储物资。做好仓储物资的验收、发运以及保管工作,保证企业生产及时准确地获得适合、完好的物资供应。(3)合理储备材料。过多的材料储备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且增加了保管储存费用,所以仓储管理必须对各项物资的储备量予以正确的规划,以保证其合理的储存数量。(4)降低物料成本。降低物料成本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仓储管理必须不断完善管理手段与方法,在采购、运输、验收、保管、发放等各个环节上不断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法。(5)重视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企业仓储管理本身是对物的管理,但这种管理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只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与现代化设备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几乎不可能实现高水平的管理。(6)确保仓储物资的安全。防止火灾和盗窃,以保证仓库物资和仓库设施不受意外损失也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任务。仓库管理的核心在于怎样进行合理存储,即在保证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追求总的仓储成本最小化。五、 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决策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的决策流程,大致包括五个阶段,即确定目标阶段、拟订方案阶段、选定方案阶段、方案实施和监督阶段、评价阶段。这五个阶段构成复杂的决策流程。(1)确定目标阶段。确定目标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建立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这一阶段,企业通过收集组织所处环境中有关决策的各方面情报并加以分析,来识别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诊断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针对问题和原因制定企业经营决策的目标。(2)拟订方案阶段。在目标确定之后,就要探索和拟订各种可能的方案。一般的做法是,拟订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可行方案,供择优采用,才能得到最佳的决策。经营决策在于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提供各种可能的方案以供评价和选择是决策的基础。(3)选定方案阶段。选定方案就是对每个备选方案的效果进行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在这个阶段中所要解决的两个根本问题是确定合理的选择标准和方法。如果说确定目标是决策的前提,拟订备选方案是决策的基础,那么方案的评价与选择就是决策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决策的决策。(4)方案实施和监督阶段。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保持决策目标与行为的可控性和动态性,要依靠监督和反馈来实现,这是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步骤。由于环境条件和组织过程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企业要制定出能够衡量方案进展情况的监测目标和具体步骤,从而以有效的监督来及时发现方案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5)评价阶段。当企业经营决策实施结束后,及时的方案评价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应按照决策目标以及实施计划的要求和标准,对方案的执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发现执行情况与预计情况之间是否存在偏差并找出原因,从而为下一次决策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提供必要的参考。六、 企业经营决策的要素(1)决策者。决策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主体,是决策最基本的要素。决策者处在组织的中心,是系统中积极、能动,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决策系统的驾驭者和操纵者。决策者的素质、能力、水平和经验的状况,以及决策者对经营风险的驾驭能力等,对决策的把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组织中决策的作用日益增大,因此,个人决策逐渐被群体决策所取代,集体决策或团队决策成为现代决策的主体。现代决策不仅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手段,还借助专家智囊提供咨询服务,并大量运用现代决策技术和方法。(2)决策目标。企业经营决策目标是指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决策目标的确立是科学决策的起点,它为决策指明了方向,为选择行动方案提供了衡量标准,也为决策实施的控制提供了依据。(3)决策备选方案。当面对特定的条件时,企业有可能会有多种方案供决策者选择,构成了决策的备选方案。对决策备选方案的选择就是在现有条件下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备选方案的存在是决策的前提,也为决策者提供了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是决策者展示个人价值观、经验、分析能力和判断技巧的平台。(4)决策条件。决策条件是指决策过程中面临的时空状态,即决策环境。决策是否正确能否顺利实施,它的影响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决策者和决策方案,而且直接取决于决策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决策条件包括各种资源的供给和限制、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制约,特别是时间的选择。对决策条件进行仔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不仅需要决策者充分依靠科学、完善的决策系统和决策程序,而且还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决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的正确可行。(5)决策结果。决策结果是指决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这是决策系统的又一基本要素。在做出最终决策之前,对每一个备选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预测和评价,既是保证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方案择优的最终依据之一。七、 企业紧缩战略紧缩战略是指企业在目前的经营战略领域和基础水平上收缩和撤退,且偏离起点较大的一种战略。紧缩的原因是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资源条件以及发展前景不能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难以为企业带来满意的收益,从而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紧缩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转向战略转向战略是企业在现有经营领域不能维持原有产销规模和市场规模,不得不将其缩小;或者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机会,压缩原有领域的投资,控制成本支出以改善现金流为其他业务领域提供资金的战略方案。另外,在企业财务状况下降时也有必要采取抽资转向战略,这一般发生在物价上涨导致成本上升或需求降低使资金周转产生问题的情况下。企业在实施转向战略时,可以通过调整组织结构、降低成本和投资、减少资产存量和加速收回企业资金等措施予以配合。(二)放弃战略在转向战略无效时,可采取放弃战略。放弃战略是将企业的一个或几个主要部门转让、出卖或停止经营。这个部门可以是一个经营单位、一条生产线或者一个事业部。由于其目的是要找到肯出高于企业固定资产时价的买主,因此关键是让买主认识到购买企业所获得的技术和资源能使己方利润增加。(三)清算战略清算是指卖掉企业资产或停止整个企业的运行而终止一个企业的存在。显然,清算战略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不是最有吸引力的战略,通常只有当其他各种战略都失败时才使用。但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尽早地制定清算战略,企业可以有计划地、尽可能多地收回企业资产,减少损失。一般来说,在经济不景气、资源紧缩、产品滞销、组织内部出现重大冲突、财务状况恶化以及原来的经营领域处于不利竞争地位时,紧缩战略是企业对内外部威胁做出的反应。有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现更加有利的机会,为了抓住和利用这一机会去实现长远的运营目标时,也会采用紧缩战略。八、 企业稳定战略稳定战略是指受经营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的限制,企业基本保持目前的资源分配和经营业绩水平的战略。按照这种战略,企业目前的经营方向、业务领域、市场规模、竞争地位及生产规模都大致不变,持续地向同类顾客提供同样的产品和服务,维持市场份额。从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来讲,稳定战略的风险比较小,但其制约了企业的成长,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稳定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无变化战略无变化战略可以说是一种没有战略的战略。采用此战略的企业一般具有两个条件:一是企业过去的经营相当成功,并且企业内外部环境没有重大变化;二是企业并不存在重大经营问题或隐患,因而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战略调整。为保持企业现有市场地位、利润及企业平衡发展,避免战略改变给企业带来的不稳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规划等基本保持不变。(二)维持利润战略维持利润战略注重短期效果而忽略长期利益,根本意图是渡过暂时性的难关,一般在经济形势不景气时采用,以维持已有的经营状况和效益。由于这是以牺牲企业未来发展来维持目前利润的战略,所以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三)暂停战略企业在一段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后,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使得效率下降,此时可采用暂停战略,休养生息,即在一段时期内降低企业目标和发展速度,重新调整企业内部各要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管理整合,为今后更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四)谨慎实施战略如果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某一重要因素变化趋势不明显,又难以预测,则要放缓相应的战略方案的实施进度,根据情况的变化谨慎实施或调整战略规划和步骤。九、 长期股权投资决策证券投资按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按品种可分为股权类证券投资和债权类证券投资。此处只讨论长期股权投资。(一)长期股权投资的特征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以股东名义将资产投资于被投资单位并取得相应的股份,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的权益以及承担相应的风险。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交换行为,是企业将资产让渡给被投资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企业所取得的是伴随表决权甚至控制权的资产(股权),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不同于其他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主要是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分散风险或谋求其他利益。相比于存货、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风险较大:一方面,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往往涉及企业整体经营策略和长期发展规划,还会给企业造成巨额现金流出;另一方面,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还会涉及对被投资单位的管理、投资收益的计算以及减值测试等复杂的问题。(二)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及控制1、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投资决策风险。投资决策风险具体包括: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风险、未经审批或超越授审批风险、被投资单位所处行业和环境的风险及其本身的技术和市场风险;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及可行性论证风险;决策程序不完善和程序执行不严格的风险等。(2)投资运营管理风险。投资运营管理风险具体包括:股东选择风险、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投资协议风险、道德风险;被投资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项目小组和外派人员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3)投资清理风险。投资清理风险主要是指退出风险和投资退出时机与方式选择的风险等。2、长期股权投资的内部控制为了防范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企业应当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相关规定建立起完善的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1)明确职责分工与授校批准。企业应当建立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投资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投资的决策与执行;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投资绩效的评估与执行。(2)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控制。企业应当加强投资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环节的控制,对投资项目建议书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投资决策合法、科学、合理。企业应当编制投资项目建议书,对被投资企业资信情况进行尽职调查或实地考察,应当由相关部门、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企业应当由相关部门、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独立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应当根据经股东大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类似权力机构)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按照职责分工和审批权限,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审批。重大的投资项目,应当根据公司章程及相应权限报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类似决策机构)批准。(3)投资执行控制。企业应当制定投资实施方案,明确出资时间、金额、出资方式及责任人员等内容。投资实施方案及方案存在变更时,企业应当重新履行审批程序。企业应当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掌握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定期组织投资质量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企业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和有关规定向被投资企业派出董事、监事、财务负责人或其他管理人员。企业应当加强投资收益的控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对投资收益进行核算。(4)投资处置控制。企业应当加强在投资处置环节的控制,对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的决策和授权批准程序做出明确规定6投资的收回、转让与核销,应当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并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企业应当建立投资项目后续跟踪评价管理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投资项目和所属企业超过一定标准的投资项目,有重点地开展后续跟踪评价工作,并作为进行投资奖励和责任追究的基本依据。十、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需要在准确估算现金流量的基础上,用特定的指标,包括贴现指标和非贴现指标,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一)现金流量估算投资中的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由投资引起的各项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及现金净流量的统称。通常按项目期间,将现金流量分为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1、初始现金流量初始现金流量是指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总体是现金流出量,用负数或带括号的数字表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固定资产投资额:包括固定资产的购入或建造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等。(2)流动资产投资额:包括对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投资。(3)其他投资费用:指与长期投资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用等。(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指固定资产更新时原有固定资产变卖所得的现金收入。2、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一般按年度进行计算,并设定投资项目的每年销售收入为营业现金流入量,付现成本(需要当期支付现金的成本,不包括折旧)为营业现金流出量。3、终结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包括:(1)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2)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收回;(3)停止使用的土地变价收入等。估算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增量现金流量是指接受或拒绝某个投资方案后,企业总现金流量因此发生的变动。(二)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可分为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和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三)项目风险的衡量与处理方法投资有风险,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有不确定性,因此在项目选择时,要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衡量和处理。项目风险的衡量和处理一般使用调整现金流量法和调整折现率法。十一、 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比例是负债比率。关于资本结构富有成效的理论研究是企业筹资决策的重要基础。(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1)净收益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债务资本成本率一般低于股权资本成本率,因此,公司的债务资本越多,债务资本比例就越高,综合资本成本率就越低,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忽略了财务风险,如果公司的债务资本过多,债务资本比例过高,财务风险就会很高,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就会上升,公司的价值反而下降。(2)净营业收益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多少、比例的高低与公司的价值没有关系。决定公司价值的真正因素应该是公司的净营业收益。这种观点虽然认识到债务资本比例的变动会产生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可能影响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率,但实际上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不可能是一个常数。公司净营业收益的确会影响公司价值,但公司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净营业收益。(3)传统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增加债务资本对提高公司价值是有利的,但债务资本规模必须适度。如果公司负债过度,综合资本成本率就会升高,从而使公司价值下降。(二)MM资本结构理论1958年,莫迪格莱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他们在无税收、资本可以自由流通、充分竞争、预期报酬率相同下的证券价格相同、完全信息、利率一致、高度完善和均衡的资本市场等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命题利用财务杠杆的公司,其股权资本成本率随筹资额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随债权资本比例的上升而增加。资本成本较低的债务给公司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会随股权资本成本率的上升而被抵销。在没有企业和个天所得税的情况下,风险相同的企业,其价值不受负债及其程度的影响从上述假设及命题出发,后期研究一次放松一个或多个假定,从而提出了修正的MM理论。有研究指出,如取消公司无所得税假设,按税法规定,公司对债券持有人支付的利息免征公司所得税,而股息支出和税前净利润应缴纳公司所得税,因此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在公司所得税方面可以享受优惠。由此得出结论公司的资金全部来源于负债,即100%的负债融资时企业市场价值最大。也有研究者质疑上述结论,提出了权衡理论。该研究认为,随着公司债权资本比例的提高,公司的风险也会上升,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由此会增加公司的额外成本,降低公司的价值。因此,公司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节税利益和债权资本比例上升而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或破产成本之间的平衡点。财务危机成本取决于公司危机发生的概率与危机的严重程度。(三)现代资本结构理论(1)代理成本理论。该理论指出,公司债务的违约风险是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函数;随着公司债权资本的增加,债权人的监督成本随之提升,债权人会要求更高的利率。这种代理成本最终由股东承担,公司资本结构中债权比率过高会导致股东价值的降低。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债权资本适度的资本结构会增加股东的价值。(2)该理论认为,公司倾向于首先采用内部筹资,因而不会传递任何可能对股价不利的信息;如果需要外部筹资,公司将先选择债权筹资,再选择其他外部股权筹资,这种筹资顺序的选择也不会传递对公司股价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不存在明显的目标资本结构。(3)动态权衡理论。该理论将调整成本纳入模型之中,发现即使很小的成本调整也会使公司的负债率与最优水平发生较大的偏离。当成本调整小于次优资本结构所带来的公司价值损失时,公司的实际资本结构就会向其最优资本结构状态进行调整;否则,公司将取消进行调整。(4)市场择时理论。该理论研究的结论是,在股票市场非理性、公司股价被高估时,理性的决策者应该选择增发股票;当股价被过分低估时,理性的决策者应该回购股票。十二、 资本结构决策(一)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财务目标、经营状况的稳定性和成长性、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企业资产结构、企业投资者及管理当局的态度、行业特征及发展周期、经济环境的税务政策及货币政策。(二)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即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使其预期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同时使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下面介绍两种定量方法。(1)资本成本比较法。资本成本比较法是指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测算可供选择的不同资本结构或筹资组合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2)每股利润分析法。每股利润分析法是指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盈余点。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可以分析选择筹资方式,进行资本结构决策。十三、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x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48.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744.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946.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32%;建设期利息129.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7%;流动资金3668.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1%。(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6744.2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1470.91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5273.32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07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3917.2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961.1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83%。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55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1355.02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2000.00约48.00亩1.1总建筑面积52984.61容积率1.661.2基底面积19200.00建筑系数6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62.022总投资万元16744.232.1建设投资万元12946.972.1.1工程费用万元11321.90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309.452.1.3预备费万元315.622.2建设期利息万元129.202.3流动资金万元3668.063资金筹措万元16744.233.1自筹资金万元11470.913.2银行贷款万元5273.324营业收入万元30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3917.226利润总额万元6614.907净利润万元4961.188所得税万元1653.729增值税万元1399.0510税金及附加万元167.8811纳税总额万元3220.6512工业增加值万元10890.1413盈亏平衡点万元11355.02产值14回收期年5.55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8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480.69所得税后十四、 产业环境分析南通,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入海口北翼,与上海市隔江相望,是江苏唯一同时拥有沿江沿海深水岸线城市。陆域面积8001平方千米,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山水旅游城市,以“中国近代第一城”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下辖如东1县,如皋、启东、海门、海安4市,崇川、港闸、通州3区及富民港办事处(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为全国有影响力“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文博之乡”“长寿之乡”“平安之乡”“新侨之乡”,先后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服务外包风采城市等荣誉。2018年,南通市常住人口7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90.5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947.88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4081.35亿元,比上年增长8.4%。人均GDP115320元,比上年增长7.1%。按2018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17427美元。建筑业总产值8259.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8.77亿元。十五、 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