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査》ppt课件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375841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弗洛伊德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弗洛伊德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弗洛伊德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院 崔大江,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派又称深层艺术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渐成气候是梦的解释(1900)。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创始人,弗洛伊德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阐释的心理学家。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 其代表作有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1895),梦的解析(1900),创造性的作家与白日梦1908),图腾与禁忌(1913),自我与本我(1923),文明及其缺憾(1930)等。,文学院 崔大江,弗洛伊德代表作,歇斯底里症研究,与约瑟夫布鲁尔(Josef Breuer)合著。(Studies on Hysteria / Studien ber Hysterie,1895) 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Die Traumdeutung,1899) 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学(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1901) 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1905) 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 / Totem und Tabu,1913),文学院 崔大江,论自恋(On Narcissism / Zur Einfhrung der Narzimus,1914) 超越快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1920) 自我与本我(The Ego and the Id / Das Ich und das Es,1923) 幻象之未来(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 ,1927) 文明及其不满(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1929) 摩西与一神论(Moses and Monotheism ,1939) 精神分析概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1940),文学院 崔大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摩拉维亚省小城弗莱堡,也就是今天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小镇。犹太人。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是以经营羊毛和棉布为生的商人,母亲阿玛利亚生有八个孩子,弗洛伊德是长子,他有两个弟弟,五个妹妹。他上面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幼年家境较好。1860年,雅各布一家迁至维也纳,弗洛伊德开始了他几乎长达80年的维也纳生活。当时他家境拮据,在一处贫民区安家。弗洛伊德自小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且胸怀大志,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文学院 崔大江,1865年九岁时提前一年以第一名成绩考进所在区的斯佩尔中学,一度醉心于人文学科。17岁中学毕业他最终选择了医学。他曾在不同的场合几次诉说他并不喜好医学:“不论是彼时,还是此后,我从未对医生这一职业产生过什么特别的兴趣。” 由于在各学科间的游荡和注意力的不时转移,使他比别人迟三年,直到1881年25岁才毕业。,文学院 崔大江,1882年4月的一天弗洛伊德偶遇一位美丽的犹太姑娘玛莎伯奈斯。玛莎1861年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世家,有良好的教养。两人相识两个月便定下了秦晋之好。1883年6月,玛莎举家搬迁至汉堡附近的万自兹贝克居住。弗洛伊德与玛莎开始了三年的分离生活。在三年间弗洛伊德写了900多封情书。他在信中写道:“别忘了,美貌只能驻留几年,而我们将共度终生。一旦青春的的娇美流逝,则修饰容貌的便惟有善良、理解之美,而这正是你的长处。”1886年9月14日,两人结婚,弗洛伊德30岁。他们育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文学院 崔大江,人生后期,1923 年春,他被诊断患了口腔癌,这与他每天抽20支雪茄的习惯有关,即使在癌症被发现后他也没改变这一习惯。19231939年,他接受了33次手术。虽然非常痛苦,但他拒绝使用止痛药。他的头脑仍然十分清醒,并继续为病人诊疗和著述。1933年纳粹执政后迫害犹太人,他们在柏林公开烧毁弗洛伊德的著作,理由是他夸大性问题来毁灭灵魂。弗洛伊德在1938年维也纳被占领仍不愿离开维也纳。最后,由于他女儿A.弗洛伊德被捕,她的房屋屡遭纳粹匪徒抢劫,才同意去伦敦。后来他的四个妹妹都在奥地利遭纳粹分子杀害。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卒于伦敦。,文学院 崔大江,1920年他26岁的女儿去世,也许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两个儿子参加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弗洛伊德在1920年建立了死本能理论,即死的愿望,生本能或存活本能的对立面。然而,即使如此,弗洛伊德的声望从19191939年一直处于顶峰。在这一时期,弗洛伊德发展了他的人格理论。,文学院 崔大江,1919年弗洛伊德创办了一家国际性的出版公司,专门出版发行精神分析学方面的杂志和书籍。到1938年纳粹查封前,该公司已经出版了5种杂志、150种书籍。,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医生兼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四个 妹妹在奥地利被杀。 1933 年纳粹下令烧毁弗洛伊德的 著作。弗洛伊德自嘲道,历 史还是进步了。,文学院 崔大江,弗洛伊德名言,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 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依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没有她们,情形会更糟。 人生有两大 :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悲剧,文学院 崔大江,一、主要理论观念 1、潜意识 2、泛性论 3、本能说 4、人格结构 5、论梦,弗洛伊德(18561939),文学院 崔大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与性本能,无意识,前意识,意识,被意识压抑,浮现于意识,非理性心理,(性本能),人格结构,超我,(道德化的我),(现实的我),自我,(快乐原则),本我,本能冲动(1ibido),文学院 崔大江,一、主要的理论观念。 1、潜意识:这是弗洛伊德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贡献。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面(精神结构说/心理结构说)。,文学院 崔大江,精神层次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文学院 崔大江,意识:表层,人的心理状态的最高表现,仿佛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宰; 前意识:暂时退出意识的部分,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不属于意识,但还是有可能返回到意识领域中去 ; 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欲望。它们时刻想冲出前意识和意识的表层再现出来。然而,意识的抵制作用强迫它们留在潜意识深处。因此,潜意识是人的内心生活的能量的蓄积库,是一种被压抑的东西。没有一个心理过程不属于潜意识系统的,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一切言行。 潜意识的特点:原始性非逻辑性非道德性非语言性,文学院 崔大江,潜意识,意识,前意识,冰山理论,人的全部精神生活,如同一座漂浮于海上的冰山。 意识世界只是呈现在海洋表面上的山尖,它在全部精神世界中只占一小部分,而无意识世界则是海洋下面的那巨大的山体。,文学院 崔大江,2、冰山理论:意识露于海面之上,占1/8;前意识处于海平面部分;潜意识没于海水之中,占7/8。 3、潜意识的主导作用: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支配意识。 4、潜意识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贡献:、展示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 、把文学作品的心理分析手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局限性:贬低了意识和理性的作用。,文学院 崔大江,2、泛性论,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性欲三论,把生物发生原则用于研究心理性欲的发展。1914年,他发现自恋的心理现象。 婴儿性欲(自恋);恋母情结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和恋父情结伊莱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 人从儿童时期就有了性的意识。恋母弑父情结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占有突出地位。 潜意识与性:如果说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一切言行,那么性(尤其是受到压抑的性)就可能是潜意识的主要内容。 后期的弗洛伊德思想中,对于性的强调渐与文化结合起来,譬如有关艺术的升华原则中就有了点社会学的意味。,文学院 崔大江,“ 哈姆雷特能够作所有事,但却对一位杀掉他父亲,并且篡其王位、夺其母后的人无能为力。这人所做出的正是他自己已经潜抑良久的童年欲望之实现。于是对仇人的恨意被良心的自谴不安所取代,因为良心告诉他,自己其实比这杀父娶母的凶手好不了多少。”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文学院 崔大江,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青春期(1218岁),心理性欲 发展阶段,性爱密码,文学院 崔大江,口唇期(oral stage):从出生到1岁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肛门期(anal stage):23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性器期(phallia stage):45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俄狄浦斯情结),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结)。 潜伏期(latency stage):6岁到12岁左右。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生殖期(genital stage):13岁到18岁。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文学院 崔大江,口唇期,从出生到1岁半,性感带主要集中于嘴唇、舌头和口腔黏膜上,是“为吸吮而吸吮的享乐”与满足。 这种吸吮的第一个性目标是母亲胸乳,随后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手指。,文学院 崔大江,肛门期,出现在生命的1-3岁,动欲区在肛门区域,快感主要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以及触弄和玩耍大小便。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有序地排泄,使之符合社会的卫生习惯要求。,文学院 崔大江,性器期,从大约3岁至5或6岁,性满足的来源从肛门区转移至生殖器期。在这一年龄,儿童开始有了自己的“性生活”:一方面通过抚摸和玩弄阴茎或阴蒂会产生快感,另一方面开始向外界寻求爱的对象母亲或父亲,于是产生恋母或恋父情结。,文学院 崔大江,恋母情结 同性恋,男孩(爱并依赖妈妈) 崇拜父亲拥有妈妈的事实,我要像爸爸一样爱护妈妈,排斥爸爸,为什么妈妈是爸爸的,不是我的?,爱护女生,习惯及心态等方面并逐渐向“女性”发面发展,“精神上的女生”,喜欢男生,同性恋,文学院 崔大江,潜伏期,611岁,儿童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看似停滞或退化的现象。这一阶段儿童常常讨厌异性而喜欢和同性相处,如果心理发展只停留在这个阶段,成年后就会出现同性恋倾向。,文学院 崔大江,青春期,11-13岁开始,青春期生理的成熟重新唤醒了前期压抑的性冲动,荷尔蒙激素的大量分泌。青少年的性需求指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建立两性关系。,文学院 崔大江,3、本能说(P27),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指由躯体的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方面的一种先天状态,本能是人内部的需求和冲动,分为自我本能、性本能(合称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是一种表现人的爱欲和生命发展的本能力量,代表着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创造性的活力。 死的本能是以破坏为目的的攻击本能,其目的是毁灭生命状态。(死欲):自虐、他虐,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4人格结构,1923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详细阐述了精神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有三个因素决定着意识和潜意识交织起来所形成的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进程。这就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它们与潜意识、意识和前意识相对应。认为人格的构成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组成部分。 本我力比多(性力)愉快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理想原则,文学院 崔大江,人格结构的要素,快乐原则:传布着本能的冲动和需要,本我(Id),现实原则:控制着本我的冲动, 同时又寻找现实的途径来满足这些需要,自我(Ego),道德原则:决定自我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 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超我(Superego),文学院 崔大江,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文学院 崔大江,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 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 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 在弗洛伊德看来,如果这三个系统保持平衡,人格就得到正常发展。三个系统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往往产生焦虑,导致精神病和人格异常。,自我,本我,超我,因此,文学院 崔大江,和谐发展,文学院 崔大江,失衡,文学院 崔大江,本我是原始的,生来就有的潜意识组成部分,遵循顺应本能冲动的愉悦原则。 快乐原则 自我代表理智,以社会的原则控制本我的活动。一方面,自我需要驾驭本我,另一方面又要舒缓本我的紧张,当然这种舒缓需要协调于现实。现实原则 超我是伦理化的自我,带有理想色彩。理想(道德)的原则。 弗洛伊德描绘了人的内心生活的冲动与控制的作用过程, 这种作用的平衡与不平衡造就了人的精神的健全与变态的表征。,文学院 崔大江,三重人格学说和“力比多”理论:,1、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伊德(id,本我),无意识的,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 自我(ego),代表理性,按“现实原则”活动; 超我(superego),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 2、“力比多”理论: 内容性力(隐藏在无意识领域里的本能欲望)。 力比多的愉快原则同一切化学物理运动一样,向平衡状态或和谐状态发展,伴随着平衡状态或和谐状态的出现,身体也就从不愉快和不满足状态进入愉快和满足状态。 力比多的现实原则受到文明社会的限制、约束和压抑,把节余下来的精力用于其他一些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 弗洛伊德泛性主义的文艺论者,把社会的人降为动物的人,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5梦的学说,无意识,意识,意识,无意识,无意识,梦,白日梦,文学院 崔大江,著作:梦的释义(1900年),开创了一种研究心灵和精神病理现象的新领域。 梦是一种被压抑、压制的欲望的伪装形式的满足。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活动和表现形式 (白日梦)。 1、梦的本质是用伪装的形式表现被压抑的本能欲望。 2、梦的内容弗洛伊德把梦的内容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表层意义,称之为梦的显意即显梦(所记得的梦中形象);一是深层意义,可叫做梦的隐意即隐梦。 ”(隐藏的欲望)。 。 3、梦的四种作用方式: 压缩:多种潜在思想被压缩成一种形象; 移置:把潜在思想的重点移开; 表现手段:把梦的思想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二次加工:把梦中的材料加工成近于连贯的情节,文学院 崔大江,释梦理论梦是欲望的满足,1、儿童的梦:儿童在梦中采取公然满足的方式; 2、成人的化装的梦:要满足的欲望是为意识所禁止的, 不得不以化装的形式来满足; 3、焦虑的梦:这种梦是毫无隐蔽的欲望的满足,只是这 欲望已经是他所摒斥的,便产生焦虑。,梦的三种类型,文学院 崔大江,论梦,首先,梦问题有巨大的压缩作用。压缩也有一种躲避意识监视的侧卧身。同样,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时也是为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其次,梦问题呈现视觉的形象,有抽象、无形的思想,在梦的世界里,最为活跃和流动不定的问题与记忆相关的情结性表象,具有很强的可再现性;三,梦中的视觉形象几乎老是处在一种调试紧张的“戏剧性”中,四是梦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特别是与性有实质的联系。,文学院 崔大江,主要观点: A弗洛伊德发现和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 B梦总有巨大的压缩作用,可作的精神分析可以多出内容的612倍。压缩有一种躲避意识监视的倾向。 C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时也是为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 D梦总是呈现视觉的形象; E梦的视觉形象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照,总是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戏剧性”中; F、梦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文学院 崔大江,心理治疗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文学院 崔大江,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阻抗。指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是自由联想过程中不能或不愿意与咨询师讨论的某些观念,想法或经历。来访者也许会认为这些内容是无关紧要或是难以启齿的,但是其背后往往隐藏了来访者生活经历中极为深切重要的情感体验。由于这些情感体验会对来访者显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情感的不适,所以必须依靠阻抗将其压抑在潜意识中以免进入意识,因此克服阻抗往往是治疗前进的重要步骤。,文学院 崔大江,二、有关艺术的论述。 弗洛伊德直接论文学艺术的著作: 梦的解析(1900年,其中有关于俄狄浦斯王 与哈姆莱特的精彩分析)、戏剧中的精神变态人物(1905年),创造性的作家与昼梦(1908年)、列奥纳多.达芬奇及其童年的一个记忆(1910年)、米开朗琪罗的摩西(1914年)、论幽默(192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年)与文明与缺憾(1930年)等,文学院 崔大江,弗洛德对心理学的贡献涉及到人类动机即动力心理学的研究,而他在精神分析研究中所涉及的难题几乎无不可以给艺术理论以深刻的启示。 弗氏的艺术观点 (一)、关于艺术家审美动力的研究 (二)关于艺术家早期经验与审美创造关系的观点。 关于审美动力,弗洛伊德第一次明确地把它纳入潜意识范畴,与潜意识的关系最紧要的是力比多。,文学院 崔大江,正是力比多的转移这一点出发,弗洛伊德形成了以下三种观念: 1、艺术家追寻压抑的宣泄或者力比多的转移往往具有固着性,因而他们同精神病人颇有相似之处。艺术家能够找到一条绕过现实性挫折的道路,并且对挫折压抑等有替代性补偿,艺术家不会永久驻留在虚幻性的状态中,他们有能力返回现实,避免了沦为精神病患者的命运。 2、艺术中的形式只是隐秘个人心得体会得以满足的过渡物,而形式之下或背后的内容才是真正使人得到快乐的情绪对象。 3、任何形式都透露或掩饰着变形了的欲念。,文学院 崔大江,(一)关于艺术创造动力的观点,升华说: 把物理学能量守恒原理移用到心理学,解释人的一切社会活动。 人的能量的源泉是由人体生物能转换而来的心理能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原欲”。 所谓移置作用是指能量从一个对象改道注入另一对象,本能的根源和目的保持不变,发生改变的只是目标对象。 于是,艺术的产生不是纯粹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文学院 崔大江,审美动力: 弗洛伊德第一次明确地把它纳入潜意识范畴。与潜意识关系最紧要的是“力比多”(在早期著作中专指性欲,后含义逐渐泛化),因为它衍化为种种意图和愿望,其实质是一种动力性的因素;问题在于:A人类的文明必然构成对力比多的种种限制,与此同时,社会化的程度决定了它必须迁移到一种不但不危害社会规范而且还同时有利于社会化发展的活动上去。B 社会的规范、约束和限制把节余的精力转移了,却未必能彻底地转移它。于是,就有可能产生如此两种后果:一是精神的压抑;二是被压抑的精神的爆发。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从早期就遭受到这样的压抑,并因此在心理的深处积贮下来。这种积累或潜伏下来的东西可能转化为受阻的能量,它往往要求在不受意识稽查的空档上得以释放。,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 “力比多”作为一种动力性因素 “力比多”欲望的三种满足方式 A、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宣泄 B、倒流或固着,形成病态的情结或受压抑而引起精神疾病 C、是转移和升华,这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方法,文学院 崔大江,艺术家: 是一类寻求力比多能量宣泄或转移的人。让节余的精力通过想象升华到为社会认可的方向上去,而一般人更近乎一种纯粹力比多的转移。昼梦和夜梦作为潜意识能量的去处往往是一个自私面是隐藏的世界,充满了令人羞耻的内容,有些甚至是不可告人的。弗洛伊德坚定地认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的幻想者。 艺术作品: 作为一种心理意义的特殊形式,可以成为人人都可以进入并且从中得到替代性满足的对象,从而构成对现实生活中无以呈现的欲望的补偿。,文学院 崔大江,(二)关于艺术创造是白日梦的观点,弗洛伊德: 一篇作品就象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期曾经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就是它的替代物 。 (创作家与白日梦 ) 第一,文艺与梦在幻想性方面类同。 第二,文艺与梦在压抑性的发泄方面类同。 第三,文艺与梦在象征性方面类同。,文学院 崔大江,艺术家与创作 “艺术家本来是这样一个人:他从现实中脱离出来是因为他无法在现实中满足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的要求。于是,他在幻想的生活中让他的情欲和雄心勃勃的愿望充分表现出来。但是,他找到了一种从幻想的世界返回到现实的方式:借助于他的特殊的天赋,他把他的幻想塑造成一种新的现实;人们把它们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反映而给予公正的评价。”,文学院 崔大江,创作与白日梦,梦和艺术家的创作意识 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患者 梦和文学艺术作品之间的一致性 梦和文学作品的差异性,文学院 崔大江,(三)艺术家早期经验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弗洛伊德: 人们常把诗人的生活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想象得过于简单。从对幻想的研究所获得的观点出发,我们得承认如下事实:一件强烈的现实事件在诗人心中唤起了对一个更早的、多半属于儿童时代的事件的回忆,正是从这一儿童期的事件中萌生出愿望,这愿望又在如今的作品中得到满足。,文学院 崔大江,弗洛伊德有三种观念:(1)艺术家追寻压抑的宣泄或者力比多的转移往往具有固着性,他们同精神病人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与精神病人有别,因为艺术家往往成功地找到一种绕过现实原则所造成的挫折、压抑等的方式或道路,并且实现对挫折、压抑等的替代性补偿,最终逃脱了沦为精神病患者的厄运。同时,艺术家虽然比常人更善于中断与现实的联系从而进入一种虚幻的状态,但是他们不会永远驻留其中,他们具有足够的心力返回现实。,文学院 崔大江,(2)艺术中的形式只是隐秘个人性欲得以满足的过渡物,而形式之下或背后的内容才是真正使人得以快乐的情绪对象。形式诱饵。 (3)任何形式都透露或掩饰着变形了的欲念,因而对艺术作品的符号加以解剖,最终都可以达到艺术家意识深层的内容。,文学院 崔大江,例1 达芬奇对圣母像的热情就是对早年离别的母亲的情绪升华。同样,对于接受来说,特定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乃是因为它既不损害内心的“超我”,又和“自我”甚至“本我”相协和,从而达到高度的净化。 例2 以弗洛伊德本人为例,他特别迷醉于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就是因为后者使他不知不觉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据圣经旧约说,摩西起初是一个不为人重视和赏识的先知,他的预言的正确性只是到了最后才被人们认识。可见,1914年时弗洛伊德对摩西的那份共鸣和热情,是其理论的最好的一个注脚。,文学院 崔大江,艺术家的早期经验 弗洛伊德对艺术家早期经验的探究,是对 审美动力问题的逻辑延伸。精神分析对艺术家早期经验的注意有两个很鲜明的特色: (1)为了突出早期经验和艺术创作的重要 关联,倾向了把这种关联看作是无所不在的、普遍性的事实; (2)艺术家的早期经验是理解其作品的一把钥匙。,文学院 崔大江,例1 弗洛伊德推断,达芬奇的亲生母亲可能非常宠爱儿子,并由此促成了达芬奇性意识上的敏感,对母亲产生了强烈的俄狄浦斯式的依恋。但是,早年的离别使这种依恋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正是这一原因,达芬奇得到了成为一个艺术家的两个重要条件:(1)异乎寻常的驱力;(2)使驱力的满足受到压抑的种种条件。达芬奇的绘画杰作中的异性形象虽然是在复活他母亲的动情微笑,表白了一个小男孩对母亲迷恋的纯真的希望,但是这种表白是完全升华了的形式。,文学院 崔大江,例2 达芬奇的名画圣安妮与圣母子,艺术家潜意识地表现了对生母和后母之爱的渴望。 首先,圣母衣服上秃鹫的轮廓线及尾巴直接引往圣子的嘴唇,暗示了画家的某种心理。两个女性的笑意盈盈的面容都是母爱式的,而且两者都一般年轻、优雅和富有魅力。 其二,这种描写已有悖于圣经中的描写。圣经上圣安妮的实际年龄要大得多。 最后,该作品的构图也是饶有意味的:画中的三个人物呈三角形,暗示了达芬奇希望得到两个母亲的爱抚和养育的潜在愿望。总之该画使达芬奇童年时期的最内在愿望得到了升华性的满足。,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圣母子与圣安妮被认为是达芬奇生前最后一件杰作。据说1519年达芬奇去世前花费20年时间苦心描摹的作品,它成为当时佛罗伦萨最有影响力的绘画之一,也助达芬奇登上文艺复兴艺坛顶尖,与米开朗琪罗等人并驾齐驱。画家让圣母马利亚坐在她母亲的膝上,外祖母圣安妮虽然也很年轻,但仍感到圣母的身躯太大些,她难以承受如此重量。可是圣安妮脸上展现的笑容,是对着眼前那个顽皮的小外孙-耶稣(耶稣正从母亲的手中挣脱下来,想要骑在羔羊身上)而发出的,马利亚倒象坐在安乐椅上那样,毫不介意地伸手要去抱耶稣。,文学院 崔大江,类似的分析,还见于弗洛伊德对于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卓夫兄弟等作品的分析。他认为,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恋母弑父的情结。,文学院 崔大江,弗洛伊德艺术心理学思想瑕瑜互见,要求我们以一种相当审慎之态度舍其粗而取其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艺术创作的动力、艺术家的心理素质、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艺术的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次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艺术主体深层意识内容,立足于潜意识理论,大胆挖掘人类幽深的隐秘世界。对潜意识的开拓性的挖掘使他成为了对20世纪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但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非社会性倾向也使他饱受诟病,成为20世纪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文学院 崔大江,三、必要的批评,弗洛伊德艺术心理学思想瑕瑜互见的特点,要求我们以一种相当审慎态度“舍易见之粗”而“取难论之精”。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合理性和贡献 1发现了人的潜意识 2涉及艺术理论的几乎所有问题 3对全世界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缺陷 1对文艺解释的非社会学倾向 2把所有的文艺都看成与情意综有关 3用“六经注我”的方式进行作品分析 4把文艺看成是性的替代性满足,文学院 崔大江,必要的批评,好处:首先,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研究的视线牵入艺术家的最幽深的内在世界的心理学家。其次,弗洛伊德是几乎接触了艺术理论的所有方面。第三,他作为第一个对艺术问题表现极大兴趣的专业心理学家,影响很深远。 不足:第一,在总的原则上,弗洛伊德理论的非社会学倾向,不但在前提方面是不可验证的,而且在许多地方引申得有点离奇。二是,是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然地和潜意识领域中的童年情意有关,或者更进一步说,假如力比多的转移、升华是必然的和普遍的,那么这种转移抑或升华在艺术的形式之上是否才有确定的价值?三是,正因为弗洛伊德在阐述艺术心理学的问题时,基本上采取“六经注我”式的态度,因而他所解释的作品都不一定具有充分的代表性,从而他的有关演说在解释其他原艺术作品时就往往是南辕北辙,缺乏普遍的适用性。四是,弗洛伊德对于艺术的社会功能的描述暗含了一种不切实际的乐观倾向。,文学院 崔大江,题:如何评价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观 ? 首先,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研究的视线牵入艺术家最幽深的内在世界的心理学家。 虽然像力比多之类的概念不无令人发窘的意味,但是另一方面毕竟也可以启示人们去把艺术家的艺术冲动看作是来自生命本体深处的东西。这样就不可能把艺术家当作是冷冰冰的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主体。就这一点来说,弗洛伊德并没有把艺术家看偏了,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高扬了他的主体意味因为在古典的概念中,艺术家与其说是富有个性和创造欲的人,还不如说是为重复劳动所累的艺匠,而在 现代的某些理论那里,艺术家则又成为被理性法则所规约的操作者和热衷于近乎几何游戏的形式论者。 其次,有的学者甚至这样断言,弗洛伊德几乎接触了艺术理论的所有方面。,文学院 崔大江,不难注意到,每当弗洛伊德谈论某一个艺术理论命题时,他往往会涉及到更多的问题,从创作的动力、艺术家的心理素质、到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艺术的社会功能等,都可以找见他相关的论述。 第三,弗洛伊德作为第一个对艺术问题表现极大 兴趣的专业心理学家,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 E。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文学院 崔大江,题:弗洛伊德的偏颇和肤浅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在总的原则上,弗洛伊德理论的非社会学倾向,不但在前提方面是不可验证的,而且在许多方面引申的有点离奇了。我们当然不能忽略对艺术家隐在的心理动机和人格因素的深层分析,但是与此同时毫不顾及作品图像的社会性成因。 第二,并非所有的艺术作品必然和潜意识和童年情意有关。 艺术作品的深度并不一定是由创作者的个人历史(尤其是力比多经验的受挫与否)所决定的,可以意识到的历史和社会的因素才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学院 崔大江,第三,“六经注我”式,缺乏普遍适用性。 弗洛伊德的艺术心理学起初看起来似以细致和深入见长,但实际上又往往是以不甚精确的猜测去对应十分宽泛的问题。 第四,弗洛伊德对于艺术的社会功能的描述暗含了一种不切实际的乐观倾向。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吸引人,是因为它们一方面可以使接受者得到替代性的满足,另一方面,又在不伤害“超我”的情况下,同“自我”甚至“本我”相协调,从而减低本能性驱力的重负,得到净化的醉心淋浴。那么另一方面另有这样一种引申的确可能了,即艺术是拯救社会的手段。这显然是和弗洛伊德对于现实的某些批判相悖的。同时,这也是一种既把艺术的社会功能狭窄化(艺术作品是获致替代性满足的对象)又可能将其无限扩大化的做法。,文学院 崔大江,第五,弗洛伊德的艺术观点既有限又保守。 他的文化偏爱深深扎根在19世纪之中,所讨论的艺术作品也无一不是我向性思考的对象。正是这一点使弗洛伊德的艺术心理学在主观、偏颇的外表上又增加了保守的色彩。 应当指出,我们若要回避弗洛伊德势不可挡的巨大影响也几乎是徒劳之举。,文学院 崔大江,精神分析学的艺术心理学的两种发展走向:一是个体创作动力学说,其中有不少学者试图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有所修正,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但实际上都不放弃对弗洛伊德的基本原则;二是群体创作动力说,试图从人类学和发生学的角度探究创作的原初动力和集体无意识的渊源。,文学院 崔大江,经典名言,1、笑话给予我们快感,是通过把一个充满能量和紧张度的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 2、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爱情和工作。 3、每个人都有一个本能的侵犯能量储存器,在储存器里,侵犯能量的总量是固定的,它总是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个人内部的侵犯性驱力减弱。 4、人都有吮吸的欲望。 5、对一个男孩来说,他的潜意识中有种对母亲的排他性占有欲,任何人,包括他的父亲,一旦对他构成威胁,他都会产生仇恨,甚至想杀掉他们。 6、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依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没有她们,情形会更糟。 7、人是一个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 8、我想不出比获得父亲的保护更强烈的儿童需要。,文学院 崔大江,9、你的眼睛疲倦了、累了、闭上你的眼睛。 10、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性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 11、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 12、禁欲对身体是有害的,严重者男女皆可出现神经症病状,如失眠、食欲不振、性格孤僻、易发“无名火”等,这是一种性抑郁的表现。 13、人类天生具有“弑父情结”,从一出生,他就注定要和父亲展开斗争,以摆脱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争取独立自由的权利,进而掌握家庭的主导权和社会的主动权。 14、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求取欢乐,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 15、生物性即命运。 16、感情的冲动更接近于基于性本能的欲望冲动。,文学院 崔大江,17、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18、梦是愿望的满足。 19、道德感是人的独特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20、人体就是命运。(解剖即命运) 21、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22、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23、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24、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文学院 崔大江,25、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 26、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就应在哪里。 27、幸福决不是文化的价值标准。 28、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带来真正的成功。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29、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30、人类世界就是一个悲剧。 31、我坚信人类文明是以牺牲原始的本能为代价而创造出来的。 32、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能带来最大的幸福,也能带来最深的失望;能把知识从教师传给学生;言辞能使演说者左右他的听众,并强行代替他们作出决定。言辞能激起最大强烈的情感,促进人的一切行动。不要嘲笑言辞在心理治疗当中的的用途。,文学院 崔大江,33、一种科学要对人类的知识有所贡献,也不必勉强人家信服。相信不相信,要看成绩,它可以耐心等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34、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的口误都是潜意识的真识的流露;当你瞧不起一个人的时候这种轻视一定能够感觉得到那他/她就会做出某些事情来自卫。 35、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的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文学院 崔大江,第三节 弗洛伊德学说的发展荣格,阿德勒,拉康与文艺心理学,一、荣格与文艺心理学 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创立者。 荣格著述极丰,全集共19卷,其中6卷至第9卷是他理论体系主干所在,包括集体无意识、原型与心理类型等方面研究。 。,文学院 崔大江,荣格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分歧:荣格分析心理学 弗氏精神分析学 (一)、对力比多的解释:弗氏认为,利比多是性的能量,早年的利比多冲动受到伤害会引起终生的后果。 荣格认为,利比多是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是为童年期的影响所决定的观点,认为人格在后半生可由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文学院 崔大江,1、集体无意识描述 集体无意识指的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普遍性而形成“人类活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它并不为个体的显意所掌握,尽管他包含了连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时代积淀的经验及其影响。” 荣格将人的精神结构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荣格认为:在集体无意识中,有四种主要的原型:人格面具男性潜倾女性潜倾阴影(自性) 在每一种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大量的原型,同种原型可能细部有变化,但其核心意义是相同的。,文学院 崔大江,2、原型说:与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相联系的重要概念还有原型。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是通过遗传而被继承的人类原始意象的典型表现形式,它使个体以其原始祖先当时所面临类似情景表现的行为方式去行动。原型尽管归属于集体无意识,但是却能够体验为一种印象式意象。,文学院 崔大江,原型是具象(表层)与抽象(深层)的统一。 深层原型指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能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综合,通过辐射方向影响或决定表层的外化形态。 表层原型是相应的深层原型的外显形态,往往有多种变体。(P36-37) 原始意象:,文学院 崔大江,3、荣格心理类型学说 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 内倾感觉型。 外倾感觉型 外倾直觉型。 内倾直觉型 。,文学院 崔大江,4、必要评价 (1)问题的空洞并不少见 (2)荣格是头一个极力高扬集本无意识在人类心理中的地位的人。 (3)荣格的原型假说涉及到实证分析常常不无新意。,文学院 崔大江,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他的理论体系主干所在,包括集体无意识、原型与心理类型等方面。 一、集体无意识。指的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惜玉怜香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 进化论证实了所有不同种族的人脑都有类似的特征,这就意味着无意识(个人的和集体的)具有普遍存在的意义;在一些宗教中总有一些类似的图像是相通的;某些精神病患者发病时与原始的神话有相似之处;在一些艺术作品中,艺术似乎有时以一种祖先的方式去思考等等。 集体潜意识是先天具有与生俱来,由种族遗传所造成的; 集体潜意识是超个体的,普遍的; 集体潜意识处于无意识结构的最底层。,文学院 崔大江,二、原型说,(一)关于原型 原型说,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原本祖先当时布景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原型归属于集体无意识。 原始意象是同一类型的无数经验的心理残迹 。 每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同样的路线。它就象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象从前那样在宽阔然而清浅的溪流中向前漫淌。,文学院 崔大江,(二)原型类型及其在文艺作品中的表现 人格面具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 阴影原型 自我原型,文学院 崔大江,三、必要的评价,(一)极力高扬集体无意识在在人类心理中的地位 (二)其实证分析给人以启发 (三)荣格理论上的缺陷 过分强调原型在史前阶段形成 过分强调集体无意识的遗传性质。,文学院 崔大江,荣格的贡献:第一,他是头一个极力高扬集体无意识在人类心理中的地位的人。他大胆区分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把两者沟通的可能性寄托在原型之上。其次,荣格的原型假说一旦涉及到个体的初评分析,那种可厌的先验论的气息毕竟大大地减少了。,文学院 崔大江,二、阿德勒与文艺心理学,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原为弗洛伊德的积极追随者,后创立个体心理学派。 自卑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情绪,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助,但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的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 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文学院 崔大江,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是由变态心理学和神经症的分析过渡到健康心理研究的。 它主要强调人的整体性,生活的目的性,人的社会兴趣和人的选择创造能力。 他认为,对人必须有整体性的理解,简化的认识是不够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理解人的行为要从其目的的追求入手。 人追求目标的活动是由低到高发展的,处于较为低下处境的人总是要通过奋斗努力,力求达到更为优越的地位。,文学院 崔大江,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其行为受“向上意志”(权力意志)的支配,奋斗能力由低到高的追求征服优势。 权力意志(尼采):即生命意志,指人的生命具有一种不断自我表现、自我扩张和自我创造的冲动倾向,而使人的生命本质具有要增长、改善和创造的特点。(刘放桐) 阿德勒认为,为优越而奋斗对个人是内在的,同时在一切文化历史上,引导着种族追求进步而奋斗。 闻一多:洗衣歌,文学院 崔大江,阿德勒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与追求源于自卑感。 自卑感源于人在幼年时的无能,表现为“有着器官缺陷、体弱、多病”,并引起“怯懦、优柔寡断、怕羞、听话服从”等。 后来阿德勒认为,除了身体障碍,精神和社会的障碍(真实或想象的),都会引起一般的自卑感。 自卑感是任何人从幼年就具有的一种普遍情感。,文学院 崔大江,对抗自卑感的主要方法是补偿。 自卑感激发人们努力,去克服缺陷障碍,以达到优越的目标,改善处境,以求得对卑下的补偿。 (狄摩西尼的例子) 补偿是人的“向上意志”的表现,是推动人追求优越目标的基本动力。,文学院 崔大江,三 、 生活风格的理论:阿德勒认为,人的生活风格形成于童年期。 出生顺序、最初记忆和梦是生活风格的三个要素。 阿德勒在六个兄妹中排行老二幼年患软骨病,四岁时才能行走五岁患肺病,几乎丧命。 阿德勒崇拜古希腊演说家狄摩西尼,文学院 崔大江,四、艺术创造动力的理论: 阿德勒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源于幼儿的自卑感和追求优越的动机。艺术家心中总是拥有想象的优越性目标,内心往往充满心理冲突。这样,艺术家的想象的目标越优越,其痛苦不安就越深,这样可激发更大的创造力,获得某种真正的自卑的超越。,文学院 崔大江,。,一、生平及主要代表作 自卑与超越、人性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 自卑情结,原指来源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兼指各族歧视造成的少数民族儿童自卑感。艺术创造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对生活物概念: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形成于童年期,其中,出生顺序、最初的记忆和梦是生活风格的三个要素:,文学院 崔大江,1、出生顺序。从家庭中长子和次子的关系以及后来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得出结论。 2、最初的记忆。这对孩子的将来发展有重要影响。 3、梦的分析。梦不仅仅归结为性,通过分析人在梦中如何应对筹划等,可以深刻地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文学院 崔大江,三、拉康与文艺心理学 拉康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和褒贬不一的精神分析学者之一 镜像阶段拉康提出的著名理论。即人初涉世界是非主体的,不分化的存在,在我与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大约6-18个月)就进入镜像阶段,人就达到一次主体性跃迁的转换点。即婴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也就是看到镜像活动与自己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时,他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高兴,并拼命向镜子靠近,以便看得更清楚些。这种识别的行动正是“我”的初次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初次同化”(婴儿和镜子的合一)。但“初次同化”也意味着第一次的“自我疏异”。 三个世界:想象界象征界现实界,文学院 崔大江,三、拉康与文艺心理学,拉康是当代最有影响和褒贬不一的精神分析学者之一。 1、1936年提出了“镜像阶段论”。他认为,人初涉世界是非主体的、不分化的存在,在我与物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也就是进入镜像阶段,人就达到一次主体性跃迁的转换点。初次同化也意味着“自我疏异”,这时的我是一种具有逆反结构的、处在于主体并被对象化的镜像。这第一次的镜像影响人将来的一切心理发展,包括俄狄浦斯情结。镜像说可以更加充分地凸现绘画观者、绘画和作者以及绘画本身的序列化意味,把隐藏于现象之后的复杂体验关系透明化。,文学院 崔大江,2、心理功能的三个概念:一是想像,镜像阶段形成的,其中只有我是中心。二是符号,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就转向更为复杂的现实。三是现实。大略而言,想象对应弗洛伊德的自我,符号对应超我,而现实则与欲望色彩十足的本我相接近。,文学院 崔大江,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一、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二)同形论(异质同构论),文学院 崔大江,二、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观点,(一)一个艺术品就是一个格式塔 考夫考: 一种优格式塔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不仅位自己的各部分组成了一种层序统一,而且使这统一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对一个优格式塔作任何改动必然改变它的性质如果对一支乐曲的任何音符的变动都有损于它的美,那么这曲子就是完美无瑕的。在一幅名画上改动任何线条、形状、颜色的任何一点,势必降低整个画的质量。,文学院 崔大江,(二)表现性 物理世界、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本质上都是力的作用。 通过塑造可见的艺术形式而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或内在意蕴。,文学院 崔大江,(三)艺术抽象的重要意义(简化原则),1简化的涵义 简化的意思是删繁就简,执简驭繁。 阿恩海姆: 在某种绝对意义上说来,当一个物体只包含少数几个结构待征时,它便是简化的;在某种相对意义上说来,如果一个物体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复杂的材料组成有秩序的整体时,我们即说这个物体是简化的。,文学院 崔大江,2艺术的简化 艺术简化性的三个要点: 意义的丰富性 形式的多样性 结构的统一性 阿恩海姆: 艺术的使命是运用形象去显示出多样化现象中存在的秩序。 典型的儿童画和真正的原始艺术大都因为运用了极为简单的技巧,而使它们的结构整体看上去很简单。然而,那些风格上比较成熟的艺术便不是这样了。即使它们表面上看去很象“简单”,其实却是很复杂的。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最低限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不可缺少的。,文学院 崔大江,扁平人物: 张飞的勇猛、关羽的忠义、刘备的仁厚 曹操的奸诈、葛朗台的吝啬、阿巴贡的虚伪 奥勃洛摩夫的懒散 圆形人物: 圆形人物的简化寓多样于统一之中。,文学院 崔大江,诗之简化: 要求用最经济、最简洁的语言,将最丰富、最复杂的思想感情传达出来。 白居易卖炭翁: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陈陶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文学院 崔大江,(四)视觉艺术中的运动,我们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的“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y,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文学院 崔大江,第五节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一、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层次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的成长、发展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尊与来自他人的尊重 归属的需要:被他人理解和接受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对生活中的秩序与稳定的需要 生理需要:基本生活条件的需要,文学院 崔大江,第一,需要,是人的行为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