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禄丰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21302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禄丰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省禄丰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省禄丰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禄丰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没有人不渴望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不可琢磨 , 却又似乎无处不在。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B . 铁路部门关于解决一票难求的“表态”已多次食言 , 一票难求的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解决,人们拭目以待。C . 实行“问责制”以后,各政府部门分工更加细致明确。只要大家各行其是 , 各尽其责,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D . 由于楼盘前临碧水背依青山,环境十分优美,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 , 销售场面十分火爆。2. (2分) (2018高一上深圳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人们欲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并改正过失。如何探索未知世界方面,周易提供了许多智慧,如“触类旁通”“数往知来”等。B . 战狼II将爱国主义与动作戏完美结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和硬汉形象,同时得到了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C . 有关发言人日前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更严重的贸易战争。D . 今年初刚建成的“幸福居”,每天都可接待游客数十桌,实现收入3000元以上,每年预计可为集体经济创收50多万元。3. (2分) (2016高三上南京月考)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B . 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C . 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D . 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 (6分) (2017高一下黄山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宋词的文化品格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1) 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A . 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B . 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C . “词为艳科”,在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方面,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D . 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2) 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B . 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C .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D . “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3)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了宋代便开始消亡。B . 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C . 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D . 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5. (12分) (2017高一下深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母亲带来的福气李运鼎推开屋门,母亲在蒙头睡觉。我叫了一声,妈!她没有理我。我推推她,她不情愿地嘟囔道,谁呀!是我,妈,你不得劲了吗?她缓慢地翻身坐起,白发蓬乱,一脸倦容地看我一眼,瞌睡。我一边拿起梳子给她梳头一边笑说,大白天的,睡啥觉?她看一下外面,这不,天才亮吗?我说,快吃晌午饭了,你不去捡“宝贝”,别人就捡跑了!她说,老神仙给我留着哩别梳了,老婆子了,头发梳恁理顺有啥用?我说,头发梳理顺后捡“宝贝”时,人家就说,看这老太太多漂亮;乱蓬蓬的头发,人家就会说,看,那捡垃圾的疯婆子又过来了!母亲就笑起来,你这娃儿咋不说正经话呢!母亲晚上七、八点就睡觉,夜里一点多坐起来自顾自说话,说累了再睡一会儿;四五点就起床,到外面捡垃圾“宝贝”;吃过早饭,还去街上捡“宝贝”,捡累了回来就睡。一晌下来,她的“宝贝”就能堆一屋子。生物钟完全乱了,搞得一家人也跟着乱。妹妹老在为清理垃圾的事与母亲发生争执。妹妹要把垃圾清理出去,母亲横竖不让。每次都要等母亲出门捡“宝贝”时,妹妹才能把堆满屋子的垃圾清扫一遍。我清理母亲的“宝贝”时,总是先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硬币递给母亲,对她说,这是收垃圾人给的定金。她接过来问,这是多少钱啊?我说,你数数。在母亲数钱时,我就把一屋子的垃圾清理干净了。母亲虽然疲倦,我还是鼓动他出去捡“宝贝”,毕竟生命在于运动。母亲八九十岁了,这大半辈子,哪一天都会走很多路,干很多活。如果不让她干活,不让她走路,就等于给她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妹妹每每抱怨母亲捡“宝贝”的事时,母亲就说,你哥叫我捡哩,咋着?给母亲梳完头,母亲就问我,娃儿,今儿个你咋不去上班啊?我说回来看看你就走,你是不是想去捡“宝贝”呀?母亲说,谁还捡呀,你们不是都不让我捡吗?我瞌睡了,你上班走吧!说着母亲又躺下了。我给母亲盖好被子说,妈,你一会儿捡“宝贝”别跑恁远,迷了路找不到家咋办?母亲说,我就恁笨?嘴底下就是家!我走到街上,见了邻居站在那儿说话,邻居就给我说些母亲捡垃圾的小趣闻。一转脸看见母亲已经走了出来,两眼不停地在路两边查看,手里已经捡了一把垃圾。她看见我时,本能地把垃圾背到后面。我走过去问,妈,你不是睡觉吗?母亲说,我出来送送你。我说,你手里拿的啥呀?母亲只得拿出来,啥,捡哩宝贝!我一看又是一沓垃圾纸,手上已弄得很脏,就拉她到邻居家水池上洗手。她说,好好的手洗啥哩!我说,把手洗干净才能捡宝贝呀!洗手时,我看见母亲的一个指甲劈了,就掏出指甲剪给她剪指甲。她就认真地看我的手,又用另一只手摸摸我的手说,娃儿你恁有福,看你这中指多长;男人有福一人福,女人有福发满屋!几个邻居听见,都夸她,你看这老太太不迷了,还出口成章呢!就是您有福,才给您娃儿们带来了福气!母亲笑咪咪地问,真哩?是我给她们带来的福气?我看着母亲认真地点点头,是哩,都是你给我们带来的福气!(1) 下面对文章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截取了与母亲生活的几个片段,字里行间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真挚、深厚的感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B . 文章第段写“她没有理我。我推推她,她不情愿地嘟囔”,刻画了作为老年人的母亲面对儿子的关心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反应。C . 文章把“我”和“妹妹”对待“母亲”捡垃圾的态度作对比,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尊敬爱戴之情以及“妹妹”的年幼无知。D . 文章采取有限的视角,使用第一人称,通过“我”之眼、“我”之口来写“母亲”的言行,“我”既是(2) 联系全文,概括母亲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3) 文章标题是“母亲带来的福气”,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来探究其内涵。6. (9分) (2019高二上桂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表面上看,这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中国教育报2017年03月07日第2版)材料二: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材料三:“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还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B . 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C . 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D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反映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认为我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重要。B . 材料二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就能焕发生命力。C . 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要亲近“下里巴人”,也就是要亲近群众。D . 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高,表明现在很多人愿意了解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3)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 (2018高三上建平期中)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芘;朝廷无所稽疑;斯文化为异端,而学者至于用夷;君子以为无为为善,而小人沛然自以为得时譬如深渊大泽,龙亡而虎逝,则变怪杂出,舞鳝而号狐狸。昔其未用也,天下以为病;而其既用也,则又以为迟;及其释位而去也莫不冀其复用;至其请老而归也,莫 不惆怅失望,而犹庶几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岂厌世混浊,洁身而逝_?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录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尚享!【注释】蓍龟:均为古时卜筮用具。这里借指欧阳修是国家的栋梁,朝中决策稽疑非其莫属。斯文:指古代的礼乐制度。语出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1) 可填入第段划线处的虚词是( )。 A . 欤B . 耳C . 也D . 乎(2) 对第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运用夸张手法,以体现自己作为欧阳修学生此时的悲痛。B . 运用比喻手法,衬托出自己在欧阳修的教导下文采斐然。C . 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明了欧阳修在北宋政坛的地位。D .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出了欧阳修在北宋文坛的地位。(3) 下列对第段划线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解释了作者不能去奔丧的原因。B . 殿住全文,统括前后两个部分。C . 对全文的感情起到了升华作用。D . 点明了千里之外封寄悼词之因。(4) 赏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5) 后代学者认为此文情感充沛、层次井然,体现了苏文“涣然如水”的特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6高一上庄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1)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 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借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描述秋景的方法)五、 默写 (共1题;共20分)9. (20分) (2018高一上青冈月考) 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部分 (1) 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中,孔子也有类似的表述,它是_,_。 (2)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_,_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3) 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_,_。 (4) 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 (5)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 (6) 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 (7) 氓中写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 (8) 在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_,_。 (9) 氓中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_,_,_,_。 (10) 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 (3分) (2017高三上宁德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_。同是35岁的运动者和不运动者,其衰老程度可相差8年,到45岁时,彼此可相差20年,以后每过10年,差距递减2年。专家认为,健身效果主要是_。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所以,_。11. (5分) (2017河南模拟) 下面是某校举行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正文比赛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9高二下温州月考)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此,你有什么体验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定;文体明确,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不得透露考生姓名及所在学校校名等信息。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1、4-2、4-3、5-1、5-2、5-3、6-1、6-2、6-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1、7-2、7-3、7-4、7-5、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五、 默写 (共1题;共20分)9-1、9-2、9-3、9-4、9-5、9-6、9-7、9-8、9-9、9-10、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1、11-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