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2,章 会计的基本规范,【学习导航】,本章阐述的内容有: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工作规范。应重点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它是进行会计事务处理的必要前提和行为规范。,2.1,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假设的定义,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假定。,会计假设的基本内容,会计,主体,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主体假设,1,)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的经济组织。,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持续经营假设,1,)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破产和清算等特殊情况。,2,)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金正常运动期间发生的经济活动)。,会计分期假设,1,)会计分期假设的定义,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运动)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2,)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货币计量假设,1,)货币计量假设的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2,)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权责发生制假设,1,)含义,是以“应收”、“应付”为假设标准,来确认会计期间损益的方法。,2,)确认会计期间损益的具体假设标准,假设以当期应当收到的收入作为当期收入,而不管这种收入是否在当期收到了。,假设以当期应当承担的费用作为当期费用,而不管这种费用是否在当期支付了。,2.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定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下,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也就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简称会计原则。,会计原则的内容,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惯例修,订原则,客观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比性原则,配比原则,谨慎性原则,一贯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相划分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1,)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含义,是指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表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意义,如果会计数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势必无法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进行决策的需要,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特殊说明,会计核算的客观性要求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会计核算事项,有些会计核算事项的发生并不能取得相应的证明凭据。只能根据会计人员的经验或对未来的预计予以计算。这就使得一些会计信息的加工受到一定程度的个人主观意志的影响。由于人的才能、观点和立场不可能完全相同,不同会计人员对同一经济业务的处理出现不同的计量结果是难免的。会计人员应该秉持公允的立场,坚守职业操守,将可能发生的误差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可比性原则,含义,对于相同或相类似的会计事项,采用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应当是一致或相类似的。如对于相同的房屋建筑物,采用的折旧方法就应当是相同的。,意义,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它强调的是“对于相同或相类似的会计事项,采用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应当是一致或相类似的”,是一种平行的横向可比。,(,),一贯性原则,含义,对于在不同会计期间产生的相同或相类似的经济业务,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意义,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判断经济事项的发展趋势,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等等,是获得会计信息的重要方面。,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的联系和区别,二者的共同性是强调对相同会计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进行核算,贯彻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的目的都是为了使会计信息具备“可比”这个质量标准。,二者的区别是: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对同类会计事项采用的会计方法的可比性,是一种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不同会计期间对同类会计事项采用的会计方法的可比性,是一种纵向比较。,(,),相关性原则,含义,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也就是信息要与决策相关联。,意义,决策是否正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导致正确决策的必要前提;二是会计信息是否与决策相关,如企业的偿债能力与债权人决策密切相关,而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则不一定与债权人决策直接相关。,(,),及时性原则,含义,是指会计必须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意义,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变化越来越迅速,企业内外各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信息如不及时提供,则必将丧失其使用价值或降低其有用性。,(6),明晰性原则,含义,是指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信息必须明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人理解和利用。,意义,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之一是容易被一般使用者所理解,会计应尽可能传递表达易被人理解的会计信息。,2,)关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1),配比原则,含义,是指某种收入应与为取得这种收入而发生的费用相对比,以确认某项经济活动的业务成果。,建立配比原则的意义,某种收入应与为取得这种收入而发生的费用相对比,这是一种收入和费用在因果联系上的对比。因果关系上的对比是为了确认某项经济活动的业务成果。,与权责发生制原则之间的关系,它们都是用来确认经营损益的,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权责发生制原则强调的是收入与费用在时间上的对比,配比原则强调的是收入与费用在因果关系上的对比。,(2),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相划分原则,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含义,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是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是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相划分的含义,是指:收益性支出作为当期费用,作为当期利润的抵减,资本性支出未耗费部分作为资产,不得冲减当期损益,二者不得混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相划分的意义,会计核算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正确确认会计期间的损益。如果一项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出现当期利润虚增而资产价值偏高的现象;如果一项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则会出现多计费用少计资产,以致当期利润虚减而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3),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的含义,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在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全部必要的实际支出价值。,历史成本原则的含义,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全部必要的实际支出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建立历史成本原则的意义,历史成本的可行性、可靠性要比其它计量属性要好。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有助于对计量结果的验证和控制;使得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建立在实际交易的基础上,防止企业随意改动资产价格造成经营成果虚假或任意操纵企业的经营业绩。,3,)关于会计惯例修订性要求的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含义,要求在选择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方法时,应根据会计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其外在形式来确定会计方法和程序。,意义,如果要真实地反映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外在形式选择核算方法和程序。交易或其他事项的实质,不总是与它们的外在面貌相一致。,(,),谨慎性原则,含义,是指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选择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意义,企业不坚持谨慎的态度,选择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或不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预计可能实现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就会不合理地增加企业的税负,同时会增加企业支付股利的负担。另外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会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做出错误判断。,(,),重要性原则,含义,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单独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财务报告中做重点说明;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或合并反映。,意义,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对经营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信息是最需要的,如果会计信息不分主次,反而会有损于使用,甚至影响决策。,2.3,会计人员工作规范(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