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用爱换爱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04649788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用爱换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讲用爱换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讲用爱换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讲用爱换爱儒家的“仁”学思想与处世要求儒学是一种伦理型的人学,讲述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仁”学思想是儒学的核心与特质,研究儒学必须首先抓住这一核心与特质。“仁”学在儒学所有学问中,代表着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方向,蕴含着较多的人道主义和民本主义成分,成为儒学中最值得继承和发扬的部分。本节课我们将重点探讨儒家“仁”学思想的内涵,揭示其用爱换爱的真谛。并就其主要的处世要求简单地给大家介绍几条。一、儒家的“仁”学思想(一)“仁者爱人”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儒家学说的核心为“仁”,已为人所共知,孔子创“仁学”,他自己列举了“仁”的种种情况,“仁”在论语中出现100多次,而“仁”的确切解释是什么,我们应该首先搞明白。疏理孔子言论,直接论述“仁”的有许多处,但真正触及到“仁”的“体”或内涵的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以说,“仁者爱人”,是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或根本内涵。“爱人”怎么讲?我以为全面的理解有两层意思:主乎心者与人为善,付诸行动则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既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根本宗旨,也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我们知道,伦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特有的道德现象的学问,实际就是研究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人际关系自然是以二人关系为基点的,基于此,它可以是三人关系,四人关系,多人关系,人与集体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考察“仁”的本源,说文:“亲也,从人二。”按照说文训释的体例,整个解释都是讲“仁”的意义,“亲”讲概括义,“人二”讲造字原则属六书中的会意,它揭示“仁”的本义。结合儒家对“仁”的阐发与说文对“仁”的训释,可以将儒家倡导的“仁”定义为:用真心的爱,去处理好人际关系。(二)“如何爱人”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如上所述,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真心的爱,去处理好人际关系。那么,怎么才算是真心的爱?怎样才能用真心的爱处理好人际关系?对此,儒家“仁”学也提出了诸多的方法论问题,这些方法论同时就是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道德原则与要求。人际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互动性,人际关系的具体情形往往是彼此或大家互动的结果。儒家认为,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得着眼于自身一方。只有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力量,才可能有效地实现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因为求得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和谐,靠的是心德感化,道德规范,而不是靠乞求、迁就与其它,那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道德行为的形象塑造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儒家就首先强调修身,儒家如此地看重修身,骨子里考虑的是修身对协调人际关系的主导作用和富于渗透力的影响。孔子明确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这正是看到了道德在人际关系互动中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量。1“忠”、“恕”的基本原则修身如此地显得重要,但修身不是目的。儒家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即是最大限度地处理好社会性的人际关系。儒家认识到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是力求人与人之间的心意感通,即以心换心。可以这样说,儒家倡导的“仁”,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凡涉及自我审视时,总是将别人也考虑进去。“仁”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曾子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无论是“忠”是“恕”,都包容着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严于律己的“忠”,要求以至诚之心帮助别人进取和向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宽以待人的“恕”,要求为别人着想,不为难人,这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儒家正是以“忠”、“恕”为两个支撑点,建构起“仁”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思想,是要处理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人际关系。(1)“忠”的含义说文解字注:“忠,敬也,尽心曰忠。”“心”位于“中”者为“忠”,“中者,不偏不倚”,“中正之心、诚实不欺之心”即为“忠”。指的是爱人就要对人竭心尽力,诚实负责,它的涵义,有忠诚、忠实、忠信、忠厚等思想道德品质,实际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人之为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道德自觉。一般地说,对人忠,是儒家提倡做人应有道德规范和起码的道德要求,先秦儒家的“忠道主要反映在两大方面:其一,在反映君臣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方面,孔子明确地表达了君臣之间相互关系中地位低下者的臣要“忠君”、“尊君”,“忠”是臣对君的道德义务或责任。鲁定公对臣下指挥不灵,向孔子请教:“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俏)(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礼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了月泰文公)在这一层含义上理所当然包含着热爱国家、忠于国家的道德要求。先秦儒家“忠”道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伦理要求,就是人与人之间要诚实可信、可靠,是一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表现。孔子一再告诫弟子要“与人忠”曾子就经常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个品学兼优的谦谦君子,为人应该“主忠信”、“敬事而信”、“谨而信”(论语学而)“忠”与“信”紧密相连,孔子曾强调:“忠信,礼之本也。”即是把它视为伦理道德的根本。“信”较易理解,诚实不欺是也,“忠”也是最常见的字眼,“忠”的原意是指氏族祭祀本旗图腾或先王先公时的肃穆起敬。包括外在的恭敬态度和内心的真诚崇拜。后来由人神关系引伸到人际关系,即与人相处要真诚,而且要“为人谋”(为他人作奉献必须尽心尽力),这原是一种广泛的与人为善的处世意识。(2)“恕”的含义“恕”可解释为“如”字和“心”字,也就是“己心”如“人心”,将“己心”与“人心”相互对照,相互比附,视“人心”如“己心”,也就是以善待自己的方式和态度善待他人,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将心比心,其哲学基础或合理性根据就是“性相近”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正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要实现“仁者”境界,成为“仁人”,首先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实践交往关系中,通过“心”与“心”的相互关照,心灵和心灵的相互感通,以“己心”度“人心”,以善待自己生存、生命、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善待他人的生存、生命和生活。这种换位思考的道德论证方式也就是情感外推、情感互动的前提。在此,“己心”与“人心”能够相互感通、相互比附、相互度量,“己心”和“人心”可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理发事件)(3)“忠”、“恕”的关系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庸章句中解释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宋代儒家认为,“忠”“恕”是不可分割的,作为“爱人”的“仁”的支撑架构或逻辑架构,“忠”是“恕”的前提,没有“尽己之心”的“忠”,便没有“推己及人”的“恕”,“恕”由“忠”出,同时也体现出“忠”。朱熹的弟子陈淳对此作了这样的概括:“大概忠恕只是一物,,盖存诸中者即忠,发出外来便是恕。,故发出忠的心,便是恕的事;做成恕的事,便是忠的心。”(北溪字义忠恕)由此可见,“忠”是“仁”学对人们“爱人”的道德要求;“恕”是人们对“仁”学“爱人”的道德落实,“仁”的思想内化为“忠”,外显为“恕”,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是儒家伦理的实践品格。2“忠”、“恕”的基本要求从孔子关于忠恕之道的言论中,我们至少清楚地看出两点:第一,孔子所倡导的忠恕之道是同他的“仁”学思想紧密相联的。“仁”是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这贯穿在孔子整个学说的各个方面,其基本精神乃是“仁者,爱人”,而忠恕之道又是他学说中“一以贯之”的东西,这就不难看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孔子的忠恕之道乃是他的“仁”学思想的具体化,作为“仁之方”,忠恕之道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层次递进的要求:从消极方面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从积极方面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前者是要求人们能够将心比心,对于不愿别人损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己也不应当以这种思想和行为去损害别人;后者是要求人们能够视人犹己,由自己之心去理解、推知他人之心,去积极地利人、助人。在儒家看来,人们行仁爱,讲道德,不止是为了独善其身,更重要的是要能“兼济天下”,要在成人中去成己。因此相比而言,在这两者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是基本的、起码的要求,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对践行仁的道德,实现自身的道德价值,完善自己的人格,才是更为重要的。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于“仁”,出于“爱”,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首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论语就是孔子回答弟子的语录,“学问”其实就是勤学好问,刘子曰“勤学之,好问之,不亦学问乎?”孔子好学,很有学问时还不耻下问,我们要想有“学问”,一定要不耻上问,好吗?)作为人,往往都有十分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往往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这种不同的角色划分,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不同的社会定位,人们的不同的社会定位使人有了你我之别,“人”“己”之分,有了利益的不同和矛盾。要想使人际关系“和而不同”,即在利益不同和矛盾的基础上能够和谐有序,孔子提出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的伦理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独有偶,西方文化的先哲们也产生了同样的思想,柏拉图:“MayIdotoothersasIwouldtheywoulddountome.”长期以来,“你想让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样对待别人”的格言在西方基督教伦理学中被称为道德金律,可见,这一原则在人们伦理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着最基本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的自律精神与平等意识,待人如己,以对待自己的行为作为对待他人的行为范式,这就比较容易沟通人际、和谐人际,进而使人际关系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相反,将己所不欲强加于人,往往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矛盾甚至冲突。婚姻。婚礼。智者箴言: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朴素的人道思想出发,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把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强加于人。当然,更不以别人的痛苦来换取自己的欢乐。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道德的自我完善。然而,“恕”并不就此止步,它还追求一种更积极、更现实和带功利目的的内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反映了儒家处世意识的深刻智慧。人生可以通过自我的个人努力、个人奋斗去“立己”、“达己”,但离不开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就是“人立”、“人达”,试想一下,在一个愚昧无知、贫穷落后、罪恶丛生、两极分化过分悬殊的社会里,有谁能真正地“立”起来、“达”起来?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一个人全面发展是其他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故事:一个农民搞到一个玉米良种,第一年试种,获得大丰收,别人都向他求种子,,。国际关系也有类似的情形,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睦邻、安邻、富邻”等深刻地体现着出中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传统文化底蕴。(三)爱人如何?儒家“仁”学思想的伦理目的伦理的目的实际就是通过伦理的实践活动要达到的伦理结果。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术去处理人际关系,首先可以达到一个关系融洽、人际和谐、互助友爱、道德文明的公序良俗,这是其社会目的或社会价值,其次可以实现诸多的个人目的或个人意义,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孟子所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我上节曾经讲过,伦理学属于哲学,是智慧之学,它不是教人无私,而是教人“以其无私而成其私”,教人学会通过利他达到利己、通过增进别人的幸福来增进自己幸福的艺术。刚才也讲过,通过“立人”达到“立己”,通过“达人”实现“达己”,这就是一种人生的艺术,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先秦儒家标榜“爱人”,要求“克己”,但并不同于后世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儒家并不强制人们“忘我”、“无我”,而是允许有我。其实,世界上彻底的“忘我”、“无我是不可能的,在“爱人”的同时,也希望别人爱自己,才是真实的。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实在是洞悉了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之言。人有一种需要,就是爱与尊重,爱与尊重对人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亚于水与空气,但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别人对你真心的爱与尊重?我认为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你要首先要真心地关爱与尊重别人,英斯宾诺莎:“心灵非武力所能征服,唯有仁爱可以征服之。”“敬之”“爱之”不可能凭空飞来,而只能靠主体首先外施于人,才能得到别人如此的回报。“人恒爱之”“人恒敬之”是主体的目的,而必须以自己主动“爱人”“敬人”的手段去达到。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处世方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先要有自身的感情投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情感回报。这是交友的艺术,更是领导的艺术。领导者无不希望得到下级的尊敬、爱戴,但绝不能靠摆架子、耍威风,而要靠礼贤下士、爱民如子。这就叫施仁政。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就深谙此中道理。其先在危境中“携民渡江”,后便赢得百姓的拥戴。“桃园结义”、“三顾茅庐”都是刘备的感情投人,于是,得到关、张的沙场拼死报效,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辅佐。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得很明白:“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所以,你只有真心地关爱与尊重别人才能换来别人对你真心的关爱与尊重,这也就是我今天想要讲的主题或儒家伦理思想的真谛用爱换爱!这也是我们上节课所介绍给大家的老子以“失”致“得”的一个方面。伦理学作为智慧之学,主要就是要教人们明白得失,学会去爱,道家的以“失”致“得”与儒家的用爱换爱无疑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只要我们在人间播撒爱的种子,真情付出,肯定会有真爱回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也希望大家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充满爱!二、儒家的处世要求1“礼”,克己礼让儒学有两大支柱:一曰“仁”学,二曰“礼”学。“仁”学是儒家人学的哲学,是内在精髓;“礼”学是儒家人学的管理学和行为学,是外在形态。如前所述,“仁”学是儒学的核心,儒家主张在处理人们社会伦理关系时总的方法是“爱人”,基本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在具体的社会道德实践中,儒家又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落实为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礼”。“礼”是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通常包含三方面内容:社会政治制度、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古代非常重视“礼”,孔子:“不知礼,无以立”,所以孔子又把“礼”跟“仁”联系起来,提出“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应该是说你只有在克制、克服自己的私欲以便合乎礼仪制度、规范。也就是要约束自己,要符合“礼”,这样来做到“仁”,达到“仁”的境界。“仁”跟“礼”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形式跟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实质内容,“礼”以“仁”为存在的根据,“礼”是内在仁心、善性的外在表现,在儒家道德哲学中,“仁”与“礼”虽然同为德性原则,但相互之间却存在一个表里、体用的关系即“仁本礼用”。孔子重“礼”,主张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应置于礼的规范和约束之下,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儒家认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礼节者,仁之貌也。”礼记儒行礼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形式,必须体现内在的仁义精神。对于个人来说,懂不懂礼,守不守礼,也是其道德水准、文明素质的具体表现。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荀子也说:“礼者,所以正身也。”荀子修身要在文明社会里立身处世,就必须懂得礼。(饮酒方面的礼节)总体上,儒家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诸多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大方面,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交,处理它们的总方针,是以“忠”、“恕”为基本点;方法是“爱人”,行为规定为“礼”。(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的核心精神是克制、讲恭敬与谦让。孟子曰:“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在今天,这种恭敬之心可以解释为一种责任感、义务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要严肃认识,敬业尽职。对公共秩序、国家法律,要认真履行义务,自觉遵守。以恭敬之心待人对事,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与恭敬相联系的是谦让,虽然当今社会提倡竞争,但在礼仪场合还是应当讲谦让。即使竞争也应当“其争也君子”,遵守竟争的秩序和规则。首先,在各种人际交往中要讲究礼貌,符合礼仪,行为有度(中庸:不偏不倚,不过分)举止得当,其次,在各种人际交往中要能够吃亏、吃苦在前,得利、享乐在后,礼让别人。2“义”,重义轻利自古以来,当人类能较为清醒地将“自我”与“他人”区别开来时,人类就陷入了义与利的两难际遇之中,人的一生到底是该为自己活着,还是应为他人活着,在有限的物质占有的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应该是尽其所能满足自己的物质占有欲,使自己的生命获得充实的物质保障,而不顾周围世界的状况呢,还是应该首先考虑他人的生命状况,甚至牺牲自己的物质利益也在所不惜呢?应该说,中国儒学对人生的这一问题是认识得相当真切的。他们知道,人世间的一切争斗,个人生命过程中的善命、恶运,正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争斗之中。孔子曾相对于他心目中最理想、最和谐的“大同世界”而言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礼记坊记)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以孔子为首的儒学思想家们提出了重义轻利思想。孔子明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拔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认识,舍利者为义,取利者为不义。一个有德性的人、道德境界高的人懂得的应该是“义”;一个无德性的人,道德境界低的人懂得的只是“利”。对此,孔子将义与利作出了明白的划分。“义者,宜也。”一种适应于一定社会规范的行为便是义,与仁相联系,也就是适合于仁的爱人精神便是义。儒学将适合他人的利益通过“义”的界定上升到了一种社会规范的高度,并作为判别一个人思想、言行的人生价值尺度。相应,“利”便成为与义相反对的价值概念,它仅是物质利益、私人利益的代名词。由于义与利具有不可调和的一面或时候,所以,当义与利在人生的过程中矛盾激化,难以平衡时,儒学更强调义,更强调义的获取,更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永恒意义。这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这是儒学的义利观,也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这一思想是灿烂的,它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无不具有人生正确实践的指导性作用。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身取义”,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取义。儒学只是在强调,义利矛盾激化,非舍利不可求义,或是为求义不得不舍利时,才要求人放弃自己的私利。有崇高德性的人,不是不要财物之利,不是不计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在求人生之利益时,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荀子大略)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此,儒学家们要求,一个有德性的人,应该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人生,认真地选择自己的行为,非义不取,非义不为。只要这样做了,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就是不幸遭遇恶运,身处困境之中,也会泰然自安,不伤害身心。相反,一个人贪而纵欲,就不能保证他生命的安稳,一旦身处困境,便将其推上绝境。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如果整个社会是倡导义的,则义克利;如果整个社会氛围是重利的,则利克义。“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说到底,仍还是个义利问题,义利平衡,社会不乱,义利协调,民心泰然。在义利仍然存在相互矛盾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倡导国家、民族、社会的大利,反对不择手段坑害国家、民族、社会利益的私利。在大利与私利面前,我们力求两者尽可能的一致性。在这一点上,我们今天所持的义利观与儒家重义轻利思想是一致的。只不过,我们更强调,在义中,即在创大利中,显示和体现出更多、更丰富的个人利益。同时,要求人们在其一生中,在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创造利益的前提下,为自己利益的获取而努力。3“和”,以和为贵。“和”,就是和谐、和睦,指人际关系的融洽状态。在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古代探讨两个很重要的范畴,那就是“和”跟“同”,“和”与“同”的关系与区别。古代很早在中国哲学史上就发生了“和同之辩”,辩论“和”跟“同”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系。所谓“同”就是同一,相同。所谓“和”就是不同的东西的平衡。古人认为“和”能够产生不同东西,不相同的东西的平衡、和谐,能产生新的事物。“同”,相同的东西,就是重复,它不能产生新的事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中国古代主张“和而不同”。孔子有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是否追求和谐看为君子区别于小人的根本的思想分野。孔子有个学生叫作有若,他说了这样的话:“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是以和为贵,肯定了“和”的价值。孟子也有重“人和”的名言,大家都很熟知了,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就是齐心协力的意思,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和衷共济。在孟子看起来,这三个因素当中,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第一位的,很重要,很可能他讲的是一个真理。如果以和为价值取向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在现实生活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对立和斗争,这是不能回避的,我们要面对的。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斗争的结果一般可以说有这么几个结局:一种结局就是两者同归于尽,第二种结局就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第三种结局就是双方和解而两利。所以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用来处理不同的矛盾,对不同的矛盾,采取一个恰当的处理方式。人际、国际,以和为贵。4“中”,中庸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