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理论考试大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5313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理论考试大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剖理论考试大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剖理论考试大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述腹股沟管的位置、四壁和两个口。答:腹股沟管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为腹前外侧壁的下部肌和腱膜之间的一潜在裂隙,全长4-5cm。有两个口,四个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为其上下前后壁。内口又称腹股沟管腹环,为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口,约在腹股沟管中点上方1.5cm;外口又称腹股沟管皮下环,是腹外斜肌腱膜裂孔,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2、 大唾液腺有几对?分别写出各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及其导管的开口部位。名称位 置开口部位神经支配腮腺浅部: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1/3的浅面,后续深部。深部:伸入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下颌后窝内上颌第2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的腮腺管乳头舌咽神经下颌下腺下颌骨下缘及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舌下阜面神经舌下腺舌下襞的深面大导管与下颌下腺共同开口与舌下阜;小导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面神经3、 子宫的位置及其毗邻,子宫正常姿势是什么?维持这种姿势主要靠哪些韧带?说明这些韧带的构成、位置和具体作用。答:子宫位于盆腔的中央,在膀胱与直肠和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卵巢和输卵管,未妊娠时,子宫底位于小骨盆入口平面以下,朝向前上方。子宫颈的下端在坐骨棘平面稍上方。成年人子宫正常应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但子宫的位置可随前方的膀胱和后面的直肠内的充盈程度而发生改变。维持此位置主要靠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子宫圆韧带是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圆索,起于子宫角的前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层的覆盖下,伸向前外侧至腹环处,穿经腹股沟管,止于阴阜和大阴唇的皮下。此韧带主要维持子宫的前倾。骶子宫韧带由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表面盖以腹膜形成直肠子宫襞;起自于宫颈阴道上部后面,向后绕行直肠的两侧,止于第2、3骶椎前面及筋膜,向后上牵引子宫颈,与子宫圆韧带协同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4、 简述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主要分支和分布。答:左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动脉窦,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左行,随即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走行绕过心尖切迹至后室间沟,与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吻合。前室间支还分出左室前支、右室前支和室间隔前支。前室间支分布于左室前壁、右室前壁一小部分以及室间隔前2/3区域、前乳头肌、心尖以及左右束支。旋支沿冠状沟左行,绕过心左缘至心膈面,分出左缘支分布于左室侧壁;窦房结支分布于窦房结;房室结支分布于房室结等。右冠状动脉起于右冠状动脉窦,在右心耳和肺动脉的干根部之间入冠状沟,向右行绕过心右缘经冠状沟后部至房室交点处常分为后室间支和左室后支。动脉圆锥支与前室间支相应分支吻合;右缘支分布于右心室侧壁;窦房结支分布于窦房结;房室结支分布于房室结等。5、 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脏支有哪些?它们分别分布于何处?答: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脏支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腹腔干的主要分支分布于肝、胆囊、胰、脾、胃和十二指肠;肠系膜上动脉的主要分支分布于空肠、回肠、盲肠、阑尾、升结肠和横结肠以及部分胰和十二指肠。肠系膜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分布于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部 6、 简述肝门静脉系和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时,肝门静脉系的血液经何途径流入上、下腔静脉?答:主要吻合部位:(1)食管静脉丛,使肝门静脉系的胃左静脉属支与上腔静脉系的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之间交通。(2)直肠静脉丛,使肝门静脉系的肠系膜下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之间交通。(3)脐周静脉网,使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腹壁上静脉和胸腹壁静脉间交通;或者与下腔静脉系的腹壁下静脉和腹壁静脉之间交通。(4)通过肝裸区、胰浅十二指肠、升结肠、降结肠使肠系膜上下静脉的小属支与腹后壁上下腔静脉系的肋间后静脉、膈下静脉、腰静脉、肾静脉的小属支之间交通。(5)椎内外静脉丛,使贴、近腹后壁的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的小属支与上下腔静脉系的肋间后静脉、椎静脉、腰静脉之间交通。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经过以下三条途径流入上下腔静脉:(1)肝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2)肝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3)肝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向上)胸腹壁静脉、腹壁上静脉胸外侧静脉、胸廓内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向下)腹壁浅静脉、腹壁下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7、 自患者手背静脉网注入抗菌素,药物经过怎样的途径分别到达肺和阑尾?答:手背静脉网贵要静脉和头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 8、 简述房水的产生和循环途径答: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来自睫状体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和睫状体血管渗透。房水循环: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先进入后房,经瞳孔流入前房。再经虹膜角膜角的虹膜角间隙滤帘,渗入巩膜静脉窦,导入巩膜表层静脉丛,然后注入睫状前静脉,再经涡静脉回流。9、 光线穿过角膜后,依次经过哪些结构投射至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后者又如何将光波刺激传入脑内产生视觉?答:依次经过角膜、前房水、瞳孔、后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内层到达视网膜色素细胞。视杆和视锥细胞接受光的刺激,把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双极细胞传到节细胞,再经视神经传入脑,而产生视觉。(视觉传导通路见后) 10、 眼外肌的名称,作用和神经支配。答:名称作用神经支配上睑提肌提上睑动眼神经上直肌使瞳孔转向上内动眼神经下直肌使瞳孔转向下内动眼神经内直肌使瞳孔转向内侧动眼神经外直肌使瞳孔转向外侧展神经上斜肌使瞳孔转向下外滑车神经下斜肌.使瞳孔转向下外动眼神经11、 间脑可分为哪几个部分?简述间脑特异性中继核的纤维联系。答:间脑分为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背侧丘脑五部分。间脑特异性中继核包括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核、内外侧膝状体。腹前核和腹中间核:由纹状体,黑质,小脑齿状核传入,传出至大脑皮质运动区。腹后核:内侧核:由三叉丘系与孤束核的味觉纤维传入,发出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下部。 外侧核:由内侧丘系与脊髓丘系传入,发出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中下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内侧膝状体:由下丘听觉纤维传入,发出纤维形成听辐射,投射至颞叶听觉皮质(颞横回)。外侧膝状体:由视束纤维传入,发出纤维形成视辐射,投射至枕叶视觉皮质(距状沟两侧皮质)。12、 试述脑的动脉及大脑动脉环的组成。答:脑的动脉主要由颈内动脉发出的大脑前、中动脉,前、后交通动脉,脉络丛前动脉以及椎动脉发出的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后动脉,脑桥动脉,迷路动脉组成。大脑动脉环又称Willis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围成。 13、 试述脑脊液循环途径。答: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道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与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 14、 试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异同。答:(1)低级中枢不同。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由脊髓胸腰部灰质的中间带外侧核组成,而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则由脑干和脊髓底部的副交感核组成。(2)周围部神经节的位置不同。交感神经节包括椎旁节和椎前节,位于脊柱两旁和脊柱前方;副交感神经节为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位于所支配的器官附近或器官壁内。因此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比交感神经长,而其节后纤维则较短。(3)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一个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可与许多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而一个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则与较少的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所以交感神经的作用范围较广泛,而副交感神经则较局限。(4)分布范围不同。交感神经除分布至头颈部、胸、腹腔脏器外,尚遍及全身血管、腺体、竖毛肌等,故其分布范围较广。而副交感神经,一般认为大部分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不受其支配,故其分布不如交感神经广泛。(5)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即是互相拮抗又是互相统一的。 15、 简述视觉及瞳孔对光发射的传导通路。答:视觉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为视网膜双极神经元,周围突至视觉感受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中枢突止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为节细胞,其轴突在视神经盘处向后穿出眼球形成视神经,在视交叉处来自两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左右交叉,颞侧半不交叉,向后延续为视束,绕大脑脚止于外侧膝状体,即第三级神经元胞体所在。其轴突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距状沟两侧视觉皮质。瞳孔对光反射是指光照一眼,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的反应。瞳孔对光反射通路是由视网膜起始,经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再经上丘臂到达顶盖前区,此区发出的纤维止于两侧的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副核的轴突经动眼神经到睫状神经节更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引起双侧瞳孔缩小。16、 简述角膜发射、上颌牙痛、针刺小手指的传导通路。答:角膜反射:刺激角膜,冲动沿三叉神经的眼神经至三叉神经节,再经由后者中枢突组成的三叉神经感觉根,入脑后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由此核再发纤维至两侧的面神经核,经面神经根出颅,传至眼轮匝肌,使双眼闭合。上颌牙痛:冲动沿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的上牙槽神经至三叉神经节,再经由后者中枢突组成的三叉神经感觉根,入脑后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沿三叉丘系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针刺小指:痛觉经尺神经传入C5-T1脊神经节,中枢突经后跟外侧部进入相应节段脊髓背外侧束上升1-2节段后止于脊髓灰质后角;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相应节段脊髓灰质第I、IV-VII层,发出第二级纤维经白质前连合斜越到对侧外侧索上行组成脊髓丘脑侧束,向上经脑干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即第三级神经元胞体所在;发出第三级神经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中部,产生痛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