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 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546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 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 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 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 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 共51分)1、在xx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A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2、秦朝以来,直到清朝前期,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最突出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激烈 B. 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相交替 C. 专制皇权的日益强化 D. 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化3、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4、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过程是: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5、罗马法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 A. 为皇帝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 B. 维护了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C. 稳定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D. 成为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6、“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个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7、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领事裁判权 公使驻京权 协定关税权 设厂权 A B. C. D. 8、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指挥对日作战的情景。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是: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趋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两党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A. B. C. D. 9、巴黎公社用革命的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 人民公仆原则 工农联盟原则A. B. C. D. 10、如果有人参观“巴黎公社墙”,观赏“公社战士英勇就义图”,其感受不应包括:A. 马克思主义诞生特殊的背景 B. 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C. 当年阶级矛盾的激烈 D. 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11、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 第一次在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 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12、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意义在于:A.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B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C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D给现代化道路探索提供了新案例1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 B.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段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14、1980年八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艾琳爱娜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的举措是: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治建设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5、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是指:A国家统一 B.所有制问题 C民族关系 D.中共和民主党派的关系16、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B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D世界“冷战”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7、看过封神演义的都知道,纣王昏庸而残暴,竟然创制出一种“炮烙之刑”来对付前来劝谏他的臣子。这种“炮”的材料应是:A 铜 B 青铜 C 铁 D 黄金18、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罩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所描绘的商业和城市的状况不符合史实的是:A 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 B 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C 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直接控制 D 城市繁荣,经济功能大大增强19、有人认为管仲“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导致了分封制的终结,主要的依据是:A 齐国不再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B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全国土地的所有权C 周朝的文化延续性被中断 D 管仲为相破坏了贵族统治政治制度20、对于西欧而言,新航路开辟最大的影响是: A 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 进行奴隶贸易 C 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 D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1、早期殖民扩张的双重作用是: A 资本主义发展,封建主义衰落 B 欧美兴旺发达,亚非贫穷落后 C 大西洋国家发达,太平洋地区落后 D 欧洲发展兴旺,亚非拉贫穷落后2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开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 B C D 23、以下能反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是: A 亚洲国家大量种植玉米 B 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主流 C 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24、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者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它遭到海上运输业发达的荷兰的强烈反对。导致英荷战争爆发。由此说明这场冲突的实质为争夺:A商业霸权 B 殖民霸权 C 海上霸权 D 商品市场25、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B 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C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26、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7、小明驾驶时光机器回到了1918年,碰巧遇见了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开心地对他说:“这几年的生意特别好!”小明帮助张謇分析了生意好的最主要原因,他应该说的是: A 张謇自身善于经营 B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C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D他是状元,身份特殊 D 他是状元,身份特殊28、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你认为A点出现的原因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无暇东顾A B C D29、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0、1957年与1960年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表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该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31、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幅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A B C D32、1987年一家日本跨国公司决定考察我国辽宁省的某一城市,并在当地投资设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们考察的城市是:A大连 B秦皇岛 C沈阳 D烟台33、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34、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做“稀饭”、“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甚者更是直呼新文化运动又来了。下面对此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B网络语言极大地方便人们语言交流,必将是文学领域的重大变革C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的态度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第II卷 xx.9二、材料解析题:(共49分)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 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要建立有一个权力很 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 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材料四“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 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3分)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共和国”?其“新型”有何特征?(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西塞罗观点的认识。(4分) 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材料二 1866年,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在19世纪70年代,这个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商企业造。90年代,发昌机器厂最终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 简明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逐渐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由薄弱到增强,顽强成长。例如民族火柴业留下的两幅“火花”(火柴的商标),标有“振兴国货”“挽回利权”和“还我河山”等字样。 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指出松太地区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并说明这一变化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联系。(6分) (2) 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发昌机器厂与外商企业存在着怎样的关系?(6分)(3) 材料三中火柴的商标如此设计带有什么特征?(2分)它体现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顽强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什么?(4分) 37、(16分)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2分)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3分)(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xx.9一、选择题:15 A C B A D 610 C B B A A 1115 D A C B A 1620 A B C B D 2125 D A C A A 2630 D C D C C 3134 D A C B 二、材料解析题:35、(1)约法省刑,崇尚宽简;礼法并用。(3分) (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拷问。(2分) 影响: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4分) (3)原因:政治上软弱无力。(1分)特征:“三权分立”。(1分) (4)同意西塞罗的观点。(1分)从尊重人性、注重证据等方面显现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 是维护正义的工具;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自然法观念也在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律中得以体现,但是任何法律都具有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同时,人们对自然法所提出的理想也在努力实现中。(只要围绕此观点即可,3分) 36、(1)变化: 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2分)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外国商品大量倾销。(2分)内在联系: 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2分)(2)关系:受外商企业的诱导而产生;依赖外商企业的先进技术;遭到外商企业的排挤好打击。(6分)(3)特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斗争性。(3分)精神力量:“实业救国”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3分)37、 (1)趋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根本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分) (2)新气象: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2分)原因:列强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引起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或工业革命的推动);抵抗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3分) (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开始形成。(2分)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第一次变化的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2分)第二次变化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