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方法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149812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方法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方法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方法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ttp:/zhuchengxxjs.2011.teacher.com.cn如何让孩子静下来http:/zhuchengxxjs.2011.teacher.com.cn与学生平等相处浅谈如何转化“双差生” http:/www.studa.net/Education/110921/11570972.html浅谈如何转化“双差生”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1-09-21 11:57:00 作者:吕生仁 编辑:studa090420 转化“双差生”是全面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题,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怎样才能更好地转化“双差生”呢?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 深入了解是转化“双差生”的基础 “双差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要教育好“双差生”,首先就要去了解他们,只有了解形成的原因,才能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我班小东同学,开学初,他常光顾游戏机室和网吧,纪律松散,常有迟到、旷课现象,屡教不改。我多次找他谈心,了解到他的家庭条件较好,虽然他父母每个星期给他很多零花钱,但根本没有正确引导他如何使用零花钱。了解这些原因后,我进行几次家访,找其父母谈心,把他在校的情况告诉之其父母。后来,他父母改变了态度,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关心。我取得了家长的配合,抓紧时机对他进行教育,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期末时其各科成绩都有明显进步。事实证明,只要准确地了解造成学生“双差”的原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 关心爱护是转化“双差生”的钥匙 对“双差生”给予关心和爱护是转化“双差生”的先决条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双差生”对老师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自卑心理。“双差生”在内心深处比其他同学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所以,教师要真心地爱他,善于用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如我班小江同学以前无心向学,自由散漫,常有迟到、早退等现象,上课不是看小说就是睡觉,为了端正他的学习态度,我从关心入手,尽量接近他,像朋友似地同他谈话,了解了他家庭生活的状况,母亲早逝,父亲对他的生活和学习从不关心,使他缺乏家庭温暖,从小养成孤僻放任的性格。为了治好他心灵上的创伤,我主动和他交朋友,常常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有一次他病了,我及时送他到医院,还给他垫付了药费。在他生病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去医院照顾他,并亲自下厨给他煲汤。他感动得哭了,我抓住时机对他进行教育,循序渐进地给他讲道理,使他认识到再不认真读书、不严格要求自己就没有前途。由于我真诚的付出及耐心的引导,他的各科成绩从不合格提高到70分以上。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只要教师给“双差生”双倍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就会有收获。 三 四 恰当的表扬是转化“双差生”的手段 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感情投向“双差生”。要多用激励语言,对“双差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与表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扬长避短,逐步达到转化的目的。如我班有个学生,迟到习以为常,有时还逃学,厌学情绪严重,有一次,学校举行黑板报比赛,他的美术和粉笔字不错,我便让他负责出黑板报。由于他的选材、布局、排版都比较好,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并受到了学校的表扬。我在班中也及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他积极上进,许多不良习惯也慢慢改正了,成绩也提高了,这个事例使我体会到,要做好转化“双差生”的教育工作,就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地使用表扬,教育“双差生”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总之,中学生是一类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群体,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使他们不但好奇,而且好强,开始懂得尊严和情理,只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因此,他们会与我们正统的教育要求产生偏差。要扭转存在这种偏差的学生,既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要做到耐心细致,智谋兼施。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去做,转化“双差生”的工作是完全可以做好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方法谈http:/www.studa.net/jichu/110921/10214571.html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争辩质疑的能力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在我们目前的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都努力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的教学模式,但仍然有很多的数学教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完全被老师的问题和答案牵着走,学生根本没有考虑和争辩质疑的时间,更谈不上让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了.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争辩质疑能力作为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教会学生去争辩质疑,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思考,学会求异思维,提高创新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争辩质疑的能力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古人曾说过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不得章法的乱质疑反而起到反作用。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争辩质疑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知道“疑什么”、“怎么疑”,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质疑。1、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对于低年级学生,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会质疑,教师可先给予示范,从最基本的问题着手,引领学生质疑。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时,我用课件展示一组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图片,先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片钟表上的时刻(8时),我接着问学生:“现在是什么时刻?”有生活经验的学生马上回答:“8时。”学生回答后我接着质疑:“为什么是8时?”学生争着回答:“因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再出示后面几个时刻时,我就完全放手,这样引导学生质疑:“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由于有了前面的示范引领,学生们都积极动脑思考,很自然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现在是什么时刻,为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解答。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兴趣,提高质疑水平。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为炼就与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可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对所研究问题得到创造性地理解与掌握.如:在混合运算中学习原三步计算应用题时,出示问题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思考。学生们各抒己见,出现了四种解法,在呈现解法的过程中,学生们纷纷质疑、解疑,课堂成了思维碰撞的舞台,每一位同学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构建质疑文化,提醒学生质疑为了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质疑的习惯,时刻提醒学生质疑解疑。可在黑板的一角或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数学名言。如: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默斯;在数学的领域中, 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康扥尔;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不要放过任何一道看上去很简单的例题他们往往并不那么简单,或者可以引申出很多知识点。等等。还可以在每节课开始前先在黑板上写上“为什么”几个字。旨在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当然也可以根据课的特点,随时,在黑板上写上一些引导学生质疑的问题。如:数学大师华应龙老师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在讲课的过程中他在黑板上副板书的位置写了这样五个问题:1、是什么?2、为什么?3、怎样做?4、为何这样做?5、一定这样做吗?通过这五个问题他让学生明白“问号是智慧开始的金钥匙”。从而提醒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并明确质疑的方法。三、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要依赖于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师要在适宜的问题情境下,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如在教青岛版下册“角的认识”时,我先是让小组合作通过旋转活动角发现了角有五种: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并让小组成员把这五种角的直观图贴在了黑板上。这样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对这五种角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但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些同学并不理解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这时我没有急于解释,而是问学生:“看到这些角,你有哪些疑问”,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有不少学生提出了比较好的问题,如“平角的角在哪里,周角的角在哪里”“平角的顶点在哪里”“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为什么周角只有一条边”“哪个角最大”等。我真没想到学生们提的的问题是这么的恰到好处,我也不一定会提得这么好,我庆幸自己给了同学们质疑的空间。学生们的解疑更是精彩,说得头头是道,画得明明白白。一个个重点、难点就在学生的质疑、解疑中迎刃而解。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展现。四、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孩子向榜样学习,是一种易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教育手段。要发挥榜样的力量,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然后引导学生对榜样进行分析,学习。每个班级中,总有那么一部分同学比较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抓住这些孩子在课堂中的每一次精彩表现,大力表扬奖励,从而鼓动全班同学学习他们争辩质疑的精神。如我们班有一个叫宋光宇的同学,比较爱动脑筋,每次都有新想法。我就在班中经常这样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你的回答真精彩;大家要向他学习;谁再来提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孩子们都喜欢表扬,看着你表扬他了,还给他加分了,也都跃跃欲试。于是积极动脑思考,争先恐后质疑。就这样,在榜样的带动下,班中质颖问难的同学越来越多。五、利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励学生质疑1、巧用语言激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远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去评价学生调动学生的质疑问难的学习热情呢?我认为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艺术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达到师生的心理和谐,使学生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展现出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2、巧用加分激励在班级管理中,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常在班级的一角设立加分评价表,促进学生进步。我充分利用这一评价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要是提出要价值的数学问题或者解决了别人提出的问题,就重分奖励,加分在25分不等。在加分的激励下,学生们争辩质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3、巧用奖品激励根据学生喜欢奖品的特点,对积极争辩质疑的学生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发一些有象征意义的小奖品。如:五角星,可称这为创造星、智慧星、进步星,一星多用,视具体情况而定。折纸的大雁,称之为“领头雁”。这些小奖品会产生奇妙的效果。总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思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就有了激情。就会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一点想法府前街小学王淑秀又快到期末考试了,在这个时候,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也进入倒计时,他们的表现最终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节点上,做好他们的辅导工作尤为重要。我认为要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必须克服“只有暗点没有亮点”的思维定势。三番五次地批评,只能使学生丧失信心。无论如何,教师都应当充满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某些无损于其人格和身心健康成长的“瑕疵”应尽可能地宽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值得大力倡导的。我们在工作中,应像寻觅火种、开采金矿一样,千方百计地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殚精竭虑地让它燃烧起来。我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经过教师的精心辅导,我们的学生都放射出他应有的光芒。当然,要真正做到确实需要敬业精神!努力吧。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1-09-21 10:37:00 作者:赵海那 编辑:studa11071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热爱数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学时我注重从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数学竞赛或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来引入,不仅能指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几分钟内使学生的思维活路起来。如我在教一年级数学,十几减5的退位减法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猪八戒与孙悟空”的故事,一天,八戒睡足醒来,正准备找吃的,这时悟空走过来,递给八戒一张纸条,喝道:“八戒,如果你算对纸条上的题,俺老孙给你找桃子吃,如果算不对纸条上的题,俺老孙把你打入无底洞。”不一会儿,八戒算出纸条上的题,悟空拍手赞道:“呆子这一次不呆了”。八戒骄傲地说:“猴哥,我还有好几种算法呢?”同学们急不可待的想知道八戒会有哪几种算法,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新课导入的成功,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巧设悬念,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巧设问题,让一个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数学课做好了铺垫。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学时我注重从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数学竞赛或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来引入,不仅能指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言,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启发他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如对学得特别好的学生可用“好棒”、“真聪明”等激励性评语;对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可用“进步真快”、“加油啊”等鼓励性评语,对后进生可用“这点难不住了”、“继续努力”等评语。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既能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逐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有了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就不难了。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学起于思,思始于疑。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设疑,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许多研究表明,在杰出人物与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兴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能否把学生的兴趣保持在教学自始自终,一法不行,必须得采取多种方法施教。以趣激思是我们在讲课过程中进行的另一种培养方法。对于常用的数量关系,我们复习时还采用给名称要学生编题的练习形式。如已知单价和总价,编求数量的题目;已知路程和时间,编求速度的题目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为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打下良好基础。 四、动手实践操作,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若让学生干巴巴地坐着听课,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有的放矢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探索学习。如:我在教三年级数学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看这些图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个个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我抓住“火候”继续启发、引导、设问,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它们的角有什么特点,从而同学们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转化?”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再思考。通过同学们动手操作,观察总结出:“如果长方形的角发生了变化、长方形便成了平行四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便成了正方形”。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五、教学生活化,提升学习兴趣 学生熟悉的内容在情感上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细心挖掘教材中一切与生活有联系的内容,充分发掘数学中的生活内涵,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我在教长方形的认识时,从学生身边讲起,如;黑板面、桌子的表面等物体就是长方形。然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说说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最后让学生再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是长方形。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让学生懂得原来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那样息息相关,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进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方法谈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1-09-21 10:21:00 作者:王慧英 编辑:studa110711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探索的主课题。下面谈谈个人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小学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发展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小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低差学生,对他们更要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2.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一方面让他们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个性。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小学会学习,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4.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为了能够学好数学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教书育人”的需要。 三、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合作交流 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在主动探索、乐于交流的良好气氛中进行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学生最主要的特性是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四、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是时代和国民对教育的根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创新是现代人的根本特征。由此可知,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就具有厚实的创新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如下两点:一是注重对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表达力、操作力等,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好基础。二是充分挖掘创新活动的内容,把握机遇,利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都是进行创新培养的过程。可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质疑,甚至是出错,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展开思维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1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树立整体的数学教育观,树立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意识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jichu/110921/10214571-2.ht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