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上传人:gb****c 文档编号:14161422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Thnic seciiaion or safet o esedseel tuar scafl n cosructin 214 0 31发布2014-06 01实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DBJ5-98204备案号 J 1622-2014广东省标准 70 / 73前 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粤建科函20188号文关于下达广东省标准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编制任务的通知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分析,进行了专题试验研究,总结了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规程,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2 术语和符号; 构配件;4 荷载;5设计计算; 构造要求;7 施工;8高大模板支撑系统;9检查与验收;1 安全管理。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华南理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了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的编制质量和水平,在本规程实施过程中,各个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寄送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号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邮政编码10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开平市鹏峰金属棚架厂本标准参编单位: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蔡 健 梁苏珊 姜正荣 范乃参李素华 陈守辉 何炳泉 林尔挺苏亚武 张 文 石开荣 张仕铮彭艺刚 谢艺坚 骆 军梁德荣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赵玉章 郭正兴 高俊岳 李泽谦 徐其功 何汉林 陈伟 肖 营 童华炜 姬德兴韩前明目 次 总则12术语和符号.1 术语22符号 构配件。1 主要构配件规格要求63。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要求7 荷载94.1 荷载类型9。2荷载标准值43荷载效应组合11 设计计算15。1 一般规定132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1 模板支撑架计算154 双排脚手架计算17构造要求20. 模板支撑架0.2双排脚手架22 施工287。1 一般规定2872 地基与基础297.3 搭设29.4 使用维护175拆除318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31一般规定38。2 构造要点338 搭设与拆除要点48。4施工组织与安全保证措施59 检查与验收36。1地基与基础检查与验收3692 构配件检查与验收369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3610 安全管理3附录A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40附录B 常用水平钢龙骨的截面形状及几何特性41附录 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施工验收记录42本规程用词说明44引用标准名录5附:条文说明341 总则1。0。1 为在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与验收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程.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中采用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支撑架和脚手架的设计和施工.1.0.3 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1术语.1。1 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 nstd te tubar cafld 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由立杆、水平杆、可调螺杆及可调底座等构配件构成。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端接头插入立杆上的套扣式节点,形成结构几何不变体系的钢管脚手架。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支撑架和脚手架两类,其中支撑架为浇筑混凝土构件或钢结构安装等而搭设的承力架体。.12 立杆 stanng ub架体中按一定标距焊接有十字套扣和连接套管的竖向支撑杆件。1.3 十字套扣 crucifor nestedsoket焊接于立杆上的十字型连接部件,用于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2.1.4 立杆连接套管 onncted collar焊接于立杆一端,用于立杆竖向接长的专用外套管。. 水平杆 edger架体中两端焊接有端接头,且与立杆套接的水平杆件.2.6 水平杆端接头 edge head of leer位于水平杆端部,用于与立杆上的十字套扣套接的部件。7 套扣式节点 net jint由立杆上的十字套扣和水平杆的端接头组成。2。1.8 可调螺杆djutab scew由螺杆、螺杆调位螺母、活动十字套扣座、套扣调位螺母和托座组成的可调节长度的螺杆。2.9 可调底座 b jac安装在立杆底端可调节高度的底座。1.10可调托座 Uhadjck安装在立杆顶端可调节高度的顶托。2.1。11 水平钢龙骨 horizontalstel el两端焊接有端接头,且与可调螺杆上套扣节点连接的受力杆件。2.1。剪刀撑 dagoabrace在架体竖向或水平向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2。113挑架 sd brcet与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外排立杆套扣连接的悬挑式三角形支架,适用于主体结构立面上悬挑跨度不大于5的飘板、飘窗的施工安全防护。挑架的施工荷载不应大于2kN/m2。2.。14挂扣式钢脚手板steel ec挂扣在架体上的钢脚手板。2.1.15 挂扣式钢梯 ader挂扣在架体水平杆上供施工人员上下通行的爬梯。2.2 符号22.1 荷载和荷载效应 作用在套扣式节点上的竖向集中力设计值;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设计荷载下模板架体抗倾覆力矩;-设计荷载下模板架体倾覆力矩;-立杆轴向力设计值;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组合值;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力;-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力;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总和;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总和;-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风荷载标准值;-基本风压;-弯曲正应力;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钢材的弹性模量;-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套扣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受弯构件容许挠度.22。 几何参数-立杆截面积;-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连墙件竖向间距;连墙件水平间距;-钢管截面惯性矩;杆件截面模量;-模板支撑架可调托座支撑点至顶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或者可调底座支撑点至底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模板支撑架立杆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模板支撑架立杆顶层,或者底层水平杆竖向步距;-杆件截面回转半径;立杆纵距;立杆横距;立杆计算长度;支撑架的总高度。22.4计算系数-架体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模板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杆件长细比;杆件容许长细比。3构配件1 主要构配件规格要求3。1 套扣式节点由焊接于立杆上的连接套扣和水平杆端接头组成(图3。.)。 (a) 立杆与十字套扣 (b) 水平杆与端接头图3.11套扣式节点1十字套扣;立杆;3水平杆;水平杆端接头312 十字套扣应由钢材冲压而成,其高度不应小于32m,厚度不应小于5mm(图3。1.2)。 () 轴测图 () 平面图图3.。2 十字套扣大样33 水平杆端接头应焊接于水平杆的两端,其厚度不应小于0m,下伸的长度L不应小于40mm。其楔形斜面的自锁斜度宜为02。31.4水平杆端接头应与套扣匹配,水平杆端接头插入套扣内,其外表面应与套扣内表面相吻合,且插入套扣底的外露长度不应小于3mm,并应保证锤击自锁后不拔脱,其抗拔力不得小于3kN.31。5立杆和水平杆宜采用截面f8.3x。2或以上规格的钢管。立杆的长度宜为600、00mm、200mm、100、210m和2400m等规格。套扣在立杆上的间距宜按0m的模数设置.水平杆的长度规格应与搭设的架体立杆的常用纵距和横距600mm、90mm、10mm、1200m和500m等相匹配.3.16立杆之间的连接应采用连接套管,其壁厚不应小于3.2m,长度不应小于150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0m,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1。5m。3.1。7 支撑架顶层的可调螺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调螺杆由螺杆、螺杆调位螺母、活动十字套扣座、套扣座调位螺母和托座组成(图3.1.);2可调螺杆上的活动套扣节点应由活动十字套扣座和水平杆端接头组成,水平杆可作为梁底模的横梁或纵梁;3 螺杆的顶端与托座应可靠焊接。 图3.7可调螺杆螺杆调位螺母;-螺杆;3套扣座调位螺母;4活动十字套扣座;5托座3可调底座由螺杆、立杆调位螺母和底座板组成;可调托座由螺杆、立杆调位螺母和托座板组成。螺杆与底座板或托座板应焊接牢固。3.1。9 可调底座、可调托座和可调螺杆的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m,宜采用梯形螺纹。螺杆与调位螺母的旋合长度不应少于5扣,螺母高度不应小于mm,厚度不应小于5mm。底座板和托座板的厚度不应小于6mm。110 可调螺杆受压承载力不应小于40kN。.2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要求.。1 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B/T 700的规定。立杆、立杆连接套管、可调底座、可调托座、调位螺母、套扣和水平杆端接头宜采用Q235B钢材,水平杆可采用Q25A钢材。钢管应采用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1 中规定的Q23普通钢管。3。2主要构配件允许偏差应按表.2.2采用。表3.2。2 主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允许公差要求构配件名称检查项目公称尺寸(m)允许偏差(mm)检测工具立杆长度60、90、1200、1800、2100、2400。5钢卷尺厚度3.02游标卡尺外径4305游标卡尺套扣间距600.5钢卷尺杆件垂直度L/100专用量具水平杆长度与立杆的常用的纵距、横距60mm、90mm、100mm、200mm和0mm等相匹配0.5钢卷尺套扣厚度0。3游标卡尺高度3205游标卡尺端接头厚度100。游标卡尺长度.5游标卡尺活动十字套扣座套扣厚度0.32游标卡尺套扣高度20。钢卷尺钢管长度20钢卷尺钢管外径(大头)4830.5游标卡尺钢管外径(小头)4游标卡尺可调螺杆托座板厚度60。2游标卡尺丝杆外径3游标卡尺 注:L为杆长。3。2。3 十字套扣与立杆的连接、水平杆与端接头的连接均应采用焊接,连接焊缝应满焊,焊脚尺寸不应小于4m.3.2.4构配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两端面应平整;焊缝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漏焊、焊穿、裂纹和夹渣等缺陷。.2。5 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表面宜浸漆,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标识应清晰。4 荷载41 荷载类型。1.1 作用于支撑架及脚手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412 模板支撑架的永久荷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通常包含下列内容: 模板自重,包括:模板和模板支承梁的自重;2 模板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水平杆、水平钢龙骨、可调螺杆、剪刀撑等;3 防护设施自重,如:护栏、安全网等;4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和钢筋自重。4。1。3 模板支撑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1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等施工荷载;2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3 风荷载。1.4 脚手架的永久荷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通常包含下列内容:1 脚手架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2 其他构配件与防护设施自重,如:脚手板、挡脚板、护栏、安全网等。4。15 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1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施工荷载;2 风荷载。4。2 荷载标准值。2.1 模板支撑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板及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支模方案确定,对有梁楼板及无梁楼板的模板及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4.21采用;表4。2。模板及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N/m)项目名称木模板定型组合钢模板无梁楼板的模板及小楞0。300。50有梁楼板模板(包括梁模板)0.500。5楼板模板及架体结构(楼层高度为4m以下)0.751.02 模板支撑架的防护设施自重应按本规程第.25条中第24款采用;3 新浇筑混凝土结构自重(包括混凝土和钢筋)标准值,对普通梁钢筋混凝土自重可采用25.5N/m,对普通板钢筋混凝土自重可采用2./,对特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2。 作用在模板支撑架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可按实际情况计算,且不应小于2.5Nm。2。 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其标准值可取计算工况下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的,并应以线荷载的形式作用于模板支撑架上端水平方向。4。2. 作用于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4.2。)式中:风荷载标准值(kN/m);-基本风压值(kN/m2),应按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0009的规定采用,取重现期=0年对应的风压值,但不应小于02kN/m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B 50009的规定采用;-架体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表2。的规定采用.表42。4 架体风荷载体型系数背靠建筑物状况全封闭墙敞开、框架和开洞墙架体状况全封闭、半封闭敞开注:。 值可将架体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00的规定计算;2 为挡风系数,,其中为挡风面积,为迎风面积;3 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脚手架挡风系数不宜小于8。4。.5 脚手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脚手架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应按其搭设尺寸确定;2 木脚手板、冲压钢脚手板、竹笆片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及挂扣钢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宜按表42。取用;表4。2。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类 别标准值(kN/)木脚手板0。5冲压钢脚手板。30竹笆片脚手板0.竹串片脚手板0.35挂扣钢脚手板0.20钢筋格栅脚手板0.153 作业层的护栏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可按。17kN/取值; 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可按0。1kNm2取值。4。26 脚手架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不低于表4.中规定的数值,对于其他用途脚手架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 脚手架同时施工的作业层层数应按实际计算,作业层不宜超过2层。当有2层及以上作业层时,在同一个跨距内各作业层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kN/m。表42.6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类 别标准值(Nm2)结构脚手架3装修脚手架4.2.7 作用于脚手架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程第.2.4条采用。3 荷载效应组合4.3. 设计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进行计算,荷载效应组合宜按表4。31采用.表41 荷载效应组合计算项目荷载效应组合模板支撑架脚手架水平杆承载力与变形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立杆地基承载力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立杆稳定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架体结构整体稳定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附加水平荷载-连墙件承载力风荷载+3.0k4。.2 对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进行承载力计算时,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9,对于重要的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应取。4。3. 对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载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当进行结构整体稳定(抗倾覆)验算且对结构有利时,取0。;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4。4。3 对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进行变形(挠度)计算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 设计计算51一般规定.1.1 结构设计应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5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9、钢结构设计规范GB017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50018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51。2 模板支撑架和脚手架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纵横水平杆、水平钢龙骨等受力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套扣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计算;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1。3计算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载分项系数按本规程第4。3条执行。5。1。4 验算变形(挠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荷载分项系数按本规程第43。条执行。5.1。5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5采用。表51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3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2054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300弹性模量2。06155。 水平杆端接头、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6采用。表51.6 水平杆端接头、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项目承载力设计值单个套扣孔(抗剪)0水平杆与端接头间的连接焊缝(抗剪)调位螺母(抗剪)4底座(抗压)405。1。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7中规定的容许值。表5。. 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构件类别容许挠度脚手板,纵向、横向水平杆与10mm 注:为受弯构件跨度.1。8 模板支撑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150,脚手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1,其他杆件中的受压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50,受拉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3。5.2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21 立杆底部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5。11) (5.2。12)式中: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Pa); 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组合值(k); 可调底座底板对应的基础底面面积(m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B 50007的规定确定。5.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为天然地基时,应按地质勘察报告选用;当为回填土地基时,应对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折减系数0.4; 由载荷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2.3 对搭设在楼面等建筑结构上的脚手架,应对支承架体的建筑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当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5。3 模板支撑架计算53.1 支撑架单立杆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31)式中: 立杆轴向力设计值();-模板及架体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与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条取值;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3。3条取值;-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宜取;当永久荷载不起控制作用,且仅有一个可变荷载时,.5.2 模板支撑架单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3.-1) (3.2)式中: -架体单立杆计算长度(m);模板支撑架立杆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m);模板支撑架立杆顶层,或者底层水平杆竖向步距(m),宜比最大步距减少一个套扣的距离; -模板支撑架可调托座支撑点至顶层水平杆顶的距离(),其值不应大于0。65;-模板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水平杆步距为。2m时,可取。4,当步距为1.8m时,取1.1。5.3 立杆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 (5.3.3-1)组合风荷载时: (5.3-)式中: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Nmm),可按本规程式(54.)计算;-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N/m2),按表.1.5取值;-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按本规程附录取值; 立杆截面模量(mm),按表5。.3取值;-立杆截面积(m2),按表5。3.3取值。长细比按下式计算: (5.3.33)式中: 按本规程第.2条的规定计算;截面回转半径(mm),按表5。33取值。表5。3。3 截面几何特性外 径 (m)壁厚(mm)截面积(mm2)截面惯性矩(mm)截面模量 (m3)回转半径(m)483。2431158549715.95.3。4套扣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3.4)式中:作用在套扣式节点上的竖向集中力设计值();套扣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按表516取值。53 当用水平钢龙骨作为梁底模支撑横梁或纵梁使用时,其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5.3。)式中: 根据梁模板自重、钢筋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计算的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Nm);-截面模量(mm3),常用水平钢龙骨的截面形状及几何特性见本规程附录B;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表。1.5取值。 纵横向水平杆和作为梁底模支撑横梁或纵梁的水平钢龙骨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3)式中: 根据梁模板自重、钢筋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跨中最大挠度;-容许挠度,按表。1.取值.3 纵横向水平杆和水平钢龙骨均按简支梁计算.54 双排脚手架计算5。4。 纵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挠度计算应符合本规程第5。3。5、5。3.6条的规定。5。4。2 纵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5.4)式中:脚手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Nmm);-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33条取值;-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3.3条取值;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根据本规程第。31条取值。5.4.3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其套扣式节点承载力应按本规程第3。条计算。5.4。4无风荷载时,单立杆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立杆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54.1)式中: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跨)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5。.4-2)式中:-脚手架水平杆竖向最大步距(m);-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立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确定。表54。4 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系数类别连墙件布置2步3跨步跨双排架1.451.703 立杆稳定性应按本规程式(53.1)、(5.3.3-2)计算。5.。5组合风荷载时,单立杆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5.51)2 立杆稳定性: (5.52)3立杆段风荷载作用弯矩设计值: (5.4-3)式中: 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Nmm); 风荷载标准值(Nm2);-立杆纵距(mm).5.46 连墙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5。4。61) 连墙件的抗拉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5.46-2) 连墙件的稳定性应符合下式要求: (5.4。3)4 当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件时,应按下式验算抗滑承载力: (54.6-)式中: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按本规程式(5。47)计算;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N),双排架可取3kN;-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m2);-连墙件的毛截面面积(mm2);-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连墙件的长细比按本规程附录A采用;在拧紧力矩为4065m的条件下,直角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N):单扣件可取k,双扣件可取2kN。 螺栓、焊接连墙件与预埋件的设计承载力应按相应规范进行验算。5。4.7 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5。)式中: -连墙件水平间距(mm);连墙件竖向间距(mm).6 构造要求6 模板支撑架6。1。 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施工方案计算确定纵横向水平杆间距、步距,并根据支撑高度配备可调螺杆。6.2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可调底座或垫板; 立杆应采用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位置宜错开,错开高度不宜小于60mm;3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应综合考虑配架组合或采用扣件式钢管杆件连接搭设。6.1 模板支撑架的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搭设高度不大于5m的满堂模板支撑架,当与周边结构无可靠拉结时,架体外周应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且应与各相交立杆采用扣件连接(图6。1。、图6.1.32);竖向剪刀撑的间距和单幅剪刀撑的宽度宜为5mm,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宜为4560;根据计算确定步距,当架体高度大于3倍步距时,架体顶层应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应延伸至周边; 图6.3剪刀撑设置立面示意图竖向剪刀撑;2水平剪刀撑图6.13- 剪刀撑设置平面示意图1竖向剪刀撑;2-水平剪刀撑 当架体搭设高度大于5m且不超过8m时,应在中间纵横向每隔m6m左右设置由下至上的连续扣件式钢管竖向剪刀撑,同时四周设置由下至上的连续扣件式钢管竖向剪刀撑,并在顶层、底层及中间层每隔个步距设置扣件式钢管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搭设方式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GJ 130的相关要求执行;3搭设高度大于8的满堂模板支撑架宜按本规程第章的相关规定执行;4 支撑架的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应与支撑架同步搭设,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且不应少于个扣件连接,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mm,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6。1。4 梁模板支撑架体与楼板模板支撑架体宜采用水平杆连接,当采用钢管连接时,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梁模板支撑架与楼板模板支撑架的水平杆上,且不应小于跨.6. 模板支撑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3时,在架体的周边和内部以计算确定水平间隔及竖向间隔距离,且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61。 模板支撑架立杆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的高度不应大于50mm,丝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0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应小于150mm(图6.1.6)。图6.1.6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可调托座;2-螺杆;3-调位螺母;4立杆;-水平杆6。1可调螺杆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的高度不应大于65mm(图6.1). 图.1。7 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1-螺杆;2调位螺母;3-立杆;水平杆5水平钢龙骨6.。8 模板支撑架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不宜大于20mm,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大于500m。6。 双排脚手架62。1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大于24m时,可按本规程的构造要求搭设;当大于24m时,应另行设计。6。2。2 脚手架首层立杆宜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错开立杆竖向距离应符合本规程第6。12条的规定.23 脚手架的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2。);图62. 剪刀撑设置示意图1-立杆;2水平杆;3扣件钢管剪刀撑2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扣件式钢管横向斜撑;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mm。6.24 连墙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构造.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连墙件与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应保持垂直,同一层连墙件宜在同一平面,水平间距不应大于3跨,与主体结构外侧面距离不宜大于00m,竖向间距应以计算确定;2 连墙件应设置在有水平杆的节点旁,连接点至节点距离不宜大于30mm,大于00mm时,连墙件下应加设短钢管顶杆;当采用钢管连墙件时,连墙件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图6。2。4-1);当采用钢筋(预埋端)及钢管(扣接端)焊接的组合连墙件时,预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20mm,预埋钢筋与钢管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连墙件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图6.2。42);连墙件抗滑扣件及焊脚尺寸按计算确定。图62。4-1钢管连墙件设置示意图 1钢脚手板;2水平杆;3直角扣件;-抗滑扣件;5-钢管图6。42 组合连墙件设置示意图 -钢脚手板;2-水平杆;3直角扣件;4-钢管;5抗滑扣件;6预埋钢筋3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搭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架体高度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6.2.5 当设置双排脚手架人行通道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支撑横梁,横梁截面大小应按跨度以及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通道两侧脚手架应加设钢管横向斜杆;洞口顶部应铺设封闭的防护板,两侧应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设施。6.2. 斜道的形式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高度不大于6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形斜道;2高度大于6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形斜道; 斜道梯采用定型钢斜梯,斜道梯的挂钩必须完全扣在水平杆上;4斜道应附着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5 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80mm。6.2.7 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脚手板的挂钩必须完全扣在水平杆上,挂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2 作业层的脚手板架体外侧应设挡脚板、防护栏杆,并应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上栏杆宜设置在离作业层高度为120mm处,防护中栏杆宜设置在离作业层高度为60m处;3 当脚手架作业层与主体结构外侧面间隙较大时,应设置形成脚手架内侧封闭的挂扣在套扣上的挑架,并应满铺脚手板。6。2.8门洞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门洞的主立杆、副立杆、斜撑杆、平行弦杆、门洞上方两步内的立杆、纵横水平杆采用扣件式钢管进行搭设;2 双排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图.2。8),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60之间,门洞桁架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1) 当步距()小于纵距()时,应采用a型; 2) 当步距()大于纵距()时,应采用b型,18m时,纵距不应大于15m。 双排脚手架门洞桁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排脚手架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应在其余个平面内的图示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图。2.8的1、2-、3剖面);2) 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mm;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时,宜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3) 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4) 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为双管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口12步;5) 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该扣件宜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a) 挑空一根立杆()挑空二根立杆图6.2。8 门洞处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7 施工7. 一般规定7。1.1 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对象情况、地基承载力、搭设高度,按本规程的基本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超过一定规模时,专项施工方案应经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2 编制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标准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4 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 计算书、相关施工图及节点详图; 6 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监测监控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8方案编制、审核人员信息;工程项目部相关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信息。1.3 搭设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搭设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7。1。4应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配件进行验收,使用前应对其外观进行检查,并应核验其检验报告以及出厂合格证,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检。.5 经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码放,并标挂数量规格铭牌备用。构配件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无积水。7。1。 当采用预埋方式设置脚手架连墙件时,应提前与设计协商,并应确保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埋入。71。支撑架不宜支撑在坡面上。7.1.8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章的有关规定。7。2 地基与基础.2。1 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排水措施得当.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的地基与基础必须结合搭设场地条件综合考虑架体承担荷载、搭设高度的情况,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B 5007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同时应满足本规程第5.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的要求。.2 直接支承在土体上的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土体应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浇筑混凝土垫层等加固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陷,也可在立杆底部垫设垫板。 72.3 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在地基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搭设.73 搭设7.3. 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立杆搭设位置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定,定位准确,不得任意搭设。7。3.2 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沿水平方向搭设,当相邻立杆地基高低超过10mm时,使用可调底座,接着插入四根立杆,将水平杆端插头插入立杆同一步距对应的套扣内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并以此向外扩展搭设成整个架体体系。垂直方向应搭完一层以后再搭设上一层。7。3。3 水平杆与立杆上同一步距对应的套扣对准时,用小锤敲击水平杆,使水平杆端接头插入套扣内,其外露长度和抗拔力应按本规程第3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可调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并保持水平。3。5连墙件、斜撑必须与架体同步搭设。采用扣件式钢管构配件做加固件、斜撑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J 10的有关规定。7。.6模板支撑架和满堂支撑架搭设要求:1 每搭完一步支撑架后,应及时校正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与水平杆的水平偏差;控制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H/00,且不得大于0mm;2模板支撑架搭设应与模板施工相配合,可利用可调螺杆调整底模标高;3可调螺杆2个调位螺母之间必须保留10mm距离以防底模难以拆除;4建筑楼板多层连续施工时,宜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5支撑架搭设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自检,并报监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7.7 双排脚手架搭设要求:1 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距;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高度上升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严禁任意拆除;3 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脚手架外侧应设挡脚板及护身栏杆;护身栏杆可用水平杆在立杆的0。m和1.2的套扣节点处布置两道,并应在外侧满挂密目式安全立网; 作业层与主体结构间的空隙应设置内侧防护网;5 作业层下部的水平安全网设置应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的规定;当架体搭设至顶层时,外侧立杆应高出顶层架体平台150mm以上,用作顶层的防护立杆;7 脚手架可分段搭设分段使用,应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后方可使用.8 当有抗拔要求时,立杆对接应增加锁销连接。.4 使用维护7。4。1 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经修改专项施工方案并报请原方案审批人批准,确定补救措施后方可实施。7.4 使用期间,应设有专人检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上人员。7。4.3构配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重摔、重撞。7。4.对已经变形或锈蚀严重的构配件,应禁止使用。4。5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支撑架进行全面检查。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全过程监测。46 应定期对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加固件、斜撑等进行检查和维护。.拆除7。51 模板支撑架和脚手架拆除应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7.5。2 拆除作业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5.拆除时,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在专人统一指挥下进行。75. 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5.5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7。.6 拆除时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设计的拆除顺序进行。拆除必须按照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进行,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7.5。7 当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应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保证分段后临时结构的稳定。7.8 脚手架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度差不应大于两步距,如高度差大于两步距,必须增设连墙件加固。9模板支撑架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中混凝土强度的有关规定.751 拆除的构配件应成捆吊运或人工传递至地面,严禁抛掷。.51 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运输、维护和保管。高大模板支撑系统.1 一般规定8。1.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由施工单位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条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根据专家论证报告,对专项施工方案修改完善,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81.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作专门设计,架体周边应设置扣件式钢管竖向剪刀撑、中间应设置水平剪刀撑等整体稳定措施;重荷载梁应在梁两外侧立杆设置扣件式钢管竖向连续交叉剪刀撑。8.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按本规程第7章的相关规定执行,计算应符合本规程第5章的相关规定。8.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高度宜控制在20m以下,且立杆应采用可调螺杆或可调托座传递竖向荷载;当搭设高度超过20时,应进行专门设计。8.5 梁板支撑架的纵横向水平杆应拉通设置,当梁板下支撑立杆的间距尺寸与水平杆长度模数不匹配时,应增设扣件式钢管立杆及水平杆,将梁板支撑架连成整体。8. 支撑系统搭设完成后应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8.2构造要点8.2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构造要求除满足本规程第章的相关规定外,尚应满足8。2。8.2条的规定.8。2.2立杆的纵横水平杆间距、步距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并满足套扣水平杆、立杆的模数关系,步距不宜大于.2,且顶层水平杆与底模距离不应大于650mm。8。 同一区域的立杆纵向间距应成倍数关系,并按照先主梁、再次梁、后楼板的顺序排列,使梁板架体通过水平杆纵横拉结形成整体,模数不匹配位置应确保水平杆两端延伸至少扣接两根套扣立杆(图8。2。).图8。2 立杆平面布置1扣件水平杆;2套扣横杆;模数间距;-不合模数间距。2。4 当架体高度大于8m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顶层水平杆步距宜比中间标准步距缩小一个套扣间距,当架体高度大于2时,顶层两步水平杆均宜缩小一个套扣间距。.25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水平拉杆应按水平间距6m9,竖向每隔2m3m与周边结构墙柱、梁采取抱箍、顶紧等措施,加强抗倾覆能力(图8。2。)。图2. 水平杆抱箍示意图1扣件;水平短杆;3套扣横杆(或扣件横杆)8.3搭设与拆除要点3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和拆除前,应由项目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