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94735260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一节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一、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 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的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的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二二 、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三三、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没有一个民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没有一个民族象中国这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族象中国这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二节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一、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 1 1、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内核和合理内核,是指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内核和合理内核,是指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代社会仍发挥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代社会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目。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目。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二、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有两种:二、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有两种: 一是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由统治阶级一是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 二是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二是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规范。的习俗规范。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孔子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道德规范体系。孔子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它扩展为“五伦十教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信、义、和、平)。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三、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三、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仁爱孝悌; 谦和好礼;谦和好礼; 诚信知报;诚信知报; 精忠爱国;精忠爱国; 克己奉公;克己奉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修己慎独;修己慎独; 见利思义;见利思义; 勤俭廉正;勤俭廉正; 笃实宽厚;笃实宽厚; 勇毅力行。勇毅力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四、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四、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构成: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构成: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和人性的认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和人性的认同,概况说也就是人伦、人道和人性。同,概况说也就是人伦、人道和人性。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古代人伦关系的特征:中国古代人伦关系的特征: 第一,五伦设计。第一,五伦设计。 第二,整体主义。第二,整体主义。 第三,伦理政治。第三,伦理政治。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古代人道的内涵:中国古代人道的内涵: 第一,人伦决定人格。第一,人伦决定人格。 第二,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第二,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 第三,德性主义。第三,德性主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古代人性思想的特点:中国古代人性思想的特点: 第一,强调人兽之分,突显人的尊严。第一,强调人兽之分,突显人的尊严。 第二,人格均等,人人可圣。第二,人格均等,人人可圣。 第三,修身养性,向内探求。第三,修身养性,向内探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