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掌握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3.了解技术进步的测度4.了解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与技术选择,回顾人类的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与技术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远程通讯技术、能源技术和化工技术,都是导致经济出现爆炸式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当代发达国家的经济成长正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不断推进的结果。邓小平同志曾有一句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对这句话,我们已无任何质疑。基于这一认识,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就必须重视技术进步。所以,在本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将首先介绍技术进步的相关概念与技术进步的类型;其次我们将通过模型来展现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机理以及如何测度技术进步的贡献;第三部分,我们将考察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6.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技术与技术进步正如维基百科在谈到“技术”的定义所说的一样:无论在哪种文化中,技术都是一个很难懂的词。中文中也不例外。原因在于技术的概念实在是包罗万象,难以对它下出一个准确的定义。所以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考察具有广阔含义的“技术”概念中对我们有用的那一个层面的意义。从经济学来考虑技术,主要是考虑到技术应用本身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生产过程需要将各种投入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以形成有效的生产,而技术就可以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从这层意义上讲,技术不仅包括物理意义上的生产设备的构成方法,工艺流程的操作过程,甚至还包括管理体制在内的等众多能够调节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配置并对最终产出产生影响的装置。当某种现有的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并产生了比以前更高的生产效率时,我们就称之为技术进步。,技术等于科学吗?我们生活中科学技术往往会联立使用,甚至简称为“科技”。但准确区分,科学和技术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科学按照中国人的组字习惯:科者,类别也,学者,代表的是我们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理解的过程(它有动态的含义)。所以,科学是强调的对不同门类的研究对象进行研习后得到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什么?就是知识。我们的前人将英文的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知识”)翻译成科学是十分精当的,它是指的我们通过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研究所得到的正确认识。而技术在汉语中,就是技艺方法的意思,而无论是技艺还是方法,它突出的都是一个应用性;前人将英文technology(源于希腊文的“艺术或技巧”和“学问”两个字根)也是非常准确的,所以,技术就是将我们得到的正确知识进行具体的应用,用以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方法、记忆和工艺。前者是属于基础研究,后者是属于应用研究。从而,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认为: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而技术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技术和科学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正是由于他们之间有着紧密关系,所以,我们就统称为“科技”。,技术进步的类型技术进步一般有三种形式:考虑两种基本的投入要素:劳动力(L),资本(K),如果一项技术的采用,导致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但却使得产量增长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中性的技术进步。如何理解这种情形?考虑一个生产班组,人员数量是给定的,机器设备也是给定的,但现在通过加强管理后,在人员和物质都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量出现了增长,这就是一种中性的技术进步。再多强调一下,中性的技术进步由于没有改变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使用比例,这也就意味着在产出的分配中,资本和劳动所占的份额也不会发生变化。中性技术进步又被称之为无偏性技术进步。相应的,如果一项新技术的采用,导致了对资本使用量的下降(前提是总产出至少不下降),这被称之为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也称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步);相反,如果一项新技术的使用导致我们对劳动的使用量下降,那么,就称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也称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又被称之为有偏性技术进步。,给出生产函数,其中分别代表产出,技术,劳动和资本。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技术下,会有不同的资本劳动配置组合比例,这种关系被称为资本劳动比(),给定技术和,在情况下,资本劳动比为,采用技术后,资本劳动比为,比较前后的两个比值:(1)中性的技术进步:,资本-劳动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新技术采用后对资本和劳动产生了同等的作用;(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劳动比变得更大了,这意味着新技术的采用,使得资本使用量相对于劳动的使用量有所增加,由此劳动得到了节约,因此称之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相应的,资本得到了更多的使用,所以,又称之为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这种解释正好和(2)的解释相反,所以,就不赘述了。,按要素比例标准划分的技术进步的类型示意图,6.2技术进步影响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技术进步的测度,如果从一个企业层面来看,技术进步可以帮助我们可以用更少的投入来获得相同的产出,或者可以让我们使用同等要素获得更多的产出,或者兼而有之。那么,放大到国家层面,技术进步对总体的产出有无影响?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解这一点,让我们从索罗模型开始。包含技术因素的索罗模型索罗模型我们已经不陌生了,从第四章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使用它,但在前面,我们都是只考虑了两要素模型,现在,我们会在模型中加入技术这一因素。包含技术因素的索罗模型可以表示为:这一公式中,A代表技术,其他相关字母的含义在前面已作了多次介绍,我们在此就不再重复。但值得指出的是,在我们前面所谈到的索罗模型中,有两个重要的方程:资本积累方程()和人口增长方程(),这两个差分方程表明前一时期的资本和人口对现期的资本和人口都有影响;但对于技术的增长方程来讲,索罗模型认为,即给定初始技术以后,技术的增长速度为,技术会一直按这一速度随时间进行指数式增长。现在,再让我们回到这一公式,对公式两边同时取对数,我们有: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求对时间的倒数,我们将有:其中,,它们分别代表产出、技术、资本、劳动以及资本的时间变化量。所以,方程的左边表示的经济增长率(),方程右边,则分别表示技术的变化率,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这一公式反映了这样一个结果:经济增长是由技术、劳动和资本共同促进的结果。更进一步,让我们考虑长期增长的情况。我们将索罗模型改写成:1,经过整理后,便有(有效劳动)人均意义上的生产函数:,这表明有效劳动人均产出是有效劳动人均资本存量的函数:。由人均资本存量的定义式:,按照前述的取对数和求导我们最终会有:1表示有效劳动,这又被称之为哈罗德中性的技术进步。这表示技术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力的使用规模,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是因为它可以求出长期增长的稳态条件。至于将有效劳动上的指数改写成,这是由于规模报酬不变的规定所决定的(),资本积累增长率方程的推导由,取对数:,求导,便有以下计算过程:如果是稳态增长,那我们必然有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维持稳定的结论,这意味着,都为外在给定的参数,所以,我们必然有=常数的结论。而正是资本产出系数,这一结果的得出是很有意义的:它表明达到稳定以后,长期增长中资本产出系数是稳定的,资本存量的积累和经济产出会有同等的增长速度。但这个稳态下增长率到底是多少?由,取对数,有:,求导,可得:,其中,分别代表技术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增长率。我们上面刚刚介绍在稳态增长下,产出的的增长率等于资本的积累率,即:,将之代入方程,所以又有:,合并同类项,化简整理后有:,但人口增长率长期中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经济增长率就完全取决于技术进步率!得到这一结论是令人兴奋的,因为它揭示了长期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当然,在这一模型中,其他投入因素的变化从长期来看,都不会对增长速度产生影响。这就是索罗模型的最主要的结论。但在索罗模型中,技术完全是外生决定的,它的变化似乎是神来之笔,天外之客。这种技术外生性的假定,在实证检验中被证明是不够科学的,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会出现内生增长模型的一个主要原因。,技术进步的新增长理论分析传统的增长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时,有一个基本假定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并且,索罗模型最后推导的结果竟然是经济增长率只取决于外生的技术进步率。这两点都被人所质疑:(1)边际报酬递减的假设无法解释那些发达国家的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而那些本应当具有更快发展速度的发展中国家却发展缓慢的事实。(2)将经济增长完全归因于外生的技术进步这种推论,没有解释技术为什么会进步这一关键问题。事实上,技术进步乃是经济体系自身的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它不是超然于经济发展之外,而是蕴涵在经济发展之中。因此,要改进索罗模型就是要在这两个方面着手:(1)如何描述具有递增报酬的经济增长?(2)如何将技术这一因素内生化到经济发展本身的过程中?在前一个方面,人们发展出了AK模型来处理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这一问题;而在后一方面,则主要是将技术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本身,处于篇幅考虑,我们在此只介绍后一方面的内容,至于AK模型,大家可以通过对增长理论的相关书籍的阅读来了解。在将技术内生化方面,美国经济学家罗默(Romer)所做的研究影响很大,特别是他于1990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所发表的文章“内生的技术变迁”,对技术内生化作出了深入的分析,我们下面将对此进行介绍。,考虑一国的劳动者,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从事直接的产品生产(),有一部分从事研究工作(),所以,很明显,和分别代表现有劳动者中从事研究的人员和从事生产的人员占总劳动的比重,这种比重是外在给定的。劳动者自身的增长率为:研究者的工作在于提供技术,而这种技术又会形成新的资本品,考虑现在有种技术,所以总资本品,其中表示对应于每种技术的资本品。因此,总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给定储蓄率为,且不考虑折旧,则有。同时,为了简化处理,我们假定所有的资本品在生产过程中都发挥了相同的作用,这样:,所以,生产函数又可改写成:,整理可得:。考虑到,所以,总量生产函数又可表示为,当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劳动力时,我们又得到了人均意义上的生产函数:是对此取对数后,求导,便有:(由于是外在给定的,所以在求导过程中,它被消除了)。由稳态增长条件可知,所以对经济增长率方程进行整理,最后有:这一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老实说,得出这一结论和索罗的结果差不多,此时,技术的增长率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为此,罗默构造了一个技术增长函数:,这里面,代表一国的现在使用的技术和知识的价值(这相当于是说的知识存量的价值),代表的是知识存量对新技术影响的大小,若为1,表示现行所有的知识都对新技术的产生发挥了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现存知识存量中应用于新技术创造的比例大小;这个价值越大,技术进步会越快,这被罗默形容成“巨人肩膀”效应。代表研究者的投入,是衡量研究人员递减的边际生产力的速度衰减的指数(即科技创造力的衰减程度),如果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的创造力衰减的越慢,那么,技术进步的速度相应就会越快;是一个给定的系数。这个公式的说明:一国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研究人员的创造力是决定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通过这一函数,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给出技术增长率的数学表达:(因为),稳态增长的情况下,技术的增长率也将保持稳定,所以有:,同样是对这一方程取对数,求导,我们便有:(因为均为给定,所以在求导过程中予以消除),整理后得: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劳动者的增长率越大,总人口会越多,在不变时,研究者也会增加,自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就越快,现有的知识价值越大。“巨人的肩膀”效应就越大,这意味越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就越快,如果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的创造力衰减的越慢,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就会越快,总之,人口增长和技术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技术进步的测度经过对技术进步影响经济发展理论模型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这种理论分析如何来在实际中进行验证,技术进步到底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弄清楚技术进步到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多大的作用,那我们就必须要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诸种因素的贡献都一一分离,然后才能明确技术在这里面到底贡献几何,当我们要把对经济发展有作用的要素的影响都要弄清楚时,我们就是在进行所谓的“全要素生产分析”(TFP方法)。TFP方法的思想是:经济增长是由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经济增长率当中,就可以按照各个要素不同的贡献率来进行分解,由于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包括在内,所以,我们称为全要素生产分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我们可以通过将那些容易测算的要数贡献先予算出,并从总贡献中进行扣减,我们就可以比较方便的得出不容易直接测算要素的贡献。这一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由索罗在理论上系统的提出了,而后,在70年代经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Denison)和乔根森(Jorgenson)的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了一门很成熟的技术。全要素分析的基本思想还是与生产函数分解有关。给出一个Coob-Douglass生产函数:,经过取对数和求导,便有:这一公式表明,经济增长率可以分解为技术的贡献率、劳动的贡献率和资本的贡献率,而从实际统计数据来看,经济增长率、人口的增长率以及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等数据都可以获得,而且,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弹性也可通过现实的测算来获得,所以,技术贡献率便可以写成:索罗正是在1957年其经典论文“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中采用这一方法,对美国的技术贡献率进行了估算,不过在当时,它采用的是两要素的Coob-douglass生产函数,所以他的计量方程形式是:在这里,索罗将技术的贡献放到了统计中的残差项中,并将这种残差都看成是技术的贡献,他计算的结果表明,美国在1909至1949年间的经济增长87.5%多要归功于技术进步。他所创立的这种估算技术进步的方法也被称为“索罗残差法”,并被沿用至今。索罗残差法的基本思想是十分直观的,但在实际统计中,如果仅仅按照这种方式来统计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残差是由计量方程中没有包括但又对因变量的变化产生了影响的那些因素所造成的,所以,技术只能说是这些因素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将残差简单看成是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显然高估了。所以,包括丹尼森和乔根森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都是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扩大对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统计范围,消除不合理统计方法带来的误差,这一方面更深入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教材。,中国的技术贡献率的测算在80年代以前,我国国内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的统计和研究是一片空白。这一时期,只有海外的学者邹至庄对改革以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进行了测算,发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没有贡献,经济增长主要是投资拉动的结果。1984年原国家计委正式发布文件,要求各地要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至此,掀开了我国国内对技术贡献率研究的先声,其后,在1992年,国家计委和国家统计局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的统计方法进行了规范,规定了正式统计中所采用的索罗残差法。90年代以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逐渐重视,成果不断涌现,下表就概括了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国内研究技术进步贡献率的主要结果,资料来源:徐瑛,陈秀山和刘凤良,2006,“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6.3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与技术选择,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技术无疑是个好东西,但技术从哪里来?很显然,技术的来源只能是两个途径:国内的自主研发或者对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引进。但坦率地讲,要在这两个方面解决好技术进步的问题,都非易事。自主研发,会涉及到发展中国家本身有无这种研发的能力,技术创新的方向是否满足本国的发展目标以及国内是否有适于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条件等一系列问题;,制约我国自主创新的因素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的一份报告,经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仍然是创新能力薄弱。对于造成这种薄弱的原因,报告谈到了五个方面:(一)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制度环境;(二)政府作用和政策没有发挥好,有时甚至成为自主创新的障碍,这里面又包括1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尚未根本解决。2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3相关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缺乏协调机制,影响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4国家对一些重要产业缺乏对自主创新的总体部署和有效安排。5现行政策体系与支持自主创新导向不协调。6政府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不高,重复浪费严重。(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完善(四)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机制不健全(五)学术腐败严重。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张玉台、刘世锦;课题协调人:吕薇;本专题负责人:李志军;本报告执笔:李志军),而技术引进同样也有很大的挑战,它包括引进国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来购买它需要的技术?国外的新技术是否符合引进国的国情?国内是否有足够的技术消化能力,从而可以推进技术的本土化,促进技术的扩散等无法回避但又不好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本节,我们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途径和技术选择来进行分析。发展中国家选择技术的原则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的有关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成果已经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没有哪个国家的当政者不追求发展,所以,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对技术重视便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结果。那么,一个国家按照什么原则来选择技术?从一般的经济学理论来看,技术选择更多是微观层面的问题,企业出于对成本最低化和产出最大化的权衡考虑,会选择满足自己目标的资本劳动比,这种比例的确定,就标志着企业技术的选择,因为技术就是将投入组合形成产出的方式。而且我们知道,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价格更便宜,那么,企业会倾向于更多的选择劳动,这便出现了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步,如果资本的价格更便宜,那么,企业会倾向于更多的是用资本,这便出现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所以,企业的技术选择与要素相对价格是有密切关系的。企业选择技术的行为对于国家来选择技术是有着非常大的启发意义: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劳动力相对丰裕,所以,资本相对劳动的价格会更高,因此,对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技术显然会比选择发展资本密集型的技术更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所以,在国家的技术选择来看:当然是要发展更符合自己禀赋优势发挥的技术。这样,依照自己的禀赋优势来选择技术,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选择时第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同时也知道,技术的获得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即使是同样的资本密集型(或者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它们之间的成本也会有差异,如果成本不同的技术它们所带来的产出增长是一样的,那么,选择成本更低的技术将更合理;但如果成本不同的技术,它们所带来的产出也不一样,在此条件下,我们应当如何选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是用一个指标性价比,来帮助我们购买产品,这一指标对技术的具体选择上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比较不同的技术的成本产出比,找出其中最大值所对应的技术进行选择,就能够保证我们的技术选择行为是最优的。由此,我们得到了选择技术的第二个原则:在依托禀赋优势的基础上,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技术。在技术选择方面,我们还要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一项技术被选择后,它不仅会对当期的生产产生积极的促进效果,而且,这样一项技术,往往又是下一期技术创造酝酿的基础和温床,这就是罗默所讲的“巨人肩膀”效应。我们当然希望选择那些“巨人肩膀”效应大的技术。所以,这构成了我们选择技术的第三个原则:应当尽量选取那些具有更大的“巨人肩膀”效应的技术。尽管这些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并不能轻易就获得,但将追求这种技术作为我们选择技术的一个基本原则,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巨人肩膀”效应与高精尖技术的选择“大力发展高精尖技术”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中很多人的一个基本认识,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代表我们对发展更高层次的认识。从西方国家来看,高精尖技术的发展确实成为它们技术发展一个基本方向,而且,高新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推进了这些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这里便带来了一个问题:高精尖技术是否就代表着更大的“巨人肩膀”效应?如果是,这是否意味发展中国家也应当尽量选择这一类的技术作为自己的技术发展方向?我们前面已经知道,发挥要素的禀赋结构优势是我们选择技术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这意味着最好的技术一定是最大程度上利用了本国最丰富要素的技术,罗默所谈的知识的“巨人肩膀”效应也要从这一方面来理解:那些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当是能够促进本国丰裕要素得到更充分利用的技术,而不仅仅是那些代表人类智力最高水平的技术。脱离自身的禀赋结构来谈技术将毫无意义。从这一点来讲,西方国家的现实是资本相对于劳动力更富余,而高精尖技术正是满足了这样一种禀赋结构特征,它们仍然是一种资本密集型技术;发展中国家如果以这样一种资本密集型技术作为自己的基本技术选择,则显然背离了自己的禀赋优势。所以,如果给定了各国的禀赋结构,技术的选择还是应当以“我”(自身的禀赋优势)为主。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的禀赋结构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顺应发展需要,来发展高精尖技术也不是没有可能。对此,林毅夫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一书中,有一个很好的总结:“经济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不同,因而形成的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的方式我们已经指出,发展中国家在进行技术选择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进行自我创新,另一种便是进行技术引进。所以,这里边有个取舍权衡问题:什么情况下我们进行自主创新,什么情况下我们选择技术引进?一般而言,如果仅仅地从技术获得成本性角度来考虑,自主创新还是技术引进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成本比较问题。如果两者都对产出有相同的影响,那么,我们就选择成本最低的技术获得方式。如果对产出的影响不同,那么,我们就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技术获得方式。这一点,我们在上面也已谈到。如果考虑到一项技术本身的“巨人肩膀”效应,那么,对技术的选择会有些不同。给出技术的生产函数:,1我们不妨考虑这样一种情况:某国在选择某项劳动密集型技术时面临以下两种选择:(1)自我创新得到技术,所需花费研发费用为,该技术获得后,可在当期获得产出,所以,技术创新的当期收益便为:,考虑到这项技术对后续的技术具有“巨人肩膀”效应:,不考虑贴现以及第二期的技术创新成本,所以,两期中技术创新的净收益应当为:;(2)技术引进得到技术,花费成本为,技术引进的当期收益便为:,同样考虑这项技术的“巨人肩膀”效应:2,为参数;不考虑贴现以及第二期的技术创新成本,所以,两期中技术引进的净收益应当为:;如果对外购买技术的成本大于自主研发的成本,但国外技术作为一种更先进的技术,它对后续的技术创新的巨人肩膀效应更大:也即,这就意味着第二期的产出,所以将两种技术选择的净收益进行比较后我们有:合并,整理后便有:只要,那我们就应当引进技术,而不是进行自我创新,尽管引进技术的当期成本要高于自我创新。反之,我们就应当选择技术创新。很明显,就我们上面这个简单模型来看,如果考虑到技术吸收性问题,即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不一定能为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者所消化和掌握,这样,引进技术的“巨人肩膀”效应,反而还比不上本土的技术创新,那么,模型的结论可能要颠倒过来,特别是考虑到多期模型时,昂贵而先进的国外技术也许还真不如本国的本土研发的技术。同时,如果考虑到国外技术的实用性问题,因为国外的先进技术往往是立足于他们本国的具体问题而发展出来的,所以在具体的技术标准上可能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实情,这样的技术引进后,可能不一定符合本国的要素禀赋特征,这意味着这样的技术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发展并无效果。如果这样,这项技术对未来产出的增长影响也很小,那么,我们就应当放弃引进而转为自我研发。正是考虑到技术的适用性问题,所以,发展经济学家舒马赫(Schumacher,,1973)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当引进的是中间技术而不是先进技术,所谓中间技术就是介于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国内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类型。也就是那些具有劳动密集型而非资本密集型特征的,但又比本国现有技术更先进的技术3。但这一观点后来也引起了不少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批评就是:这种中间技术对消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鸿沟帮助不大。所以,印度的经济学家雷迪(Reddy,A.K.N.)就提出了“适用技术”的观点4,适用技术的选择应该满足三重目标要求:环境目标(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提供富有创造性和引人入胜的工作,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促进社会和睦)和经济目标(广泛提供就业,有效利用资源,有利于后续本土的技术进步)。雷迪认为,适用技术既可以包括先进技术、尖端技术,也可以包括中.间技术甚至原始技术。这一观点的重点是说,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不要人为划限,需要什么技术就可以引进什么技术,这种观点更多的像是一种原则,而不是一种可操作的具体指标。然而,有些时候,技术领先的国家为了确保自己的领先优势,他们往往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封锁,这一方面主要包括对技术转移实行政府管制,在技术转移上只转移次要技术不转移核心技术,还有就是提高对技术转让费用以及要求发展中国家实施更严厉的专利保护制度等等,在这一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将面临很高的壁垒,选择自主创新也就成为唯一的选择。1不是Ak模型中K的意义,我们这里令它代表其他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固定。2不考虑技术对人力资本的影响,3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中文版,虞鸿钧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4ReddyA,1975,Alternativetechnology:AviewpointfromIndia.SocialstudiesofScience5,331-42,技术扩散与技术外溢技术扩散是指的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这里面就包括了我们上面所讲的技术引进。技术引进是将技术看成了一种可交易的产品,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技术和一般的商品不同,技术作为一种人类的知识产品,它具有某种公共资源的性质。也就是说,一旦某一技术得以发明和推广以后,这项技术本身的知识基础会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知识,这样,对于其他的研究者来讲,他们可以借鉴和学习这种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用之于下一步的技术创新,而不用支付相应的费用,这便是技术外溢。这种技术外溢的过程也是技术扩散的一种表现。技术外溢的形式一般有三种(1)落后企业和地区对先进企业和地区的技术模仿,由于我们很多的技术并不能完全的纳入专利保护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先进技术的企业和国家他们所发明和应用的许多技术可以被落后者无成本模仿;(2)人力资本在不同企业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技术人员在不同的企业会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技术,并最终会内化到本人的技术能力上,当这些人力资本在不同的企业和地区之间进行流动时,也就相应地促进了技术的外溢;(3)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也会促进技术外溢。这种产业之间的溢出又包括垂直溢出和水平溢出两种形式。所谓垂直溢出,是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比如意大利的服装公司到中国某一服装厂定购了了一批服装,为了保证质量,意大利向中方的生产企业派出了技术顾问,指导他们提高服装的生产质量,这样,中国的服装厂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便是一种典型的垂直溢出。而水平溢出是指的同一类型企业的之间的技术溢出,这主要是指同一类型的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也促进技术进步。从理论上看,与技术引进相比,技术溢出对发展中国家最大吸引力在于它可以不掏钱就获得很多的先进技术。但正如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技术溢出对发展中国家也不是免费的:(1)随着国际间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不断的拓宽和保护力度得不断地加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模仿往往会招致发达国家的经济报复,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市场依赖性很强,所以,这种报复的威胁是可置信的,并且后果是很严重的,这种模仿效应是在不断地减弱。(2)人力资本流动导致技术扩散,这种说法在实践中也受到了挑战。不错,人力资本的流动确实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技术的扩散,但人力资本的流动是有条件的。第一,从个人流动的决策来看,一个人之所以愿意从A企业(或地区)流动到B企业(或地区),一定是他在B所获得的收益不低于A处所获得的收益,但在落后的企业(或者发展中国家),我们似乎还难以提供能够和先进企业(发达国家)相竞争的薪酬制度,这样,我们将很难吸引到那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外企员工流动多是在同水平的外企之间,而较少向低水平的企业流动的原因;第二,对于技术的研究来讲,研究的硬件条件也十分重要,离开那些精密昂贵的研究设备,很多高水平的研究者将无法展开有效的研究,而这些设备往往只有那些先进的企业或国家才具备,这样,高水平的研究者也无法轻易的流动。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留学生在学成以后没有回国服务而是选择继续留在外国的原因。当人力资本只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流动时,这种技术外溢的好处对发展中国家也不是能够轻易得到的。(3)至于说产业间的通过联系效应的技术溢出,很多情况下,我们也需要付出“以市场换技术”的代价。特别是在水平溢出中,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但问题在于,垄断了世界上约80%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跨国公司在进行技术溢出时,一般较保守,转移的技术大部分是传统技术或适宜技术,而最先进的技术被严格控制。这导致我们有时候付出了市场,但不一定获得了技术,这一点在中国尤为突出。,市场换技术行不通?我国的汽车企业在80年代初开始,就与国外的先进企业进行合资合营,先后成立一系列的合资公司: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广州本田,长安汽车等等,原来就是希望通过让出国内的市场份额来促进国外企业对国内原有的这些老的汽车企业进行技术转移。但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汽车企业并未通过这种合作掌握现代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但国内的市场却让出来的,所以,在2005年年底,国内掀起反思“以市场换技术”思路的热潮,:按照当时新闻的报道,有以下一段材料,可以让我们了解“市场换技术”的后果与失败的原因:“汽车产业在自主创新上已经形成了对外依赖,汽车界惟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告诉记者,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统计,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2003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10.07,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10左右。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成为一句空话,在这样的形势下,汽车业界有不少人仍然很糊涂啊!郭在汽车政策实施初始就抱有部分质疑的态度,如今的现状更坚定了他的看法。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资模式并不支持中国产生系统性的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反地,合资企业普遍存在严格的技术限制条款,他们会通过多种方式防止中方产生新的设计能力。对于跨国公司本身来说,合资公司以及中方本部所产生的技术研发能力、所可能研发的新产品,都会对外方本部及其全球体系带来威胁。”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市场换技术事与愿违科技部上书修正”,,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我们上面的分析表明,如果单纯寄希望于技术的溢出来发展本国的技术是不现实的。但完全都凭借自己一己之力来发展技术,也是不明智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点,但怎样才能做到技术进步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此促进本国技术更快的发展却是一个很宏大的课题。作为教科书,我们只能择其扼要来进行介绍。1.重视教育的发展自主创新强调的是依靠本国的技术人员来解决本国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这里面,涉及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本国有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这样的研究?人非生而知之,所以,这些技术人员一定是来自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这样,我们马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应当大力发展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队伍。发展教育的另一个理由便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成为一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平台,发展教育本身就包括要重点扶持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要注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科教兴国,关键还是在教育。发展教育就是为技术发展提供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队伍。这一点,特别值得发展中国家重视,因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劳动力素质不高的现状。“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这句话,对技术进步同样适用。,2.促进市场竞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从技术发展史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都是喝一些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瓦特,哈格里夫斯(珍妮机的发明者)等,我们都耳熟能详。但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个人的名字在那些重要发明的清单中已经不再那么闪耀,为什么?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已经完成了由个人发明为主向企业发明为主的转变,这种特点一直维持到了今天,企业是我们社会中发明创造的主要动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因为随着技术研究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发明者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技术研究过程中的资金、设备和技术后期的市场化过程,这一方面,企业比个人要具有优势。而企业之所以有热情来进行技术创新,主要还是来自于竞争的压力。因为更先进的技术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效率,这样,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在市场中就能获得更高的回报。所以,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就要发展技术。因此,国家促进竞争体制的完善,就是在促进技术进步。同时,由于技术在发明出来以前,可能有一个长期的探索研究过程,企业为此会付出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一项技术一旦发布出来,其他的人通过模仿就可以较为容易的掌握,如果不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利益,这种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会极大的挫伤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对技术发明实施专利制度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专利保护似乎是在保护垄断,但缺乏这种保护带来的问题会更大。所以,问题的核心不是要不要保护,而是应当如何来确定合理的保护年限的问题。,3.加强对技术发明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现代技术研发(即通常所讲的R&D)的所需要的高额的资金投入与研发过程长周期以及技术本身所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就注定技术的研究过程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因为如果风险太高,则社会整体都会缺乏创新的勇气。而且还有这样的情形:一些技术的理论研究对一国未来的技术发展很重要,但在现阶段却没有什么能够得以马上应用的商业价值,这一类技术我们通常叫做基础理论研究。这种情况下,若是依靠个人或企业,这种技术也将难产。考虑到这两种情形的存在,国家通过直接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扶助便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对技术发明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并不是无选择性的。国家可以通过带有特定技术发展导向的科研项目的招标来引导本国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以保证研究符合国家的长期技术发展需要,这就是国家支持的R&D项目(如我们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各部委的课题招标等,都属于R&D项目)。国家的R&D对发展一国适用的具有长期效应的基础技术是有很好效果的。同时,在政府支持的技术发展的手段中,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引导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的产业政策手段和制定鼓励带有技术创新性企业的发展的税收减免政策,也是具有良好的技术发展扶持作用。日本和韩国战后的技术发展就深刻证明了这一点。而带有技术要求的政府采购,也能刺激和诱导出企业的创新动力。此外,通过制度安排,允许私人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就能起到鼓励社会中带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从事技术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而也有利于促进技术的研发。,4.加强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工作作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她的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向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知识的外溢效应和产业的跨国转移等因素的作用,也不可避免的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程度不同的技术扩散。这两各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经贸交往来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规律。同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一种体现1。不管是引进的技术,还是通过知识外溢和国际产业转移获得的技术,对于东道国来讲,都是一种外来技术。对于外来技术的取舍,发展中国家过去总是认为“国外的月亮更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曾经不加区别的照单全收,但在这一过程中,就出现了如过分迷信外国的技术,导致在技术引进中上当受骗,花了大价钱买来淘汰设备的情形;也出现了不考虑本国的长期发展,只注重短期利益,将国外的重污染、高能耗的技术引进国内,造成资源和环境破坏厉害的情况,;还有不顾基本国情,过分贪大求洋,结果导致技术引进虽然很先进,但是却水土不服的情况,这些现象在中国就有鲜活的例证,在其它发展中国家,也并不稀奇。这表明,发展中国家始终要确立以我为主的原则来处理外来技术取舍问题。只有那些能够有助于发挥本国的资源禀赋特征,符合本国现有的基本国情,同时又能满足本国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技术,才是发展中国家真正需要的技术。在对外来技术进行基本的取舍以后,我们才需要注重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问题。消化吸收的水平既取决于本国有没有相应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来掌握和发展这种外来技术,同时也取决于本国企业对这种技术掌握和消化的热心程度。这两点都十分重要,特别是后面一点,对能否有效的进行技术消化和创新尤为重要。简单的讲,如果外来技术能够带来国内同类型企业的利润增加,那么,他们肯定会采用这一技术,但是如果这一技术会给她带来长期的垄断收益,那么,他对于技术创新将会丧失兴趣,甚至会成为一个技术保守派。而要促进企业创新热情的,还在于一定要有一个有效的竞争体制,以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家电业和汽车业都是在8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但都发展了20多年后,中国家电业在同国际大公司竞争中,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海尔、长虹、TCL,夏华等,而中国的汽车一直在保护之中,结果在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上,做的就非常不如人意,症结就在于我们企业间的竞争不够。1第一,由于先进国家已经先行地付出了巨额的技术研发成本,因此,后来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一块可以不必再付出,所以,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发展上具有一种成本节约的优势;第二,由于技术本身的外溢性,落后国家可以通过国际间的产业转移甚至是直接的模仿,就可以掌握自己原来并不具有的技术,当然这也是属于一种成本节约。,普桑的生命力我们回顾一下上海大众的普通桑塔纳车型的技术就可以看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是多么重要:80年代中期,上海大众引进了普桑的生产线并投入使用,这条生产线本身是70年代定型的产品,产品成本控制成熟,然而市场价格却一直高居不下(国家的保护政使然策),普桑在80到90年代中期几乎打遍神州无敌手。而且,在2001年时,普桑成本不超过6万元人民币。而市场售价则高达11万元左右,利润高达30以上。保守估计,在18年间,上海大众公司靠普桑已经赚回两个上海大众公司。可见,这项技术的收益是何其之高。但也就是在18年间,上海大众并未完成小汽车生产技术的实质性创新。,总之,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战略上,自主创新方面,我们要重视教育,要重视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培育和保护,要重视对技术发展的倾斜性支持;而技术引进上,要坚持有所取舍的引进方式和对技术消化吸收的基本条件的保障。,发达国家促进技术进步及创新的主要政策措施1加大对研究与开发(R&D)的投入。增加R&D投入已成为国外技术经济政策调整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资料统计,美国的R&D投入从1980年的87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2846亿美元,同期日本从269亿美元增加到1353亿美元,德国从214亿美元增加到613亿美元,法国从133亿美元增加到385亿美元,英国从147亿美元增加到340亿美元。R&D经费占GDP的比例美国为2.6%,日本为3.15%,德国为2.55%,法国为2.19%,英国为1.89%。从投入的分布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研究;二是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如国防、农业和卫生保健等;三是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需要而着重发展某些产业或领域的关键技术。2实行税收优惠。一是税收减免。二是加速设备的折旧。三是技术方面与国外交易所得的税收减免。四是对向R&D机构或大学提供捐赠设备或捐款的企业减免税收。五是对新产品开发或工业产品的国产化实行税收减免。3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主要投向处于创业期未上市的新兴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在美国最成功。在美国,风险资本约80%的资金投资于创业期的高技术企业。风险资本的鲜明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多以公司形式设立。4大力发展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刺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一些新兴产业的早期发展中,政府采购对创新的作用甚至大于政府提供研究与发展资助的作用。通过采购合同和研究委托合同,规定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决定了公司开发活动的过程和优先发展方向,从而加速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步伐。5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的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推动下,知识产权制度更多地强化了对知识所有权者的保护,发达国家通过专利合作协议(PCT)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将这种做法“国际化”,要求发展中国家实施同样的专利保护,力图保护其技术创新的垄断利益。随着知识和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结合日益紧密,并出现了技术标准专利化的新特征。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也日益引起各国企业和政府的重视。目前,美国、英国等欧盟部分国家都将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的战略性公共政策对待。6重视教育和培训。发达国家都把教育和培训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把高等教育作为创新系统的主体之一。从发达国家的教育和培训看,第一,政府在公共教育方面有较大的投入。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其人均公共教育经费在1000美元左右,已经普及了中小学教育,并有较高的适龄青年的大学入学率。第二,职业教育已成体系。培训后就业,已在当今发达国家中形成制度,与此同时,对在职培训也日益重视。经合组织国家对在职培训方面的投入约占其GDP的2.5%。日本的企业培训制度与产品和工艺创新的结合,更显特色。第三,教育培训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第四,倡导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促进与知识传播有关的人员流动。7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技术转移速度。加快技术转移速度已经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各国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成立各种技术转移研究机构。二是增加技术转移投资。三是重视信息交流,建立全国性的信息收集、扩散及各种数据库的信息中心。四是重视法规建设,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保护技术所有国和技术所有方的利益。五是高技术园区的出现。六是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8强化R&D的国际协调,国际科技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复杂性质使其国际合作具有了重要意义。国家间的技术合作项目和规模都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在各国政府放松反托拉斯法管制的政策鼓舞下,企业层次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也非常活跃。这一方面表现为研究开发活动国际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另一方面表现为以跨国合并和兼并形式进行的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国际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但90以上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三者之间。9产业促进政策。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一国产业的竞争力,应用产业政策也就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国际上的产业政策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保护竞争的产业政策。另一类是以调整组织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政策,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印度的软件产业,都是靠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技术进步都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资料来源:魏蔚乔为国,“国外促进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第二部分(有部分删减和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0月31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