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特的风俗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253072373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江独特的风俗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晋江独特的风俗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晋江独特的风俗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晋江独特的风俗,1普渡,2婚俗,3高甲戏,普渡,由来:原始社会的鬼神崇拜,目的:敬寄亡魂,演化:中元节 盂兰盆会(故事),宋代-明清(道光)-新中国成立-至今,规模最大:龟湖大普(石狮),“普渡”是泉州沿海地区(包括金门)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宋代,泉州于中元节举行斋醮活动时,已把佛教的词语“普渡”转化为地方民俗的名词,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称为普渡青词的祝文。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道光金门志卷15曰:“七月朔(初一日)起,各社延僧道设醮,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至,新中国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尺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婚礼,特色:高嫁妆婚俗,程序:六礼“纳采”、“问名”(三日圆)、“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特色:亲迎 嫁妆,亲迎,1前期准备:盘担(“轿前盘”,),结婚前两三天就开始忙碌了。因为还要准备盘担,也称“轿前盘”,即男方在结婚前夕(女方上轿之前)用大盘小盘,将花包、茶叶、水果、全猪、鸡、面线、鲜花、蜡烛等送到女方家中。,女方再将嫁妆写在一张红纸上,裱入相框,,同时还要准备一点水果、糖果、姜母、芋胚和鲜花等让男方带回,男方在家中宴请亲堂 盘担无非就是糖果、饼干、糕点、鱼肉之类的要一担一担装好要分给亲朋好友。根据关系的亲疏决定盘担的多少。一般最大份的盘担是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其次是舅舅,姑姑,姨姨;接着是远亲和朋友。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份,嫁妆,所有的家具(床除外),电器都是由女方家购买,最最不济的也要将聘金原封不动返还。反正嫁女儿花钱是一定的拉。还有一个很夸张的是,,女方的陪嫁,一般是银行存折,要打印出来放大,用镜框镶好搁新房里让人看,。所以,去喝喜酒的人第一眼看新娘,第二眼就是看这张存折拉。,嫁妆准备完还不算完,还有很多其他必备品。有七桶(脸盆,水桶,便盆和将来孩子的澡盆等共七件,还要在这里面压糖和钱),铅,茶叶梗和竹叶(将这些剪碎新娘上婚车时洒在新娘身上。铅在闽南和“缘”同音,新娘出嫁那天穿的衣服从内到外都要用红线缝上圆铅片),两个箱子(新娘至少要准备7套衣服,结婚7天内每天都要换新,箱底还要放压箱钱),还有化妆品、香水等等零散的东西。,2 结婚当天,老人婆相当重要,(1),新娘在娘家梳妆打扮,(2),迎娶,(3),到达新家,(4),酒席,嫁女儿这么贵的缘由!,(泉州师院陈桂炳教授),(,1)晋江等沿海人的祖先多为西晋末年“衣冠南渡”的中原人,承载了大量中华文化传统。,晋朝人好攀比爱斗富,的习俗,使其后裔晋江人在潜意识中受到一定影响;,(2)泉州古时为闽越之地,有不少土著习俗;再加上泉州自古就是通商口岸,受,异国风俗,影响。种种习俗糅合之后,使沿海地带的婚俗比其他地方更为复杂和隆重。从,地域上看,,泉州沿海地带物产丰饶,气候宜人,传统上就是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泉州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一,,为高嫁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3),文化,,我国国民性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面子,导致撑场面的现象非常普遍,高嫁妆婚俗就是其中的典型。还有,中国人自小就习惯于生活在家族关系的呵护之下,处处弥漫着中庸之道,不像西方那样崇尚独立,以至于父母要为孩子操心到老,因为担心女儿婚后受气而给高嫁妆就是一种表现。,(,4)城市化进程缓慢,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大多数沿海人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受到落后、保守的观念支配,容易落入俗套。,婚礼按照繁琐礼俗来,缺乏个性、品位的现象变得很普遍。,(5),边缘性远儒性所致,.高嫁妆的婚俗并不符合儒家“礼”的规定。远古时期婚俗有“六礼”之说,到宋代至明清时期,就简化到了“三礼”甚至“一礼”,并未主张铺张浪费。这一风俗的形成,有地理上的边缘性(即泉州地处沿海地带)和文化上的远儒性(即远离传统文化中心)的原因。,(6),媒婆促成有关系,.,高嫁妆、高聘金现象与媒婆的极力促成有很大关系,媒婆牵线成功一桩婚姻,就能拿到聘金、嫁妆总和10的红包,因此,媒婆会极尽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婚事,甚至在男方这边说女方会有多少嫁妆、在女方那边说男方会有多少聘金。男女双方、亲家间互不了解,在短时间内包装出来的婚姻和亲戚,往往容易在聘金返还环节出现矛盾,离婚率很高。,高甲戏,高甲戏形成于清代中叶,高甲戏的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生旦戏较少。,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而以南曲为主。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为主(解放后改用琵琶为主),此外还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