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爆炸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7074203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烧与爆炸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燃烧与爆炸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燃烧与爆炸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烧与爆炸 燃烧与爆炸广义的自燃包括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两种。受热自燃加热自燃:可燃物被外部热源间接加热其到达一定温度时,未与明火直接接触就发生燃烧,这种现象叫做受热自燃。比方可燃物靠近高温物体时,有可能被加热到,定温度被“烤”着火;在熬炼熬油、熬沥青等或热处理过程中,受热介质因到达一定温度而着火,都属于受热自燃现象。本身自燃: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热源直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其内部的物理作用如吸附、辐射等、化学作用如氧化、分解、聚合等或生物作用如发酵、细菌腐败等而发热,热量积聚导致升温,当可燃物到达一定温度时,未与明火直接接触而发生燃烧,这种现象叫做本身自燃。比方煤堆、干草堆、赛璐珞、堆积的油纸油布、黄磷等的自燃都属于本身自燃现象。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都是可燃物在不接触明火的情况下“自动”发生的燃烧。它们的区别在于导致可燃物升温的热源不同,引起受热自燃的是外部热源,而引起本身自燃的热源来自可燃物内部。请注意一些书中讲的自燃是狭义的,只限于本身自燃。就实际情况来讲,本身自燃引起的火灾较多些。气体发生分解爆炸的条件是什么?常见的分解性爆炸气体有哪些?气体发生分解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气体必须是分解性气体,即气体本身能发生分解,而且分解放热比拟多。一般说来,分解热在80千焦/摩尔kjmol以上的气体可能发生分解爆炸。这是由气体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是发生分解爆炸的内因。其次,需要一定的压力。每一种分解爆炸性气体都有一临界压力,低于这个压力,一般不会发生分解爆炸;高于临界压力,压力越高,分解爆炸的危险性越大。再次,要有点火源初始能量。各种分解爆炸性气体的最小发火能不问。同一种气体的最小发火能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最小发火能越低,气体发生分解爆炸的危险性越大。以上后两个条件,是分解爆炸的外因。常见的分解性爆炸气体有:乙炔、乙烯、丙烯、臭氧、环氧乙烷、四氟乙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 如何知道某种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爆炸极限的数值?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知道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爆炸极限的数值。这些数值可以通过下述三个途径求得:1查资料。常见的单纯物质的爆炸极限可以从有关手册或工具书、专业书上查出。由于测试方法及设备不尽相同,在数据上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引用数据是一定要注明“来源”的。遗憾的是混合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无法查到。2测试。现有国家推荐标准GBT12474一90?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此方法和设备较为复杂,一般单位不具备条件,必要时可委托有此设备的单位如天津消防所、大连石化平安技术研究所等进行测试。3估算。估算方法有十几种,其中比拟有实用价值的是几种可燃气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估算公式:理·查特里公式。如将估算结果用于重要场合,最好经实测验证一下。 产生粉尘爆炸的条件是什么?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粉尘本身可燃,即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响。如前述的媒尘、铝粉、面粉等;其次,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到达一定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粉尘呈悬浮状才能保证其外表与空气氧气充足接触,堆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再次,要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会导致粉尘爆炸。 与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有什么特点?与可燃气混合气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具有以下特点:1从起爆条件方面看:1只有到达一定浓度到达或超过爆炸下限的漂浮粉尘云才可能发生爆炸。而要到达这个条件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粉尘并且有外力如风或机械力将粉尘扬起才成。而可燃气体通过自然扩散就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粉尘燃烧是一种固体燃烧,其燃烧过程比气体复杂,点燃粉尘所需的初始能量也比点燃气体的大得多相差近百倍。2从爆炸的后果及危害方面看:1一般说来,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燃烧的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造成的破坏及烧毁的程度比拟严重。2粉尘爆炸引起的冲击波,会使周围的堆积粉尘飞扬起来,从而可连续引起二次、三次爆炸,使得危害扩大。3粉尘容易引起不完全燃烧,因此在产物气体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4粉尘爆炸时因为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容易使周围人体受到灼伤。 如何判断生产场所是否有粉尘燃爆的危险?一般的判断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该生产场所存在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下同的爆炸极限浓度主要是爆炸下限,并实测生产场所空气中可燃粉尘的浓度。这是判断该场所是否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主要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场所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燃粉尘,或粉尘在与可燃气体同时存在时,混合物的爆炸下限值比组成混合物各单独成分的爆炸下限值均要低。换句话说,即混合物的爆炸危险更大些。2了解粉尘的粒度、比重、自燃温度、导电性等物理性质。这些物理性质直接与燃爆危险性有关。一般说来,粒度越细,密度越小,自燃性低且具导电性的粉尘,燃爆危险性越大。3了解在正常生产状态下,可燃粉生在产生与释放的情况:如粉尘在释放的具体部位、释放量、释放速度、方向、时间间隔、频率单位时间次数及其在空间可能分布的范围。总之是要掌握粉尘释放的规律。这不仅可以判断生产场所的危险状况,而且为进一步采取平安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4了解生产场所的通风情况:如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通风效果、排出粉尘的处理情况直排大气还是用除尘器收集等。5了解生产场所的其它情况:1现场有无点火源包括潜在的点火源;2有无易积存粉尘的部位;3有无报警或指示信号装置等;根据以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作出该场所有无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判断。 粉尘爆炸的过程是怎样的?粉尘爆炸是因其粒子外表氧化而发生的,其爆炸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粉尘粒子外表接受外界能量,导致外表温度上升;2粒子外表的分子产生热分解作用或干馏作用生成气体包围在粒子周围;3分解或干馏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为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点火源即发生氧化反响;4由于反响产生的热,加速了粉尘粒子的分解,产生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氧化反响,使火焰不断向外传播。当外界能量足够时,火焰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引起爆炸。 哪些粉尘容易发生爆炸?目前发现具有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主要有:1金属行业镁、钛、铝粉等2煤炭行业活性炭、煤尘等3合成材料行业塑料、染料粉尘等4轻纺行业棉尘、麻尘、纸尘、木尘等5化纤行业聚酯粉尘、聚丙烯粉尘等6军工、烟花行业火药、炸药尘等7粮食行业面粉、淀粉等8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棉花尘、烟草尘、糖尘等9饲料行业血粉、鱼粉等 怎样从爆炸极限的数值来判断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度?一般说来,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那么它的燃爆危险性越大。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氨气的爆炸极限是15.028.0。可以看出,氢气的燃爆危险性比氨气要大。为了更加科学地进行分析比拟,又提出了爆炸危险度这个指标,它综合考虑了爆炸下限和爆炸范围两个方面:爆炸危险度爆炸上限浓度爆炸下限浓度爆炸下限浓度可燃气体爆炸危险度越大,那么其燃爆危险性越大。三种气体爆炸危险性比拟为:氢气甲烷氨气 什么是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不同可燃气蒸气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40或大于756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甲烷的爆炸极限是5.0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5O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那么就不会爆炸。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克米*或是毫克升。爆炸极限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1它可以用来评定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大小,作为可燃气体分级和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的依据。我国目前把爆炸下限小于是10的可燃气体划为一级可燃气体,其火灾危险性列为甲类。2它可以作为设计的依据,例如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设计厂房通风系统等,都需要知道该场所存在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极限数值。3它可以作为制定平安生产操作规程的依据。在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场所,为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应严格将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定平安生产操作规程时,应根据可燃气蒸气、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和其它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通风、置换、惰性气体稀释、检测报警等。 为什么汽油、煤气等有时会发生燃烧而有时那么会爆炸?汽油、煤气等可燃物的燃烧与爆炸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响,区别在于速度不同。对于同一种可燃物来说,速度取决于燃烧条件。因此,汽油、煤气等由于燃烧条件不同,有时是平稳燃烧,有时那么可能发生爆炸。煤气的情况在题25已经说明。现在讲一下汽油的情况。如果我点燃盛装在敞口容器中的汽油,实际上是汽油外表的蒸气在燃烧,可以看作是一种扩散燃烧,像管道煤气燃烧一样,蒸发多少就烧掉多少,一般不会发生爆炸。如果容器中的汽油未被点燃而任其蒸发并扩散到空间,与空气形成预混气,遇明火那么可能爆炸。还有一个情况,如密封的汽油桶受热爆炸,那么是因汽油受热蒸发形成的压力造成汽油桶破裂,蒸气弥漫到空间形成预混气遇明火发生爆炸。 什么是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混合燃烧?在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燃烧过程中,可燃气蒸气分子与氧比剂分子从释放源通过扩散到达相互接触,在点火源所提供能量的激发下,发生氧化反响而燃烧或爆炸。细分起来燃烧过程可以分为分子扩散混合与氧化反响两个阶段,而分子扩散速度远比氧化反响速度慢得多。因此可燃气蒸气分子与氧化剂分子扩散混合情况就成了燃烧速度快慢的制约因素。据此,将燃烧分为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混合燃烧两类。 扩散燃烧:如果可燃气蒸气与氧化剂空气中氧气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的,即边混合边燃烧,这种燃烧叫做扩散燃烧。动力燃烧:如果可燃气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在未点燃前已经均匀混合好,并且完全是气相,一旦遇火源发生燃烧爆炸。这种燃烧叫做动力燃烧,或叫混合燃烧。以煤气为例:管道煤气在炉子燃嘴处喷出燃烧,是典型的扩散燃烧,如图12所示。火焰的明亮区是扩散区,火焰中心发暗的锥形区叫燃料锥。空气中的氧气分子由火焰周围空间向内扩散,煤气分子由管道口向外扩散,两种分子在扩散区相遇,完成氧化反响而燃烧。如果煤气未经点燃而泄漏由管口或破裂处到空间与空气混合,预混气充满了整个空间,一旦遇到火源,预混气被点燃,燃烧迅速传到整个空间,反响速度极快,形成爆炸。在扩散燃烧中,氧化反响速度比扩散速度快得多,分子扩散多少就反响多少。因此燃烧速度取决于氧化反响速度。一般说来,扩散燃烧比拟平稳、易控,而动力燃烧速度要比扩散速度快得多,往往引起爆炸,很多爆炸事故都是由此造成的。 燃烧与氧化爆炸有什么异同点?可燃物的燃烧与氧化爆炸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氧化反响,但二者的反响速度、放热速率不同,火焰传播速度也不同,爆炸比燃烧要快得多。 爆炸的主要破坏形式有哪几种?爆炸的破坏形式通常有直接的爆炸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火灾等三种,后果往往都比拟严重。1直接的爆炸作用。这是爆炸对周围设备、建筑和人的直接作用,它直接造成机械设备、装置、容器和建筑的毁坏和人员伤亡。机械设备和建筑物的碎片飞出,会在相当范围内造成危险,碎片击中人体那么造成伤亡。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也称爆破作用。爆炸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膨胀,象活塞一样挤压周围空气,把爆炸反响释放出的局部能量传给这压缩的空气层。空气受冲击波而发生扰动,这种扰动在空气中传播就成为冲击波。冲击波可以在周围环境中的固体、液体、气体介质如金属、岩石、建筑材料、水、空气等中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对这些介质产生破坏作用,造成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设备、建筑物的毁坏和人员伤亡。冲击波还可以在它的作用区域产生震荡作用,使物体因震荡而松散,甚至破坏。3造成火灾。可燃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一般都引起燃烧起火,会形成火灾。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油罐、液化气爆炸后最容易发生,正在运行的燃烧设备或高温的化工设备被炸坏,其炽热的碎片飞出,有可能点燃附近贮存的燃料或其它可燃物,引起火灾。爆炸品爆炸后,气体产物的扩散,缺乏以引起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是被炸建筑物内遗留大量的热或剩余火苗,会把被破坏设备内部溢出的可燃物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点燃,也可能将其它易燃物点燃,引起火灾。凡爆炸引起火灾,损失更加严重。 可燃气体爆炸有哪两种类型?可燃气体爆炸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分解性气体爆炸。这类气体即使在没有氧气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遇到点火源也会发生爆炸。爆炸所需的能量是由此类气体本身分解时放出的分解热提供的。另一类是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可能发生的爆炸就属此类。这类爆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它们的危险性比前类较低。但这类爆炸造成的事故很多,普及工业、交通、生活各个领域,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很大,因此特别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什么是爆炸?爆炸现象有何特征?爆炸是能量物理能、化学能或核能在瞬间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和其它能量的现象。一般说来,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多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高;3周围介质在压力作用下产生振动或受到机械破坏;4由于介质振动而产生音响。其中,压力急剧升高是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 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爆炸可分为几类?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爆炸分为三类:1物理爆炸:这是一种物理过程。在爆炸中,介质只发生物态变化,不发生化学反响。这类爆炸一般是由于容器内气体压力升高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致使容器破裂所形成的。如锅炉爆炸、高压气瓶及其它压力容器、轮胎爆炸等。2化学爆炸:物质发生高速放热化学反响,导致爆炸,主要化学反响有两类:一类是某些物质如乙烯、环氧乙烷等分解性气体或某些炸药等的分解爆炸;另一类为可燃物与氧化剂急剧的氧化反响,如炸药爆炸,可燃气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爆炸等。后一类爆炸引发的事故较多,应属防范重点。3原子爆炸核爆炸:某些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响,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而形成的爆炸。如原子弹爆炸是铀-235或钚-239的裂变反响,由较重的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放出巨大核能l克铀-235完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放出的能量 可燃物发生自燃和什么因素有关?导致可燃物自燃的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因某种原因放热,二是热量不易散失得以积聚。影响放热速率的主要因素有:1发热量:发热量大,那么可能积聚的热量也大;2温度:一般说来,可燃物温度越高,导致放热的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越强烈,所放热量也越多;3水分:可燃物中水分的存在,会对某些放热反响起催化作用,加速了这些反响。如水对干性油脂的氧化,堆积植物的发酵等都有催化作用。热量积聚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l可燃物的导热率:可燃物导热率越小,所放热量越不容易散失;2堆积状态:薄叶状、粉末状可燃料堆积紧密热量不容易导出散失;3空气的流通:空气流通有利于散热,在通风好的场所储存的物品很少发生自燃。人们可以很据以上分析,采取防范措施,预防自燃的发生。 什么叫自燃点?自燃点在防火中有何意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自燃点或称为自燃温度、引燃温度。国家标准GB5332-85规定了可燃液体和气体引燃温度自燃点的测定方法。可燃固体自燃点的测定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自燃点是判断、评价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燃点越低,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闪点在防火中有何意义?闪点是发生持续燃烧的先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点燃的危险。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液体的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在防火工作中,应根据可燃液体闪点的上下,采取相应的平安防范措施。 什么是闪燃和闪点?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质的可燃固体外表挥发的蒸气浓度随其温度上升而增大。这些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当蒸气到达一定浓度时,如与火源接触,就会产生一闪即灭的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目前,我国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对闪点较低的液体,一般采用闭口杯法国家标准GB261一83;对闪点较高液体,一般采用开口杯法。国家标准GB3536-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