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复习进程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121273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复习进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复习进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复习进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国学“仁义礼智信”心得体会自古以来,儒家 “五常 ”即“仁义礼智信 ”,它作为每个社会成员做人做事的准则, 影响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维系着家庭的团结与和睦、支撑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儒家所倡导的 “五常 ”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教, 而更有深刻的内涵! 国学教授徐国静老师讲授了“仁义礼智信 ”的真正涵义,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丰。“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仁义礼智信”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利于在社会民众心理上树立起对于共同道德信念的权威感和归属感。 “仁义礼智信”高度概括而又极其简洁鲜明的语言形式, 也非常适合于道德教育和宣传。今天,我想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对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逐一进行简要阐释,作为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现代转换的一种尝试。“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同情和关怀。 缺少对生命和人性的同情与关怀,就叫做“麻木不仁” 。儒家认为,“仁”是为人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家园。提倡“仁”的道德,就是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人来对待,就是在确认自己是人的同时也承认他人是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人,而人与人在天命之性和生命价值上是平等的。因此 ,人与人之间应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态度友好相待,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互相帮助。“仁”的精神也就是人性与人道的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儒家以“仁”为道德之源,这对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有两点重要启示:其一、就人的本质、永恒的存在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谐、合作,较之于人与人之间有时难以避免的冲突、竞争来说,是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其二、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道与人性的价值,都是终极的最高的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政治经济措施的建构与实施,都不能违背人道与人性的原则,都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与尊严为代价,否则就是不道德的。“义”这个字的本来含义就是适宜。“义者,所以合宜也。 ”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确立一个社会的“义” ,并且培养公民对“义”的自觉和信念。今天,我们一方面要赋予“义”以新的具体内容,例如社会公平、公正、公益等,另一方面要重新唤起人们“义”的自觉和信念,也就是要树立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当今社会,许多腐败堕落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固然有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等外部原因,另一方面,当事人内心丧失起码的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不把“义”当回事,不辨“义”与不“义” ,也是重要的内因,腐败其实就是对正义和道德原则的践踏和破坏。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讲到义必然要涉及“义”与“利”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儒家虽然重视“义利之辨” ,但并不一概反对群体或个人对利益的合理追求。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荀子说:“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但是儒家强调,追求利,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应该有个底线,这就是义与不义,不能以不义的手段追求利。古代所谓“礼”是一系列程式化、仪文化规则,内容十分庞杂,既包括国家的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但儒家所重视的并不只是礼的外在形式,而是体现在礼的形式之中的社会道德功能和意义。这种功能和意义简单说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别嫌明微”,也就是明确不同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人之间一些必要的区别,以避免出现嫌疑和尴尬的场面,从而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二是表达“恭敬”、“辞让”之心,让人们有一种适当的形式,互相谦让,互相表达恭敬与尊重。三是“礼之用,和为贵” ,通过在政治、宗教、社交、家庭、娱乐等不同场合人们必须遵循的各种礼节、仪式,并配以音乐,来融洽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使之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和睦安定。“智”通常又写作“知” ,既作动词指认知,又作名词指知识、智慧。儒家把“智”列为“五常”之一,认为追求知识,增长聪明智慧, 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掌握知识并善于思考的人,就可能成为“智者” 。“智者”不仅知识丰富,而且聪明智慧,所以孔子说: “知者不惑。 ” 具有完善理想人格的君子, 不仅应当是 “仁者”,而且也应当是 “智者”。“智”与“仁”是相辅相成的,好学求知也能促进仁德的自觉和生长。 故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也说过: “美德即知识。 ”若能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建立在科学知识和真理的基础之上, 则人类安身立命的道德根基也许会更加坚实而深厚。所谓“信”,即诚信。儒家把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民无信不立。”与人交往要 “言而有信”,治理国家要“敬事而信” 。君子应当言行一致,诚实笃信。“言忠信,行笃敬”才能行于天下。孔子说: “信则人任焉。 ” 只有当你被证明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时,别人才会觉得你可靠,才会把大事托附给你。“信”的道德要求, 内涵很丰富, 包括说话算数, 言行如一;尊重事实,反映真相;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义务,等等。与“信”相反的便是表里不一,背信弃义,虚伪欺诈,不守信用,不负责任。如果一个社会缺失了诚信,人与人之间相互尔虞我诈,这个社会就将是个丑恶而可怕的社会。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 历史上传诵着许多诚实守信的动人故事。 继承发扬诚信的道德传统, 在当今社会显得更加迫切。 许多有识之士指出, 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 有些企业信用之差已经使信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实际上,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有建立在诚信道德原则基础上的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作为保障。 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也都十分重视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 这种建设一方面有赖于现实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保障, 另一方面也须借助于传统文化信仰中的诚信道德价值之源。 中国传统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 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时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价值资源, 我们应当十分珍惜这一现在有可能日益走向稀缺的资源。仁、义、礼、智、信五者,有不同的内涵与维度,但同时又具有内在联系。总之,借用其形式,改造其内容,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范畴,对于当今道德文明建设仍然是可以利用的珍贵文化资源。吉林省国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姜羽桐二一六年八月十七日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