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7024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走进生活目标导航2016年是中国从事航天事业60周年。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体现了对航天人的厚望重托。60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产业。思考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我们探索未知世界有何意义?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将深化我们对太空的认识,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识记实践的含义,理解实践的特征。2.知道实践的基本形式,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实践及其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特点(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2)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3.实践的形式(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2)变革社会的实践。(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1.判断(1)学习“四个全面”重要论述,提高思想认识是一种实践活动。()提示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学习“四个全面”重要论述以提高思想认识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表现,不是实践活动。(2)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提示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直接和间接之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科学理论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提示错误。科学理论属于认识范畴,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思考:实践既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能动性,二者是不是存在矛盾?提示不存在矛盾。实践的基本要素以及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同时实践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能动性以客观性为基础,实践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探究点一实践的含义及特点探究导引2016年9 月27日,世界最大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桥梁主体工程全面贯通。建造港珠澳大桥想法是香港建筑师胡应湘1983年最早提出的;2009年完成图纸设计并开工建设。该工程从设想到规划,从规划到实施,汇聚了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针对地形复杂、技术不过关等难题,科技人员进行了抗风等多项实验,研发出多项新工艺新材料,保证了工程由蓝图变现实。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1)港珠澳大桥进行的相关实验是实践活动吗?为什么?(2)材料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点?答案(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材料中的“实验室进行抗风等实验”属于科学实验活动。(2)客观物质性。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港珠澳大桥建设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而具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港珠澳大桥建设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且这一活动也是历史的发展着的。核心归纳1.准确理解实践的概念(1)实践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人所特有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不是整个世界。(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3)所谓“改造”,即必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4)“物质性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2.关于实践的两个误区(1)有关主体的误区错误地把动物当成实践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是人,动物的活动是本能活动不是实践活动。错误地把实践当作纯粹的个人活动。实践具有社会性,其主体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不存在绝对孤立的单个人的实践活动。错误地认为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实践具有社会性,但并不意味着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实践活动可以以集体行动或个人行动出现,个人的实践活动仍然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的实践活动。(2)有关客体的误区错把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当作实践活动,如错误地认为学习、反思等属于个人实践活动。错误地认为只有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才是实践活动。3.全面准确地把握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从实践的构成要素看,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从制约实践的条件看,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能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历史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社会性,强调的是实践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的活动历史性,强调的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典型例题例1(2016江苏高考)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A. B. C. D.答案B解析“量子通信被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潘建伟团队一直在努力并取得突破”“为国庆阅兵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研究这些信息,比对选项,发现题意只与实践活动有关,符合题意;题意没有体现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故排除;真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形式具有主观性,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探究点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探究导引为了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始终坚守第一线,专心研究水稻。他说:“书本上是种不出小麦,种不出水稻来的,我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苗头,才会接近灵感。”他始终坚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正是在第一线的坚守,使杂交水稻这一创新性成果带来了全球水稻生产及可持续性革命化的发展。(1)材料中,袁隆平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在第一线?(2)“杂交水稻这一创新性成果带来了全球水稻生产及可持续性革命化的发展”,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袁隆平认为育种工作者只有在试验田才能获得灵感。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是育种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才推动育种工作者不断探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袁隆平始终坚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袁隆平从事研究的目的是指导生产实践。(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能推动实践的发展。袁隆平的创新性成果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体现了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核心归纳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比较正确理解认识误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强调认识获得的根源是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强调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典型例题例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故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1.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突出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强调物质的客观性看不到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 B.C. D.答案A解析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创意永远不能成为现实,这种说法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强调了物质的客观性,符合题意;题干中的说法并没有否认意识活动的能动性,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2.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阐述,体现的哲学道理有()自然界是客观物质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具有能动性A. B.C. D.答案D解析“精准扶贫”首先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同时说明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符合题意;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3.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早期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 B.C. D.答案B解析人们对河流的正确认识是基于实践活动,正确;说法错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而不是形成理性认识;不同时期人们对河流的利用有不同的认识,说明认识具有历史性,正确;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说法错误。4.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可以创造和发现规律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 B.C. D.答案D解析“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符合题意;问题的解决原来是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造,说法错误;故选D项。5.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临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体现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 B.C. D.答案C解析材料中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深化得益于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正确;借助于一定的先进设备深化对海洋的认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一、选择题题组一实践的含义及特点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姆森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回顾所研究过的课题时,重视实践,我感到十分重要。”以下对实践认识正确的是()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A. B.C. D.答案C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故选C项。2.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_特征()A.直接现实性 B.客观物质性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答案B解析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因此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实践的特征,排除;C、D两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3.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A. B.C. D.答案A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符合题意;错误;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故选A项。4.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爱因斯坦本人认为引力波太弱而无法被探测。100年后,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成功探测到来自一个双黑洞并合事件的引力波。这反映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认识和利用引力波的可靠保证人们对引力波的认识水平和程度带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引力波的存在和发现是文明进步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引力波的发现再次印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 B.C. D.答案D解析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100年后美国科学家们成功探测到来自一个双黑洞并合事件的引力波,这反映了人们对引力波的认识水平和程度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带有社会历史性特征,符合题意;引力波的发现再次印证了物质具有可知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认识和利用引力波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可靠保证,故错误;引力波的存在具有客观性,错误;故选D项。5.器物能穿越时空的阻隔解读不同时代人类的生活画面。在被遗弃的废品中,人类与垃圾之间有着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甚至能追溯到人类群体的特质及其行为习惯。通过分析古人的垃圾并从中获取他们的社会关系与行为习惯,最终将这些文明碎片拼凑出一张社会历史图景,垃圾考古学便由此诞生。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事物的变化发展有规律可循人的认识能够影响物质的属性科学研究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A. B.C. D.答案D解析材料中人们通过把握垃圾与历史的联系,通过科研活动而追溯历史的方法,即垃圾考古学,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有规律可循;人能主动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而拼凑出历史图景,说明科学研究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可以把握联系而追溯历史,没有突出实践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的不同,排除;说法错误,物质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人的认识而发生改变,排除;故选D项。题组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6.丹麦女生在使用手机中发现,晚上睡觉若将开着的手机放在离自己很近的位置,第二天早上就无法集中精神上课,这让她怀疑手机辐射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于是她将研究转向手机辐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经过试验发现,没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的水芹和豌豆种子都能发芽并茁壮生长;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的种子不仅没有生长,甚至大多数都死了。这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怀疑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 B.C. D.答案D解析题干中丹麦女生的发现及其具体操作试验,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材料没有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不是怀疑,说法错误;故选D项。7.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日趋完善以及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我国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和法制等观念日益增强,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答案C解析实践决定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我国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日益增强,体现了实践的变化推动了人们认识的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排除。8.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 B.C. D.答案D解析“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故符合题意;“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世界;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能认识规律,排除;故选D项。9.16世纪,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答案B解析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说明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通过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故A、C、D均与题意不符。10.“医生,不打针,行不行呀?”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对白,道尽了多少病人的心声?研究人员公布了一款新科研成果无针头注射器,它是一种喷射注射器,在没有针头的情况下,利用高速压力能够令药物穿透皮肤打进身体内,这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而且被视为喷射注射系统技术的重大改进。这一事例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循环往复性A. B.C. D.答案D解析无针头注射器的出现是由于病人的需求,经过研究人员研发而成,说明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符合题意;认识源于实践,但是正确的认识才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错误;故选D项。11.德国科学家曾在1929年预言外尔费米子的存在,但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粒子。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利用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TaAs晶体,使得外尔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外尔费米子的发现佐证了()科学发现的最终目的是证实人们预言的真实性人类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先进科研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推动科学发展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A. B.C. D.答案D解析外尔费米子的发现说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先进科研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推动科学发展,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科学发现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造福人类;说法错误,实践决定认识;故选D项。12.从常回家看看到时间都去哪儿了再到父子,“孝”作为最基本的德行历来被看作凝聚家庭和民族的重要因素。当前重提孝道家风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和家庭去思考去践行。从认识论角度看,重提孝道家风()源于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表明认识有循环性和无限性有利于家庭稳定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不断发展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重提孝道家风源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提倡孝道家风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正确;不属于认识论范畴,排除;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错误;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3.电脑运行中热量如何散发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历经四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散热的问题,从而可能推进信息技术巨大的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答案(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了电脑散热的问题,产生了新的探索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及研究中采用了分子束外延等先进方法以及生长的新材料为最终实现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提供了条件。(3)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解决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巨大的进步,也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属于体现类试题。“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结合本题材料进行分析说明: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了电脑散热等问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世界一流的实验室等认识工具为最终实现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提供了条件;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解决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巨大的进步。14.2016年10月份,我国多个地区又遭到新一波雾霾的袭击,部分地方出现了重度霾。频频发生的雾霾天气再次告诉人们,以牺牲人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答案(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雾霾天气说明,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否则就会受到惩罚。(2)实践具有能动性。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雾霾”天气,再次证明了以牺牲人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念的错误性,提高了对生态建设的认识。(4)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解析学生可以从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两个不同的角度回答,对原理的筛选要对应材料内容,注意原理与材料内容的完美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