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实验研究设计》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3740587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65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准实验研究设计》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准实验研究设计》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准实验研究设计》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研究方法准实验研究设计 西方社会两种文化的对立:Kimble1984年在American Psychologist在发表文章Psychologys two culture,直接证实了西方心理学中也存在“科学”(scientism)与“人文”(humanism)两种文化倾向。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著名科学家和作家斯诺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西方社会中已形成了以科技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和以人文科学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人文主义两大集团,他称之为“两种文化”。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一、引论 在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方法论的不同。作为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而作为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现象学。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文化在贯彻实证原则时走向极端,以实证的原则衡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符合的就保留,否则就排斥,实证原则成了凌驾于方法和对象之上的根本原则,因而陷入了实证主义。现象学特别强调对人,特别是对人的独特性的研究,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作为研究的重点,强调描述的方法、整体论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 当代,心理学中发生了一种生态化运动(ecological movement)。它顺应了心理学回归生活的潮流,其方法论也会逐渐成为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心理学应仍然保持一种科学的精神,但研究方法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严格实验室的实证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生态化运动的兴起: 把生态效度作为检验研究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则。生态效度指一个理论或一个实验结果能够说明或预测人们在真实的、各种不同背景中的行为的程度。多元方法组合原则。 生态化取向很欣赏多元主义。多元主义不仅指多元方法,而且还指多元研究设计、多元取样、多元分析、多元变量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例如,同样一种研究可以采用多种研究设计:跨区域设计、纵向设计以及准实验设计等等。心理学生态化取向的方法论原则: 二、准实验研究设计(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Quasi-是一个前缀,意思是almost, seemingly, resembling。准实验设计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坎贝尔和斯坦利(Campbell then one group receives the treatment and the other does not. If the groups are truly comparable, and both groups have similar experiences, then we can assume that history, maturation, testing, instrumentation, and regression effects occur to both groups equally.We may assume that both groups change naturally at the same rate (maturation), experience the same effect of multiple testing, or are exposed to the same external events (history).If these effects are experienced in the same way by both groups, they cannot possibly be used to account for group differences on posttest measures. Therefore, they no longer are threats to internal validity. 历史因素: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外部事件被称为历史因素。如果这些外部事件影响被试分数,那么历史因素就会降低研究的内部效度(历史效应)。例如,前测和后测分数间的差异可能由处理引起,也可能由外部事件(历史因素)引起。但是,非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减少了来自历史因素的影响,因为两个组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被测量,他们可能经历了相同的历史因素。向平均数回归:向平均数回归是一种统计现象,其中在第一次观测中有极端分数(或高或低)的被试在随后的测验中倾向于得不极端的分数。在一项研究中,被试因在第一次观测中有极其高(或低)的分数而被选出,然而他们在随后进行的测验中所得分数的不同很可能是由于回归而不是处理造成的。但是如果在非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中存在回归效应,我们有理由认为 这种效应会平均地分布在两组间,因此它并不是造成组间差异的原因。 缺点:由于没有使用随机化的方法来选择或分配被试,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是不对等的,因而选择、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所以在作结论时,不能把统计检验结果的显著性绝对化,应当全面分析,谨慎解释。另外,实验组对照组都是用前测,因而该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 四、时间序列设计(the time-series design):定义:时间序列实验设计是指对某个被试组或被试个体进行周期性的一系列测量,并在这一时间序列中的某一点上呈现实验处理变量,然后观察施加实验处理之后的一系列测量是否发生了非连续性变化,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过程是:先进行一系列的观测,接着引入一种处理或者加入其他事件,然后再进行第二个系列的观测。通过比较处理前和处理后的观测值来评估干预处理或事件的影响。In a simple time-series design, researchers examine a series of observations both before and after a treatment. 时间序列设计的基本模式:O1 O2 O3 O4 O5 X O6 O7 O8 O9 O10从这个模式可以看出,时间序列设计是只有一个实验组的单组设计。但是重复测量的一种前测后测设计。没有对照组,但不是仅有一次前测和一次后测,而是只对一个实验组进行周期性的一系列前测和后测。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不同来确定实验处理前、后的观测次数,并且前、后的观测次数也可以不同。但总的来说,观测的次数越多越好。 法制报的发行对犯罪率的影响在报纸发行前对犯罪行为进行一系列观察,在报纸发行后再进行一系列观察,比较前后的观察结果。(O为观察,X为实验处理)例:对学生实施恶劣情绪管理计划的效果在实施这一计划之前对学校打架次数进行记录,在实施这一计划之后再进行记录,比较前后的结果。 时间系列设计两种可能的结果:时间系列设计中,在引入作为自变量的实验处理之后,处理效果如何,通常以处理后在时间系列中测验数据发生的不同形式的变化,与引入实验处理之前在时间系列中作为基准线测量的前测数据相比较而加以分析。一般情况下,这种时间系列设计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引入处理前后的数据可能有两种变化。一种是连续性的,另一种是非连续性的。 连续性的变化表现为基线斜率的变化;非连续性的变化表现为在靠近引入实验处理的前测与后测成绩水平截距高低的变化。如下图所示,除了展示了时间系列设计研究的两种可能结果外,还表明了两种可能的结果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情况。 O1 O2 O3 O4X O5 O6 O7 O8 GF图 时间系列设计研究的可能结果EDCB A A线处理后没有出现不连续性B线处理前后的成绩水平基本相同C线处理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D线处理后的水平发生了高的变化E线也发生了高的变化,但不久又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F线处理后的水平变化过一段时 间才发生了G线处理后的水平发生了低的变化 总的来说,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连续性,一是非连续性。D、E、F和G四线,都表明在引入实验处理之后,因变量开始的水平与处理前的成绩水平相对照,不是连续性的,即处理后的成绩水平不是处理前成绩水平的继续,而是比处理前的水平发生了或高(如D、E、F线)或低(如G线)的变化。基本上可以说这四条线的变化表明了由于处理引起了成绩水平的变化。A、B、C三线都没有在处理后出现非连续性,所以它们的连续性或水平变化,都不是由于引进处理变量而引起的,或者说处理对成绩没有影响。但是,在对处理所发生的非连续性变化进行解释时,除了要看到在引入处理后所出现的成绩水平高或低的变化程度,以及非连续性斜率的变化程度之外,还应当注意到这种变化的延续性和潜伏 性如何。 所谓延续性,是指如果引入实验处理后的成绩水平或斜率的变化不是持续的,则这种暂时性的变化不久又会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如E线所示。反之,处理后的水平变化将程度不同地持续下去,如D、F、G线表示出变化的延续性。所谓潜伏性,是指引入实验处理后的变化是即时发生还是潜伏一段时间后才发生。如果处理效果是即时的,则引入实验处理后,成绩水平或斜度就会很快发生变化。即在引入处理之后,首次后测的成绩水平就会发生非连续性的变化,如D、E、G线的O 5所示;如果处理效果具有潜伏性,那么,在引入实验处理之后,测验成绩水平的变化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发生,如F线的O5所示。 对时间序列设计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例: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想研究某种新的识字教学法能否提高教学效果,于是他连续地运用旧的教学法进行了四周的识字教学,并对每一周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其操作程序:第一周教给学生50个生字;第二周教给学生50个生字,同时检测上一周的学习效果;第三周教给学生50个生字,同时检测第二周的学习效果;第四周继续教给学生50个生字,同时检测第三周的学习效果;第五周则改用新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50个生字,同时检测第四周的学习效果依此类推,第五到第八周都采用新的识字教学法。如果以百分制记录检测的结果,则八周识字教学的效果记录如下表。 周 次1 2 3 4 5 6 7 8检测分数30 28 35 45 67 70 85 86表 识字教学法试验结果 将上表所示的数据表示成曲线的形式,这样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出引入新教学方法后的教学效果,如下图。 1 2 3 4 5 6 7 8X图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研究结果图示图中垂直虚线是引入新教学法的时间,即此前的四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此后的四周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两条斜着的虚线分别代表引入处理前后两个观测序列的回归线。 从曲线在引入新的教学法前后的变化可以直观地看到新教学方法的作用。 对时间序列设计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时,首先,要根据处理的效果是暂时性的还是持续性的。其次,要注意到除处理效果外,还有哪些其它因素可能对因变量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做出合理的分析和推论。如果假定实验处理 X 的效果是暂时性的,就可以根据实施处理前时间序列中的各次观测分数,求出直线回归方程或曲线回归方程,并利用回归方程,推测出实施处理后时间序列中的预测值,然后用 t 检验法,检验处理后的实际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以推断处理 X 的暂时性效果如何。 如果假定实验处理 X 的效果是持续性的或持久的,那么,对于处理之后所测量的结果是否由于实施处理X引起,应考虑实施处理X之前的回归直线与实验处理之后的回归直线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对两条回归直线差异显著性的检验,可以对截距进行差异检验。截距,指处理前的几个 O 值的回归线与纵坐标轴交点的纵坐标点,及处理后的几个 O 值的回归线与纵坐标轴交点的纵坐标点,将二者加以比较,用t检验法以检验处理 X 前后截距的差异。 例:美国康涅狄格(Connecticut)州在1955年发生了324次交通死亡事故,创历史最高记录。迫使州政府立即采取了限制车速的严厉措施。此后,1956年的交通死亡事故比1955年下降了40次。于是,州政府便据此作出结论,说这种变化是由于采取了严格限制车速措施引起的结果。 年份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325300275250225200 坎贝尔认为,不应仅就最接近实施限制车速措施(处理)前后各一年的记录数据作比较。而应当把这两年的交通死亡事故次数的变化,都置于实施严格限制车速措施前后的时间序列之中去考察分析。为此,坎贝尔在1969年发表论文,按时间序列,搜集了自1951年至1959年康涅狄格州每年所发生的交通死亡事故的记载数据;并用图解说明了他对实施限制车速措施所产生的效果的研究分析。如果把上述19551956年交通死亡事故的数字变化,置于这两年之前与之后的时间系列中去考察和分析,则会发现除了处理效果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对处理后的变化产生影响。 首先,在1955年采取限速措施之前的时间序列中,交通死亡事故曾出现过大幅度的起落现象,时间序列的基线是不稳定的,1952和1954年交通死亡事故的次数,甚而比实施限制车速措施后的19561959年时间序列中的任何一年都少。其次,1955年所发生的交通死亡事故的次数是该时间序列中的顶峰,按随机涨落的原理,顶峰之后便有可能由于回归的原因而发生逆转现象,而限制车速的措施又正是在事故发生的高峰之后实施的,这就不能排除有回归效应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这项时间序列设计的研究结果,应该将处理效果置于时间序列之中进行分析推断。一方面,从1951年、1953年和1955年来看,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次数是呈上升的趋势;而处理后则出现了事故持续下降的倾斜度,这可以说明采取严厉限制车速的措施,确实产生了使交通事故降低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还应充分估计到在时间序列中引进处理后所发生的变化,还可能会受到诸如上述其他因素的影响。 Campbell (1969)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a social policy change in Connecticut in the mid-1950s. The governor had ordered a crackdown on speeding, and Campbell made use of a time-series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is order on traffic fatalities. Campbell was able to obtain a wealth of archival data to use as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measures because statistics related to traffic accidents are regularly kept by state agencies. 对时间序列研究设计的评价:优点:1、可以较好的控制“成熟”因素对实验处理效果的影响。在O1O8的系列测量过程中,相邻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基本相同,可以认为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成熟”的发展基本相同,“成熟”仅发生在O4O5之间而不发生在其他时间间隔内应是一个小概率事件。2、可以有效的控制测验因素的干扰。由于每个被试的成绩都是经过反复测验而得到的一系列结果,这样就能够降低由于只做一次测验而出现的有偏样本成绩的概率,可以有效地减少测量偏差。 缺点:1、由于无对照组,因而不能有效地识别和控制伴随实验处理发生的偶发事件的影响,不能排除那些与实验处理同时出现的附加变量的影响。2、多次实施前测往往会降低或增加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从而在被试身上产生作用而影响其实验处理后的测量成绩。 时间序列设计具有相对的有效性,研究者可以使用这种设计积累研究资料,为进一步严格的实验研究和科学概括提供证据。有三点需要注意:1、研究中要保持实验情境的相对稳定,减少不必要的条件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通过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实验不能得到最后的、确定性的结论,如果想得到肯定的因果关系结论,应选用有控制组参加的实验设计。3、由于研究中对实验条件控制不是很严格,因此研究者应充分考虑那些突发的或随意事件,详细记录研究中伴随的各种事件,这有利于对结果作出更符合实际的科学评估和解释。 五、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定义:是指对一组被试连续抽取多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即选择完全相等的多个时间段,在其中的一个时间样本中实施实验处理,而在后续的另一个时间样本中并不实施实验处理,并通过对两种时间样本的观测分数之间的差异分析来比较实验处理的准实验设计。也就是对单一被试组进行无实验处理条件下的观测和有实验处理条件下的观测,而两种观测条件安排的时间取样具有一致性。在相等时间样本设计中,研究者是把一组被试作为两个相等的时间样本,以替代两个等组被试,即只用一组被试,既作实验组又作为对照组,分别先后循环接受相等时间情境中的不同处理,以便对照比较不同处理的效果。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的基本模式: XO1 O2 XO3 O4 XO5 O6或者 O1 XO2 O3 XO4 O5 XO6在上图的模式中,一个被试组接受时间间距相等的六次测量,其中第一、三、五次是在接受实验处理后进行的测量;第二、四、六次是在未接受实验处理的常规条件下进行的测量,两种条件下进行测量的时间取样一致。或者,安排的顺序相反。 例:关于改正或减少学龄前儿童在课堂里出现攻击性行为的研究,采用了这种设计模式。把幼儿园中一个有20名4岁幼儿(男12名,女8名)的原班,作为一个被试组。研究的目的是在不改变原任教师按课堂开放原则组织和管理该班的前提下,验证儿童集体积极行为的影响,对于改变伙伴攻击性行为(如对同伴脚踢、拳打、口咬和推搡等)的效果。研究者根据奖惩对改变儿童不良行为的作用的原理,并借鉴他人关于集体控制有助于儿童改正不良行为的研究结果,利用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研究集体控制是否有助于提高奖励和惩罚的效果。 连续43天,每天上午观察3小时。在正式实验之前,先观察并记录了全班儿童在课堂中攻击性行为的比率,取得了观测值O1,作为基线资料。实验分4个阶段进行。第1和第3阶段,施行控制条件(X0),即单独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对1小时内无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奖给糖果,令有攻击性行为者离开课堂3分钟。并分别随后得出了1、3阶段的观察结果O2和O4。第2和第4阶段,给予实验处理条件(X 1),即使用集体影响和奖惩相结合的方法,将全班20人分为5组,根据小组伙伴的行为进行奖惩,在1小时内小组中1人受罚,4人均不能得奖;小组内无1人受罚,则每人受奖。并分别随后获得了2、4阶段的观察结果O3和O5。 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实验处理(X1)的第2和第4阶段,课堂中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最少;集体控制与外部奖励、惩罚结合使用,比仅用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对于控制学龄前儿童在课堂中的攻击性行为,可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例:一位教师想研究学习反馈在学生写作学习中有无明显的作用。研究模式是:每周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实验周期共四个月,其中第一个月有学习反馈、第二个月没有学习反馈、第三个月有学习反馈、第四个月没有学习反馈。有学习反馈用XO表示,就是每周学生完成作文后,老师都要对其作文做详细的批阅和给出恰当的评语;没有学习反馈用O表示,就是学生每周完成的作文交来后,老师只是批上“阅”字和日期,不作任何修改和评价。在实验中老师悄悄地对学生的作文成绩进行成绩评定但不公布,这样就形成了如下表的实验模式。表 写作学习中反馈效应的准实验研究模式 第一次循环第二次循环(有反馈的学习成绩)XO1(无反馈的学习成绩)O2(有反馈的学习成绩)XO3(无反馈的学习成绩)O4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的数据分析:可对结果做三方面的检验:1、处理条件与无处理条件间的比较,以考察存在处理效应的可能性;2、分别在有处理条件下和无处理条件下考察时间因素的简单效应,这主要是分析研究中的时间效应或顺序效应;3、分析实验处理与处理顺序的交互效应,以考察在时间序列中不同处理的不同效应。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的评价:1、采用单组设计,实验处理后再重复进行做过的测验可能会增加或降低实验处理的敏感性。2、实验安排中,实验处理的间断出现会使被试产生新异感,并暴露实验目的,由此产生实验的霍桑效应。3、实验的重复进行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顺序效应。 六、非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在单组时间序列设计中,是对一个实验组进行一系列前测,然后施加实验处理,接着再进行一系列后测,通过比较施加处理前后测量的变化曲线确定实验处理的效应。但如果一系列的前测会使测量产生某种系列效应的积累而在量变基础上发生质变,则导致错误结论,因此可同时设置一个控制组,也进行一系列的前测和后测,但不对其施加实验处理。 In a time series with 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design, researchers make a series of observ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both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mparable comparison group. 设计模式:实验组:一系列前测 实验处理 一系列后测控制组:一系列前测 一系列后测或者: O1 O2 O3 X O4 O5 O6 O 7 O8 O9 O10 O11 O12 虚线以上是一单组时间序列设计,所以该设计具有时间序列设计的特点。同样,该设计还可以看作是不等组前测后测设计的扩展,所以也具有非等组前测后测设计的特点。 例:利用这种设计去研究和评价松弛训练的效果。研究者用一个整组作为实验组,试图帮助被试去发现松弛的方法,再从其他与处理有关的方面去找到一个对照组。为了建立一个与对实验组进行松弛训练(处理)之后所获测量值相比较的基线,以及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首先在实施处理之前,在若干不同的时刻,分别对两组的每名被试进行同样的一系列的各种测量,如对焦虑的测量、对休息时心率的测量等。于是从两组中获得了一系列的若干不同的前测结果。然后,对实验组进行松弛训练,在完成训练后,参照处理前进行各种测量的时间系列和项目,对两组再进行同样的一系列测量,并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因变量。 例:在教学中发现,初一学生对“零”的概念,以及零不能做除数的理解相当模糊,这时可以采用该设计来了解学生对有关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理解过程的变化趋势。在一所学校选择两个数学成绩较接近的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编制4份试卷,以零的概念、有关运算等问题为主,每隔1周时间对两班学生同时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用分数记录下来。接着,对实验组进行2节课的辅导、练习训练。研究者再编制4份与前测等价的试卷,每隔1周时间对两班学生同时进行测验,将测验的结果用分数记录下来,分别计算两班学生各次测验的平均分数,这样,实验组与控制组各有8个平均分数。 不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的数据分析:可以有两种统计方法进行检验:方法一:类似于非等组前测后测设计。研究者需要知道的是:实验组的前测与后测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的前测与后测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前测成绩中有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后测成绩中有无显著差异。求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成绩的平均数,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成绩的平均数;然后求出实验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平均数的差异,以及对照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平均数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实验组差值和对照组的差值进行比较。 方法二:类似于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对实验组的4个前测成绩、4个后测成绩以及对照组的8个成绩按单组时间序列设计的方法,求出各自的回归直线方程,这样就出现了三条回归直线方程。实验组前测成绩的回归直线方程记为L1;实验组后测成绩的回归直线方程记为L2;对照组的回归直线方程记为L3。检验直线L1与L3是否有显著差异,以确定两组在选择上是否存在偏差;检验直线L1与L2或者直线L2与L3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确定接受实验处理所产生的效果。 不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的评价:此设计结合了时间序列设计和非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特点,主要优点体现在既能对一组的一系列的观测成绩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解,也能对两组的前测和后测的系列观测成绩的趋势进行比较,以估计实验处理的效果。此设计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系列的前测和后测所引起的反作用效果对实验处理效果的影响。此设计是实际使用较多的研究设计,也被视为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准实验设计形式。 七、发展性研究方法(developmental research strategy):发展性研究方法是准实验研究的另一种类型,它可用于研究与年龄有关的行为变化。目的是描述年龄和其它变量间的关系。发展性研究方法的两种基本类型是横断研究设计(cross-sectional research design)和纵向研究设计(longitudinal research design)。这是两种专门用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各有优缺点,所以还有改进了的发展研究设计序列设计。在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年龄是最重要的自变量。 横断研究设计(cross-sectional design):横断研究设计是指在同一时间测量不同年龄的被试,具体来讲,就是测量和比较不同的被试组,其中每个被试组代表一个年龄或年龄段。然后将研究结果在时间的维度上综合整理,以描绘有关的心理活动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例如,想考察智商和年龄关系的研究者会选择3个不同年龄组的人40岁、60岁和80岁,然后测量每一组被试的智商。 横断研究设计的模式:样本A样本B样本C样本D样本E观测年龄图 横断研究设计示意图 例:想了解学前儿童客体运动表象的发展,随机抽取幼儿园4岁、5岁、6岁三个年龄组的幼儿为被试样本,在大约相同的时间内分别让他们完成相同的客体运动表象作业任务,比较不同年龄儿童作业成绩的差异,从而探查幼儿表征客体运动发展的年龄趋势。 横断研究设计可看作是非等组设计,不同的被试组不是通过操纵自变量产生的,而是通过现成的被试变量(年龄)确定的。 例:研究者发现,在学习成人榜样的新动作方面,1、2年级学生要比学前儿童强,为什么会这样呢?假设:年龄小的儿童不会本能地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而年龄大一点的儿童会用语言描述示范动作。为了检验这个假设,设计了一个横断实验。两个年龄段的儿童45岁和78岁。观看一个短片,是一个成年男子表演20个新的动作,比如用呼啦圈套一个充气玩具。 要求两个年龄段中的一半儿童在看影片时用语言描述示范者的动作(诱导语言情境),另一半儿童不要求用语言描述所观看的动作(被动观察情境)。影片放完以后,把每个儿童带入一个房间,里面有片子中看到的那些玩具,让他们演示片中的示范者用这些玩具做了哪些动作。 161412108642正确重复的平均数被动观察情境诱导语言情境 45岁78岁儿童的年龄图 年龄和语言描述对儿童重复榜样动作的能力的影响 至少有三个重要的结果:1、那些没有被要求用语言描述示范者动作的45岁儿童(即被动观察者)比同年龄段的那些被要求用语言描述的儿童(即诱导语言者)以及两种条件下的78岁儿童,对示范动作的模仿都要差。这表明,45岁的儿童在没有被明确要求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帮助他们学习的语言描述。2、在诱导语言情境下,年幼儿童的表现与年长儿童差不多。这表明,如果要求年幼儿童去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他们能学到和年长儿童同样多的东西。3、在78岁的儿童,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示范者的动作并无突出效果,即便没有要求,他们也会自发地用语言描述所见事物。 横断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可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省时、省力,效率较高。缺点:1、没有对被试作追踪研究,不能说明各种被试是如何成长的。实际上横断研究获得的不是同一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资料,而是以平均数来代表不同年龄群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这样的研究结果只能代表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理想的“认知主体”的发展。所以横断设计的研究结果只能说明一般的随年龄而变化的心理发展趋势,而不能说明发展的个别差异,更难以说明影响发展的各种有关事件间的因果联系。 2、其他年龄以外的因素可能造成组与组之间的差异。例如,40岁的妇女不仅比80岁的妇女年轻,而且她们的成长背景也不同,因为对这两组妇女而言,受教育的机会、工作和社会期望都不同。这样获得的研究结果可能并不能真正代表年龄变化的趋势,而可能只是反映了不同年代出生的被试群体与其生活的不同历史时期相联系的独特的经验。 同辈效应:年龄相同且生活在相似的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下的被试叫做同辈(cohorts)。一个年龄组被试与另一个年龄组被试存在差异,是由这两个群体成长时的文化或历史差异造成的,而不是真的由发展带来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同辈效应(generation effects or cohort effects)。这些环境的变化而非年龄的不同造成的组间差异,使同辈效应成为第三变量。在横断研究中,组与组之间的一代被试与另一代被试不同,所以年龄与其它变量间的显著关联可能实际上是由代间差异引起的。 例:横断研究一致地显示出青年人在智力测验中比中年人得分略高一些,而中年人的得分又比老年人高出很多。但是,智力真如这些结果所示那样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吗?事实并不总是这样。最近的研究揭示,个体的智力测验得分保持跨时间的相对稳定性。在横断研究中,老年人很少受到学校教育,使得其智力测验得分比中年人和青年人低,他们的智力测验分数并没有下降,但总是比那些年纪轻的人低。因此,横断研究发现的是一种同辈效应,而非一个真实的发展上的变化。 尽管如此,横断研究依然是发展心理学用得最多的一种设计。因为快捷便利,可以在一年内,以不同年龄段的个体为被试,对其进行测试。同时,当没有理由说被研究的群体具有非常不同的成长经历时,这个设计就可以得出有效的结论。主要是在对时间跨度大的发展进行推断的研究中,同辈效应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纵向研究设计(longitudinal research design):纵向研究设计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重复测量同一被试变量,对同一组被试的一个特定变量作两次或更多次测量以调查其随年龄变化的关系。纵向研究设计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发展心理研究,对个体追踪的时间需要多长,视研究目的而定。如研究早期经验(如早期识字)对个体以后发展的影响,一般要追踪到入学以后。 追踪研究一般至少要有三个连续的时间的测查点,各次测查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多长,部分取决于被试的年龄。被试的年龄越小,时间间隔应越短。这是因为儿童身上可观察到的变化,新生儿以日计,婴儿以星期、月计,而幼儿则以半年或一年计。如果时间间隔过短,儿童变化不明显,徒然浪费了人力、物力;如间隔过长,则可能会遗漏发展过程的重要变化,使研究者看不清发展的完整过程或全貌。 纵向研究设计的基本模式:样本A观察前样本A观察1样本A观察2样本A观察3样本A观察4时间图 纵向研究设计示意图 纵向研究设计与时间序列设计非常相似,不过在纵向研究设计中,不施加实验处理,研究的自变量或准变量就是时间或年龄。纵向研究可被描述为先后对一组被试进行的一系列观测,其中首次观测与最后一次观测的结果的差异应被看作是发展效应。 非典型性纵向设计:纵向研究设计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不单是指追踪个体随着年龄增加而进行的追踪研究,而是包括了各种现象的发展性研究。例:有研究者为考察30年中人们吸毒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每隔10年就到同一所大学去测量大一新生的态度和行为。因为每隔10年测量的是不同的被试,许多研究者不认为这一研究属于纵向研究。也就是说,纵向研究设计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观测单一被试组的发展变化。尽管这项研究不同典型的纵向设计,但也是在较长时间内考察事物发展(或社会演进)的一个典型例子。因此,把这种类型的研究定义为纵向研究,但把它叫做非典型性纵向设计。 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没有代间效应,因为研究者在较长时间内考察的是同一个被试组,而不是对不同年龄的被试组进行比较。2、由于纵向研究设计获取的是同一组被试心理连续发展的资料,研究者不仅可以查明这一群体共同的发展模式,还可以讨论单一被试的行为是如何随年龄而变化的,即考察发展的个别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稳定性。 例:对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追踪研究。研究者首先测查了初入学的7岁儿童,发展其认知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者把儿童区分为两类,分别定义为认知发展水平高组和低组。想知道的是,在相同教育条件影响下,在小学阶段高组和低组的认知成绩的差距是否稳定存在呢? 对这两组儿童在9岁和12岁时继续进行了追踪测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该项研究的实验条件下,儿童早期表现出的认知发展个别差异随年龄增长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存在三种可能性:一是两组的差距随年龄的增长仍稳定存在,不存在两者的交互作用,描绘出的两组曲线将呈等距上升形状;二是随年龄增长,高组和低组的发展曲线将呈越来越大的剪刀差,即高低组的差距越来越大;三是两组的发展曲线将呈合扰趋势,即随年龄增长,差距越来越小。 缺点:1、纵向研究极其耗费时间。2、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3、纵向研究受被试高退出率的影响,被试缺损(participant attrition or participant mortality)会降低研究的内部效度。被试缺损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使研究者很难对研究发现作出概括性的结论。4、对同一被试重复测量,研究后期获得的分数可能部分的受被试先前接受测验的影响。 纵向研究横断研究优点缺点无同辈或代间效应可以评价被试行为的变化耗费时间被试可能中途退出造成偏差存在练习效应研究效率高不要求被试长期合作无法评估被试的发展有同辈或代间效应表 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序列设计(sequential design):为了取长补短,把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的优点结合起来,序列设计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序列设计是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被试并对其进行追踪。 例:想研究612岁儿童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可以从2002年开始测量一个6岁的样本(1996出生)和一个8岁的样本(1994年出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接着在2004年和2006年再次测量两个群体的推理能力。 8岁10岁12岁8岁6岁10岁同辈比较横断比较纵向比较2002 2004 200619961994群体出生的年份测试的年份图 序列设计的例子。两个儿童样本,一个样本生于1994年,一个样本生于1996年,对他们从6岁追踪观察到12岁。这种设计使研究者能通过比较生于不同年代的同年龄儿童,来评估是否存在同辈效应。如果不存在同辈效应,这个设计中的追踪比较和横断比较就能使研究者得出一个有关发展变化的强度和方向的强有力的论断。 这样的序列设计有三个优点:1、它能使我们能够通过比较生于不同年份的同龄儿童的推理能力,来决定同辈效应是否对我们的结果产生影响。如果这两个样本并无差异,那么认为不存在同辈效应。2、它能使我们能在同一项研究中同时进行横断比较和追踪比较,如果在追踪比较和横断比较中,逻辑推理能力按年龄变化的趋势是相同的,那么我们可以确信这些趋势代表了真实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变化。3、序列设计比标准的追踪设计更为有效。在例子中,尽管只追踪了4年,但可以得到逻辑推理能力6年的发展状况。这种将横断和追踪设计结合起来的方法比这两种方法的单独使用更有效。 设计程序优点缺点序列设计隔一段时间,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人进行重复测量,从而把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结合了起来。从同辈效应中区分出真正的发展趋势;可揭示出一个群体经历的发展变化是否与另一个群体相似。比追踪研究的花费要小,耗时要短。比横断研究花费多、耗时长;尽管是最佳设计,在把所得发展变化推广到另的群体中去时仍然有一定的问题。表 序列设计的优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