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18920654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7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第七章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目目 录录第一节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固定资产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第三节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第四节 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处置第一节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固定资产概述一一、固定资产的含义及特征、固定资产的含义及特征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二、固定资产的分类一、固定资产的含义及特征一、固定资产的含义及特征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1616号(号(19981998年修订)直接表述的是年修订)直接表述的是关于不动产、厂场和设备的定义,指出关于不动产、厂场和设备的定义,指出“不动产、不动产、厂场和设备,指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厂场和设备,指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企业企业用于生产、提供商品或劳务、出租或为了行政管用于生产、提供商品或劳务、出租或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理目的而持有的;预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预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期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给固定资产做的定义为:“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另外,在实务上,对于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如果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作为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固定资产的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固定资产有一个实体存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这与企业的无形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资产不同。对于无形资产,虽然可供企业长期使用,甚至使用期限超过固定资产,但由于其无形性而不能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对企业持有的某些具有实物形态,而且具有固定资产某些特征的实物资产,如工业企业持有的工具、用具、备品备件、维修设备等资产,施工企业持有的模板、挡板、架料等周转材料,以及地质勘探企业持有的管材等资产,虽然其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但由于数量多、单价低,如果采用折旧的方法实现价值的转移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所以在实务中通常确认为存货。相反,如果价值很高,且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持有的高价周转件等(2)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固定资产属于长期耐用资产,其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如自用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以使用年限表示。但是对于某些机器设备或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使用寿命往往以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来表示,如发电设备按其预计发电量估计使用寿命,汽车或飞机等按其预计行驶里程估计使用寿命。固定资产虽然可以长期使用,但实物形态却不会因为使用而发生变化或显著损耗,其账面价值通过计提折旧方式而逐渐减少,这也有别于存货等流动资产。(3)不以投资和销售为目的。企业取得各种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生产出产品,并通过产品的销售而赚取销售收入;可以通过提供劳务而赚取劳务收入;可以将固定资产出租给他人使用而赚取租金收入;可以用于企业的行政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工具或手段,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售,或将其对企业外部进行投资。(4)具有可衡量的未来经济利益。企业取得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虽然这种经济利益是来自于对固定资产服务潜能的利用,而不是来自于可直接转换为多少数量的货币,但它能在未来为企业带来可以用货币加以合理计量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经济利益一般是可以加以衡量的。二、固定资产的分类二、固定资产的分类第二节固定资产确认与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确认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的确认固定资产的确认是指企业在什么时候和以多少金额将固定资产作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进行反映。一般来讲,固定资产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确认时,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形加以判断。例如,企业的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虽然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要求(即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这类资产却有助于企业从其他相关资产上获得经济利益,因此也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另外,一项资产是否应单独作为一项固定资产予以确认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将某项资产的总支出分配给各组成部分并对每个组成部分单独进行核算也是必要的,而且由于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或以不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因而采用的折旧率和折旧方法也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它们各自作为单独的固定资产来确认。注注 意意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一)外购固定资产 外购固定资产成本构成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买价、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费用,如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对增值税的管理实行了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企业将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次性全部扣除,所以企业外购固定资产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应交增值税税额不能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是作为进项税额单独核算。注注 意意 购买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企业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因此,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只需按确认的入账价值直接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揽子购买固定资产 个别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可能会与其他几项可以独立使用的资产采用一揽子购买方式进行购买。这种情况下,企业支付的是捆绑在一起的各项资产的总成本,而单项固定资产并没有标价。但是在会计核算时由于各项固定资产的作用、价值额以及后续计量问题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就需要对每一项资产的价值分别加以衡量。采用的方法是,将购买的总成本按每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各项资产公允价值总和的比例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购买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企业购入的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购置固定资产所支付的价款、运输费和安装成本等,待固定资产安装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再将“在建工程”科目归集的固定资产成本一次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二)自行建造固定资 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应按照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从发生第一笔购置支出到固定资产完工交付使用,通常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建造期间。为了便于归集和计算固定资产的实际建造成本,企业应设置“在建工程”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本科目应当按照“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进行明细核算。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自营工程 自营工程是指企业利用自身的生产能力进行的固定资产建造工程。较为常见的是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自制一些专用设备。为了简化核算,企业通常只将固定资产建造工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支出计入工程成本,按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消耗的工程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提供的水、电、设备安装、修理、运输等劳务支出,以及工程发生的待摊支出(包括工程管理费、征地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及应负担的税费等)。至于一些间接支出,如制造费用等并不分配计入固定资产建造工程成本。购入工程物资如果用于自营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不应计入工程成本,应作为进项税额单独列示,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如果用于厂房、建筑物等建筑工程,支付的增值税税额,则应计入工程成本。工程领用外购存货,应按成本转出,计入工程成本。若企业自营工程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企业外购存货支付的进项税额应转出,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工程领用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应按其生产成本计入自营工程成本。若自营工程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领用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则属于征税范围的特殊行为,应视同企业销售货物按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并计入自营工程成本。注注 意意 在建工程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计入工程成本(待摊支出);试车期间形成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应借记“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待摊支出)。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计入工程成本,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工程物资”科目;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净收益作相反的会计处理。工程完工后发生的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注注 意意 在建工程完工,对于已领出的剩余物资应办理退库手续,借记“工程物资”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对发生的待摊支出应分配计算,计入各工程成本中。注注 意意出包工程 成本构成: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对于发包企业而言,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是构成在建工程成本的重要内容,结算的工程价款计入在建工程成本。而工程的具体支出,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由建造承包商核算,与发包企业没有关系。出包工程 待摊支出:是指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包括为建造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征地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以及负荷联合试车费等。出包工程 待摊支出的分摊:待摊支出分配率=100%某项工程应分摊的待摊支出=该项工程支出待摊支出分配率在安装设备支出建筑安装支出建筑工程支出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 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可以接受投资者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该类固定资产应按投资各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和相关的税费,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计价入账。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转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三)投资转入固定资产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 含义 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是指就租入单位而言的采用经营性租赁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它是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中临时的需要,只为取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权,而不谋求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因为企业对这些固定资产的需用时间很短,因此没有必要为此而购买。(四)租入固定资产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 特点(1)出租的固定资产由出租人根据市场需求来选购,然后再寻找承租人;承租人则根据自己的需要,向拥有自己所需固定资产的出租人租入现成的固定资产;(2)固定资产的租赁期较短,一般长则几个月,短则几天甚至几小时;(3)租赁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间由出租人负责维修、保养、保险、纳税及提取折旧,承租人必须保证租入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并不得任意对租入固定资产进行改造。持有固定资产的一切风险实际上由出租人承担;(4)租赁费用相对较低,一般仅包括租赁期间的折旧费、利息及手续费等;(5)承租人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租赁期满时将租入固定资产退还出租人或继续租用,也可以在租赁期满前中途解约。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 会计处理 企业采用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由于没有所有权,因此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增加记入正式会计账簿,但为了便于对实物的管理,应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对支付的租赁费,应根据租入固定资产的用途,分别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经出租人同意,对租入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所发生的支出,如果数额很大,摊销期在1年以上,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并分期摊销。融资性租入固定资产 含义 融资性租入的固定资产是指就租入单位而言的采用融资性租赁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融资性租赁是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长期需要而租入资产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实质上是以分期支付租赁费的方式支付固定资产价款及其他有关费用,最终获得固定资产大部分经济使用年限内的使用权。融资性租入固定资产 特点 (1)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提出所需的固定资产,然后由出租人融通资金,购入承租人所需的固定资产,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对租赁资产的型号、规格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如果不作较大的重新改制,其他企业通常难以使用。该项租赁资产具有这种特点时,则该租赁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2)固定资产的租赁期较长,一般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这里的“大部分”实务上是指租赁期占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的比例。应注意,这里的“比例”是指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比例,而不是租赁期占该租赁资产全部可使用年限的比例。如果租赁资产是旧的,在租赁前已使用年限超过资产自全新起算可使用年限的75%以上时,这个条件就不能作为判断租赁类型的依据。融资性租入固定资产 特点(3)被租赁的固定资产由承租人负责维修、保养、保险、纳税及提取折旧,持有固定资产的一切风险实际上由承租人承担;(4)承租人按合同规定,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租金一般要包括租赁固定资产的买价、利息、出租人的合理利润等内容;(5)租赁合同一旦签订,不可中途解约。租赁期届满,承租人应根据租赁合同规定,或是继续租赁,或是将固定资产退还租赁公司,或将固定资产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或是以很低的名义价格留购。这里的名义价格一般要远远低于租赁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实务上的比例为低于5%。融资性租入固定资产 会计处理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融资租赁期内,应作为企业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核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来确定,而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入账核算,二者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入账,应在租赁期内按合理的方法分期摊销,计入各期财务费用。这些方法包括实际利率法、直线法、年数总和法等。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在实际利率法下,各年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按照各年未偿还租赁负债额的现值(长期应付款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进行计算。(五)债务重组取得固定资产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决作出让步的事项。对于债权人来讲,取得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应当按照受让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与受让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如果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如果减值准备冲减该差额后仍有余额,应该转回并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而不再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第一,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的业务具有商业实质,而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换入的固定资产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再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作为换入固定资产成本(入账价值)。但是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换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更为可靠,则应以换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当期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涉及到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分别两种情况进行处理。一是换入固定资产方支付补价的,换入固定资产成本应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即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二是换入资产方收到补价的,换入固定资产成本应按照换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当期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第二,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的业务不具有商业实质,而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作为换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涉及到补价时,也要分别两种情况进行处理。如为换入资产方支付补价的,换入固定资产成本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补价、应支付相关税费来确定,不确认损益;如为换入固定资产方收到补价的,换入固定资产成本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来确定,也不确认损益。如果同时换入多项固定资产,则每项固定资产的成本应该按照各自的公允价值占公允价值总额的百分比或者按照各自的原账面价值占原账面价值总额的百分比分配计算。(七)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确定分为两种情况:(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在按照上述会计规定确定入账价值以后,按接受捐赠金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八)盘盈固定资产 盘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是,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固定资产新旧程度估计价值损耗后的余额确定;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按盘盈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价入账。盘盈的固定资产待报经批准处理后,应作为企业以前年度的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第三节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一、固定资产折旧(一)固定资产折旧及其性质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有多种表述。有的认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价值逐渐减少的现象;有的认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按期有系统地转入营业成本或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成本;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折旧定义的表述是,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虽然人们对固定资产折旧定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要正确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一般应注意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固定资产的成本转入营业成本或费用中的原因与目的;二是固定资产的成本如何转入营业成本或费用中。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发生的使用性损耗和由于受自然力影响而发生的自然损耗;无形损耗是指由于技术进步、消费偏好的变化、经营规模扩充等原因而引起的损耗,这种损耗的特点是固定资产在物质形态上仍具有一定的服务潜力,但已不再适用或继续使用已不经济。一般而言,有形损耗决定固定资产的最长使用年限,即物质使用年限;无形损耗决定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即经济使用年限。折旧的性质 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持续的成本分配过程,并不是为了计算固定资产的净值。折旧就是企业采用合理而系统的分配方法将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在固定资产的经济使用年限内进行合理分配,使之与各期的收入相配比,以正确确认企业的损益。(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及折旧范围 三个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1)原始价值 指固定资产的实际取得成本,就折旧计算而言,也称为拆旧基数。了解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三个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 (2 2)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 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三个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 (3)预计使用年限 是指固定资产预计经济使用年限,也称折旧年限,它通常短于固定资产的物质使用年限。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决定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主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该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有关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在会计上称为折旧性资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价值入账的土地。(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 含义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它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分摊标准,将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总额均衡分摊到使用各年的一种折旧方法。采用这种折旧方法,各年折旧额相等,不受固定资产使用频率或生产量多少的影响,因而也称固定费用法。限平均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原始价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其中,预计净残值率=100%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率1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年限平均法 优缺点 使用年限法的优点:计算过程简便易行,容易理解,是会计实务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年限平均法的缺点:只注重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而忽视使用状况,使固定资产无论物质磨损程度如何,都计提同样的折旧费用,这显然不合理。固定资产各年的使用成本负担不均衡。一般来说,随着资产的变旧,所需要的修理、保养等费用将会逐年增加,而年限平均法确定的各年折旧费用是相同的,这就产生了固定资产使用早期负担费用偏低,而后期负担偏高的现象,从而违背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工作量法 含义 工作量法是以固定资产预计可完成的工作总量为分摊标准,根据各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折旧方法,各年折旧额的大小随工作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也称变动费用法。采用工作量法计算折旧的原理和使用年限法相同,只是将分配折旧额的标准由使用年限改成了工作量,因此,工作量法实际上是使用年限法的一种演变。故,工作量法也被归类为直线法。工作量法计算折旧的过程是分两个步骤来完成的,首先要计算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期实际工作量的多少计算当期的折旧额。工作量法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年折旧额=某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预计工作量总额预计净残值率)(原始价值 1工作量法 优缺点 工作量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实用,它以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为分配固定资产成本的标准,使各年计提的折旧额与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成正比例关系,体现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原则。双倍余额递减法 含义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双倍的直线折旧率作为加速折旧率,乘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计算各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的原理和余额递减法相同,只是简化了折旧率的计算。这种简化的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直线折旧率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可以理解为在最初计算折旧时是将其视为0的;双倍余额递减法直接以直线折旧率乘以2来确定,而不是采用复杂的公式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2100%某年的折旧额=该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1双倍余额递减法 应用时注意两点(1)双倍余额递减法转换为直线法。理论上转换条件为:实务上规定,应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两年,就要进行方法的转换,将未提足的折旧平均提取。剩余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金额该年继续使用双倍余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 应用时注意两点(2)每月折旧的计算。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折旧计算的加速要求应当按“月”体现。首先应按照年折旧率计算月折旧率,然后按照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乘以月折旧率,以计算月折旧额。固定资产使用到期前两年的折旧计算可以在固定资产原价扣除预计净残值的基础上,扣除以前各年折旧累计额,按其差额在最后两年的时间里平均进行计算.年数总和法 含义 年数总和法也叫年限积数法,是以计算折旧当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数作分子,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数的总和作分母,分别确定各年折旧率,然后用各年折旧率乘以应提折旧总额计算每年折旧的一种方法。和余额递减法相比,年数总和法的特点是各年计算折旧的基数相同,都是应提折旧总额,但各年的折旧率是一个递减的分数,因此各年的折旧额也是递减的。年数总和法 计算公式 各年折旧率=每年的折旧额=(C-S)2)1(1)(nntn2)1(1)(nntn年数总和法 注意的问题 按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的情况下,同样要按月计算折旧。计算方法是,首先要根据各年的折旧率计算当年的月折旧率,然后根据固定资产原价扣除预计净残值的余额和当月的折旧率计算月折旧额。(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计提折旧的简化规定 为了简化核算,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因此,企业各月计提折旧时,可在上月计提折旧的基础上,对上月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后计算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用公式表示如下:=+-应计提总额当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月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月折旧额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或费用中。例如,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生产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专设销售机构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应计入销售费用;经营性出租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等。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含义及分类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以后期间发生的与固定资产使用效能直接相关的各种支出,如固定资产的增置、改良与改善、换新、修理、重新安装等业务发生的支出。有的后续支出是为了维护、恢复或改进固定资产的性能,使固定资产在质量上发生变化;有的是为了改建、扩建或增建固定资产,使固定资产在数量上发生变化。有的后续支出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即可预见到它的发生,属于经常性的或正常性的支出;有的很难预见到它的发生,属于偶然性的或特殊性的支出。有的后续支出形成资本化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这一类支出必须符合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如果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要进行费用化处理,在后续支出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增置 是指固定资产总体数量的增加,包括添置全新的资产项目和对原有资产项目进行改建、扩建、延伸、添加、补充等。经过扩建后,固定资产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使用性能上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扩建后的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时就应该重新确定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然后根据确定的固定资产的价值作为原始价值和折旧方法计提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注注 意意 改良与改善 改良与改善是对现有固定资产质量的改进,目的是提高固定资产的适用性或使用效能。固定资产改良和改善的支出也要分为资本性后续支出和收益性后续支出两类。遵循的原则是,视其是否满足资本化的条件,即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如果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以及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则其支出应资本化处理,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否则,应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换新 换新是指以新的资产单元或部件替换废弃的资产单元或部件。修理 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自然侵蚀、意外事故等原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影响其正常使用。企业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并对损坏的部分进行及时的修复。重安装 为了创造新的生产环境和提高流水作业的合理性,以改善生产组织、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资产潜力、降低产品成本,企业有时会对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按更合理的布局重新安装。第四节 固定资产处置 一、固定资产处置的含义及业务内容一、固定资产处置的含义及业务内容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一、固定资产处置的含义及业务内容 固定资产处置的含义 固定资产处置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企业固定资产退出生产经营过程所做的处理活动,如固定资产的出售、转为待售、转让、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是指固定资产不再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因此不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所以应予终止确认;(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因为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基本特征。因此当固定资产预期未来使用过程中或者处置时都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就不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的条件,故也应予以终止确认。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的原因 第一,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已满,其物质磨损程度已达到极限,不宜继续使用,应按期报废;第二,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致使企业拥有的某项固定资产继续使用时在经济上已不合算了,必须将其淘汰,提前报废;第三,由于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事故的发生或管理不善等原因而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固定资产在处置过程中会发生收益或损失,称为处置损益。它以处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各项收入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等之间的差额来确定。其中,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包括出售价款、残料变价收入、保险及过失人赔款等项收入;清理费用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时发生的拆卸、搬运、整理等项费用。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企业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处置损益。需要处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等,记入该科目借方;取得的固定资产出售价款、残料变价收入、保险及过失人赔款等项收入,记入该科目的贷方;借方与贷方的差额即为固定资产处置净损益,作为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或损失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一)固定资产出售(1)企业出售已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自制的固定资产,按适用的税率征收增值税;(2)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注注 意意(3)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企业销售固定资产可以自行开具相应的发票。如果出售2009年以前购入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按照4减半征收时,可以开具普通发票;若出售的固定资产是2009年以后购入的,且已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的,则按照17税率开具专用发票。注注 意意(4 4)对于企业转让固定资产中的不动产,增值税)对于企业转让固定资产中的不动产,增值税的缴纳方法分为企业的缴纳方法分为企业20162016年年4 4月月3030日之前拥有和日之前拥有和20162016年年5 5月月1 1日之后拥有的不动产转让两种情况。日之后拥有的不动产转让两种情况。见教材见教材P.190P.190至至P.191P.191之说明。之说明。注注 意意(二)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划分持有待售资产条件划分持有待售资产条件 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不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企业会计准则第2222号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生的合同权利),在同时满足以下生的合同权利),在同时满足以下3 3个条件时应将个条件时应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其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资产作出决议;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销的转让协议;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企业固定资产如果由于转产等原因而变得不再需企业固定资产如果由于转产等原因而变得不再需用,在满足前述用,在满足前述3 3个条件时应转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个条件时应转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从划分为持有待售状态至按照协议产。固定资产从划分为持有待售状态至按照协议出售期间,涉及划分日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调出售期间,涉及划分日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调整、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以及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整、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以及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出售等方面问题。的出售等方面问题。划分日持有待售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调整 企业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时,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目的是使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调整后的预计净残值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不得计提折旧,而是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原则进行计量。如果继续计提折旧会减少持有待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这样会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其将来能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反映不真实,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相关信息,内容包括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出售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出售与普通固定资产的出售没有区别,处置损益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处理。但在持有期间如果固定资产不再满足持有待售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应当停止将其划归为持有待售资产,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的较低者予以计量: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再收回金额。(三)固定资产报废 固定资产报废有到期正常报废、提前报废和超龄使用后报废三种情况。无论是何种情况的报废,其损益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指报废时固定资产的残料变价收入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之间的差额。(四)固定资产毁损 固定资产毁损有的是由于生产经营期间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生产经营期间责任事故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论什么原因,固定资产发生毁损对企业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减少企业的意外损失。固定资产毁损的净损失是指毁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清理费用,扣除残料变价收入以及保险赔款、责任人赔款后的净额。对于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毁损损失作为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五)固定资产盘亏盘亏的固定资产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发现盘亏的固定资产,在未报经批准处理前,要先按账面原价和累计折旧及时予以注销,其净值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待报经批准处理后,再将净值转入“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科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