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现状评价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1875072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6.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现状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现状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现状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 前 言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隶属于市第筑工程股份,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专业从事建筑业施工、沥青混凝土搅制、路面施工的合法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与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文件的要求,受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委托,我公司对该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工作。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系统地对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从生产工艺与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对潜在的危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评价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的要求,从而达到对危险源重点控制的目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主要容包括:1、编制说明;2、被评价项目概况;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5、定性、定量评价;6、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7、安全评价结论。本评价报告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A)对已投入生产的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并作出评价结论。在进行评价工作和评价报告编制过程中,评价人员多次到项目现场调研和收集资料,得到了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的积极配合和协助,同时也得到了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与多位专家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1 / 51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11.1 安全评价主要依据11.2 安全评价目的31.3 安全评价的原则31.4 安全评价围41.5 安全评价程序4第二章被评价项目概况62.1 被评价项目简介62.2 企业安全管理72.3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92.4 辅助生产设施112.5 平面布置与周边环境11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33.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目的133.2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原因133.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原则153.4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163.5 物质的固有危险性183.6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213.7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283.8 重大危险源辨识29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304.1 评价单元划分304.2 评价方法的选择31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335.1 安全检查评价335.2 安全检查评价结果40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416.1 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建议416.2 补充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41第七章安全评价结论437.1 安全现状综合评述437.2 安全评价结论44附件: 现状照片安全评价委托书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工伤保险证明(社保) 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 平面布置图 . . 第一章 编制说明1.1 安全评价主要依据1.1.1法律、法规与条例1)中华人民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70号,2002年);2)中华人民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6号,2008年);3)中华人民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28号,1994年);4)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60号,2001年);5)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7)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3年);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9)厂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161号);1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1.2标准、规1)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10172-1988);2)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1994,2000版);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GB50187-1993);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2005);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8)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8196-2003);9)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1993);10)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11)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GB4053.3-1993);12)钢制卧式容器(/T4731-2005);13)安全色(GB2893-2001);14)安全标志(GB2894-1996);1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1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1985);1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1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GB50046-2008);1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20)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2)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1.3项目提供资料与合法证明材料1)安全评价委托书;2)营业执照;3)防雷装置检测报告;4)建筑行业资质证;5)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6)其它资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各工种操作规程、事故救援预案、工伤保险证明等)。1.2安全评价目的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程度。二、查找、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小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三、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安全评价的原则安全评价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合法、自主地开展安全评价。其主要容是:以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为评价依据;遵循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和针对性原则;用严肃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面、仔细、深入地开展和完成安全评价工作。1.4安全评价围本次评价工作的围是: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现状,包括生产工艺、作业场所、生产环节与安全管理等容(不包括沥青混凝土的运输、路面摊铺等过程)。1.5安全评价程序评价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步分析,识别被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该矿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评价方法,并确定各个评价单元中具体评价容;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运用确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的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一、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评价分析提出结论与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本次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选择评价方法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图1-1安全评价工作程序框图第二章 被评价项目概况2.1被评价项目简介2.1.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隶属关系:隶属于市第筑工程股份企业类型:股份项目地址:市新区下麦村666号项目性质:已建项目生产规模:2000m3/d生产品种:沥青混凝土项目投资:3000万占地面积:约8000m2公司法人:王龙海联系人:黄彪联系:2.1.2地理位置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位于市新区下麦村666号,新区至朱昌镇的公路从搅拌站西侧通过,交通运输较方便。2.1.3气象条件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全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 14.9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 24.0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 5.0极端最高温度: 36.5极端最低温度: 7.8年平均相对湿度: 76.9%年平均降水量: 1783mm全年主导风向: NE常年平均风速: 2.5m/s地震基本裂度: 6度(墨卡里度)全年雷暴日数: 50d2.2 企业安全管理2.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为确保沥青搅拌站安全有序开展工作,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建立了配套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其机构设置如下:路面机械化施工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整个施工处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沥青搅拌站日常生产和安全监督与安全检查工作。作业班组:班组长为安全责任人,具体负责本班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2.2.2安全管理制度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搅拌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较为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已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求完善。主要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管理制度、灾害预防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事故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重大隐患排整改制度、作业安全规程、各工种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2.2.3安全设施1、进行了防雷设计、安装与检测,由金安防雷装置检测站检测合格。2、为作业人员购买了工伤保险。3、定期发放劳动防护用品。4、配备有消防栓、消防池、灭火器等消防设施。2.2.4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1、工作制度根据市场需求,间歇式生产。2、劳动定员主要负责人 1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人技术人员4人特种作业人员 20人行政人员与其它作业人员27人合计: 53人2.3生产工艺流程简述1、工艺流程简介沥青砂搅拌站主要由搅拌主机、砂石配料系统、上料系统、沥青供给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与机架等组成。自动称量系统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控制核心,彩色液晶显示触摸屏(PT)作为操作界面,待各种料配好后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向主机投料进行搅拌,达到预先设置的搅拌时间时自动卸料。当卸料完毕,卸料门关闭,进行下一次循环。砂石料从附近砂石厂用汽车运输到搅拌站料场备用,它们作为沥青混凝土的骨料,用铲车铲到料斗,骨料通过称量后经过皮带运输机送到搅拌主机与泵送来的沥青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搅拌好的沥青砂从卸料门流到汽车,经地磅称量后运至客户。其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见2-2。液态沥青砂石料称量称料斗沥青泵皮带输送机搅拌主机卸料汽车客户图2-2 混凝土搅拌站工艺流程简图2、主要生产设备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主要设备见表2-1。表2-1主要生产设备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1沥青搅拌机LQC-2401套搅拌2有机热载体炉YYW-350W1套加热3沥青泵1台输送液态沥青4装载机ZLM50E-21台上料5皮带输送机100006501套输送料6自动称量系统PLC1套称量7沥青乳化装置1套8自卸式运输车20台运输9空压机GA37P-101台提供空气10沥青储罐50t3个沥青储存11试验室设备1套实验室2.4辅助生产设施2.4.1原材料来源本项目砂石由附近砂石厂供应,通过运输车辆运至搅拌站料场,加工时直接用装载车从堆料场铲至料斗。沥青外买,本项目设有3个钢制卧式储罐,由供货商负责运输至沥青储罐。2.4.2给、排水给水:生产、生活与消防用水为城市自来水。排水:搅拌站修有沉渣池和排水沟,采用明沟排水方式,排入站外排水沟。2.4.3供、配电搅拌站供电采用城市电网,搅拌站安装有一台400KVA的变压器,另外配备有备用发电机,能满足生产用电要求。2.4.4供气由型空压机提供。2.4.5通讯公司办公室安装有固定,且所有人员均配有手机,与外界联系很方便。2.5平面布置与周边环境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位于市新区下麦村666号,占地面积约8000m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GB50187-1993)等相关规的要求,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合理进行布置。部布置:沥青拌和楼布置在厂区的西面,办公、生活区、砂石储备场布置在沥青砂搅拌站的北面,料仓布置在沥青砂搅拌站的东面,水泥砼拌和楼布置在场地的东南角,搅拌站已形成环形消防通道。外部环境:沥青砂搅拌站的东面围墙外为一砂石场,南面为一在建工业,西面为金朱西路,北面有零星几户村民住户,300米围无重要公共建筑物、旅游景区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周边环境较好。搅拌站均为水泥地面,且已形成环形通道,有足够的回车余地,能满足消防要求与原料、产品的运输。综上所述,市第筑工程股份路面机械化施工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总体布置较为合理,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GB50187-1993)等规的要求(总平面布置图见附件)。第三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目的危险性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其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围的累积作用。而能量、有害物质的存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控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都是危险、有害因素。失控主要表达设备故障(含缺陷)、人员失误、管理缺陷、环境条件四个方面。确定系统存在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与其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方式是安全评价的重要环节,也是安全评价的基础。3.2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原因能量与有害物质的存在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源,也是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一般的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放的危害物质数量越多,储存的压力越高,系统的潜在危险危害性也越大。由于任何生产过程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物质与能量。因此,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控制物质与能量,消除或降低危险、有害程度,是预防事故的关健。危险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失控,包括设备、工艺指标、人的作业行为等的失控。一旦失控,就会发生能量与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失控主要表达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并且相互影响。如下分析: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员失误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如在检修设备时误起动设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在防爆区域违章动火、吸烟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附录,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处理危险物质不恰当、不安全装束、攀坐不安全位置、有分散注意力行为等共13类。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等手段和措施加以预防。2)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以与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四大类。主要表现在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下或不符合工艺要求而不能实现预期的功能,发生设备故障,如电气绝缘损坏、保护装置失效等可能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故障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渐进性、规律性,可以通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措施来加以防。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安全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和加大安全投入来解决。3)管理缺陷管理缺陷主要表达在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安全教育不到位等方面。管理缺陷可能造成设备故障(缺陷)不能与时发现处理,设备长期得不到维护、检修或检修质量不能保证,从而引发事故;也可因管理松懈而人员失误增多等。管理缺陷通常表现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以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主要依靠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来消除。3.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原则1、科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分辨、识别、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并非研究防止事故发生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实际措施。它是预测安全状态和事故发生途径的一种手段。这就要求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必须要有科学的安全理论作指导,使之能真正揭示系统安全状况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与其变化的规律,并予以准确描述,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显示出来,用严密的符合逻辑的理论予以解释清楚。2、系统性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剖析,研究系统和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和约束关系,分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与其相关的危险、有害性。3、全面性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时避免发生遗漏,以免留下隐患。要从场址、自然条件、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特种设备、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系统、设施、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操作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识别开车、停车、检修、装置受到破坏与操作失误情况下的危险、有害后果。4、预测性对于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其触发事件,即危险、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或设想的事故模式。3.4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与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6大类。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与其他物理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物质、反应活性物质、有害物质、腐蚀性物质与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与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负荷超性、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识别功能缺陷与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错误与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搬举重物、作业空间、工具不适宜与标识不清。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此种分类方法所列的危险、有害因素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和职工安全教育的口径基本一致,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和企业广大职工、安全管理人员所熟悉,易于承受和理解,便于实际应用。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伤害;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本项目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与潜在的事故隐患有:1)机械伤害;2)触电伤害;3)车辆伤害;4)物体打击;5)高处坠落;6)火灾;7)容器爆炸;8)管理缺陷;9)职业性危害;10)其他伤害。3.5 物质的固有危险性本项目涉与到的危险物质主要是沥青,其特性如下:1、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沥青化学品英文名称:bitumen英文名称2:Dsphalt技术说明书编码:2041CAS No.:8052-42-42、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沥青与其烟气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肿瘤作用。我国三种主要沥青的毒性:煤焦沥青页岩沥青石油沥青,前二者有致癌性。沥青的主要皮肤损害有:光毒性皮炎,皮损限于面、颈部等暴露部分;黑变病,皮损常对称分布于暴露部位,呈片状,呈褐深褐褐黑色;职业性痤疮;疣状赘生物与事故引起的热烧伤。此外,尚有头昏、头胀,头痛、胸闷、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眼 、鼻、咽部的刺激症状。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4、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完毕。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5、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6、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须知: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与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与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须知: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7、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订标准;TLVWN:未制订标准。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8、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99.48。外观与性状:黑色液体, 半固体或固体。熔点():无资料沸点():470相对密度(水=1):1.15-1.2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204.4引燃温度():485爆炸上限%(V/V):无资料爆炸下限%(V/V):30(g/m3)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稀乙醇,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主要用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与铺筑路面等。9、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10、生态学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大气的污染。11、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12、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UN编号:1999包装类别:Z01运输须知: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13、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3.6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6.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1、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1)违章操作,穿戴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服装进行操作;(2)机械设备转动部分无保护装置或保护装置不合格;(3)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4)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导致事故发生;(5)由于设备零部件松动、掉落、甩出,造成人身伤害; (6)安全管理不到位。2、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设备或场所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设备有搅拌机、空压机、原料输送机、装载机等。3.6.2触电伤害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电气设备安全保护缺乏或设备自身缺陷,二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例如:电气设备、缆线安装不当,绝缘破坏,电机与开关起动器匹配不当,过流、接地、漏电保护系统不完善,导致电气设备、线缆外壳漏电时;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定进行检修、维护等。造成触电伤害的主要因素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设备缺陷、设计失误等技术因素外,大部分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引起的,常见的因素有:1、不填写操作票或不执行监护制度,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绝缘工具和电气工具;2、线路检修时不装设或未按规定设接地线;3、线路或电气设备工作完毕,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就对停电设备恢复送电;4、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作业,不符全安全距离或无监护措施;5、倒闸操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状态;6、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工作人员误碰带电设备、以与在带电设备附近使用钢尺等进行测量或携带金属超高物体在带电设备下行走;7、装设地线不验电;8、工作人员擅自扩大工作围;9、金属外壳不接地,不戴绝缘手套;10、在潮湿环境工作不穿绝缘鞋、无绝缘垫、无监护人等;11、供电电缆照明、用电设备的线路敷设不符合安全要求;12、电气设施安装不合质量要求,维护不好,开关没安装绝缘盖,线缆金属接头裸露,电器、缆线受潮绝缘程度降低;13、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业务,接线错误;14、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设备、工具已有的保护装置失效,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松动; 15、电工、电焊工不穿绝缘鞋,或因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湿手操作机器按钮、开关,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触电; 16、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人员蛮干行为导致触电; 17、违反规程带电作业,应该停电检修时并未停电、停错电或与邻近的带电体间未加防护遮拦,检修工作未完而提前送电,或停电后未挂停电检修标志牌,未加闭锁或闭锁不可靠,未设专人看管,其他人员误以为掉闸而误送电;18、变压器不按规定设置或无警示标志。经现场检查,存在触电伤害的主要设备有变压器、配电室、空压机、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等,公司电工经主管部门培训,有电工操作证,制定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6.3车辆伤害装载车、沥青砂运输车每天运入运出,由于驾驶员的失误或出现偶发事件,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坏。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1)在开动行车前,没有检查所用车辆的机械部分和电器部分是否良好,未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2)开车前,没有确认行车附近是否有人就行车;3)在起动和制动时,动作过猛和超过规定的速度运行;4)随意拆除道路上的各种防护应急设施;5)超过行车允许负荷,在装卸过程中,没有地面指挥;6)无证人员开动行车、酒后操作、在行车上说笑、打闹、随意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等;7)违章停车;8)运输道路标志缺陷等。上述因素都可能造成运矿车辆翻车、碰撞、挤伤人员等事故。3.6.4物体打击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本项目中料槽形状不当、存有死角,需要人工清理;料闸门失灵时,用人工捅料等作业,如料突然崩落,作业人员可能被物料打击或被物料掩埋;高处作业或检修时因零件、工具、废料、螺丝、其它物件等未固定好或随意抛丢而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可能。3.6.5高处坠落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的登高(2.0m与2.0m以上)作业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应认真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1、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因素:1)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帽;2)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损坏;3)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4)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或缺乏安全设备、设施进行作业;5)作业人员疏忽大意,疲劳过度;6)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等。2、可能造成高处坠落的主要场所是拌和楼。3.6.6火灾火灾是指发生在生产场所且可能威胁到安全生产并造成人员伤亡、机械损坏和资源损失的非控制性燃烧。按火灾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因火灾两大类,外因火灾是某种外在高温热源引起可燃物着火的火灾,因火灾是由一些易燃物在一定条件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热量并聚积起来而引起着火所导致的火灾。其原因如下:1、沥青遇明火、高热可燃,从而易发生火灾事故。2、机械设备在检修时,用煤油、柴油清洗,遇有火花、火星、烟头等火源也易发生火灾事故。3、当导线、电缆发生短路、过载、局部过热、电火花或电弧等故障状态时,所产生的热量将远远超过正常状态,会引燃导线电缆发生火灾。4、不认真作好防雷工作,容易发生雷电火灾事故。5、在重要防火部位不设置消防设施,不配足、配够消防器材或职工不会使用灭火器材等,发生火灾时因扑火不与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6.7容器爆炸空压罐超压、空气储气罐安全阀失效;空压罐长期运行后下半部受腐蚀,压力等级降低未与时检测、维修;维修设备用的氧气瓶、乙炔气瓶未认真保管、或出厂时未认真检查,瓶壁受腐蚀,耐压强度降低,受热、外部震动等原因可能发生容器爆炸事故。3.6.8管理缺陷(一)安全管理缺陷安全生产管理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没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4、特种作业人员没有承受专门培训,未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书;5、主要负责人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不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事故的能力;6、没有向从业人员发放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7、没有制定事故防措施,并组织落实;8、没有建立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医疗急救组织,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药物;9、没有安全生产投入或安全投入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查,该企业制定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与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与其它作业人员均经过相应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安全投入基本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二)标志缺陷按安全规定要求,生产场所应作统一规定。为职工和外来参观、检查人员提供生产、安全信息。标志缺陷包括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危险地段不设置警示牌,存在事故发生的隐患;2)在道路岔路口、危险路段等地未作警示标志,存在交通事故隐患;3)在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部位,未设置警告标志等。(三)行为性危害在本质安全还不很成熟的条件下,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诱发各种危险、危害因素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人发生过失行为的客观背景涉与多个方面,有个人文化技术素质、生理机制、心理机制、社会背景、人际关系、领导行为能力、管理制度与个人生活等社会因素,对于企业生产而言,操作人员的安全行为对于维护安全生产显得更加重要,为使企业能够进一步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行为危害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1)指挥错误:由于指挥错误或不按有关规定指挥造成设备受损,人员伤害,其后果可直接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危与人身安全;2)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违章操作造成设备受损,人员伤害的事故在生产中也时有发生;3)监护失误: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监护人员的监护不力,甚至判断失察和监护失误造成事故。3.6.9职业性危害(一)粉尘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粉尘主要为砂石粉尘。砂石粉尘产生的场所为汽车卸料和装载车装料,采用洒水降尘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可抑制和减轻其危害。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呼吸系统、肺部、皮肤等组织。(二)噪声凡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感到讨厌和烦躁的声音通称为噪声。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以使人耳聋,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在运转过程中由震动、摩擦而产生的机械动力噪声和由风管排汽、漏气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噪声主要来自于搅拌机、空压机等作业运行过程中。(三)振动搅拌主机在运行时,将会产生一定震动,对控制室的作业人员有一定的危害。3.6.10其他伤害1、雷击:本项目材料罐等设备矗立于地面,尤其要注意采取防雷击措施,以防雷击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2、作业人员在作业区要防扭伤、跌伤、物体打击等伤害。3、属酸雨高发区,酸雨对设备有较强的腐蚀,如不与时加强维护保养,将造成设备与防护设施失效,引发种类事故。4、沥青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对人和环境均有危害。3.7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可能后果与存在的场所见表3-1所示。表3-1 主要危险源、危险性、危险场所分布一览表 序号类别可能后果潜在危险源的场所1机械伤害人员伤亡破碎机、搅拌机、空压机等2触电伤害人员伤亡所有用电设备与场所3车辆伤害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原料与沥青砂运输过程中4物体打击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设备检修场所5高处附落人员伤亡高于2m的场所6火灾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变压器、控制室、沥青储罐、办公生活区7容器爆炸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空压机、氧气瓶、乙炔气瓶8管理缺陷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整个沥青砂搅拌站9职业性危害人员伤亡堆料场、拌和楼10其他伤害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堆料场、沥青储罐、拌和楼3.8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根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项目所用沥青不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的物质。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的规定,本项目未使用需要按照重大危险源进行申报的特种设备和压力容器。综上所述,本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第四章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4.1评价单元划分4.1.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服务的,能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特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照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成若干个子评价单元。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与原则:1、以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1)按工艺过程、总体布置和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项目(系统)的影响等综合方面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宜将项目(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2)将具有共性危险、危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按危险因素类别各划归一个单元,再按工艺、物料、作业特点(即其潜在危险因素不同)划分成子单元分别评价。2、按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1)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2)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3)按工艺条件划分;4)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危险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5)按事故损失程度或危害性划分。4.1.2评价单元的划分根据本项目特点,结合评价单元划分原则,本次评价共划分6个单元。安全管理单元;搅拌站单元;安全设施单元;消防安全单元;设备管理单元;运输作业单元。4.2评价方法的选择4.2.1评价方法针对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与现场情况,本次评价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A)进行评价。对每个单元的检查项目按要求审查的容分别逐条进行评分,各项目实得分之和即为单元实得分,各单元实得分乘以权重系数即为各单元评价得分,参评单元评价得分之和除以各单元的权重系数之和即为企业总评价得分,以总评价得分为评价依据,与分类标准相对照,得出评价结论。评价方法简介如下。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评价方法,是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与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安全检查表不仅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潜在的事故隐患,还对各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进行系统安全评价,从而评价出系统的安全状况,并据此提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4.2.2评价分值计算说明评价表中每一单元,满分为100分,单元评价中各项扣分不超过对应的应得分,单元实得分为各项实得分之和。汇总表满分为100分,各单元评价得分在汇总表中的权重系数见下表:各单元权重系数序号单元名称权重系数1安全管理单元0.22搅拌站单元0.13安全设施单元0.34消防安全单元0.25设备管理单元0.16运输作业单元0.1总评价得分按下式计算:m2=km1m1单元实得分;m2单元评价得分;k单元权重系数。4.2.3安全分类标准评价结果按评价总得分将搅拌站划分为A、B、C三类企业:总评价得分大于等于85分,且各单元实得分不小于80分的,属于A类混凝土生产企业,即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总评价得分大于65分、小于85分,且各单元实得分不小于60分的,属于B类混凝土生产企业,即基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总评价得分小于65分的,属于C类混凝土生产企业。即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第五章 定性、定量评价5.1安全检查评价5.1.1安全管理单元评价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容与扣分方法应得分检查情况实得分1企业证照企业营业执照和建筑业资质证书:1)缺一个扣5分:2)两者相关容与实际不一致各扣5分10有营业执照和建筑业资质证书102一年来企业安全情况1)每受到一次惩罚,扣2分:2)无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扣2分:3)一次重大事故,扣10分:4)职工因事故伤亡一人,扣10分:5)无事故记录或空白事故报告表,扣3分:10无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扣2分83管理机构1) 无安全管理机构。扣5分:2) 未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员,扣5分10符合要求104安全管理责任制1) 各级领导职能机构和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和各工种操作规程;3) 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对生产的安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作好检查与隐患处理记录;4) 事故预防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事故隐患登记,事故隐患每月排查情况有记录;5)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用提取与使用制度,用于安全技措工程,专款专用;6)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事故发生后与时、如实报告有关部门;7) 职工教育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与组织实施情况;8) 劳动保护制度:依法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制度,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9) 电气设备、密闭容器等检修制度;10)有动火、动土、高处等作业许可证(票)。缺一款扣2分,扣完为止。15无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记录;无动火、动土、高处等作业许可证(票);扣4分。115目标管理1) 未制定安全管理目标,5分;2) 未进行安全责作任目标分解,扣3分;3) 无责任目标考核规定,扣2分。5无责任目标考核规定36安全检查1) 无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扣5分;2) 安全检查无记录,扣5分;3) 检查出事故隐患整改做不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扣5分;4) 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所列项目未如期完成,扣10分。10无安全检查记录57安全教育1) 无安全教育制度,扣5分;2) 新工人未进行安全教育,扣5分;3) 无具体安全教育容,扣5分;4) 安全管理人员未按进行规定进行年度培训,扣5分;5) 专职安全员未按规定进行年度培训考核或考核不合格,扣5分。10符合要求108应急救援预案1)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2) 对重大安全隐患应当登记建档,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每发现一条不符合要求,扣5分。10符合要求109事故管理1)未建立事故档案,扣4分;2)工伤事故未按规定报告,扣2分;3)工伤事故未按事故调查分析规定处理,扣4分。10符合要求1010工伤保险1)未建立保险制度,扣5分;2)未给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一人扣5分。10符合要求10合计100875.1.2搅拌站单元评价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容与扣分方法应得分检查情况实得分1工作时的操声1) 控制室84dB(A);2) 无控制室主机操作者处89 dB(A);3) 搅拌站楼的噪声超过100 dB(A)时应采取对声源隔离的措施。一条不符合,扣7分。20符合要求202除尘设备1) 搅拌站(楼)按规定安装除尘系统;2) 在正常工作时对正搅拌站(楼)下风口20m远,1.7m高处的粉尘浓度应不大于10mg/m3。一条不符合,扣10分。20符合要求203配料系统1) 称量斗的提升卷筒与钢丝绳的连接合理;2) 工作时卷筒和其它部件不应出现切割钢丝绳的现象,当称量斗在称量装置上装料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量不得小于1.5圈。一条不符合要求扣5分。10符合要求104供料系统1) 拉铲式供料机构,在工作时铲斗回程应释放灵活,不得缠绕和松脱铲斗进程钢丝绳,不得在料堆摩擦运行且制动可靠;2) 链斗式输送机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3)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上方应有护罩照明和维修平台;带式输送机的全部托轮应运动转灵活并有良好的对中性能,保证在满载运行时能有效的输送物料而不溢出或在承受点堆积;4) 斗式提升机,当斗式提升机的提升高度大于5m时,应采用回程闭锁机构。任一条不符合要求扣10分。10符合要求105气路系统或液压系统1)是否按规定设置安全阀,动作是否灵活;2)管路系统是否漏气;3)气路系统是否配备油水分离器和油雾器。一条不符合要求扣7分。20符合要求206电气系统1)用来驱动搅拌站楼的各种电机应完全封闭,风冷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有欠压和超载保护装置;2)配电盘应有总开关、电路断电器、电机启动器与搅拌站楼工作容量相适应的电器设备,应有供电能力的标志;3)主要电气布线位置应设有防护支架或防护槽管,各用电设备器件应采用接线盒或接插件分线;一条不符合要求扣7分。20符合要求20合计1001005.1.3安全设施单元评价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容与扣分方法应得分检查情况实得分1扶梯、栏杆1)固定式钢直梯a、梯宽应为500mm。若高度在5m以下时,梯宽不得小于300mm;b、2m以上部分应设护笼,护笼直径应为750mm,护圈间距小于500mm,护笼垂条不少于5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