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注疏讲稿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756535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习录注疏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习录注疏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习录注疏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习录注疏讲稿书院群的朋友们,人们晚上好。今晚我给人们导读的是传习录注疏这本书。通过书目简介,人们都已经理解到,这是一本简介阳明心学的著作。随着国内掀起的阳明热,人们对王阳明的生平和事迹大概都已有所理解。有关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著作有诸多,例如王阳明大传、王阳明全集,都非常好,传习录的注释和解读也有诸多版本,出名文学家叶圣陶就曾经注解过传习录。目前各地和网络上也有诸多学者在讲王阳明,诸多朋友不满足于泛泛的懂得,想更进一步、精确地理解和把握阳明心学的精义,从而更有效地指引、转化和升华自己的身心境界和知行智慧。有鉴于此,我就想到了向人们推荐这本传习录注疏做为入手处。我为什么推荐传习录注疏这本书呢,重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学习阳明心学,传习录是最佳的入口。传习录是王阳明死后,由她的亲传弟子们收集并出版的,记录阳明先生给弟子们传习解惑的对话和书信的集子。传习录内容精炼,不是讲故事,也很少口水话,可以说都是干货,都是硬菜,每一段都很精彩,每一段都可圈可点;传习录形式活泼,言为心声,对话就是心和心的碰撞,透过文字体会进去,阳明先生的心和弟子们的心,跃然纸上,和自己的心互相碰撞,更容易擦出智慧的火花;其她的著作呢,王阳明全集内容是很丰富,就是太花时间,不合用于批示门径,入门后来可以再探究其广博和精微;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也不错,更多的简介王阳明的生平和事迹,人们有时间也可以读。但都不如传习录精炼。第二,传习录多种注解版本中,我对传习录注疏情有独钟,由于对它已经手不释卷三个多月了。人们都懂得,从10月份,潭柘书院明心班持续开设了三期阳明心学专项班,每次运用当月月底的周末,共两天两夜的时间,程东教师主讲,讲谈用的教材就是这本书。非常有幸的是,在教师的鼓励下,我做的助讲,实则是教学实习。因此我从九月底就开始研读这本书,也翻阅了不少王阳明的多种资料,深觉这本书是善本,人们要理解王阳明的思想和境界,从这本书入手会非常好。目前这本书就在我的手边,拿起这本书,审视它的时候,心里都会觉到一份沉甸甸的幸福和温暖,由于这本书对我来说,不再是刻板的没有感情的铅印文字,里面饱含着明心班师生们智慧的碰撞和回音,也苏醒了阳明先生的光明心。因此我非常乐于向人们推介它,也盼望人们可以由此敲开阳明心学的大门,走上明心的道路。下面我先给人们简介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和书的特点。传习录记录的是明代王阳明和弟子们传习的对话和书信,学术内容是王阳明的,简朴简介一下王阳明。阳明先生叫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生于42年,大概五百年前吧,5岁在平叛归途中病逝。王阳明既有个性,又有一颗诚挚光明的心,她的毕生可以说非常传奇,也非常精彩。12岁就立下读书是为了做圣贤的大志,8岁就有为了求知,格竹子七天七夜以至于病倒的求实案例,岁两次科考落第,就有“以落第动心为耻”的觉悟,8岁因忠直上疏被杖四十,谪贬到贵州龙场这样的荒蛮之地,人也不堪其忧,阳明也不改其志,终于在龙场有了“圣人之道,吾性具足”的大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一边平叛、一边传学的人生历程,留下了擅长攻心、战无不胜、平宁王叛乱于旬月之间的辉煌战绩,更留下了“知行合一”、“致良知”、“我心光明”这样振聋发聩的千古回音。王阳明的毕生,可谓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的确达到了她当时做圣贤的志愿,其事功惠及现代,其学问泽被后世,更由中国传至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影响巨大。再简介一下传习录注疏的作者邓艾民先生。邓艾民,1生于湖南邵阳市,抗战时期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当时正是邓艾民的青年时代,她思想活跃,追求真理,坚定地觉得那个时代是需要哲学的时代,因此毅然离开她已经获得优秀成绩的工程学科,转攻哲学,并为之摸索终身,在后来的治学过程中,也通过了许多的磨难和坎坷,终不改其志,最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任教。1984年月因病去世,享年6岁。她在因癌症住院的一年多时间里,仍笔耕不辍,全心投入哲学的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她在给好友的信中说,得恶疾后,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从其治学和生平中,我深深的感到,艾民先生是有大志向的人,是知行合一的人,是致良知的人,是真正践行阳明境界的人,能推荐她的书,我感到很荣幸。再简朴简介一下传习录注疏的版本特点。传习录注疏是邓艾民先生的遗著,11月台湾法严出版社初次出版,直到月,大陆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了繁体横排版,5月又出了简体横排版。(附照片)传习录注疏吸取了前人评注之长,注释的确,不拘考证,注重义理。很注意阳明思想之前后期的发展。用王阳明其她著作中的内容注解传习录,和传习录的内容互相印证、启发。这一点,是其独创,对进一步理解王阳明的思想,有很大协助。下面,我给人们提示一下读这本书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几种问题。一方面,要去掉内心的成见,不要用自己已知的概念和理论去套。这样的话,你的理解就不能进一步,就停留在肤浅的理解上了,就不能得到实际的受用,不能真正入心,不能得到实知。头脑中的知,不是心知,心知是实知。心和脑,是两个层次,这个人们要慢慢领略。总之,读典型,不要停留在理解上,如果你觉得自己理解了,就不能真正读懂典型。典型是讲心的境界的,是带领你的心,在经历境界中自明的,理解只是其中的一种境界,并且理解也是活的,是不断进一步和变化的。人们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否则就误解了典型。今晚的导读也是如此,报名听传习录注疏的朋友诸多,我不久乐。也但愿人们心里可以不带任何成见,用放空自己的心态,认真的聆听。不是说我的水平有多高,而是您的心态,决定您心的收获,真心际会,心中不带一物,您会体验到“至诚则灵”的全新感受。自心是圣境,见凡夫说话也是到处禅机,可见觉悟在自己这边,不在外边。我的授课就是您心中的一事。读书如此,听课如此,平时做事也是如此,您今晚就可以试一试。一种半小时,时间很短,我的水平也很有限,并不能让人们品味到阳明心学魅力之万一,如果再有成见横亘心中,那就太挥霍人们的时间了。好,第二,要过文字关,透过名相和概念,真正体会文字所要体现的实际内涵和境界。五百年前的文字习惯,和目前还是有诸多不同,文中又波及了儒家的诸多概念,有的朋友初读也许会觉得枯燥,甚至读不懂,这时需要慢慢体会,慢慢磨,的确急不得。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典型不是吃快餐,需要用心,不规定快,可以抓住自己比较有感觉的条目,反复品味,反复体会,极尽己知,把它吃透,从一种条目中透进去,透的深了,再看其她的条目,就会容易明白了。第三,要透过阳明的心,见自己的心。文以载道,言为心声,传习录记载的是王阳明的心的境界,人们读传习录时,对书中的理解和体会,是自己的心的境界。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透过读王阳明的心,时时见自己的心,通过体会王阳明的境界,启迪自心的觉悟,察觉自心的私意,恢复自心的光明。这样读传习录才干转变和升华我们自己的心,才真正有价值。接下来,我给人们简介一下我学习这本书的收获和心得。传习录是按照王阳明的学生收录条目的顺序,按照笔记的先后排的,并没有从思想体系上做分类,因此初读起来会感觉抓不住头脑,理不出头绪。传习录里边的内容,没有通过系统的整顿,但是里面隐隐约约能感觉到,王阳明有自己的明心之路,涉及她教学生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说是体系也好,措施也好,或者途径也好,的确是有。在学习过程中,程东教师特别提示我们,读书要善于消化吸取,要用自己的思路,把书中的内容提炼和贯穿起来,传习录可以重新归类,重新排序。在教师的启发下,我就开始梳理重排传习录的思路。开始觉得特别有难度,由于条目比较多,比较杂,有的短还好一点,有的书信就很长,波及到方方面面,不太好归类。大概闷了两三个星期,我也没理出头绪来,后来我就反复听程教师第一期讲王阳明时总结的三个要点,找到了一点感觉。下面就是我的思路,跟人们分享一下,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来切入,人们下来读传习录的时候,也都可以试试,自己总结出来的,才真是自己的收获。我把传习录的内容一共分了七类,心、行、境是重要思路,由于心就行于境中。一类是直接讲心,一类是从行上讲心,一类是从境上讲心,我把境又单独分了三类,事境、情境和理境,这算下来就是五类,然后一类是从格心物上来讲,最后尚有一类是从历境一心上来讲。一共是七类。这七类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儿,就是致良知。下面我就分开讲一下,我为什么这样分。我觉得王阳明就是在讲自己如何在认知存在时,认知自己的存在,话有点儿绕,人们认真听。存在本来就在,自己也是存在,认知也是存在。本来就在的存在,在我们认知的时候就呈现出多种境界,山河大地、思想、感受、心中生的多种相,都是心所在的境界。我就在境界中认知,我的认知也随着境界的变化在变化和流行,但不管境界和认知怎么变,都是我在,我就是自己的心。因此,自心、认知、存在,就是心、行、境。王阳明就是引导学生,在心行于多种境界的时候,怎么致良知,怎么结识真正的自心。在心行于境的过程中,她遇到诸多的坎儿,遇到诸多的障碍,她的学生也会遇到障碍。致良知的过程,就是对自心的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致良知就是阳明心学的主线和方向。 为了要达到致良知的深度,往这个方向上去,她要通过诸多的障碍在哪儿呢?就在境界上。她的四句教就是四个境界,四个境界展开其实是诸多境界。心的认知就是在不同的境界中认知,境界之间要贯穿。在贯穿的过程中,就会遇到障碍。贯穿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心在这些境界中要行、要动,心行就是知行。行不动了,就碍住了。 心在行的过程中,面对的就是事,事就是境,就是境界。那就产生一种关系,一边是心,一边是心面对的境界,不管是念也好,还是观念、情绪,还是外在的事物,心知到对面去就是境。这个境是动的,是变化的,那你这个心也要跟着变,你的认知就在里面行,因此心行于境,心、行、境,这三个是一体而在。我发现传习录里面到处都体现着这个特点,也就是程教师说的,心就是在面对,就是心和事的关系,的确离不开这个关系。但是传习录中每一条所讲的重点,或者着眼点不太同样,有的条目从境上来说,我把境大概的分了三类,一类是面对的事,就是一般的平常应对,面对多种各样的事情怎么办,这种叫事境。学生在事境中找不到方向,不懂得怎么致良知的时候,王阳明给她一种回答,这个回答就点在她面对事境时,她的心迷的地方,把学生从迷的地方点出来,找到致良知的方向和感觉。举个例子,第23条.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已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人都要面对事,静的时候,心也容易安静,容易定,一遇事,心就要动,就要应事,心就不容易定了,只有在动中能定,心动的时候,内在尚有个不动摇的自觉意识,才是克己工夫。因此要在事上磨,磨什么呢?就在动心应事的时候,磨那个不动的内在自觉意识,也就是致良知。打个比方,心应事而动就像大海的波浪,内在不动摇就像大海,波浪和大海都是心,动和不动是一体,核心是要自己有觉知。在面对事境的时候,觉知到自己的心动,就回到了本来不动的心。第二个是情境,情感、情绪、七情的境。其实情也是事,但是情比外在的事跟本心更近一层。我这个情绪,我这个欲生起来的时候,我应当怎么看待,我的心应当怎么行,这是情境。举个例子,第268条.问:“知譬日,欲譬云,云虽能蔽日,亦是天之一气合有的,欲亦难道人心合有否?”先生曰:“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例如日光,亦不可指着力方所,一隙通明,皆是日光所在:虽云雾四塞,太虚中色象可辨,亦是日光不灭处;不可以云能蔽日,教天不要生云。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然才有着时,良知亦自会觉,觉即蔽去,复其体矣。此处能勘得破,方是简易透彻功夫。”这段是说什么呢?就是说七情也是人心的用,是不能没有的,只是要可以自觉自己的七情,能自觉,就不被七情遮蔽,也不被七情牵着,心中的良知就能放出光明。因此,致良知就在七情流行变化的时候致良知,才是最直接简易透彻的功夫。第三个是理境。传习录中这部分内容比较多。由于王阳明的学生大多都是儒生,学了诸多儒家的理论,涉及四书五经,尚有朱熹的理学,在当时是科举考试的权威和典型,因此头脑中装了诸多的概念。但头脑中的知识和概念,都是属于相的范畴,和明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人们这里要特别注意,我们有知识的人,大脑里装了诸多知识、理论和名相、概念,有诸多见解,特别容易被理解给困住,容易着在理解上,见不到本心。只有从观念和见解中脱出来,见到生观念和见解的本心,才算找到明心的方向。程教师讲明心班,特别指出了心脑的区别,的确是振聋发聩。过去说,回头是岸,回头向哪儿回头?就是从头脑的观念和见解中出来,从一般的理解中出来,看到自己的观念、见解和理解,真见到了,就回到了本心,就不被自己的观念、见解和理解所困惑了。这个要人们慢慢体会。真从头脑中出来不容易,能出来,就找到了明心的方向。开头是最难的。王阳明怎么把学生从理境的障碍中点化出来呢?王阳明讲理有个特点,就是两边一起说,程教师把阳明心学的理概括了三个方面,心即理、心物不二、知行合一,都是从两边讲。从两边讲的意思是什么呢?她就从你的理解上入手,从理上入,引透你的理解,破掉你的理解,让你从理解中脱出来,产生新的体会和感受,往心上走。王阳明讲的是儒家,儒家典型里面的概念诸多,学生在理解上认知的时候,她就用这个措施,来解学生的理障,也就是所知障。她最后把儒家所有的概念和理论,都破完了,都归到致良知上,这是王阳明的巨大奉献。人们读传习录的时候,能感觉到这一点。致良知,是不被理论束缚的,可以打通一切理论,也可以重新发明理论,由于心明了,有了实知,怎么说都对,无往而不是。传习录中有关理境的内容诸多,可以单列出来。再举个例子。第条,“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种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种行,已自有知在。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觉得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种。若不会宗旨,便说一种,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这里就把知行的关系说透了,知是心的知,行是心的行,心知就是心行,都是在心上说,知行是心的用,是心的功能,因此是一体的。不是说我懂得某件事应当如何做是知,懂得了再去做事是行,这就搞错了。这样的知是落在头脑上的知,不是真的心知,这样的行是落在事上的行,不是真的心行。这里人们也要仔细体会,不要搞错了。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行本来就是一种,就把学生对知行的头脑中的概念性理解给破掉了,回到心上,这才是致良知。事境、情境、理境,这是从境上归,是第一大类。 第二大类是从行上归。心在境中始终在行,心知在行的时候,心的本来是没有动的,心是两面,又动又不动,心体是不动的,心知是不断的在动的,行就是从动的这方面来说。程教师总结阳明心学第二个特点说的特别好,就是道行。道就是在行,怎么行的呢?程教师讲了三个,立志、诚意、致良知。王阳明讲的立志就是立在一上,这个一是什么?就是致良知,就是往致良知的方向上立志。诚意也是,你这个意诚在哪儿,诚在致良知上,不是往外诚。固然往外也是很专注的,内外是个说法,你就在这里面找感觉。有些条目就是直接讲行,讲她是怎么行的,应当怎么行。固然讲行的条目里面,肯定也会讲到境,由于就是在境中行,也会讲到心之体,由于行的方向最后就是归到心体上,归到对心体的认知上。心、行、境均有,但是每一种条目还是有所侧重。这里也举两个例子。第16条.问立志。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大去耳”。存天理就是立志,就是致良知,天理就是心体,就是本自不动、能见一切动的心体。因此,王阳明讲的立志,不是向事上立的,由于事都是变化的,也是靠不住的,立志是向自心上立,明见自心,自然懂得自己该做什么,懂得自己人生的使命,不被外在的事所困惑。一切外在的事,都是我明见自心的机缘,都是来成就我的志的。再看第40条.“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练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致良知,就是在时时事事中,自见无善无恶的心体,不迷不昧,则自有知善知恶的良知。知见向心体上行,自觉自见,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是明心之行的方向,统摄一切知见,可以说是王阳明的心中之心,法中之法。注疏中提到,王阳明觉得,“致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只要舵柄在手,则可免没溺之患。”人们读传习录,别的都记不住,能明白致良知的真意,就足够了。第三大类,就是直接讲心之体。固然心体也有层次,从知上讲心,从无善无恶的体上讲心,从心物不二上讲心,层次是有差别的。王阳明讲心之体的时候,不是从概念上讲的,是从自己的实知、实受上讲,有某些条目就是直接讲王阳明对心体的实知,诸多是用比方,用日照物和镜子照物比较多,这是第三大类。举个例子。第26条.先生曰:“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这一条就是用日光照物比方心的本体。再例如第条.“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困学功夫,亦只从这点明处精察去耳。”既讲了心体,又讲了如何用功。尚有某些条目,是从格心中物的角度来讲的。在某个境界上碍住了,心行不动了,就是被心中的物碍的,这个心中物也许是情,也也许是理,也也许是着在外面的事上。有某些条目就特别点出心中之物,这个角度有点不同样。格心物的确特别重要,事上、情上、理上的执碍,其实都是由于心中有物,因此,格心物就是致良知,也就是道行。例如,第32条,“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她即去。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心中私意萌动,私意就是心中的物,自心知得,就是见到心中物,见到了,当下就去消磨,消磨就是警醒自觉、体察入微的意思,这就是格物的功夫,也就是致良知。再如第24条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严禁。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这一段中,格心中不善的念就是格心中的物,就是致良知,也就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最后我还归了一类,叫历境一心。这些条目往往比较长,把多种境界贯穿下来,里面不止讲了一种境界,讲了诸多境界、层次,比方说四句教,讲了四个境界,一心在四个境里面行,一线行下来,并且可以反复的行,类似这样的条文尚有不少,其实就是把前边那些归结起来了。这里说说四句教:出自第2条.汝中举先生教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体上无一物,固然也没有善恶,善恶就是分别,心一动就落有,就生分别,也就有了善恶,因此有善有恶是意之动,也就是心动。人生就在心动中,就在善恶分别的境界中生活,前两句就是讲的自然之道。人在自然之道中,有明和昧的差别,不管明还是昧,都在这个规律之中,都是自然的。但如果我有明心的追求和愿望,就要致良知,良知是什么呢?就是知善知恶的那个本心之知,是不染私意、不着外物的本心的功用,这个知,这个本具的良知怎么得到呢?需要格心中物,也就是为善去恶。这里的善是指不着,不着就是善,着就是恶,为善就自然去恶,去恶就自然为善,为善和去恶是一种意思。格物就是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格物,也是一种意思。人们也许会问,我怎么懂得我的知是不是良知,心中是不是有物呢?其实是不是不重要,有自见自觉的意识,就是在致良知了,只管不断的自觉自见。如果你觉得是良知,这时一定要警惕,不要把它当真,由于这一觉得,就已经落在观念上了,就已经是一物!心体之明,是个永恒的过程,没有止境。好,刚刚讲了心体、心行、心境,心境又涉及事境、情境、理境,又讲了障碍心行的心中物,以及历境一心,一共七类,最后你会发现,虽然分了这几大类,其实还是一线贯穿的,贯穿在哪儿呢?贯穿在心上,都是心之在,不管在哪儿,心的体是始终在的,懂得这个,就明白,致良知就是在所有的存在中,有自见自明自家心体的意识和觉悟。因此我通过对传习录的梳理后来,有一种很深刻的感觉,王阳明到晚年的时候,反复在好几种地方都说,说我这个致良知是古圣先贤的一点真骨血,只有致良知三个字没有毛病,虽然多少年的老修行,致良知三个字仍然有力量,就有这种感觉。因此分类最后还是要合,心、行、境最后其实还是一体之在,并不是有三个截然分开的存在,存在是一体的,分类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入处。 讲到这儿,我忍不住要给人们念一段课上程东教师的点评,和人们分享一下。程教师是这样说的: “目前我们看传习录,是一堆放在这儿,朦朦胧胧的一堆、一团,看内在联系不容易看出来,如果你进去后来,要把她理出来,这需要特殊的思维,需要条理化,你用什么样的思维看,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这个就代表你的水平,因此看她就是看自己。由于心是在变的,你今天这样看,这就是你的心。过一段时间你变了,再看王阳明,你的理解和那个时候就又不同样了。我们的心都在变,我们的心要是不能变,我们学习就没故意义了。”因此,学习传习录重要不是为了获取知识,知识是获取不完的,应当是为了我们自心的成长,也可以说是灵魂的成长,智慧的成长。生老病死,得失苦乐,都是我们的心在经历,所经历的一切,都留不住,逝者如斯,一刻不断的奔流着,只有我们的心始终在,并在经历中变化。通过一种半小时的简介,人们别的没记住都没关系,大道至简,能记住有“致良知”这件事,懂得致良知就是在经历任何事、任何境的时候,自见心中之物,清除私意,不断体认和恢复自心本具的良知,持之以恒,就够了。一种半小时很短,但如果您有悟性,当下即可致良知,即可恢复本心的光明,迷悟只在一念之间。好,传习录注疏就给人们简介完了。最后,特别需要阐明的是,通过阳明心学典型专项班三个月的学习,在程东教师和金辉教师的引领和各位心友的协助下,我的心灵可以说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和洗礼,深深被王阳明的境界所打动,因此当潭柘书院徐总和刘总邀请我线上讲座,推介一部书的时候,我很自然就想到了这本书。在此,非常感谢书院给我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感谢程东教师和金辉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我的指引,让我受益终身,也感谢故去的邓艾民先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版本,感谢人们牺牲晚上陪伴家人的时间,倾听我的解说。我的解说诸多也是源于教师的思想和启发,即便如此,也只是得到了阳明心学的一点光明,但愿这一点光明,可以继续照亮自己前行的路,时时致良知,自觉不止,也真心但愿我的推荐,能帮人们打开进入阳明心学的大门,启动自我明心的道路。谢谢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