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94220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七上呼和浩特期中) 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材料,主要通过( ) A . 神话传说B . 史料记载C . 学者推断D . 考古发现2. (2分) (2018七下太平开学考) 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信息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河姆渡遗址D . 半坡遗址3. (2分) (2017七上新乡期中)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 A . 使用磨制石器B . 种植水稻C . 饲养猪、狗等家畜D . 会制作陶器4. (2分) (2019七上滨州月考) 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 . 牧野B . 涿鹿C . 长平D . 城濮5. (2分) (2017七上连城月考) 西周初年,疆域空前辽阔。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下面的哪一种制度( )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郡县制6. (2分) (2017七上泗洪期中) 西周后期,曾出现一次以平民为主的运动,将当时的统治者周厉王赶下了王位。这次事件是_。( ) A . “国人暴动”B . 盘庚迁都C . 牧野之战D . 涿鹿之战7. (2分) (2017七上临沂月考) 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 ) A . 夏朝时期B . 商周时期C . 春秋时期D . 秦汉时期8. (2分) (2018七上莆田月考) 了解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小篆D . 隶书9. (2分) (2017七上溆浦期中)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下是出土于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工具的图片,你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种工具吗?( )A . 石制工具B . 铁制工具C . 骨制工具D . 青铜工具10. (2分) (2016七上简阳期末) 西周初年的国家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10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A . 走向统一B . 弱肉强食C . 诸侯争霸D . 国家数目越来越少11. (2分) 下列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甲:发生于秦汉时期,其主要思想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乙:发生于战国时期,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丙:战国时期100位思想家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A . 乙B . 丙C . 甲、乙D . 甲、丙12. (2分) (2018齐齐哈尔) 某国学大师来我市讲学,在演讲中提到了“仁”的学说,该学说是哪位人物的主张( ) A . 孔子B . 老子C . 墨子D . 庄子13. (2分) (2017七上崇仁月考)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第。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 . 颁布“推恩令”B . 实行分封制C . 派张骞出使西域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4. (2分) (2016七上蚌埠期末) 安徽省宿州市西寺坡镇是大泽乡起义的发源地,有关这次农民起义说法正确的是( )A . 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B . 刘邦、项羽是起义的领袖C .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D . 秦始皇调集军队进行反击15. (2分) (2019七上景县月考) 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他在政治方面釆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开创中央集权制度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 颁布“推恩令”D . 实行盐铁专卖16. (2分) (2017七上天水期中)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 A . 都江堰B . 大运河C . 六辅渠D . 白渠17. (2分) 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 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文明的起源D . 国家的产生18. (2分) (2019七上云安期末) 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是( ) A . 基督教B . 佛教C . 道教D . 19. (2分) (2017九下佛冈期中)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 . 罗贯中三国演义B . 司马光资治通鉴C . 历史剧三国D . 诸葛亮出师表20. (2分) (2018七上泰兴期末)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 ) A . 海南岛B . 台湾C . 日本D . 菲律宾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5分)21. (20分) (2017七上邵阳期中)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去探寻。材料一:某远古人类信息: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它们的出现,是一次农业生产工具和动力的革命。材料三:商朝前期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亳,统治才稳定下来。此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远古人类是什么人?他们在生产活动中主要使用了什么劳动工具? (2) 材料二中“它们的出现”具体是指什么? (3) 材料三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4) 你发现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历史、学习历史? 22. (20分) (2019七上新兴期中)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材料二:材料三:“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开创并为后世封建王朝所沿袭的政治制度的名称。该制度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央政府各机关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采用了百家争鸣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3) 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指出陈胜、吴广起义在历史上有何地位? 23. (20分) (2018扬州) 品读经典,穿越时空,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情怀会在你的心灵中慢慢沉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摘编自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材料二: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摘编自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材料三: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先生的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本著作的合称。通过对一系列革命挫折的深刻反思,孙中山先生从思想、经济和政治层面对未来中国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字里行间表达出他博大的革命胸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带着理想未成的遗憾溘然长逝,弥留之际,口中仍念记着“和平、奋斗拯救中国”。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什么途径?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哪些重要的发明? (2)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二书目中、两处被隐去的信息。 (3) 某位书友建议将(本草纲目)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你觉得好不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4) 依据材料三,我们阅读建国方略时,除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主张外,还应从他身上学习什么优秀品格?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4. (25分) (2017七下临泽期末) 【加强对外交流】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1) 材料概述了哪些朝代对外交往的情况?这些朝代的对外交往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 用史实说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两项) (3)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历史意义? (4) 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5)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5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