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滴水穿石的启示 1教案 教科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16383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滴水穿石的启示 1教案 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滴水穿石的启示 1教案 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滴水穿石的启示 1教案 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滴水穿石的启示 1教案 教科版一、教材简析:本文从安徽广德太极洞“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引出做事必须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道理,希望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从而实现美好理想。全文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叙写太极洞奇观,说明缘由及其启示,第二段列举事例加以论证,第三段提出希望。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意思,会用“启示”、“滴水穿石”造句。3.理解课文,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三、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落和句子,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关键字词,体会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四、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2.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找一找和“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指名说,教师点击课件。3.齐读和“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二、导入课文。1.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的?三、初读课文,略加感悟。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1)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读通课文,了解“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2.检查自主阅读情况。(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2)指名读文。四、理清文章脉络。1.全文可按“提出观点论证观点阐明观点”分成三段,请读文分段。2.指名分段。五、指导生字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奇观”,浅析“启示”。1.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看着板书说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奇观及形成引出观点举例说明铭记启示(再用关联词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2)以上内容你已经知道了哪些?2巩固“奇观”(1)看图描述奇观。(2)说说奇观的成因。(3)有感情地朗读奇观的形成。师生评价,你从中听出了什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3浅析“启示”(1)导读最后一段。(2)指名板书(默写): 目标专一持之有恒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然后请两名学生分别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及关系。(3)思考探究:从这组反义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启示”中包含着两层意思,你能表达出来吗?第一、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第二、如果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就不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4)引出观点。那么,第一层意思在文章的哪一段早就提出?(5)学习第二段。领悟其作用与表达方式。 由“滴水穿石”引出观点:如果我们都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反问句改陈述句训练)二、解读名人,感悟“启示”。1.揭示议题(1)以问过渡。那么,课文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呢?请同学默读第三段,谈谈看法。(2)交流看法。(举例说明)(3)板书名人。 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2解读“李时珍”(1)默读并做上记号,想想他所具有的“滴水穿石”精神表现在哪些地方?(2)交流感悟,请学生抓住文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几年”、“不懈努力”等主要词语,联系上下文,展开联想,说出自己的理解。(3)李时珍的“不懈努力”结果如何?(4)填空:因为(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 )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5)怀着崇敬心情朗读李时珍的故事。3小组解读“爱迪生”、“齐白石”。(1)指导学法。运用学习李时珍故事的方法,先默读,再画出他们具有“水滴穿石”精神的词句,然后读读想想,最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2)小组学习,教师相机指导。(3)汇报交流,说说各小组分别抓住了哪些词句,来解读爱迪生、齐白石的?(4)畅谈感想。(5)指名感情朗读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三、联系实际,体悟“启示”。1拓展事例:书上只讲了三个典型事例,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故事呢?(司马迁、谈迁、法布尔、贾岛、富兰克林提示学生说时尽量把意思表达完整。)2引读小结:讲了这么多故事,我们可以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3解答疑问:引号中的“滴穿”、“顽石”该怎样理解?4理解填空: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 )的精神,才( ),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你看不都是靠着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吗?)(你看不都是靠着这种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精神,才攻克一道道难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你看不都是靠着这种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精神,才扫除一只只拦路虎最终取得成功的吗?)5反思“雨水”:假如我们不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结果会怎样呢?(学习“雨水”,体会对比,认识设问句。板书:一事无成)6回顾总结:所以我们要铭记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一启示,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总结,是多么的完整具体!7内化:指名背诵“启示”。这是作者的期望,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四、实践操作,内化“启示”。1谈话:这篇课文先给我们呈现了太极洞奇观,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有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理想的道理,最后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并给我们提出希望。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最想给自己布置什么课外作业?2根据学生需求,布置课外作业。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奇观李时珍本草纲目爱迪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千项多发明齐白石炉火纯青雨水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一事无成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滴水穿石的启示 2教案 教科版设计意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为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考虑到课文的这一脉络,我分几步设计了教学程序:开始先让学生谈谈“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有怎样的理解”,意在理解“滴水穿石”的意思,这是知识的基础部分;然后通过学习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接下来通过学习文中的三个例子,让学生们懂得具有这种精神便会取得成功,为了让他们对此有更深的体会,课中我安排了“小小交流会”,把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最后让学生在自悟中得到启示。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2.课文的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后,欣然提笔,把它写了下来。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滴水穿石”这件事的?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节)学生自读课文。这一段文字老师也读了好几遍。有一个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这个词是“接连不断”。(点击词语)你想,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往下滴啊,滴啊,不间断,不停止,这多不容易啊。你们读了这段文字有感想吗?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抓住“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些词理解,随学生的交流点击词句)2.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3.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把“滴水穿石”这件事说清楚吗?4.“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第三节最后一段话就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一起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三个人中,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现代的,有古代的,用一个词说就叫(古今中外)。2.(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请你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物来读,用心读,把你的敬佩之情放进去读。(李时珍事例:请同学和老师比赛读,齐读。爱迪生事例:男女同学分角色读。齐白石事例:所有敬佩他的人齐读。)3.作者看到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联想到了这三位名人。其实,从古到今,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还有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了事例。现在,我们来开一个“小小交流会”,好不好?(课件出示)要求:(1)仿照课文介绍一位名人事例,不超过100字,用上学过的词语更好。(2)举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程序:(1)修改自己搜集的原始资料。(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交流。4.学生交流。5.(课件出示贝多芬头像及命运交响曲背景音乐)老师也去搜集了资料。大家看,这是谁?我们学过写他的文章月光曲。贝多芬从28岁开始听力逐渐减退,到50岁双耳全聋。这对一位作曲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创造出最美的音乐。他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扼住命运的喉咙,绝不能向它屈服。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无声的世界里谱写最美的乐章。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曲子在世界乐坛掀起狂澜,他的作品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珍品。(音乐渐响再渐弱)6.听了这么多事例,你有感触吗?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这就是你们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的启示。这段话你会填吗?(课件出示)目标专一而不,持之以恒而不,就一定能够。这段话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得太极洞内“滴水穿石”情景后心迹的真实流露,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我们要好好品读。2.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课件出示)绳锯( )精卫( )聚沙( )只要工夫深,( )五、作业1.把这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介绍他滴水穿石的精神。评析: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课的成功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节课中是否渗透或体现了教学思想。在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竭力想在我的教学中体现以下思想:1.尽量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遵循这一原则,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比如在理解“持之以恒”这个词语的含义时,课件设计了水滴从岩石上方不停地往下滴的镜头,配上滴水的声音,辅于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持续一分钟后这时间对于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说已经足够长了,所有学生都理解了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再比如在强化“滴水穿石”精神的时候,媒体出示贝多芬的头像和音乐,加上教师的语言渲染,一下子把学生的兴奋点提到最高处。可以说,课件的辅助教学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2.尽量做到训练和感悟并举。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这点,比如对“持之以恒”这一词语的理解;比如通过朗读来加强对三个名人事例的理解;比如对“滴水穿石”启示的出示等等。3、尽量和学生“平等对话”。新课程标准提倡“对话式”学习方式,目标就是老师和学生能达到心灵的沟通。教学中我采用“师生朗读比赛”这一形式,这自然是有“示范”的味道,更重要的是想和学生达到水乳交融的目的。4.尽量注重教学资源的拓展延伸。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要求学生增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遵循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小小交流会”这一内容,学生在课外通过广泛的搜集,获取了资料,加上“仿照课文改编”这一形式,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但是,这节课中也有非常明显的问题:一、对“滴水穿石”的成因这一部分学得不好。教学这部分时,我的目的在于教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理解内容,因此做了一个示范,谈了自己对“接连不断”的理解。谁知学生一点也不买账,自己谈自己的,陆雅丹的想法甚至早已超越了本段教学,显得很深刻了。这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好不容易才生拉硬扯地把他们的思路拉回来(拉回我的教案)。可见我的备课中还没有备好学生,(他们课前为了上好课,对课文都做了比较详细的预习)可见我的备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且课上还是以我的教案为中心。二、对三个名人事例的理解不够。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我想通过朗读来代替分析,我想这个想法应该是可以的,但问题是强调了朗读,却又忽视了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一些很好的词语,都“滑”过去了,学生没有受到应该受到的教育。三、对教材不敢大胆取舍,囿于教材。课文最后作者把太极洞内的水滴和雨水比较,进一步说明水滴的锲而不舍,借此揭示“启示”,其实“雨水”这段比较是多余的,但要讲到“启示”,就必须讲到雨水。在教学过程中,我怎么讲都觉得别扭,但还是讲了,颇有画蛇添足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