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四辩稿1

上传人:hong****2021 文档编号:20664572 上传时间:2021-04-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四辩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四辩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四辩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辩稿1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评委以及在场的各位观众,本场辩论赛,我方的观点为:道不同,相与谋。1.何谓“道不同,相与谋”,今天我方的理解为:两个个体在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的情况下还可共事、交流。其前提是双方存在相互谋的可能性,而且有平等交流的机会。我们可以选择谋或者不谋,因此,基于今天的辩题,有两种形式是不可取的。一是不相与谋导致道不同(本末倒置),二是道不同不足为谋。今天相与谋或不相与谋的讨论是基于道不同的基础上,一切的讨论都由道不同引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往往被先入为主的思维引导,一旦在没有考虑到道是否相同的情况下先认定了我们不能与之谋,或是由于主观臆断对对方产生错误的判断而不足以与之谋,那么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难了,而且,通过不谋想要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有时也会因没有参照而造成自我迷失。2.我们提出道不同,可以选择相与谋。我们说可以选择,不是要求我们一定相与谋,这里蕴含着一种包容,融合,相互学习互补增进的价值取向。差异的存在为常态,所以道不同者的相互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在道不同相与谋、这种符合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模式中,道的相互碰撞可以完善旧的道,甚至出现新的道,这是进步的体现。所以我们说,即使道不同,亦可选择相为谋。3.针对趋同问题:道具有逐步完善性,没有一种道是至善至美的,我方并没有说相与谋之后一定会做出改变,即使有所改变,那也是针对自身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改变,因此我们说可以通过双方的交流合作,促进思想行为上的进步相互学习,借鉴对方的可取之处,以此来完善自己的道。4.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无论如何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它总要符合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也即个性离不开共性。社会发展中,个性是我们需要的,但如果过分片面地强调个性,不谈共性,以个性或以自我为中心,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为准则,不跟矛盾的对立的一方进行必要的合作,不和外界不同的道进行交流学习,就只能破坏整体的功能,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双输而不是双赢。5.当今时代的趋势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因此,在今天道不同相与谋显得尤为重要。个人、团体和国家的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而在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来促进各方的更好发展。这种谋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包容博大的胸怀,对团队来说是一种交流提升的机会,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大国气概,这不但不会损害双方的道和利益,反而能够协调、统筹各方,达成一个符合双方利益的共识,更有利于各方的发展。6.也许对方辩友会说道不同仍相与谋会有很大的风险,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风险是必然的,而发展是必要的,同时,对于谋结果的有害性我们也是可控的,既然我们在道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了相与谋,那么我们必定已预想到了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也会做好一定的准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得到好结果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就算是结果不好,我们也能够坦然接受,因为我们努力过、尽力了,不会后悔。抒情部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思想品行方面来认识道不同相与谋,那么我们会发现这是一种包容。何谓“包容”,他并不是指全部的、无条件的容忍,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德。(他像一朵芬芳四溢的鲜花,香染四季;像一篇内涵睿智的美文,陶冶心迹;像一潭清澈甘甜的泉水,滋润心田。)如果一个人懂得包容,那么不管在什么地方他都能够得到各种契机,最终他的人生将是圆满的,而他回馈给生活的也是微笑多于眼泪;懂得包容的人也不会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挂在心上,他们秉持着以善为基,以人为本的信念,心存万物,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愁苦;懂得包容的人往往知足常乐,拥有一颗平常心,不强求,不妄念,总是在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因此,学会了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了包容的人,就懂得了快乐。为谋,作为一种客观结果,我们可将谋分为两种,一是谋利,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我们可以暂时搁置不同,共同谋划。二是谋道,道具有逐步完善性,没有一种道是至善至美的,因此可以通过双方的交流合作,促进思想行为上的进步相互学习,借鉴对方的可取之处,以此来完善自己的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