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76359048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语文组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诗意 : 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 : “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是和“美”、“美感”、“意境”连在一起的 , 是一种具有着诗所描绘的那种形象化的意境。是依照情感和想象等来营造的一种情调 , 一种浪漫 , 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美学的一种追求的状态, 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诗意语文 : 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教学意境 , 这儿的“诗”喻指一种美的高雅的境界。很显然, 诗意语文不是语文中的诗歌教学 , 也不是把语文当作诗来教, 也不是教师的语言像诗一样美, 当然更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诗人。它是一种文化和文学气息特别浓厚的通过独特的生机、鲜活的张力和创造的激情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意蕴, 是语言和人栖居的世界两者关系美学追求的状态。其主旨就是使语文教学提升到审美教育的层次。诗意语文的特质离不开语文的性质和一些共性, 它不是另一种语文 , 而是基于语文本质认识的 , 在语文共性中的个性凸显。小学诗意语文教学实践: 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 从小学生的审美天性出发 , 以小学生生命活动为本质 , 以情感意志为动力 , 以情境交融互渗为表现 , 引领学生自由对话, 实现自我 , 优化诗教环境, 探索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诗意化 , 使师生在语文课堂中诗意地栖居。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国内外研究概况中国是诗歌大国 , 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 ,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诗意和艺术创造力的伟大民族。早在2500 年前 , 孔子就提出了“兴、观、群、怨”的诗教理论。孔子曰 : “不学诗 , 无以言。”“兴于诗 , 立于礼 , 成于乐。”近代的陶行知先生办学 ,也提出要办成诗的学校, 办成真善美的学校, 让学生享受诗意的生活。李吉林在是教师 , 也是诗人中这样说: “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 , 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 而且写着人们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 , 那不是写在稿纸上, 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除了中国传统的“诗者天地之心” , 西方文化从一诞生起也一直未曾停止对诗意的追寻。 19 世纪德国哲学诗人荷尔德林写了一首诗“人充满劳绩, 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上”范罗诺萨说:“汉语是理想的诗性语言。”池田大作说:“诗是联系人、社会、宇宙的心。”此外, 从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 ( 雅克德洛尔 )到“人性的教育呼唤诗意” ( 肖川 ), 从“诗是人类的母语” ( 尔格哈曼) 到“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人类的目的地,诗都是人类的女教师”(谢林)都一脉相承地言说着诗意在人的发展和教育中的地位。所以滋养诗意语文的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 其探索的原点应是世界文化背景。近几年来 , 国内关于诗意语文的研究是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不断展开的。语文作为母语教学 , 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 , 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史 , 把语文学习放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视野下进行,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于是诗意语文的研究则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从新课程理念出发 , 积极探索诗意语文的内涵 , 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研究的落脚点更多的往往从教师自身的视界出发寻求课程理念的转化 , 还没有能够形成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 本课题的研究试图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索。2、研究的价值(1) 首先 , 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有利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成熟。纵观新中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 它的人文底蕴流失, 非人文的倾向并非“一日之寒”。建国以来, 语文教育受到的戕害最深, 充满人性之美, 富有情性之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 , 乃至应试之学。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寻求平衡 , 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归路, 这就是“诗意语文”存在和研究的最大理由 , 也是“诗意语文”在今天课改中的呈现的最大价值。(2) 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的发展, 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符合儿童学习语言规律和育人规律, 同时也为诗意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长期以来语文中的“人”被遮蔽了 , 而诗意语文总是把教学的逻辑起点建筑在对儿童的认识上 , 从儿童出发 , 以最高的眷注去指向儿童世界的灵性召唤、诗意栖居、内在体验和全面生成 , 并注意吸纳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精髓 , 从而体现了与语文课程的自然和谐, 其价值对今天的整个教育改革 , 越来越显示出生命力 , 越来越显示出理论和实践的价值。(3) 通过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 进一步锤炼着教师的精神品格和教学的精神气质 , 促进教师冲破功利主义束缚, 从新的视角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 实现自身专业发展。(4) 通过实践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深化孔子、陶行知等诗意教育理论的研究和运用 , 不断深化诗意语文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从而有利于我们做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之作。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 或子课题设计) 与重点(5) 标 :(1) 在充分发挥语文教育教学本身的特性和独特魅力的基础上 , 通过研究小学诗意语文教学的特性、风格 , 不断探求新的途径和方法 , 探索诗意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 建设性地丰富“诗意语文”的内蕴, 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2) 在对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 , 从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等方面探索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的转变, 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 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的最新化。(3) 通过对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 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 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2、内容:(1) 关于“诗意语文”的文献研究 : 当前中小学新课程背景下诗意语文研究综 述 ; 当前教学现状分析研究。(2) “诗意语文”的理解与把握研究 : 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学生学习需求研究;诗意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研究。(3) 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研究诗意语文特性、教学手段的诗意化以及实施、评价、反馈的改进思路研究 ; 诗 意语文教学方法与途径研究 ; 基于“诗意语文”的教师个性化教学行为个案研究 ; 诗 意语文课例研究。(4) 点:(1) “诗意语文”的理解与把握研究(2) “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研究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思路 :从我校诗意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入手 , 以教师为主体 , 立足解决本校教学问题结合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的分析, 确立本课题的生长点 , 寻找研究的切入口 , 然后以教材建设为抓手, 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教学案例、经验总结等为载体, 通过上研究课、交流心得体会, 讨论座谈等形式, 探索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的策略,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小学诗意语文教学的理论。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实证与个案相结合。2、过程:(1) 准备阶段 (2011 年 9 月 2011 年 10 月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 筹建课题组 , 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 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 调查分析 , 收集资料 ,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 , 对方案进行论证。(2) 研究阶段 (2011 年 10 月 2011 年 11 月 )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 围绕课题深入学习 , 深入课堂开展课例研讨、学术研究 , 收集第一手资料, 并进行整理分析, 撰写教学案例 , 阶段性研究报告等。同时采用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组织推广。第三阶段 (2011 年 11 月 2011 年 12 月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形成论文、案例、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 , 并汇编成册, 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