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某知名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22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2777768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某知名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2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某知名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2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某知名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2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选择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如何保有这张名片,在今日显得异常重要。众所周知的是,“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后、00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选自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有改编)1. 下列关于“茶”的发展历程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神农时代茶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唐时,茶已发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B. 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已开始成为贡品,茶经更是推动了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C. 宋时,饮茶之风的蔓延,使得文人雅士更加崇尚饮茶,以聚会饮茶为高雅之趣味。D. 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2.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道家和佛家为例,论证了茶与宗教的密切关系。B. 茶已经浸入人们的生活点滴,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C. 关于茶文化,文章先从茶的发展史说起,然后写到茶语宗教的关联,进而点明茶与各国文化的交融,最后论证茶的保护和复兴势在必行。D. 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推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B. 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已日益沦落,已难寻踪影,这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C. 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消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给予的茶道文化的问题已摆在眼前。D. 如今的中国茶已面临着生存困境,要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答案】1. D 2. D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A项,不是唐,是西汉时期;B项,陆羽撰写茶经,其中阐述只能是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的佐证。C项,原文是“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D项,茶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记录了中国的一山一水,但这不等于记录了五千年的兴衰更迭,曲解文意。点睛: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D项,文章最后一段说“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没有说中国茶面临生存困境;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改变茶的外观不是中国茶传承的决定性因素。文言基础考察4. 下列的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荒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爱:吝惜B.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当:应当延正具白重赞 白:告诉C.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假借:宽容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幸:幸而D. 乃令张良留谢 谢:辞谢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则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当:担任、充当。C项,幸:希望。D项,“购”悬赏,重金征求。5.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皆以美于徐公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以刀劈狼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作师说以贻之 以乱易整,不武A. / B. /C. /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动词,认为/名词,原因/介词,用/介词,在/连词,因为/连词,来,表目的。6. 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一项是(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秋审入矜疑A. 和不同,和相同 B. 和不同,和也不同C. 和相同,和不同 D. 和相同,和也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句中的“见”都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句中“矜”为“自夸”,句中“矜”为“怜惜”。7. 下面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身拥数百骑殿/王子皇孙,辞楼下殿B.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C. 便可百公姥,及时相遣归/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D. 又坐对诏/安国坐法抵罪【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A跟在后边/宫殿;B这些/的;C偏指一方,可译为“我”/互相;D因为。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把握语境,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根据上下文查对正误,还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这个词的意义,所以学生平时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很有必要。8. 下列居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死灰独不复然乎 虏以全制其敝 燕王试振怖大王之威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召有司案图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拔剑切而啖之 卧起操持,节旄尽落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考查通假字的辨析和理解。除外都有通假字:然燃,敝弊,振震,卻隙,案按,禽擒。9. 下面句中加点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便利此月内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考查古今异义的辨析和理解。古义:位居首位的宰相;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古义:到达古义:吉利;古义:申诉;古义:一般人。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善射,娴将略 娴:熟悉 B. 密遺人市马缨 市:购买C. 道殣相望 殣:饿死的人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为: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D“为”是“因为”之意。11. 下列句大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为岳阳楼之大观也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大王来何操而君幸于赵王 刘备,天下枭雄 惟兄嫂是依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A. / B. /C. /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辨析和理解。宾语前置/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点睛: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其中定语后置有下面四种情况: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的形式,“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用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中心词+数量词,“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容词)”。12. 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B. “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C. 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为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 “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和识记。B项,科举取士是由礼部主管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13.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是指古代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B. 古代表示敬称的词有君、子、执事、公、足下、在下、夫子、先生、大人等。C. 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等。D. 古人表年龄的用语中,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和识记。B项,“在下”是谦称。点睛: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成语、语病考查14.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B.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C.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D. 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辨析。B项,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可见春秋鼎盛是形容人的,不能用来形容时代。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寻求事物的根由底细。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明日黄花:多比喻己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15. 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制定政策唯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才能矫枉过正,根治腐败。B. 学校放学了,小学生们在校门口熙熙攘攘地排成一队,安静地等待着各自的家长。C. 刚刚还是列日当斗照,一转眼,天色阴沉,狂风怒吼,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D. 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当时已经登峰造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辨析。A.矫枉过正: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限度,此处用来形容“政策的制定”不合语境。B.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不合语境。C.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笛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此处用来指“城市大雨倾盆的景象”用词不当。点睛: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语境义)该成语是什么意思?(成语义)成语义和语境义是否协调一致?(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16.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A. 上海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并将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为提高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环境,在春节期间请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B. 写我的一天这类文章,应该摘取二三个片段,来说明生活的意义,绝对不能平铺直叙。C. 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造成的。D. 挂了16年“小康县”头衔的某县主动“戴穷帽”,以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待遇,这种从“小康”到“贫困”的滑稽转身,折射了“扶贫县”评选机制的公平与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理解和辨析。A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倡议”;C.句式杂糅,“究其原因,主要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删去“究其原因;D.不合逻辑,一面与两面不照应,折射的应该是评选机制的“不公平”,删去“与否”。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采巨大威胁。B. 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C. 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D. 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理解和辨析。A项搭配不当,“病情”与“蔓延”搭配不当,“病情”可改为“疫情”;B项缺谓语,应为“参加学雷锋活动”;D项语序不当,将“为期两天(的)”提至“论坛期间”之前作定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绅,字公垂,中书令敬玄曾孙。世宦南方,客润州。绅六岁而孤,哀等成人。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锜召绅作疏,坐锜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或欲以闻,谢曰:“本激于义,非市名也。” 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稹为宰相,而李逢吉教人告于方事,稹遂罢;欲引牛僧孺,惧绅等在禁近沮解,乃授德裕浙西观察使。僧孺辅政,以绅为御史中丞,顾其气刚卞,易疵累,而韩愈劲直,乃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免台参以激绅。绅、愈果不相下,由是皆罢之,以绅为江西观察使。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会敬宗立,逢吉知绅失势可乘,使守澄从容奏言:“先帝始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独宰相逢吉请立陛下,而李续、李虞助之。”逢吉乘间言绅尝不利于陛下,请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辨,乃贬绅为端州司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缄书一笥,发之,见裴度、元颖、绅三疏请立帝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党所上谤书。始,绅南逐,历封、康间,湍濑险涩,惟乘涨流乃济。康州有媪龙祠,旧传能致云雨,绅以书祷,俄而大涨。开成初,郑覃以绅为河南尹。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遁去。武宗即位,徙淮南,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足缓不任朝谒,辞位。卒,赠太尉,谥文肃。(节选自新唐书李绅传)1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B. 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C. 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D. 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1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孤,在句中指幼年失去父亲,类似这种委婉的说法还有“失怙”指失去母亲,“失恃”指失去父亲。B. 国子,本来指国子监这一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在句中指所立皇太子。C. 疏,有时指对古书的旧注做进一步解释,在句中指的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事情的意见书。D. 祠,是专用于供奉神灵的处所。“祠”左旁“示”表示向神灵出示呈现的祭品等。2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绅智勇双全,坚贞不屈。他不愿为李锜效力,就假装害怕发抖;李锜用它的性命相威胁,他也毫不畏惧。B. 李绅才能出众,志向远大。他本是官宦之后,很小就赢得“短李”的诗名;科举及第,却选择离京客游金陵。C. 李绅屡经磨难,仕途坎坷。因得罪李锜而下狱;也因牛憎儒免其御史中丞之职;后遭李逢吉为首乘间陷害。D. 李绅名声显著,深受赞扬。他历经多代帝王,多次受到君王恩宠;当地方官也能造福于民;死后获赠受封。【答案】18. C 19. C 20. B【解析】试题分析:18.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理解能力。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然后再根据动宾关系及主谓关系断开;最后再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厚遇”的对象是李绅,“遣使者就第劳赐”的主语是皇帝,“为逢吉中伤”表被动,“入谢”的主语是李绅。加上标点为: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故选C。【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技巧点拨】断句题是今年新课标的新题型。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19.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B项,在本文中,“国子”就是 国子监,“国子助教”是官职名。所以选B。【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此类题虽然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但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种题容易让考生误认为从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例如本题中考查的就是有关国子的文学常识的记忆能力。20. 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A项,“很小就赢得短李的诗名”分析有误,文中只交待他幼小丧父。所以选A。【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本题选项A就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参考译文】李绅,字公垂,是中书令李敬玄的曾孙。因世代在南方做官,因此客居润州。李绅六岁失去了父亲,他像成人一样哀痛。母亲卢氏,亲自教他读书。他生来矮小精明能干,在写诗方面最有名,当时号称“短李”。元和初年,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国子监助教,他不乐意,就离职了。他客居金陵,李 喜欢他的才干,任命他为掌书记官。李 渐渐不守国法,幕僚没人敢说,李绅多次劝告,他不听;李绅想离职,他又不允许。遇 上皇帝派使者召唤李 ,他称病不去,接着胁迫使者为众人奏报皇帝,希望能够留下。李 叫李绅写奏疏,他坐在李 面前,假装害怕发抖,以致不能写字,写几笔就涂掉,写坏了几张纸。李 发怒骂道:“你怎敢这样,不怕死吗?”他答道:“生平没有见过兵器铠甲,今天因此而死 已经满足了。”有人 说许纵会写军中文书,李绅不值得任用。于是把许纵召来,许纵按要求执笔写了,李 就把李绅关进监狱,李 被杀死后,他才被释放了。有人想将这事报告皇上,他谢绝说:“我本受仁义激发,不是为了获取名声。”唐穆宗召他进京任右拾遗、翰林学士,他和李德裕、元稹同时代,号称“三俊”。元稹当宰相,李逢吉派人报告于方的案件,元稹就被罢免了;李逢吉想推荐牛僧孺,担心李绅等人在皇帝面前阻拦,就任命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牛僧孺当了宰相,任命李绅为御史中丞,是看到他性格刚强急躁,容易出问题,又看到韩愈刚强直率,就任命韩愈为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不需参谒台 臣来激怒李绅。李绅和韩愈果然互不相让,因为这把他们都免职,任命李绅为江西观察使。皇帝一向对李绅很好,派使者到他家里去慰问赏赐,认为他愿意出 京任官,他哭着说是被李逢吉陷害。他进宫谢 恩,又自己诉说原因,皇帝醒悟了,改命他为户部侍郎。遇到唐敬宗即位,李逢吉看到李绅失去了依靠可以算计,让王守澄乘便上奏说:“故世皇帝当初讨论立太子时,杜元 颖、李绅劝立深王为太子,只有宰相李逢吉请求立皇上,李续、李虞赞成他。”李逢吉也乘机说李绅曾做不利于皇帝的事,请求把他赶出京城。皇帝刚登基,不能辨别,就贬李绅任端州司马。后来皇帝在宫中找到去世皇帝亲手装的一箱奏章,打开后,看到裴度、杜元颖、李绅多次上奏请求立他为太子,才非常受感动而醒悟了,把李逢吉一伙呈上的诽谤奏章都烧了。起初,李绅贬去南方,走到封州、康州,水浅流急处危险阻塞,只有乘着河水猛涨才能过河。康州有座媪龙祠,过去传说能呼风唤雨,李绅写文章祷告,不久河水猛涨。开成初年,郑覃任命他为河南府尹。河南府有很多小无赖,有时戴着高帽子敞着衣裳,打大球,拦住大路,车辆马匹不敢通过。李绅治理坚决严厉,他们听到风声都吓跑了。唐武宗登基,他调任淮南,被封为赵郡公爵。任职四年后,因脚无力不能上朝,辞去职位。后去世了,赠官太尉,赐谥号叫文肃。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谢灵运,安西将军弈之曾孙而方明从子也。祖玄,晋车骑将军。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纵横俊发过于延之,深密则不如也。从叔混特知爱之。袭封康乐公,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累迁秘书丞,坐事免。灵运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惋。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理人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再召不起。使光禄大夫范泰与书敦奖,乃出。使整秘阁书遗阙,又令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寻迁侍中,赏遇甚厚。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既自以名辈,应参时政,至是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等名位素不逾之,并见任遇。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上不欲伤大臣,讽旨令自解。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将行,上书劝伐河北。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复为御史中丞傅隆奏免官,是岁,元嘉五年也。(选自李延寿南史谢灵运列传,有删节)2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共宗之 宗:崇尚B. 灵运多愆礼度 怼:违背C. 讽旨令自解 解:松弛D. 灵运表陈疾 表:上表22.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B. 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C. 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D. 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2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灵运才华卓越,深受文帝赏识。谢灵运被指定撰修晋史,书写完不久又赐予他官职,诗画还被盛赞,可见帝为巩固统治,极尽笼络。B. 谢灵运恃才傲物,寄情于山水。谢灵运自认为应该被委以重任,但未能如愿,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他常常放浪于山水,探奇览胜。C. 谢灵运出身名门,但仕途坎坷。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富有才华,在少帝即位时,联合煸动一些不同意见的人,诽谤诋毁执政大臣,故被调离京城。D. 谢灵运参政理想落空,更加不受约束。谢灵运看出真正受重用的是些名望才干远不如他的人,故他常托病不上朝,沉溺玩乐宴饮。2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2)或欲以闻,谢曰:“本激于义,非市名也。”25. 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纵横俊发过于延之,深密则不如也。从叔混特知爱之。(2)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理人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答案】21. C 22. D 23. A 24. (1)遇上皇帝派使者召唤李锜,他称病不去,接着胁迫使者为众人奏报皇帝,希望能够留下。(2)有人想将这事报告皇上,他谢绝说:“我本受仁义激发,不是为了获取名声。 25. (1)他的文章文笔奔放俊美胜过延之。但深刻细密比不上延之。堂叔谢混对他特别赏识喜爱。(2) 离开京城来做太守,既不得志,于是任意遨游,走遍了永嘉各县。动辄超过十天,或者一月。不再关心治理政事听断诉讼,每到一个地方,就作诗来表达他的情致。【解析】参考译文:谢灵运是安西将军谢奕的曾孙,又是谢方明的侄子,祖父谢玄,晋车骑将军。灵运自小便聪颖敏悟,谢玄很感奇怪。灵运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文章的美丽,与颜延之同为江左第一。他的文章文笔奔放俊美胜过延之,但深刻细密不如延之,堂叔谢混对他特别喜爱,袭祖爵封康乐公,依国公条例授员外散骑侍郎,不到任。任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灵运性喜豪华奢侈,车辆服饰都鲜明美丽,衣服多改变旧的样子,当时都崇尚他的装饰,都称他为谢康乐。经多次升迁至秘书丞,因犯法免职。灵运常常违犯礼仪规矩,朝廷对他只以文士相待,不授以处理实际事务的官职。灵运自以为凭着才能可以执掌重权要职,既然不被(了解)重用,心中就常常感到悲愤惋惜。庐陵王义真自幼爱好书籍,和灵运交情特好。少帝即位,权力由大臣掌握,灵运联合煸动些不同意见的人,诽谤话毁执政大臣,司徒徐羡之等人认为他是祸患,将他排斥出朝廷,任永嘉太守。永嘉境内有名山胜水,这正是灵运素来爱好的。离开京城来做太守,既不得志,于是任意遨游,走遍了水嘉各县,动辄超过士天,或者一月,不再关心治理政事听断诉讼,每到一个地方,就作诗来表达他的情致。文帝即位,灵运被征为秘书监,两次征召,都不应命。文帝命光禄大夫范泰送去书信敦促勉励,他才离开。文帝命他整理皇家图书,补充他的遗缺,又命他撰写晋书,粗略地分出了条目,而书终没写成。不久升迁为侍中,文帝对他赏赐恩遇非常深厚。灵运的诗和书法都达到了当时独一无二的水平,每作成一文,便亲手将它写出来,文帝称之为二宝。灵运此时已自以为身在名流之列,应当参与时政,而至此,文帝还只以文士的身份相待,每次陪伴皇帝饮宴,谈论赏析诗文而已。王县首、王华、殷景仁等人的名声地位从来就没有超过他,但都受到重用。灵运心中既是不平,便经常托病不到朝廷值宿。在住地挖掘池塘,种植藩篱,栽种竹子、果树,驱使公府役使去劳动,没完没了。出城游览,有时走百六七十里,十多天也不回府。既不上书皇帝说明情况,也不请假。皇上不想伤害了大臣,便讽示以旨意暗示他停止这种游玩。灵运上表说是有病,于是皇帝给假,让他东归。临行时,上书劝文帝征伐河北,而仍旧游玩饮宴,夜以继日。又被御史中丞傅隆弹劾免官,这年是元喜五年。2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C项,解:停止。2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这一段可以根据文意,先了解这句话内容:灵运心中既是不平,便经常托病不到朝廷值宿,在住地挖据池塘,种植藩篱,栽种竹子、果树,驱使公府役使去劳动,没完没了,出城游览,有时走一百六七十里,十多天也不回府。依照大意,寻找谓语,根据主语行为动作来划分。2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概括和理解。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着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A项,原文中说书“竟不就。寻迁侍中”,书并没有写完;“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文帝并不是为巩固统治而盛赞谢灵运。2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重要句子的翻译。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1)“会”:遇上,“胁”:胁迫“幸”:希望; (2) “闻”:报告皇上,“谢”:谢绝,“市”:获取名声。2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重要句子的翻译。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1)“纵横”:奔放,“深密”,深刻细密;“知爱”:赏识喜爱。 (2)“出守”:离开京城来做太守;“逾旬朔”:超过十天或者一个月,“理人”:治理百姓。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杜甫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注】:巴西:唐绵州和阆州都称巴西,此处指绵州。万井:指巴郡。舂容:江水冲激之声。26. 以下选项中,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前三联皆为写景,分别从正侧两方面描写江景。B. 首联正面描写江水因为宿雨而高张,水中远峰的倒影摇乱。C. 额联正面描写波涛汹涌浪花高溅,冲激之声巨远。D. 颈联正面描写江面变宽,江水变急的景观。E. 颈联借助拟人的辞格,描摹了高鸟发愁、老龙受困的情态,衬托作者年老无依之愁情。27. 尾联抒情,抒发观景之后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26. DE 27. 本诗表现的情感,有寄迹天涯之愁,更有与友人同观江涨之景的舒畅身在天边,客居他乡,面对江涨壮阔、雄伟的奇景,作者心胸豁然开朗,心情变得愉悦;远离京城有朋友相伴共赏壮景,倍感欣慰。【解析】26.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D颈联为侧面描写。E“衬托作者年老无依之愁情”有误。2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孤亭”、“愁高鸟”、“天边”、“客舍”有寄迹天涯之愁,更有与友人同观江涨之景的舒畅身在天边,客居他乡,面对江涨壮阔、雄伟的奇景,“同”、“携我豁心胸”作者心胸豁然开朗,心情变得愉悦;远离京城有朋友相伴共赏壮景,倍感欣慰。点睛:诗歌中所表达的理想志向,所阐述的人生哲理,所蕴涵的美好情操,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进行的总结等就是我们要揣摩的诗歌的主旨,有的诗歌主旨表达得含蓄隐晦,有的诗歌则表达得直白张扬,掌握一定的概括诗歌主旨的方法至关重要:借助诗题,理解主旨。利用注释,体会主旨。借助关键字,又称“句中眼”,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借助关键句,又称“篇中眼”,揭示主旨。品评“意象”、领会诗歌主旨。借助多种表现手法。“知人论世”、以把握作品主旨。默写。28. 根据课文原文填空。(1)荀子劝学中“_ , 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2)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 , _。(3)屈原离骚中“_ , _”两句,表明作者即使道受分解肢体的酷刑也不改心志。(4)在苏轼的赤壁赋中_ , 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的语句是:_ , _。(6)“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的_ , _是一致的。【答案】 (1).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我决起而飞 (4). 抢榆枋而止 (5).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6). 岂余心之可惩 (7). 寄蜉蝣于天地 (8). 渺沧海之一粟 (9).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0).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 人非生而知之者 (12). 孰能无惑?补写句子2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发散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_。多向思维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侧向思维要求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_,用来解决本领域内的问题。鲁班从草划破了手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就是侧向思维。反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_。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得到启示,反问自己磁能不能产生电,最后制成了发电机。【答案】 (1). 主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 (2). 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 (3). 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解析】试题分析:先读懂语段的大意后,就发现第一句话是总领句,那么,2第处应该填入的就是“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方向思维”意思句子;第处是对侧向思维的阐释,根据前后文,应该填入是“从别的领域得到启示”之类意思的句子;第处是对反向思维的解释,结合多向思维解释句子,可以填入“就是从反方向来考虑问题”之类意思的句子。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写作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材料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材料二:手机互联网时代,让百度、腾讯、淘宝的竞争升级,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占领人们除了工作、学习、生活、休息之外的碎片时间。于是,大多数中国人都成了低头族。有人觉得,这些时间被占领是好事,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再也不用担心无聊了。但是有人觉得,这样一来。好像更无聊了,要是一离开手机,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给闲暇着点色 “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是啊,成功人士并非生来就注定成功,而是他们懂得把握自己的命运。那么怎样把握命运呢?华罗庚说“时间是由分秒累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所以,你在努力时,他们也在努力!你不努力时,他们还在努力。就连空闲时间都充分利用好,为其着色,这就是差别了。 这不禁让我很快想到那个时代,那些特别的人。司马迁,专注于史记;李时珍,还在翻山越岭创作着本草纲目;文学家鲁迅,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惜时如金,连自己喝茶的时间也不放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陈景润,精通多种语言,利用闲暇的分分秒秒去学习。他们都不曾停下脚步,举手投足间都让生命焕发着光彩,所谓闲暇时间,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每一次静下心来思考生命的时机。那时没有百度、没有淘宝,有的只是一次次对生命的追问。他们成了一位位时代巨人,站到了时代巅峰,攀登上与世人不一样的生命高度。毫无疑问,就是为那些闲暇时间着色。 可如今时代发展了,很多人的闲暇时光却黯然失色,高科技本该成为我们发光发热的支点,此时却成了浪费时间的躯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盗其QQ,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砸其电视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思过、锻炼、读书、明智、开悟、精技。”这是摘自网络的一个段子,虽然有些搞笑,有些嘲讽,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被电子产品“绑架”的现代人,所有的闲暇都被其胁迫,我们指尖敲击的不再是梦,而是低俗游戏充斥着的没有灵魂的躯壳。 闲暇时间没了色彩?人们步履匆匆,沿岸的风景无论多美,都不曾停下脚步。寂寞红尘,流年就在指缝间滑过,记忆就在蜕变中沉浮,心就在虚拟中逃避,梦就在暗夜里忧伤,长此以往,这个时代注定会在所谓的无聊中沉沦。 迷茫的人醒醒吧!闲暇时不妨放开手机,捧起一杯香茗,当清风拂过那页泛黄的书角时,我们便可在书香中品味人生,沉淀自我。这是在为闲暇着色,也是在为生命酝酿着每一次花开的时间。 所以,让我们马上行动吧,为闲暇着色,为梦想插上翅膀,为生命喝彩!【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就本题而言,有三个层面的立意可挖掘如何在时间面前成为智者;享受生命,而不是被生活所累,庸庸碌碌地度日,被偶尔空闲出的“闲暇”支配的不知如何是好。智者处于世,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享受生命。用手机也可以享受精神愉悦;从反面入手,以愚者的无知,衬托智者的睿智。低级趣味的游戏只是短暂的欢愉,欢愉过后难免更为寂寥,而智者的生活,却是长乐长安的。行文时,可加入个人的亲身经历,或是历代人物的事例来 佐证自己的观点。点睛:近年来各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更注重贴近生活,关注现实,特别注重外在的客观世界与内在的主观世界产生的矛盾思考:一方面是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高考作文命题的这种趋向,表达了对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而近年来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也成为热门的命题范畴,如2013年北京卷“爱迪生看待手机”的材料作文。 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