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题组合训练12语言基础+文学常识+默写+语言运用(时间:20分钟)小题组合训练第50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谑,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翩跹的舞者,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肆谑凋凌翩跹(qin)B.集结昼夜兼程主角(jio)C.版图稚嫩应和(h)D.嫣然抱憾退出连翘(qio)答案:D解析:A项,“肆谑”应为“肆虐”,“凋凌”应为“凋零”,“跹”应读“xin”。B项,“角”应读“ju”。C项,“和”应读“h”。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答案:A解析:第一处,“席卷”指迅速有力地掠过;“笼罩”指广泛覆盖的样子。两个词语前者强调力度,后者强调范围。两者相比较,“席卷”更符合语境。第二处,“系”比“停”更具有画面感,更生动形象。第三处,“扩展”指向外伸展,扩大;“扩充”指扩大充实。“扩展”偏重于范围,与“生命版图”更搭配,而“扩充”偏重于内容或形体。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智能建筑垃圾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是全密闭的,杜绝了沿途撒漏现象;此外,车上的智能终端具有定位、定时、定人、定线路、定速度、定卸载之地。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C.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D.京津冀三地成立了协同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联合工作组办公室,并成立专家智库,确定首批12个单位的专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旨在以切实推动京津冀三地的分工协作为目的。答案:C解析:A项,成分残缺,结尾加上“的功能”。B项,语序不当,“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应改为“要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D项,句式杂糅,“旨在”或“以为目的”,两者选择一个。4.下列语句画线部分所指的文学家,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A.李清照李白苏轼欧阳修B.白居易曹植辛弃疾司马迁C.白居易李白辛弃疾欧阳修D.李清照曹植苏轼司马迁答案:B解析:根据第句的“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可知,这个文学家不是苏轼,故排除A、D两项;根据第句“信史”可以推知,这个文学家应是司马迁,排除C项。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2)引壶觞以自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5)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6)况阳春召我以烟景,。(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眄庭柯以怡颜(3)落霞与孤鹜齐飞(4)莫道不销魂(5)凌万顷之茫然(6)大块假我以文章6.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为着伟大的“中国梦”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一代代中国人,已经使中国成为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参考答案:一代代中国人为着伟大的“中国梦”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解析:首先找出主要陈述对象,即“中国人”“中国”,然后找出表述陈述对象“如何”的内容,按逻辑顺序拆分为四个短句。7.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紧扣活动主题;必须原创;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不超过30字。答案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解析:答题时,要重点关注题目要求中的前两点。活动主题是“读论语,谈交友”,不能遗漏了“交友”的内容;“必须原创”意味着不能照搬论语中的内容,要活学活用。- 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