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621559 上传时间:2024-07-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生态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生态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本章提要【本章提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着重于对制度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着重于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行分析与预测,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的策略和措施。本章在介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阐述本章在介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阐述生态规划的内涵、原则和生态规划的内涵、原则和方法,通过生态规划方法,通过生态规划指导人们如何采取行动和措施去搞好生态环境指导人们如何采取行动和措施去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建设。的保护、恢复和建设。(一)概念与原理(一)概念与原理本章要掌握的概念有:环境评价、环境本章要掌握的概念有:环境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评价、城市环境质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评价、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城市生态量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编制的依据等。环境规划编制的依据等。(二)中心内容(二)中心内容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是是我我国国一一项项重重要要的的环环保保制制度度。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一一般般应应包包括括生生态态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但但我我国国现现行行的的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以以污污染染影影响响评评价价为为主主,而而生生态态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是是对对人人类类开开发发建建设设活活动动可可能能导导致致的的生生态态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进进行行分分析析与与预预测测,并并提提出出减减少少影影响响或或改改善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本本章章在在着着重重介介绍绍生生态态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的的基基础础上上引引人人城城市市环环境境质质量量评评价价,并并主主要要讲讲述述了了评评价价的的步步骤骤、内内容容和和方方法法。城城市市生生态态环环境境规规划划主主要要介介绍绍了了城城市市生生态态环环境境规规划划的的指指导导思思想想和和原原则则;城城市市生生态态环环境境规规划划编编制的程序和内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方法等内容。制的程序和内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方法等内容。第一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指“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体现了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对复合目的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综合分析和预测,着重于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所进行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开发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二、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制度。一般来说,环境影响评价包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侧重于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的评价,以及工程项目对不同环境要素如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土壤与生态、人群健康状况、文物与“珍贵”景观以及日照、热、放射性、电磁波、振动等的影响评价。建设项目对上述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评价统称为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简称单项影响评价)。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可以是包括上述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也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进行其中一项或一个以上的单项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应在人类进行某项开发建设活动开始之前进行。按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三种。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提出约束人们行为的对策和措施,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为有关部门进行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建议,以贯彻“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方针,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工艺的推广,保证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但是,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以污染影响评价为主,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不全、深度不够,与实际需要进行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尚有较大差距 三、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环境(包括污染源)调查与监测资料,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预测。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单要素评价、联合评价和综合评价等三种类型。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环境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服务。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则是主要考虑生态系统属性信息,是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某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作为环境现状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标准,或为环境规划和环境建设提供基本依据。环境质量评价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也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延伸和拓展。表表7-2 7-2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区别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目的为环境规划、综合整治提供依据,为影响评价提供参照基础为开发建设活动的布局决策和为预防环境破坏与污染,减轻环境影响性质环境现状优劣评定预测环境影响和环境变化对象区域性自然环境开发建设活动与工程项目特点区域性工程性方法环境调查、监测、建立指标并进行定量化收集资料,现状监测,类比分析或模拟实评价或描述验,影响预算计算与评价作用评定环境现状,为规划或整治服务,或为影响评价构建基础平台论证选址合理性,预测环境影响,制定防治对策,为决策和工程设计以及环境管理服务第二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与方法一、生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与环境影响评价是一致的,可大致分为生态环境影响识别、现状调查与评价、影响预测与评价、减缓措施和替代方案等四个步骤。评价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以下四个环节:(一)选定影响评价的主要对象(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和主要评价因子。(二)根据评价的影响对象和因子选择评价方法、模式、参数和进行计算。(三)研究确定评价标准和进行主要生态系统和主要环境功能的影响评价。(四)进行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关影响的综合评价与分析。其基本工作程序如图7-1所示。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一)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物理性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三类。物理作用是指因土地用途改变、清除植被、收获生物资源、分割生境、改变河流水系、以人工生态系统代替自然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结构形态或生态系统的外部支持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表7-3)(表7-4)化学性作用是指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生物性作用主要是指人为引入外来物种导致的生态影响。(二)生态环境影响对象的敏感性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对象的敏感性是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中的重要内容。对敏感性高的保护对象(敏感保护目标)产生生态影响分析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保护意义或保护价值的认定,即分辨其是具有生态学、美学、科学文化意义的保护对象,还是具有经济价值或其他保护意义的保护对象。2.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保护要求3.分析拟开发建设活动对敏感目标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可能后果。(三)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所谓生态环境效应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后所产生的变化。生态环境效应依外力作用的方式、强度、范围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等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对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判别,其内容包括:1.生态环境效应的性质2.生态环境效应的程度3.生态环境效应特点分析4.生态环境效应的相关性分析5.生态影响发生的可能性分析6.生态影响评价指标选择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尚不成熟,目前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各种生物学方法都可借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下面仅简单介绍几种方法。(一)图形叠置法(也叫生态图)(二)列表清单法(三)生态机理分析法(四)类比法(五)综合指数法(六)系统分析法(七)生产力评价法(八)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价(九)景观生态学方法(十)数学评价方法四、生态风险评价(一)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二)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三)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1.物理模型(physical models)2.统计学模型(statistical models)3.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五、城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的调查分析。2.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3.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4.环境污染生态效应的调查。5.环境质量研究。6.污染原因及危害分析。7.综合防治对策研究。(二)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对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可分为大气、水质(地面和地下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要素,各环境要素又包含了若干的关键污染因子(或参数)。对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常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不同等级的污染状况评价,即:n Pj=WiIi i=1或:n Pj=1/mWiIi i=1式中:Pjj要素的综合评价指数Iij要素的i污染因子指数Wi第i个污染因子的权重值M污染因子数目Ii=Ci/Ci0,Ci0为i污染因子评价标准,Ci为i污染因子实测浓度,权重Wi=Wi-1=1,权重的确定有几种方式:1.等权值法:它基于各污染因子已在污染指数中有所反映,均等考虑各污染指数。2.因子污染指数分担率法。采用下式:n Wj=Ii(Ii)i=13.调查评分法:由污染因子社会调查和专家评定法分析确定。(三)城市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程序(见图7-4)2.环境质量综合影响评价程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目的与要求,其程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预评价阶段,首先确定计划建设项目是否需要进行详细评价,若不需要,就可发施工执照,直接进行开发。第二阶段是认为需要做详细评价时,开始准备初步评价报告书。即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规模、性质、生产工艺水平和预测排污状况等资料,提出工程将会带来的可能影响的预测估计。第三阶段是最后报告。在这一阶段,将初步评价报告书发给有关评价机关征求意见,据此做出修改,并写出最后报告书,认为无问题即发给施工执照,若还有问题,则提交环境质量委员会。第三节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是以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促进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的活动与自然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共生,并寻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为目标的生态系统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一、生态规划的概念与持点(一)生态规划概念的发展生态规划的概念是逐步从偏重于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发展到从更加宏观、综合的角度研究区域或城镇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探讨如何保证人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协调发展战略的。因此,目前国内的多数生态学家对生态规划概念的认识,已不只局限于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划,而将生态规划理解为:“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入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二)生态规划的类型和基本特点生态规划按照地理空间尺度大小可划分为区域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生物圈生态保护规划等三类;按照人类的生存环境可划分为城市生态规划、农村生态规划;按照社会科学门类的不同可划分为经济生态规划、人类生态规划、民族文化生态规划等类型。这些类型是因生态规划的范围、对象和研究重点的不同而划分的。1.以人为本:从人的生产、生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生态过程的关系出发,追求区域与城镇总体关系的和谐,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2.以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为前提:强调区域或城市的发展应立足于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充分了解生态系统内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性能、环境容量,以及自然过程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强调系统的开放、形成区域或城市生态经济优势与社会子系统和自然子系统优势的互补。4.高效、和谐、可持续:强调经济发展的高效、和谐与可持续性,而不是简单的高速度。生态规划认为区域或城镇的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系统自我调控能力与抗干扰能力的提高,旨在全面改善区域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的联系和区别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环境规划有密切联系,又和它们有一定的区别。城市规划是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规划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布置城镇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和城市产业及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合理设计。城市规划主要是城市物质空间、硬质景观的规划。环境规划,也叫环境保护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环境规划强调规划区域内大气、水体、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和调控管理。生态规划强调的是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对规划区域内城乡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因子(如土地利用状况、产业布局状况、环境污染状况、人口密度和分布以及建筑、桥梁、道路、城市管线基础设施分布等)和自然生态因子(气候、水系、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资源状况等)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相互作用特征研究。二、生态规划的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人地系统协调共生原则3.生态功能分区原则4.高效和谐原则5.相互制约原则6.最小风险原则7.可持续发展原则三、生态规划的步骤和内容(一)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图7-5)(二)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1.生态调查2.生态评价(1)生态过程分析(2)生态潜力分析(3)生态敏感性分析(4)土地质量及区位评价(三)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分析(四)生态规划的指标体系和目标(五)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及土地利用(六)人口容量规划(七)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八)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规划生态规划的步骤国内生态规划的技术路线规划、环保业务部门规划设计、筹备阶段政府决策部门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人口分布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园林绿化生态要素调查、评价、预测规划设计阶段规划目标(社会、经济、生态)规划对策(生态功能区划、环保规划工程措施、绿地系统规划、生态与环境管理措施)评审阶段实施阶段四、生态规划的方法(一)多目标规划法(二)泛目标规划法(三)灵敏度模型(四)系统动力学方法五、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生态绿地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显得十分重要。生态绿地系统的规划,是生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构成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步骤。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是当今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必要途径。(一)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工作的内容 1.城市绿地指标与布局城市绿化覆盖率是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一般城市绿化覆盖率应达到30%50%,城市公共绿地指的是每个城市居民所占有的公共绿地面积。一般地说,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应达到6m2/人lOm2/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首先要保证绿地数量指标,其次实现绿色质量标准。2.卫生防护生态林带规划为了避免烟尘、噪声等污染源对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应在污染源与居民区之间设立卫生防护生态林带。防护林带宽度、林带走向、树种选择、防护距离大小的确定等,应根据污染源状况、有害物质的危害程度、污染治理状况以及当地自然、气象、地形条件和环境质量的要求,因地制宜、综合确定。(二)生态绿地规划步骤制定区域的绿地规划,首先必须了解该区域的绿化现状,对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和绿化指标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绿地系统的规划:1.确定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2.选择并合理布局不同的绿地类型,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和面积。3.根据该地区生产、生活水平及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研究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绿地建设的各项定量指标。4.对过去的绿地系统规划及建设情况,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提出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5.编制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及文件。6.提出重点绿地规划的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还可提出重点绿地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其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古建设年限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设计的依据。六、环境规划(一)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 2.综合性 3.区域性 4.动态性 5.信息密集 6.政策性强(二)进行环境规划的作用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注重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否则损失巨大、后果严重。环境规划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协调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有助于保障将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环境保护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将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进行综合平衡,环境保护才能得以顺利进行。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根据环境的纳污容量以及“谁污染谁承担削减责任”的基本原则,公平地规定各排污者的允许排污量和应削减量,为合理地、指令性地约束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消除污染提供科学依据。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环境规划是在运用科学的方法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环境效益的有效措施。5.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环境规划确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指标和各种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给人们提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可以指导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活动的开展,对有效实现科学的环境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三)环境规划的主要类型及内容1.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在污染源及质量现状评价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区划,确定规划目标,选择规划方法与相应的参数,制定规划方案,并进行评价与决策。2.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在对水环境污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划分控制单元,确定规划目标,设计规划方案,然后对各种规划的整治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便决策。3.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要在现状调查基础上进行预测及评价,将预测结果与规划目标相对应,比较并参照评价结果,按照各行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各行业的分目标及具体污染源的削减量目标。4.声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在声环境质量和噪声污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和声环境功能区划,提出声环境规划目标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综合整治措施。七、景观生态规划八、城市生态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