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东汕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7694683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广东汕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届广东汕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届广东汕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广东汕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崇髙体验是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艺术家面对浩瀚星空,想到物质不灭,人类渺小,产生透心的自卑,在大痛中奋发,以昂扬斗志投入生活时;登临山水眺望长河落日,大漠惊沙,觉得逝者如斯,个体如流星划过天幕,产生莫名的悲哀,进而振作,把有限之我汇入无限之彼,力争发一星微光时;遭遇狂暴风雨、翻滚怒涛、澎湃火山侵袭,初恐惧,继镇定,蓦然发现“你伟大,但我能观照、超越你,因而更伟大”,进入狂喜时;面对专制高压袭来,非人制度桎梏,觉得生不如死,但不消沉,而以坚定信念与之抗衡时都可视为崇高体验。 崇髙体验是由衷的、诚挚的髙尚体验,它摒绝一切矫饰和虚伪。说它是髙尚的,因为其中渗透着深沉的道德律令,不管是大自然激起的慨叹和抗争,还是专制制度引发的愤怒和献身,都有利于公理、正义的树立。崇高体验有一缕维护人类社会正常发展和人类物种不致毁灭的健康向上的正气。关于道德律令、正义激情的地位和功能,西方的朗吉弩斯、荷迦兹、康德,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黄宗羲、李大钊等人都有让人倾倒的论述。正因如此,崇高体验是美学领域一种极致的美,一种充实而有光辉的“大美”。 崇髙体验是遭受挫折后的异常体验。在自然界,不管是数学的还是力学的崇髙,首先都是威慑和震撼,使人自惭形秽,反躬自问:如此苍茫的宇宙,如此渺小的我,其存在是否太可笑、太不值一提?在社会领域,制度、教条亦迫人作如是想:我是什么?从哪里来?为什么非得接受统治并服从教条?挫折中,艺术家往往消沉、茫无所措,陷入浸透骨髓、无法排遣的痛苦。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说明着当时的心境。艺术家似乎代人类受苦,代人类思考,但崇髙体验又是对挫折的超越。他发现,人格力量和向上决心可以携带“我”飞升,超越狰狩、丑陋,获得非凡能力和意料不到的观世高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体验到一阵难以言说的欢欣。“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他忽然看到事物按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有些无法参透的人生难题,砉然迎刃而解这真是一个使人洞悟的狂喜时刻。 崇髙体验渗透着强烈的献身冲动。由于人生奥秘的顿悟,未来的憧憬,超越外物、髙翔远引的追求,猛烈、持续地刺激着艺术家,其情绪情感像飓风一样髙速旋转、扶摇而上,将艺术家裹挟而去。此时,他甘愿为崇高事业忍人所不能忍,抛洒热血,贡献生命。如果目标值太髙,难以实现或一时无法实现,他可能产生无限的焦虑。“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都是此类焦虑的流露。 崇高体验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有某些共同点:它们都是心灵深处的狂喜和激情,是无与伦比的人生体验,都有“来自内部的信号,和内部喊出的声音”,也都有外在触媒和杋缘。所不同的是,髙峰体验像情绪浓雾,包裹人,使人陷溺却不自觉;又像是幸福的情感河流,麻醉人,使人如沐春风,身心荡漾在无名的快乐中。崇髙体验则像激情瀚海,波涛汹涌,使人振奋,使人清醒并进击,又是带有痛苦成分的情感激流,人类命运的十字架被沉重地负在肩上,以寻求救赎的曙光和突破点。崇高体验会自觉地变成内驱力,强迫艺术家以呐喊、吁求的方式或扎实的行动进入生活、投入创作。因此,崇髙体验是蕴藏着丰富的心理能量,洋溢着十足的阳刚之气的深层体验。 (摘编自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 材料二: 崇髙感往往是瞬间产生的,是一种借助艺术激起的“震惊”体验,也即视觉与心灵的震撼。现代艺术不再以传达美为己任,而试图传达一种状态乃至观念,并以此与一般审美习惯相碰撞,产生“震惊”的效果。马克思主乂哲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美国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都认为,“震惊”是摄影等髙度还原现实的技术带来的独特审美体验如此精确透明的现实呈现,几乎无需观众的任何联想与想象。随后百年里,摄影技术深深影响了美术创作,更直接改变着“现实主义”的使命与意义:它不再以逼真再现为要义,而试图将客观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与情感的真实。从此角度而言,现实主义绘画所能带给观众的“震惊”,是对现实生活的精细揣摩、对动人瞬间的精彩捕捉、对人间真情的集中与释放,总之是客观世界不轻易示人的美学向度,是对现实的指引与凝练,使观者触摸到精神,并与之产生情感互动,而不是被动地观看。 在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美术创作中,凝固的历史瞬间被深度发掘、整理,最终在历史的脉络里,成为获得崇髙体验的叙事形式。创作者们将战争的冷酷、悲壮与人性的脆弱、温暖相碰撞,艺术以生命的“痛感”,构建起国家与个人的联系,一种血肉相连的崇高情感,充实了现实主义的崇高精神内涵。 (摘编自张晴彰显现实主义的崇髙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之所以说崇高体验是美学领域一种极致的美,是因为孔子、康德等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对其有让人倾倒的论述。 B艺术家代人类受苦和思考,因而他们较之常人体验到了更多难以言说的欢欣,经历更多使人洞悟的狂喜时刻。 C现代艺术不再传达美而试图传达一种状态乃至观念,是为了让受众产生视觉与心灵的震撼,产生“震惊”效果。 D精细揣摩现实生活、捕捉动人的瞬间、汇释人间真情,都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向观者传达崇髙体验的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观赏自然、欣赏艺术品或遭遇挫折,都可能产生包含道德律令、具有正气的崇髙体验。 B一旦目标值难以实现或一时无法实现,就可能产生无限的焦虑而无法获得崇高体验。 C崇高体验与高峰体验都是一种激情体验,有没有“痛感”的产生,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D观赏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时能产生崇高感,是因为触摸到了其精神并产生了情感互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崇高体验的一项是(3分)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根据材料一,简述崇高体验产生的心理活动过程。(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崇高体验的论述角度、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初冬浴日漫感 丰子恺 离开故居一两个月,一旦归来,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是小半书桌的太阳光。原来夏己去,秋正尽,初冬方到,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 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舒适。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我掩卷瞑想: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所仇变成了今日之所恩。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又吃一惊。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前日之所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所恩变成了今日之所仇。忽又自笑:“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以及“团扇弃捐”,乃古之名言,夫人皆知,又何足吃惊?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足以使我吃惊。这仿佛是太阳已经苍山而天还没有全黑的傍晚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昼,同时已可以感到夜。又好比一脚己跨上船而一脚尚在岸上的登舟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陆,同时已可以感到水。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己,不是“实感”。我久被初冬的日光笼罩在南窗下,身上发出汗来,渐渐润湿了衬衣。当此之时,浴日的“实感”与挥扇的“实感”在我身中混成一气,这不是可吃惊的经验么? 于是我索性抛书,躺在墙角的藤椅里,用了这种混成的实感而环视室中,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有的东西变好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洞开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几乎想拆去墙壁才好。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将要用屏帏把它隔小来了。又如案上这把热水壶,以前曾被茶缸驱逐到碗橱的角里,现在又像纪念碑似地矗立在眼前了。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且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了沙发椅子,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从前曾经想替黑猫脱下皮袍子,现在却羡慕它了。反之,有的东西变坏了:像风,从前人遇到了它都称“快哉!”欢迎它进来。现在渐渐拒绝它,不久要像防贼一样严防它入室了。又如竹榻,以前曾为众人所宝,极一时之荣。现在已无人问津,形容枯槁,毫无生气了。壁上一张汽水广告画。角上画着一大瓶汽水,和一只泛溢着白泡沫的玻璃杯,下面画着海水浴图。以前望见汽水图口角生津,看了海水浴图恨不得自己做了画中人,现在这幅画几乎使人打寒噤了。裸体的洋囝囝跌坐在窗口的小书架上,以前觉得它太写意,现在看它可怜起来。希腊古代名雕的石膏模型venus(维纳斯)立像,把裙子褪在大腿边,高高地独立在凌空的花盆架了。我在夏天看见她的脸孔是带笑的,这几天望去忽觉其容有蹙,好像在悲叹她自己失去了两只手竹,无法拉起裙子来御寒。 其实,物何尝变相?是我自己的感觉背叛了。感觉何以能背叛?是自然教它的。自然的命令何其严重:夏天不由你不爱风,冬天不由你不爱日。自然的命令又何其滑稽:在夏天定要你赞颂冬天所诅咒的,在冬天定要你诅咒夏天所赞颂的!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壮如夏,老大如冬。 在人生的冬夏,自然也常教人的感觉背叛,其命令也有这般严重,又这般滑稽。 (丰子恺散文精选)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感”有多个层次,如从光线变化感到季节变化;由阳光的温暖进入到感觉变化;由自然界的感受上升到人生的感悟等。 B文章引用“团扇弃捐”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人们开始喜欢某些东西后来又将其遗弃,是因为受客观影响,众人皆知,不足为惊。 C文中的“我”认为在自己眼里,有些东西变好了,有些东西变坏了,不是因为事物改变了,而是自然让自己的感觉背叛了自己。 D“我的理智屈服了,我的感觉仍不屈服。”意思是说“我”是一个感性重于理性的人,理智最终屈服于感觉,可见“我”的倔强。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标题既是全文内容的总括,也是文章的线索。 B文章的结尾点明中心,深化主题,使人深受启发。 C本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形散神聚。 D本文以第一人称写所思所想,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8本文语言极具特色,请从语体特点、句式特点、修辞特点和语言风格中任选两点进行简析。(4分) 9文末“在人生的冬夏,自然也常教人的感觉背叛,其命令也有这般严重,又这般滑稍”一句含义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初,冯谖闻孟尝君好客,见之。居期年,冯谖无所言。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乃进冯谖而请之曰“宾客不知文不肖,幸临文者三千余人,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于薛。薛岁不入,民颇不与其息。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冯谖曰:“诺。”辞行,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核之。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核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曰:“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孟尝君闻冯谖烧券书,怒而使使召谖,谖至,曰:“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余不足。有余者,为要期。不足者,虽守而责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君有何疑焉!“孟尝君乃拊手而谢之。 (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B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C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以足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D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以足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尝君,战国四君子之一。另外三位分别为:魏无忌、赵胜、黄歇。 B出钱,即放债,贷钱给人。文中指孟尝君拿钱贷给穷人,收取利息。 C传舍长,是指孟尝君传达命令给客舍舍长,让他推荐可以收债的人。 D幸临,意同惠临、光临。幸,表敬副词。体现了孟尝君的礼贤下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尝君爱惜人才,乐于招揽宾客。尽管后来收入很难维持养三千食客的开销,但孟尝君还是想出办法来增加收入。 B冯谖慕名投奔孟尝君门下,由于他看起来善于雄辩,又是宽厚稳重的长者,没有其他技能,因此被举荐为收债的人选。 C孟尝君礼贤下士,请冯谖时态度恭敬,他向冯谖详细说明了收债的原因,并让冯谖替他责备拒不偿还债务的人。 D冯谖收债方式独特,他设宴宴请向孟尝君借贷的人,并让他们拿借贷的凭证来核对,还烧掉无法偿还者的券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4分) (2)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余不足。(4分) 14孟尝君最后为什么反而要拍手连声感谢焚券的冯谖?(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 玉华山 明刘崧 翠巘千峰合,丹崖一径通。 楼台上云气,草木动天风。 野旷行人外,江平落雁中。 伤心俯城郭,烟雨正冥蒙。 (注)刘崧生活于元末,时局动乱,诗人家乡江西地区也战乱频繁,玉华山是江西省樟树市境内的一座山,距离刘崧的家乡泰和数百里之远,这首诗是他第一次游山所写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首联“千峰”与“一径”对比鲜明,表现出峰峦的众多与山路的险隘。 B颔联诗人登顶之后,感觉楼台之上云雾缭绕,花草树木在天风中动摇。 C尾联以“伤心”二字揭示了“烟雨冥蒙”的“伤感”“愁苦”等意蕴。 D全诗对仗工整,巧用手法,写景抒情鲜明,语言典雅蕴藉,富有韵味。 16“野旷行人外,江平落雁中”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对诗歌的情感表达起到什么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中,以历史人物自况,流露出有志报国却不被重用的苦闷与惆怅的两句是:“_,_?”借助典故抒发了为国立功的决心抱负。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在赤壁赋中“_,_”句写出了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浑然一体的美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3)陋室铭中“_,_”句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描写了苔薛和青草,渲染了“陋室”的闲雅、清幽与别致,色彩鲜明,显现出勃勃生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兴安灵渠。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幽渺的乡愁。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绵延而凝重,巧思而奇绝,蕴含诸多世间奧义。她婉约,曼转,不骄不躁,不温不火,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语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中积淀,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航行,也曾引领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她滋养土地,济世济人两千多年。今天,她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洋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茗;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凌空于尘世间。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是两千多年未直冲云霄的智慧和底气的聚舞。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灵渠之水享有“世界奇观”,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 B灵渠之水享有“世界奇观”,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 C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 D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3分) A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B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近几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上升。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居世界第一。目前不仅在逐年攀升,据估算,目前我国6亿近视患者中,6岁儿童近视率竟高达14.5%应引起警惕。 大部分近视人群都梦想着摘掉眼镜。于是一些商家利用这种心理,推岀各种号称“帮助孩子降低度数甚至治愈近视”的广告。事实上,近视的治疗方法只能控制近视进展,。所以,近视后唯一能做的就是延缓近视度数加深的速度。 ?研究表明,“早监测、早预警、早干预”是关键。如果孩子出现近视问题,家长盲目追求商家的“神奇”治疗功效,就会严重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终生遗憾。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南滨周报举办“传承企业家精神”之“最人物”评选活动,最终候选名单及简介如下: 钟卫国:“抗战时期”实业家,乐善好施,热衷慈善事业,在国家资源紧缺时,毁家纾国,家财散尽,无怨无悔。 刘守业:近代实业家,主张“实业救国”,富民强国,以开放的新理念创办优质企业,热心公益,积极发展教育。 郑志强:新生代企业家,在积累了资源和财富之后,投身精准扶贫事业,发挥自身影响力,凝聚企业家力量,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上三位候选人,谁是你心目中的“最人物”?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以南滨中学读者的身份向南滨周报编辑部写一封推荐信,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项,并非因为有名人论述才能如此判断,因果分析错误;B项,文章并没有“较之常人,拥高更多”的说法。C项,”现代艺术不再传达美”,原文说“现代艺术不再以传达美为己任”不等于说”现代艺术不再传达美”。 2.【答案】B 【解析】B项,因追求崇高事业的目标值太高,难以实现或一时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无限焦虑,这种焦虑也是崇高体验的一种表现。 3.【答案】A 【解析】A项,诗句说的是理论要联系实践。 4.【参考答案】 艺术家受到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物的刺激; 内心产生或自卑或悲哀或恐惧等消极、痛苦情绪; 超越各种消极、痛苦情绪的激情被唤醒;(或:压抑在内心的某种激情被唤醒。或:压抑在内心的奋发昂扬、振作有为、超越外物、坚定信念等情绪被唤醒) 产生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 【评分标准】 崇高体验的产生包括“受到刺激产生痛苦超越痛苦产生激情”四个心理过程,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顺序颠倒扣1分; 照抄材料一第1句给2分,把第1句分点作答,按点给分; 抓关键字词,每点1分,抓1个关键词,“受到刺激产生痛苦超越痛苦产生激情”。 5.【参考答案】材料一从艺术家(创作主体)的角度展开论述,侧重论述艺术家崇高体验的产生及其特征;材料二从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创作)的角度展开论述,侧重论述摄影、绘画等现代艺术应如何传达崇高体验,彰显崇高精神。 【评分标准】 指出两则材料的论述角度各1分,签出论述侧重点各2分,画线内容为关键得分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能答出“论述角度”并分析给1分,材料二“论述角度”答“创作”给1分; 能答出“侧重点”并分析给1分。 “彰显崇高精神”“彰显现实主义的崇高精神”给1分。 6.【答案】D 【解析】D项,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在初冬里,理智上认为可以不要团扇了,可是太阳晒久了,也还需要扇扇子。选顶中”说我是一个感性重于理性的人,理智最终屈服于感觉,可见”我”的倔强。”属于牵强附会,曲解文意。 7.【答案】C 【解析】C项,文中没有抒情成分。 8.【参考答案】 语言口语化。如:“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 整句散句交错,富有美感。如第3段,第5段中句式交错。 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语言叙述中,掺进文言文句式,文白相间,与文章风格一致,富有情趣。 【评分标准】 每点2分,其中特点概括1分,结合文本内容举例或分析1分。 【补充答案】 答“语言生活化”“使用方言”等也可以。 答“长短句结合”“句式多变”等也可以。 答“对比”“反问”“设问”等也可以。 答“通俗易懂”“平淡自然”“幽默风趣”“典雅”等也可以。 9.【参考答案】 在我们少年时,盼自己快快长大,成熟与稳健;待真正成熟起来后,却羡慕孩童们无拘无束的纯真与快乐。这种感觉的反差,恰是自然的冬夏予以人的感觉的“背叛”。(2分) 无论少年时盼望长大还是成熟时盼望回到童年,所有的愿望与所有现实似乎是命令一般,由不得你。(2分) 人生是庄重而严肃的,但是和自然季节的交替不同,人生的季节只有经历过却没有回头再来,你盼望和羡慕的东西总是与你擦肩而过。看似“滑稽”,实则无奈。(2分) 【评分标准】 每点2分,共6分。其中第点围绕对“背叛”一词的比喻性理解来谈;第点围绕何以“命令”“这般严重”来谈;第点围绕“滑稽”一词展开阐述对句意的理解。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此题首先要清楚几个词语的含义,其次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背叛”是比喻的说法,“严重”强调了这种感觉的程度,“滑稽”是现在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 【评分细则】 若有“这句话把人生与自然的联系起来,呈现两者的关系”类似的表述,得2分。 答出“背叛”“命令这般严重”“滑稽”的含义各得1分,(意思类似即可) 对应的例子或分析各得1分。 若总结以下感悟,可得2分:A、自然有常(序),人生无常(序);B、人生庄重而严肃,不能轻浮和虚度,应学会珍惜;C、凡事尽力而为,保持乐观、平和、积极的心态;D、面对变化的情况,学会辩证看待;E、学会适应环境,随遇而安。 以上补充要点,任答一点得2分,总分不超过6分。以下情况不给分:抛开句意谈作用和手法;谈环保、人与自然和谐、讽刺社会不合理现象、消极灰暗的人生态度等。 10.【答案】B 11.【答案】C 【解析】C项,“传舍长”是一个职位。 12.【答案】C 【解析】C项,”并让冯语言替他责备拒不偿还债务的人”锚,原文”收责”的”责”通”债”,”收责”为”收债”,不是责备。 13.【参考答案】 (1)孟尝君借钱给你们的原因,是为了你们中没钱的人作为本钱,从事行业生产。 【评分标准】所以、民之无者各1分,句意2分。评分细则 关键词“所以”翻译为“的原因”“之所以是因为”等给1分; “民之无者”是定语后置句,翻译为“没有钱的人”“没有钱的百姓”等给1分。 句意分2分,前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