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2990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 战国时期“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柏杨语)的思想流派应是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C【解析】“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体现法家今胜于古、反对厚古薄今,结合所学,韩非主张社会历史进化论,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C正确。点睛:根据“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联系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2. 墨子以“兼爱”批评孔子之仁的“爱有差等”;尽管孟子斥其为“无父”,但他却将孔子之仁扩至仁政,主张对社会成员施以普遍的仁道。这反映出A. 孟子继承了孔子儒学思想精华B. 诸子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吸收C. 墨子的思想在阶级社会行不通D. 孔子之仁符合封建社会的需要【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墨子和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批判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诸子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吸收,故B项正确;A项只涉及孟子,过于片面,故A项错误;C项只论及墨子,也过于片面,故C项错误;孔子之仁并不符合封建社会的需要,其经过后来的思想家发展之后才符合封建社会的需要,故D项错误。故选B。3. 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就此认识论而言,对他影响较大的思想家应是A. 陆九渊B. 朱熹C. 顾炎武D. 王守仁【答案】B【解析】据材料“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通过不断格物实践才能明理的思想,与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一致,故B项正确;陆九渊是心学代表,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王守仁也是心学代表,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格物致知、实践明理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4. 东汉一代神仙谶纬思想流行,甚至在汉章帝时,由皇帝亲自主持召开了白虎观会议。根据会议讨论结果编纂而成的白虎通义,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其产生的最为严重的后果是A. 使儒学的权威性受到削弱B. 导致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C. 儒学完全背弃了孔孟之道D. 儒学开始与佛道思想融合【答案】A【解析】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儒学社会政治层面功能加强,同时也就减弱了儒学作为一般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层面的作用,故儒学的权威性受到削弱,故A项正确;东汉儒学正统地位并未丧失,故B项错误;儒学完全背弃了孔孟之道,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佛道思想,无法体现儒学开始与佛道思想融合,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的后果和影响,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学的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层面的作用削弱的角度出发,再根据排除法,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5. 元代著名的理学家许衡提出“治生”论,主张:“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于为学之道有所妨。”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A. 工商皆本B.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 经世致用D. 循天下之公【答案】C.6. 纸在西汉时期被发明出来之后的相当长时期里,并未普及。直到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才慢慢得到普通使用。蔡伦当时主要是A. 简化了造纸工序B. 改进了造纸工艺C. 改变了原料来源D. 提高了劳动效率【答案】C【解析】东汉时期的蔡伦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说明他改变了造纸的原料来源,故C项正确;蔡伦的主要贡献不是简化造纸工序,故A项错误;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造纸也不属于造纸工艺的问题,故B项错误;蔡伦的主要贡献与提高劳动效率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再现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史实,注意正确理解“造纸的原料来源”这一概念,与“造纸工序”、“造纸工艺”等概念区别,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 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成都开始板印全部大藏经,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印完工,雕版共13万块。这主要反映出A. 当时雕版印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B. 雕版印刷促进了宗教事业的发展C. 北宋时期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D. 雕版印刷已不适应文化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材料提到,板印全部大藏经历时12年才雕印完工,雕版共13万块,这说明当时印刷的效率太低,说明雕版印刷已不适应文化发展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雕版印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板印大藏经的效率低,不是说明雕版印刷促进了宗教事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唐朝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历时12年才雕印完工”,学生应该善于分析出题的意图,从材料主旨出发,即可得出“效率低下,不适应文化发展需要”的结论,据此即可进行正确判断。8. “乍一看,无法无天,这才像草书;再一看,于无法中而有法,这才是草书;更一看,于小法中见大法,于常法中见超法,这更是草书。”材料主要描述的草书特点是A. 极具动态美B. 随意性很强C. 书写难度大D. 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答案】A【解析】据材料“于无法中而有法于小法中见大法,于常法中见超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草书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体现动态美,故A项正确;“无法中而有法”说明草书不是随意性的,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草书的书写难度大,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草书表达作者情感的特点,故D项错误。故选A。9. 元代著名文人虞集说:“尝论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后世者。汉之文章,唐之律诗,宋之道学,国朝之今乐府,亦开于气数音律之盛。”这里所说的“今乐府”是指A. 乐府诗B. 词C. 京剧D. 杂剧【答案】D【解析】“国朝之今乐府,亦开于气数音律之盛”反映了元朝的元杂剧的兴盛,故D项正确;乐府诗属于汉代,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词多属于宋代,故B项错误;京剧形成于清朝,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提示的时间“元代”,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元代元杂剧的发展相关知识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0. 陈毅评价某书是“一部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史诗,它辛酸而又荒唐地看出了封建社会的繁荣一去不还”。此书应是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D. 西游记【答案】C【解析】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官僚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的衰落过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说明了封建王朝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故C正确;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成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A、B、D不符合“它辛酸而又荒唐地看出了封建社会的繁荣一去不还”,排除。11. 京师同文馆的学生开始时只有10人,后来逐渐增加到120人左右。学生不但公费,膳食、书籍、笔墨纸张等均由馆内供给,每月还发给薪水银10两,考试优等者另有奖赏。这从侧面反映了A. 当时封建思想束缚严重B. 官办学堂待遇较高C. 洋务学堂的教学水平高D. 清末新政重视教育【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京师同文馆的学生的待遇优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说明当时封建思想束缚严重,学生不愿进入京师同文馆学习,故A正确;京师同文馆并不能代表所有官办学堂,且待遇较高属于材料的正面反映,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洋务学堂的教学水平高,故C错误;京师同文馆不属于清末新政的措施,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设问词“从侧面反映了”,学生根据材料反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封建思想束缚严重”的结论。12. 梁启超曾说过:“今者我党与政府死战,犹是第二义,与革党死战,乃是第一义。有彼则无我,有我则无彼。”他发表此番言论的背景主要是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迅猛发展C. 满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D. 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派镇压【答案】B【解析】据材料“与革党死战,乃是第一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党指资产阶级革命党,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迅猛发展,故梁启超有此说法,故B正确;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民族危机严重,材料未涉及反帝问题,故A错误;满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是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思想形成的背景,不符合材料,故C错误;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派镇压,与革命党无关,故D错误。故选B。13. 郑观应曾担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离职多年后,织布局因外放之款收不回而出现亏损。经查系继任总办挪用公款所致,但他却攀诬郑观应经营不善,最后郑观应只得垫出两万两白银了结此案。此案有可能使郑观应产生的新思想是A. 师夷长技B. 变革政体C. 思想改造D. 革命救国【答案】B【解析】郑观应被诬陷而垫出两万两白银,这说明当时封建制度下官办企业的腐朽,故郑观应作为早期维新派,主张变革政体,故B项正确;师夷长技,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思想的落后问题,故C项错误;早期维新派并不主张革命救国,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学生再结合他在上海机器织布局的遭遇,即可正确回忆出早期维新派主张变革政体,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4. 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在本质上体现了A.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B.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C. 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D.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答案】D【解析】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都与近代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紧密相关,是社会的变迁的反映,故D项正确;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并不迅速,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不符合“变法自强”思潮,故B项错误;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并不属于本质,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中国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错误或过于片面的说法,进行正确判断。15. 陈延年烈士是陈独秀的长子,1919年1月曾与黄凌霜等组织无政府主义进化社,并创办进化杂志。后来他与黄凌霜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A. 无政府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B. 马克思主义逐渐被广大青年接受C. 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社会的需要D. 无政府主义运动遭到了彻底失败【答案】B16.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不用典”的主张,但又认为,“狭义之典,工者偶一用之,未为不可”。而钱玄同由义正言辞地表示,“凡用典者,无论工拙,皆为行为之疵病”。这主要反映出A. 新文化阵营内部分歧的存在B. 新文化运动存在偏激的一面C. 新文化运动阵营已彻底分裂D. 胡适试图调和新旧阵营矛盾【答案】A【解析】据材料“狭义之典,工者偶一用之,未为不可”、“凡用典者,无论工拙,皆为行为之疵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新文化阵营内部分歧的存在,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新文化运动存在偏激的一面,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新文化运动阵营已彻底分裂,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胡适试图调和新旧阵营矛盾,故D项错误。故选A。17. 在推翻清王朝的过程中,出现了以章太炎等人为代表的“反满”的“一民主义”。这种思想侧重民族光复,主张排除一切满族。胡汉民也承认:“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人们对孙中山民族主义的错误理解B.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任务不紧迫C. 当时人民大众与满清王朝矛盾尖锐D. 革命党人试图以此来唤醒广大民众【答案】C【解析】“反满”与“排满”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人民大众与满清王朝矛盾尖锐,故该口号能够“易于普遍全国”,故C项正确;孙中山民族主义也包含“反满”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革命的主张,故B项错误;革命党人试图以此来唤醒广大民众,属于主观目的,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C。18. 1926年元旦,李大钊在青天白日旗帜之下一文中明确提出:“青白化是革命的象征,赤化亦是革命的象征;赤色旗是世界的阶级革命的旗帜,青天白日旗是中国民族革命的旗帜,是东方被压迫民族革命的先驱。”此文在当时的意义是A. 促进了国民革命B.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C. 肯定了辛亥革命D. 推动了中共成立【答案】A【解析】据材料“1926年青白化是革命的象征,赤化亦是革命的象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国民革命运动开展,青白化代表国民党,赤化代表共产党,李大钊的论述促进了国民革命,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是论述辛亥革命的问题,故C项错误;当时中共早已成立,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青白化与赤化所代表的党派,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9. 毛泽东说过自己的心与鲁迅是相通的,但是对中国的基本问题即农民问题的着眼点却不尽一样。鲁迅著名的小说阿Q正传着重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缺陷,想以此来剖析中国国民性中的病弱一面。而毛泽东的著作中谈及农民,则主要着眼于其在革命中的积极性,并根据这一积极性来“唤起工农千百万”。这主要是因为毛泽东A. 领导发动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B. 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C. 出身农民家庭,对农民深切同情D. 视农民为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答案】D【解析】据材料“毛泽东主要着眼于其在革命中的积极性,并根据这一积极性来唤起工农千百万”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故强调发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开展土地革命的问题,故A项错误;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与是否出身农民家庭无关,故C项错误。故选D。20. 深圳特区建立时只有政策没有资金,有人提议向外商出租土地来换资金。广东省和深圳市的领导让人去翻马列经典,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只言片语。后来在列宁全集中查到相关的论述后,就将土地批租给了外商。这主要表明A. 当时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B. 特区成为了引进外资的窗口C. 特区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原则D. 建立特区符合马列主义精神【答案】A【解析】据材料“翻马列经典在列宁全集中查到相关的论述后,就将土地批租给了外商”并结合所学知识,这说明当时对外开放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束缚仍然较严重,需要引用马列经典才敢于实践,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特区成为了引进外资的窗口,故B项错误;引用马列经典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是两个概念,故C项错误;建立特区与马列主义精神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故选A。21. 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谈到:“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A. 判断实践的标准主要看“三个有利于”的观点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C.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D.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观点【答案】C【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C项正确;“三个有利于”的观点并不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最主要的内容,故A项错误;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故B项错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不属于本质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22. 1949-1966年这“十七年文学”涌现出了暴风骤雨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红岩林海雪原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它们共同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 百家争鸣有利于文学的繁荣B. 宽松自由的环境促进了文学C. 二为方向推动了文学的发展D. 文学为政治服务的色彩浓厚【答案】D【解析】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1956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项错误;1949-1966年中国也不是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故B项错误;二为方向提出于1980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暴风骤雨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红岩林海雪原等作品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服务的色彩,故D项正确。故选D。23. 某一时期,学校文化课程越来越“边缘化”,政治学习开始猛增,上课时间经常的全校听广播、听重要文章、传达文件。这表明A.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B. 学校教育工作受到了政治运动的干扰C. “两条路线”争夺教育阵地斗争激烈D. 我国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答案】B【解析】据材料“政治学习开始猛增,上课时间经常的全校听广播、听重要文章、传达文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文革时期学校教育工作受到了政治运动的干扰,故B项正确;材料显然不是强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故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两条路线”争夺教育阵地斗争激烈,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目标,故D项错误。故选B。24. 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以下留学时间与留学初衷对应正确的是A. 晚清的留学热潮实业救国,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创业立业,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热潮富国强兵B.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科技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实业救国,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热潮建设国家C. 晚清的留学热潮富国强兵,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实业救国,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热潮创业立业D. 晚清的留学热潮富国强兵,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创业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实业救国【答案】C【解析】晚清时期,清朝统治危机严重,故其留学热潮应该与富国强兵对应,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应该与建设国家对应,故B项错误;民国初期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改革开放后创业立业的热潮出现,故C项正确;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不是创业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也不是实业救国,故D项错误。故选C。25. “对科学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曾经喧嚣一时,颠倒是非,搞乱了人们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这一论述发表的重要背景是A. 文革结束后,文化、教育和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工作展开B.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关于真理问题标准的讨论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潮流D. 一系列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答案】A【解析】据材料“对科学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曾经喧嚣一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文革结束后,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在文化、教育和科技领域的进行拨乱反正,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故B项错误;关于真理问题标准的讨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故C项错误;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相继出台属于科技领域拨乱反正的结果,不是背景,故D项错误。故选A。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其中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0分)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最重要的创见在于纳“仁”入“礼”。孔子一边高唱“仁爱”之道,一边激烈地反对“犯上作乱”“僭越名分”的行为,以极端顽固的态度要求正名、守礼,力倡对“长上”的绝对服从。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君民、君臣的关系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孔子的礼教约束。董仲舒把德治同法治作为相辅相成的两种统治手段结合起来,把明教化、施仁义同正法度、严刑赏结合起来,把儒家严格等级名分的礼治主张同法家的君权至上、君主绝对独裁的主张结合起来,融为一种以“三纲五常”为准则的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大一统”的政治理论。摘编自丁伟志儒学的变迁材料二:一直以来,并存于封建统治下的儒家思想与官僚政治都在不断地相互作用。现代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在他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写道:“不是中国人对于孔子的好感,而是中国的社会统治,特别需要孔子学说”。这足以体现了,儒家思想是封建专制统治、官僚政治的精神支柱。它适应了官僚政治的需要。而官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又必将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从汉代设立的察举制到隋唐起源延续至清朝末期的科举制,它们考试的内容都是儒家学说摘编自刘杨浅论儒家思想与官僚政治的关系(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儒学与孔子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汉代董仲舒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儒家思想流传二千多年,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答案】(1)不同:孔子维护周礼规定的尊卑等级制度;孟子强调“民本”,反对绝对服从暴虐无道的君主。发展:将法家学说融入儒学体系之中;提出“大一统”理念,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以“三纲五常”为社会行为规范。(2)原因:儒家思想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断吸收其他思想,丰富发展自己的思想体系;儒学也在不断适应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封建统治者对儒学的推崇和独尊;儒学与教育制度、选官制度相结合,使其得以一脉流传,深入人心;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解析】(1)本题结合材料一“孔子要求正名、守礼孟在君民、君臣的关系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孔子的礼教约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孔子维护尊卑等级制度、孟子强调“民本”等方面指出孟子儒学与孔子儒学的不同之处。再据材料一“以三纲五常为准则的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法家学说融入、“大一统”理念、“三纲五常”等方面概括汉代董仲舒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2)本题根据材料二“它适应了官僚政治的需要。而官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又必将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包容性、适应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治者推崇和独尊、教育选官制度相结合、小农经济为基础等方面分析说明儒家思想流传二千多年,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历法、天文仪器、宇宙理论等方面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中以历法最为突出。与此有关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对天体运动轨迹的几何模式不甚关心,但对天体位置的计算却是十分高明的摘编自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传播天主教,传教士带来了数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科技知识,“想借此为宗教的真理作证:基督教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这些科技知识被当权者所重视,为其传教活动特别是在上层传教带来了便利。与中国传统天文地理知识相比较,传教士带来的天文地理知识更注重数据和理论。因此比较精确,受到了有识之士的欢迎。鉴于“颁历一事所含蕴的政治意义,在朝代更替之际尤其明显”,在清军进入北京后汤若望乘机向当政者进呈天文仪器,并为清政府制成历书时宪历。不久,汤若望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并且深受顺治皇帝信任,被加封为“通天玄师”。时宪历虽然依靠其精密性受到官方承认,但却与中国传统历法发生了冲突。因为传统历法受名分、礼教的制约,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纯粹的天文学。传教士带来的科技知识突破了这层束缚,甚至动摇了建立在传统时空观上的伦理道德。摘编自阎秋风、李诗海杨光先反西学原因之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古代传统天文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据材料概括中国传统天文学存在的弊端,并分析指出杨光先反西学的实质。【答案】(1)原因:中国古代发达的农耕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历代统治者对天文历法的重视;长于计算的中国古代数学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数学工具;科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的探索和钻研。(2)弊端:注重实用,忽视理论和规律的认识;受到封建纲常伦理的制约。实质:封建守旧势力对西学(西方自然科学)的排斥(答“中西文化的冲突”也酌情给分)。【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农耕经济、统治者对天文历法的重视、古代数学的基础、科学家们的探索等方面分析说明中国古代传统天文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本题据材料“对天体运动轨迹的几何模式不甚关心受名分、礼教的制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注重实用、忽视理论和规律的认识、受到封建纲常伦理的制约等方面概括中国传统天文学存在的弊端。再从守旧势力对西学的排斥的角度分析指出杨光先反西学的实质。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款(夷)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夷)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卷二筹海篇三材料二: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之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弊)者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材料三:招收天文、算学之议,并非矜奇好异,震于西人术数之学也,盖以西人制器之法,无不由度数而生,今中国议欲讲求制造轮船、机器诸法,苟不籍西士为先导,俾讲明机巧之原,制作之本,窃恐师心自用,徒费钱粮,仍无俾于实际奕訢等奏请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李鸿章和奕訢各自对“夷之长技”的理解。(2)上述材料共同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有哪些?结合背景简要评价这一思潮。【答案】(1)魏:认为“夷之长技”主要是先进的军事技术;李:已认识到除军事技术外,“夷之长技”还包括民用工业技术;奕:认为“夷之长技”不仅仅包括先进的军事、民用技术,更主要是自然科学(西学)。(2)近代中国对西方的认识逐渐深入;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评价: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具有进步性。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的思想仅停留于学习西方的物质器用(科学技术)层面,未涉及也不可能涉及到西方的政治制度。【解析】(1)本题依据材料一“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据材料二“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据材料三“天文、算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军事技术、民用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等方面指出魏源、李鸿章和奕訢各自对“夷之长技”的理解。(2)本题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对西方的认识逐渐深入、西方学习以寻求强国御侮等方面说明共同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有哪些。再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等方面简要评价这一思潮。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材料二: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2)从材料二中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请结合三民主义的三大任务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答案】(1)理解: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继承发展了旧民主主义革命。(2)说明: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完成了土地革命,改善了人民生活。【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辛亥革命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等方面回答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2)本题据材料二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建立新中国、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土地革命等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