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4235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 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肇庆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中国共产党肇庆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校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奋斗。一、七年来的工作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七年,是很不平凡的七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年。七年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全面完成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推进了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创了学校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综合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求真务实,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新局面学校党委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党的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委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思想建设,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和干部的头脑。深入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建立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会”的作用,主动开展党建与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每项改革进程中,党委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重视发挥教代会、工会等群众组织和各民主党派的作用,听取教职工意见,促进思想解放和认识统一。大力倡导全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实现广大师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师生办实事好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学校党委始终把领导班子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七年来,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方向、谋全局、抓大事,创新办学理念,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办学思路,制定发展战略,凝聚全校力量,推进科学发展。学校党委总揽全局、驾驭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重视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较完善的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以开放创新的姿态面向全国公开选聘二级学院院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保证了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民主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校党委始终将民主办学、依法治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推进党务、校务公开。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注重发挥教代会的重要作用,对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改革方案提交教代会讨论决定,广大教职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注重发挥学术、学位委员会的作用,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和鼓励党外人士发挥作用,形成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机制,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学校的民主,努力营造政风和畅的民主政治局面。重视完善规章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学校党委、行政的议事工作规则,从制度上保证了决策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党委全面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大力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以党支部建在班上为抓手,推动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创新实践,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比例由2001年的6.8%提高到目前的21.6%,得到中组部的充分肯定。这个做法在第十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为经验进行了交流,并获得广东省固本强基工程创新项目成果奖,基层组织建设走在全省高校的前列。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和迎评促建等实践中,开展了大量深入人心、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工作,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的方针,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工作逐步由事后监督转为过程监督,在制度和程序上实施了有效的监控和防范。重点做好基建工程招标和结算、物资设备采购招标以及招生录取的监督、监察工作。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新局面。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三育人”工作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不断深化“两课”的改革与建设,着力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积极探索思政工作的新载体、新方法,大力推进思政工作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重视发挥关工委的作用。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传播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勤工助学、“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做好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学校党委以创建和谐校园为载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通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师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共识,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认真落实离退休政策,真诚关心老同志的思想和生活。大力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改革发展的成就促进校园的和谐。认真做好普法教育,落实维稳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与“法轮功”邪教组织作斗争、抗击“非典”及其它突发性事件处理中,沉着应对,措施有力,始终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初步建立起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持规模合理增长与重点加强内涵建设的战略,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办学理念更加明确,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升本后,学校就致力于对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等重大问题的深入探索和战略思考。将办学理念凝炼为“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综合性大学作为办学定位,得到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也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同,这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保证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在科学的办学思想指引下,学校的办学格局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本科专业由2001年的10个增加到目前的41个,涵盖了9大学科门类;办学规模保持合理增长,本科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由25%提高到90%。同时与国内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格局,顺利实现了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根本转变。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党委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升本后,学校随即开展本科教学的自评整改和迎评促建工作,审时度势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启动具有自身特色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断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学管理,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顺利完成了学院制改革,成立15个二级学院,为建设综合性大学搭好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在考研和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均有不俗的表现,屡获佳绩。在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年稳居全省本科院校前列,生源的总体质量逐年提高。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成人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并以优秀等级通过省级办学水平评估。科研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研立项和经费明显增加,科研成果丰硕,并取得历史性突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肇庆学院学报的办刊质量进一步提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的论文逐年增加,荣获“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称号。明确学科建设总体思路,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基础数学学科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高校扶持学科”。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服务,通过服务获得更大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见成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学校党委坚持“人才强校”方针,按照“重点引进、科学培养”的思路,采取超常规的措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七年来引进“双聘”院士1人,高学历、高职称教师302人;在职培养的教师获博士、硕士学位的127人,晋升为教授、副教授的145人。与2001年相比,现有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由25人增加到66人;博士由13人增加到66人;专任教师由503人增加到705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比例由53.1提高到63.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从21.5提高到58.7,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由 30.8%上升到38.9,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培养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强化管理初显成效。七年来,学校稳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实施学院制管理体制改革为标志,以教师干部聘任制、劳务酬金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教师聘任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干部聘任制度改革扩大了教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劳务酬金分配制度改革加大了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力度。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有效减轻学校负担,后勤保障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切实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工作,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加强对各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并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校园建设成绩显著,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加强基本设施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七年来,校园面积由766亩增加到1135.5亩;建筑面积由23.2万平方米增加到 34.9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1575万元增加到9351万元;馆藏纸质图书由70.8万册增加到120.6万册。拥有124个实验室,其中省级教学重点实验室3个。拥有计算机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多媒体和语音室90多间,校园网主干宽带1000兆,共有信息点13600多个。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文体设施逐步完善。主动适应教育国际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学校主动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积极开展对外学术文化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扩大了学校的对外影响。七年来新增合作交流的国外大学4所,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外姐妹高校互派师生进行交流学习。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聘任外籍教师担任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增进学术文化交流,加快开放办学步伐。二、主要经验和体会七年来,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发展,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忠于职守、勇挑重任、经受考验、奉献才智的高尚境界,凝结成学校事业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学校七年来的发展历程,最鲜明的特点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最显著的成就是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最突出的理念是育人为本、以质立校,最根本的保证是政治坚定、把握方向。总结起来有以下主要经验: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营造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良好氛围,这是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动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规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走质量和特色兴校之路,这是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学改革创新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扩大产学研合作领域,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提高,这是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不竭源泉;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民主办学、依法治校,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统筹兼顾,形成合力,这是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先进性,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治校理教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强保障。实践证明,过去的七年是不平凡的七年,是开创学校发展崭新篇章的七年。这七年,是我们教育观念深刻转变、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热情空前高涨,改革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的七年;是我们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的七年;是我们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年。回顾过去,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凝结着历届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是全校各级党组织、共产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包含着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向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上级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志们,过去的七年,我们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学理念还没有系统、深入地贯彻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重大问题,我们仍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二是学科专业的发展不够平衡,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不多,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度有待提高。三是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不够强,队伍结构亟待优化,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匮乏,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还比较薄弱。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管理滞后现象仍然存在。五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三、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同志们,肇庆学院发展的历史责任已经落在我们肩上,肇庆学院事业的进步要求我们更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更加执著努力、奋发有为,更加勇于变革、开拓创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正成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的布局、层次、类型以及各高校的办学定位趋向清晰,同层次同类型高校间相互促进、有序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已经由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各层次、各类型高校都在积极谋定创新制度、改造结构、培植特色来增创优势。这些情况表明,我们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深刻把握形势变化带来的新机遇,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师生员工的期待,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又好又快地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坚持“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加快制度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体系,繁荣大学文化,培养优良校风,突出办学特色;以立德育人为根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凝聚高水平师资,造就高素质人才,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和谐校园,努力把肇庆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的综合大学。建设有利于产生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成果的组织结构和制度文化,保障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教书育人的质量体系运转顺畅、更加完善。加快办学理念转化为学校基本制度,凝炼专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优化基层学术组织结构,促使部分学科具备独立承担培养硕士研究生条件。提高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水平,学校制度和文化产生积极的激励效应,科研成果转化率、社会服务回报率显著上升。在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中,不断提升开放办学的水平。以特色服务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彰显学校独特优势。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成为全校共识和办学追求。大力倡导在教学科研上试验探索、改革创新。坚持特色优先、优势优先,重点培育有特色的办学风格、育人模式和社会服务。奖励有特色的创意,将单个有特色的设计方案和改革建议,有特色的育人方法和实践过程,有特色的教学元素和管理元素,培育成特色群和特色文化,最终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和优势。建设应用型综合大学是我们办学的基本定位,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我校价值所在。贯彻“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理念,在保持师范性中发展综合性,师范性和综合性统一于应用型。贴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产业进步方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探索与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的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加快从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培养,向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人才培养转移。注重培养有实践经验、应用型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加强和改进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社会适应度和岗位贡献值。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的综合大学,是我们肇庆学院人的崇高志向和美好夙愿,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需要我们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执著努力和不懈奋斗。我们要乘势而上,奋发图强,用我们的热血和智慧,谱写肇庆学院新篇章。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高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核心问题。质量问题关乎教育生命,关乎教育公平,关乎学校信誉。我们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改革和建设,保障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断扩大肇庆学院在社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一)积极推进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让中心工作充满活力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是我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后,主动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是关系学校整体利益和每个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命脉工程”。通过推进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是学校发展第一要务的思想,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夯实本科教育基础,培育教学特色,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制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形成全员参与教学改革,全员注重教学质量的文化氛围,让中心工作在改革发展中充满活力。学校各级领导,特别是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自觉参与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要遵循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紧扣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突出每一阶段的重点,落实每一个改革与创新项目,分步骤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管理模式上,对现有的教学资源、管理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要善于借鉴,勇于试验,敢于改革。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有新突破。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我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目标。实践教学一定要联系实际,与社会变革、科技进步、职业岗位的动态紧密结合。学校(院)要密切与企业、乡镇、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为学生到社会经济建设第一线考察调研、实习实践拓宽渠道。要在课程建设上有新突破。要建设一批高水平课程。专业课程建设要聘请知名高校、企业或社会组织的专家参加,扩大社会对我校人才培养的参与度。适时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通识课程,使之不断溶入最新的科技元素、人文元素和产业元素。要在管理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教学制度要更加符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既遵循大学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校教育的主体目标,而对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的选择和发展也要建立制度保障。要在教学改革实践上有新突破。要力争有12项课程建设、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进入省级择优推荐的工程项目,进而为全校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作示范引导。积极推动实施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势必促进我校的内涵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势必凸显我校的办学特色,势必增强我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活力。(二)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和科研机制创新加强学科建设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年的持续建设,我校各学科的内涵更加充实,特色和优势逐渐凸显,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社会服务都产生重大影响。在内部结构上,已经形成符合现代大学发展形态和学科建设要求的“学校学院学科”的结构架式,为培养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高水平、有特色的本科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更为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学科建设为我校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在未来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铸造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推动学科建设,适时启动“申硕工程”。采取特色优先、优势优先的策略,重点扶持特色学科建设,促进优势学科申报硕士点,驱动我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再上一个新台阶。科研是大学师生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科研成果代表着学校的学术形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科研的基本方向。从我校办学性质和发展需要出发,要继续支持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基础研究,重点扶持应用科学研究,并在机制上大力引导和支持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要鼓励教师面向教育教学实际,面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实际开展科学研究。要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教科书的滞后性,使教学更具新意、更加生动;要鼓励科研团队和教师个人主动地将研究触角伸向社会,寻找研究课题,与企业、农村以及政府部门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建立学校科研与社会改革发展问题的嫁接点,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学术生产力。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培植我校特色和优势的必然选择。我校学科多,便于发挥综合交叉优势;我们人才多,利于发挥团队优势。学校(院或学科)与企业、乡镇、社区、政府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借助社会的平台,实现与市场沟通,与社会对接,使科研获得丰富的资源和创新的动力。要消除重理论轻应用、重研究轻服务的偏向,把科研与社会服务更紧密地结合,从中找到创新和发展的突破口。我们的科研工作只要立足于现代科技前沿,立足于教学前沿,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前沿,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求,就一定会大有可为。(三)大力推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决定学校核心竞争力,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开展社会服务的关键所在。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我校长期不变的策略。我们要遵循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着眼于学校建设急需和长远发展进行师资建设。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位一体”来统筹制定师资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队伍建设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专业教师从充实配齐向培养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转变;从单个教师培养提高向发展教学团队、学术梯队转变。根据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根据教学改革和强化应用课程、实践课程教学的需要,根据增进我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需求,师资建设要创新思维,既重学历、重职称,同时把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作为引进教师的重要考察评价标准。要注意从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管理部门选聘教师,从海外留学人员和归国创业者中选聘教师,从各界精英中选聘客座教授。这样不仅引进了师资,而且还将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有利于改造我校师资的学缘结构和能力结构,激活教师队伍,使之满足多样化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的需要和服务社会的需求,使我校教师更有竞争力。我们要高度重视教风学风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和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施行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并举,努力塑造认认真真教书,扎扎实实治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风范,为学生成长树楷模做表率。要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正面的激励效应,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让教师、干部和职工体验到投入学校教书育人事业的成就感。(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注重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在校院两级各类学术讲座中纳入思政主题。以党校教育为辐射源,通过理论武装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骨干,影响扩展到广大学生。要继续抓好以“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为主题的理想信念系列教育活动和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的现代公民系列教育活动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要继续组织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企业共建活动。要探索改进宿舍(公寓)管理,提升宿舍生活的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团的规划和建设,使社团成为大学教育、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制度创新,推进辅导员职业化。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五、繁荣学校文化,落实依法治校方略,加快建设和谐校园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负载着传承和创新人类精神文化的光荣使命,而且在自身长期发展中积淀生成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大学,历史积淀并不深厚,文化传统也不丰厚。静态看这是我们的不足,而动态看这正为我们创设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激发师生文化创造活力,让师生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品位。(一)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赋予校园文化鲜明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学校个性,最大限度地形成校园文化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主流意识形态,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以改革创新的思维,积极支持师生自主策划、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踊跃组建各种科技和体育协会、俱乐部活动,鼓励学生加入业余文化社团,重视学生自发的文化创建活动。支持教师组建学术俱乐部、业余文体协会。要以群体参与性强、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竞争品质和文化情趣为要旨,设计组织校园大型文化活动。要赋予校园有形建筑以文化精神内涵,通过有人文色彩和地方特色的视觉符号将大学精神、价值导向融入环境中,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里。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学生活动,也不是局部个别形式的活动,而是关系将学校凝聚为有文化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量的整体性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师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共建精神家园,共享文化成果。(二)加快推进制度建设,落实依法治校方略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只有通过一系列成文规范细化为各种规章制度和组织形式,才能转化成运行机制和管理风格,才能渗透到全校师生员工日常理念和行为中,形成学校系统的独特的制度文化体系。我们要按照办学理念和学校新阶段奋斗目标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和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制度文化和管理模式。我们要研究制定肇庆学院章程,落实学校法人制度,推进依法自主办学,实现科学管理。学校章程是治校的“宪章”。学校的法律地位、办学性质、办学理念和办学目的,学校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师生员工的权益都要通过章程明确。学校的组织构成、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议事程序、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治校理念和大学精神都要在章程规定,这是我们依法治校的根本制度。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权责明晰、管理科学、注重效能的原则,合理调整行政管理机构。要积极推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管理重心下移。要强化制度约束,防止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和权力失控,保证学校在法治的环境中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三)加快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我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创发展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战略举措,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各类人才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按照琼州学院十二五规划的方向,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激发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加快实现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团结进步、政风和畅的“民主校园”;建设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学术校园”;建设以学为乐、人人善学的“学习型校园”;建设诚信友爱、助困扶弱的“爱心校园”;建设机会公平、评价公正、校务公开的“阳光校园”;建设管理有序、安定祥和的“平安校园”;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建设师生身心健康、卫生安全的“活力校园”。和谐校园建设任重而道远。党的领导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政治保障,依法治校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制度保障,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保障,队伍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保障。我们要大力宣传倡导和谐的理念,弘扬和谐的文化,引领和谐的风尚,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排头兵。我们要大力倡导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道德风尚。培育一种不同职务、职称、学历、学位的人,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不同籍贯的人相互尊重;不同学术观点、不同思想认识、不同意见诉求平等交流的氛围,养成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博大胸怀,形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气象。我们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顺应全校教职工逐年增加福利待遇,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和期待,致力于依靠全校教职工发展事业,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凝聚人心,激发教职工的爱校情怀和工作干劲。关心离退休教职工、老党员的健康和生活,落实各项养老福利政策,让他们共享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要全面落实国家奖助学金及助学贷款政策,认真做好各类奖助金的评审发放和勤工助学指导工作,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都能享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爱,都能获得健康和谐发展的条件。我们要高标准做好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努力建设更加优美的大学校园,让全体师生在一个建造精致、功能齐全、生态平衡、人文和谐的美好环境中学习生活。六、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综合大学的目标,圆满完成这次大会提出的任务,全校各级党组织责任重大。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各方面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努力把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能力发挥出来,共同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要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学以致用,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及各成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二级学院党委要在学院工作中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健全以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核心的领导体制,实行“集体领导、院长负责、分工合作”的领导机制,进一步增强党政班子工作合力。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级和教研室上,积极创新活动内容与方式,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入党对象的培养和教育制度,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加大在学生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把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吸收到党组织,不断提高党在高知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努力构建干部队伍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重视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积极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的科学机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任职、民主推荐、票决制、任前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完善干部考核办法,探索科学评价干部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考核的具体方式和方法。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两个务必”,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八荣八耻”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传统,反对奢侈浪费,规范公务接待,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更具服务力、亲和力的新型机关。以良好的党风引领教风带动学风,推进形成良好的校风。要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现实重要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力。要着力解决在制度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经费使用的管理,严格审批、核查程序。加强审计和监察,做好公开与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认真组织实施,形成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要认真开展好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恪尽职守、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干事,弘扬新风正气、不辱神圣使命。(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我们一定要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充分保障广大教职工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利。进一步密切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完善民主治校的各项制度。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民主参与机制,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在民主办学、依法治校中的作用,深化校务公开,严格决策程序,不断拓宽和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重大决策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学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治校的水平。要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我校是民主党派成员较为集中的单位,我们要贯彻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统战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注意选拔和推荐优秀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要关心少数民族教师、归侨教工的工作和生活。各二级单位党委负责人要兼任统战委员。继续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及国外友好人士、团体的联系,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共同把学校的事业推向前进。要进一步加强党对群众组织的领导。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是党密切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和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好他们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和加强校友会工作,发挥广大校友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同志们,肇庆学院是全校师生的利益共同体,也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她付出我们的心血、劳动和智慧。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她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的综合大学。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我们美好的蓝图和崇高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