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法治知识竞赛试题(劳动关系与工资收入分配)带答案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521813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社法治知识竞赛试题(劳动关系与工资收入分配)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人社法治知识竞赛试题(劳动关系与工资收入分配)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人社法治知识竞赛试题(劳动关系与工资收入分配)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社法治知识竞赛试题(劳动关系与工资收入分配)带答案一、单选题1.劳动合同法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于()起施行;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于()起施行。A.2007 年 6 月 29 日、2008 年 1 月 1 日B.2008 年 1 月 1 日、2012 年 12 月 28 日C.2008 年 1 月 1 日、2013 年 7 月 1 日D.2008 年 7 月 1 日、2013 年 7 月 1 日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A.企业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3.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平等协商确定。A.工会 B.职工代表 C.工会或职工代表 D.职工代表大会4.在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A.不执行 B.宣布废止 C.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D.请求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处罚在直接涉及劳动者5.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A.用工之日 B.签订合同之日 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 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6.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可以 B.应当 C.需要 D.无须7.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A.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B.责令改正 C.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 D.给予警告8.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时间的劳动合同。A.解除 B.续订 C.终止 D.中止9.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45 天10.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A.继续有效 B.失去效力 C.效力视情况而定 D.由用人单位决定是否有效11.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形式。A.书面 B.口头 C.书面或口头 D.书面和口头12.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A.法律援助 B.支付令 C.社会救济 D.依法制裁用人单位13.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违反劳动合同。A.视为 B.有时视为 C.不视为 D.部分视为14.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A.七日 B.十五日 C.一个月 D.三个月15.在法定情形下,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A.工会 B.全体职工 C.工会或者全体职工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16.集体合同由()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A.工会 B.职工代表大会 C.监事会 D.股东代表大会17.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五日18.因()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A.签订 B.履行 C.订立 D.检查19.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小时的用工形式。A.4、20 B.4、24 C.6、24 D.6、2820.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介绍一人处( )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A.3000 B.4000 C.5000 D.600021.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天。A.5、10、15 B.6、11 、16 C.7、12、17 D.8、13 、1822.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规定,未成年工的健康检查,应按该规定所附( )列出的项目进行。A.未成年工健康体检表 B.未成年工健康表C.未成年工体检表 D.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23.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 )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A.100% B.200% C.300% D.400%24.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 )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A.6 B.12 C.18 D.2425.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 )告知女职工。A.书面 B.口头 C.正式 D.当面26.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 )时间。A.病假 B.事假 C.年休假 D.劳动27.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 ),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A.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 B.医疗机构出具的清单费用 C.医疗机构开具的发票 D.用人单位的生育报销规定28.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 ),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A.女职工要求 B.医疗机构的证明 C.工会证明 D.女职工身体状况29.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 )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A.工作 B.休息休假 B.C.劳动安全卫生 D.收入30.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 )的职工连续工作 1 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A.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单位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单位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31.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年休假在( )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A.6 个月 B.1 年 C.1 年半 D.2 年32.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 )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A.怀孕、生育、哺乳、经期 B.怀孕、生育、经期C.怀孕、经期、哺乳 D.怀孕、生育、哺乳33.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A.15 B.16 C.17 D.1834.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怀孕未满 4 个月流产的,享受( )产假。A.13 天 B.14 天 C.15 天 D.16 天35.按照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对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职工,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四章有关规定,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 )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A.休息休假 B.安全生产 C.教育培训 D.集体谈判36.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规定,报国务院备案。A.县人民政府 B.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37.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应当以()形式按()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低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A.货币、季 B.实物、月 C.货币或实物、月 D.货币、月38. 根据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的规定,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一般按年度进行管理。对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经济效益年度间波动较大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的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可探索按周期进行管理,周期最长不超过()年,周期内的工资总额增长应符合工资与效益联动的要求。A.两 B.三 C.五 D.七39.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年以上备查。A.一 B.二 C.五 D.十40.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企业支付职工工资时,应至少每()支付一次。A.周 B.月 C.季 D.年41.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支付劳动者工资。A.50% B.100% C.150% D.200%42.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工资标准的()支付劳动者工资。A.50% B.100% C.150% D.200%4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工资标准的()支付劳动者工资。A.100% B.150% C.200% D.300%44.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提起诉讼。A.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人民法院 B.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人民法院C.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D.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机关45.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原则,实行同工同酬。A.按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资本分配 D.按管理分配46.根据劳动法的规定,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标准。A.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B.最低工资 C.最低生活保障 D.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7.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的规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执行本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A.乡镇 B.县级 C.市级 D.省级48.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在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后()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A.7 B.10 C.15 D.3049.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协商、调解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A.公平 B.平等 C.公开 D.保密50.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发生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另一方当事人()、面谈等方式协商解决。A.约见 B.微信 C.电话 D.邮件51.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调解员聘期至少为()年,可以续聘。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52.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A.决定 B.判决C.调解 D.裁决53.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A.5 日 B.15 日 C.30 日 D.45 日54.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A.仲裁 B.诉讼C.裁决 D.调解55.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当事人撤回仲裁审查申请或者仲裁委员会决定不予制作调解书的,应当()仲裁审查。A.结束 B.继续 C.中止 D.终止56.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申请后,对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且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应当在()个工作日内受理。A.1 B.2 C.3 D.557.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调解员依法履行调解职责,需要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的,企业应当予以支持,并按照()出勤对待。A.一倍 B.正常 C.两倍 D.三倍58.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仲裁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A.调解书 B.判决书 C.决定书 D.裁决书59.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所在企业()参与或者协助其与企业进行协商。工会也可以主动参与劳动争议的协商处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A.工会 B.法院 C.仲裁 D.企联6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内发生的劳动争议。A.外区域 B.本区域 C.外区域和本区域 D.其他区域6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中所规定的“三日”、“五日”、“十日”指(),“十五日”、“四十五日”指自然日。A.节假日 B.休息日 C.工作日 D.自然日62.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企业应当依法设立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A.大中型 B.大型 C.中型 D.小型63.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小微型企业()设立调解委员会,也可以由劳动者和企业共同推举人员,开展调解工作。A.自行 B.均可 C.可以 D.应当64.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发生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争议的,劳动者可以推举三至()名代表参加仲裁活动。A.五 B.七 C.九 D.四65.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仲裁委员会应当设()名册,并予以公告。A.调解员 B.裁判员 C.仲裁员 D.审判员66.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及时制作()予以补正并送达当事人。A.调解书 B.裁决书 C.判决书 D.决定书67.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仲裁庭裁决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的,可以就该部分先行()。A.裁决 B.调解 C.判决 D.执行68.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A.三 B.五 C.七 D.九69.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A.政府部门代表 B.人大代表C.政协委员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70.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A.第三方 B.行政部门C.政府 D.仲裁委员会7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负责办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A.办事机构 B.办公室 C.执行部门 D.调解部门72.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7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两 B.五C.十 D.十五74. 仲裁员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其( )。A.开除 B.辞退 C.解聘 D.解除75.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A.撤诉 B.缺席C.撤回仲裁申请 D.退庭76.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应当在()书面提出。仲裁委员会应当审查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异议成立的,将案件移送至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不成立的,应当书面决定驳回。A.举证期限届满前 B.答辩期满前C.庭审结束后 D.受理后三日内77.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案件仲裁员是否回避,由()决定。A.仲裁委员会 B.劳动行政部门C.其自己 D.仲裁院负责人78.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A.书证 B.税务票据C.直接证据 D.用人单位掌握管理79.因企业停业等原因导致无法送达且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的,或者受送达人拒绝签收仲裁文书的,通过在受送达人住所留置、张贴仲裁文书,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的,自留置、张贴之日起经过()即视为送达。A.三日 B.五日 C.十日 D.三十日80.对案卷正卷材料,应当允许()依法查阅、复制。A.当事人 B.当事人及其代理人C.任何人 D.其他劳动者81.关于管辖和回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仲裁委员会发现已受理案件不属于其管辖范围的,应当移送至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并口头通知当事人B.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应当在答辩期满前书面提出。当事人逾期提出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C.当事人申请回避,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庭审理后知晓的,可以在裁决结果作出前提出D.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回避申请提出的五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82.仲裁委员会审查调解协议,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五日内结束。A.仲裁申请 B.调解确认C.仲裁审查确认 D.仲裁审查申请83.仲裁委员会决定不予制作调解书的,()通知当事人。A.应当口头 B.应当书面C.可以书面或口头 D.不用84.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依法设立,专门处理争议案件。A.人民政府 B.劳动行政部门 C.劳动行政部门、工会 D.人大委员会85.仲裁委员会由干部主管部门代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行政部门代表、军队文职人员工作管理部门代表、()等组成。A.工会代表 B.用人单位方面代表 C.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方面代表 D.其他部门代表86.仲裁委员会应当每年至少召开()全体会议,研究本仲裁委员会职责履行情况和重要工作事项。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87.仲裁院对( )负责并报告工作。A.人民政府 B.劳动行政部门 C.工会 D.仲裁委员会88.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无权采取的调查、检查措施是:A.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B.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材料C.冻结、划扣用人单位的工资专用账户D.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89.劳动保障监察证件由( )监制。A.各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B.县级、设区的市级劳动保行政部门C.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D.受委托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90.发现违法案件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A.公安机关 B.司法机关C.检察机关 D.审判机关84.对不符合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发生在 2 年内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 )工作日内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投诉人。A.3 个 B.5 个 C.7 个 D.10 个91.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内将相关文书送达当事人。A.10 日 B.10 个工作日 C.7 日 D.7 个工作日92.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坚持()相结合,接受社会监督。A.教育和惩戒 B.惩戒和震慑C.教育和处罚 D.教育和震慑9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立案调查完成,应在( )内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或者责令改正)或者撤销立案决定。A.15 日 B.15 个工作日C.30 日 D.30 个工作日94.对于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由( )的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A.用人单位所在地 B.企业工商注册地C.企业经营所在地 D.用工单位所在地95.文艺、体育单位经未成年的( )同意,可以招用不满 16 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A.学校 B.父母C.居民委员会 D.父母所在工作单位96.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 )内完成。A.30 日 B.30 个工作日 C.60 日 D.60 个工作日97.根据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规定,回避决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内作出。A.3 个工作日 B.5 个工作日C.3 日 D.5 日98.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后应建立档案。档案材料应当至少保存()年。A.两 B.三 C.四 D.五99.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拖欠工资“黑名单”信息通过()予以公示。A.部门门户网站 B.“信用中国”网站C.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D.以上全是100.用人单位首次被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的期限为()年,自作出列入决定之日起计算。A.1 B.2C.3 D.5101.被列入“黑名单”的用人单位未改正违法行为或者列入期间再次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情形的,应面临何种措施()。A.期满移出“黑名单”B.期满不予移出并自动续期 1 年C.期满不予移出并自动续期 2 年D.期满移出“黑名单”并另行处罚102.未成年工是指()的劳动者。A.年满 14 周岁,未满 16 周岁B.年满 16 周岁,未满 18 周岁C.年满 15 周岁,未满 17 周岁D.未满 18 周岁10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A.超过三个月不满一年B.超过六个月不满一年C.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D.超过二个月不满一年104.下列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中应载明的事项有:()A.被处罚单位名称 B.举报人信息C.法定代表人信息 D.认定的实施和主要依据1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三日内 B.十五日内 C.一个月内 D.三个月内10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A.一点五 B.二 C.二点五 D.三10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可以约定()次试用期。A.一 B.二 C.3 D.任意10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A.五十 B.六十 C.七十 D.八十10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提前()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三 B.十 C.十五 D.三十1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三 B.十 C.十五 D.三十1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至少保存()年备查。A.半 B.一 C.二 D.三1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日。A.七 B.十 C.十五 D.三十113.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后()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A.3 B.5 C.7 D.10114.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A.半 B.1C.2 D.5115.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A.50% B.150% C.200% D.300% 1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自用工之日起()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A.一个月内 B.二个月内C.三个月内 D.一年内1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的工资标准确定。A.当月 B.上一个月C.上一季度 D.上一年度1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A.罚款 B.告诫C.警告 D.处理1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1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万元以下的罚款。A.五、五 B.五、三 C.三、五 D.三、二121.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年至少调整一次。A.1 B.2 C.3 D.5122.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天。A.5 B.10 C.15 D.20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A.劳动报酬 B.劳动合同期限 C.工作地点 D.福利待遇2.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 )人员。A.高级管理人员 B.高级技术人员 C.高级技能人员 D.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3.用人单位变更()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A.名称 B.法定代表人 C.主要负责人 D.投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