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816429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胡晓岳,复习上次课内容,1.间隙的重要性?,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2.如何确定合理间隙值?,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重要性:,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和公差,直接影响冲裁件的尺寸精度。模具的合理间隙值也靠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其公差来保证。,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生产实践发现的规律:,1冲裁件断面都带有锥度。光亮带是测量和使用部位,落料件的光亮带处于大端尺寸,冲孔件的光亮带处于小端尺寸;且落料件的大端(光面)尺寸等于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小端(光面)尺寸等于凸模尺寸。(如图),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3凸模轮廓越磨越小,凹模轮廓越磨越大,结果使间隙越用越大。,一、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2在测量与使用中,落料件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孔径是以小端尺寸为基准。,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设计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即冲裁间隙通过减小凸模刃口尺寸来取得。设计冲孔模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通过增大凹模刃口尺寸来取得。,根据冲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规律,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取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模具磨损预留量与工件制造精度有关。,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计算原则:,一、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续),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冲裁(设计)间隙一般选用最小合理间隙值(Zmin)。,选择模具刃口制造公差时,要考虑工件精度与模具精度的关系,即要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又要保证有合理的间隙值。,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计算原则(续):,一、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续),一般冲模精度较工件精度高24级。对于形状简单的圆形、方形刃口,其制造偏差值可按级来选取;对于形状复杂的刃口制造偏差可按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1/4来选取;对于刃口尺寸磨损后无变化的制造偏差值可取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1/8并冠以()。,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工件尺寸公差与冲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偏差原则上都应按“入体”原则标注为单向公差。但对于磨损后无变化的尺寸,一般标注双向偏差。落料件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冲孔件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零。,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计算原则(续):,一、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续),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加工方法:,1.分开加工,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但Zmin不易保证,需提高加工精度,增加制造难度。适用于:圆形或简单刃口。,2.配合加工Zmin易保证,无互换性、制造周期长。,适用于:异形或复杂刃口。,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按凸模与凹模图样分别加工法(如图所示),(1)落料,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设工件的尺寸为D-,根据计算原则,落料时以凹模为设计基准。首先确定凹模尺寸,使凹模的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轮廓的最小极限尺寸;将凹模尺寸减去最小合理间隙值即得到凸模尺寸。,公式中各符号意义为,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按凸模与凹模图样分别加工法(续),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2)冲孔,设冲孔尺寸为d+,根据计算原则,冲孔时以凸模为设计基准。首先确定凸模尺寸,使凸模的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将凸模尺寸增大最小合理间隙值即得到凸模尺寸。,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按凸模与凹模图样分别加工法(续),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3)孔心距,=L,孔心距属于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在同一工步中,在工件上冲出孔距为L两个孔时,其凹模型孔中心距可按下式确定。,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按凸模与凹模图样分别加工法(续),为了保证可能的初始间隙不超过Zmax,即,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按级来选取,也可查表(如表)选取,但需校核。如不满足上式,但只是稍不满足可取,+ZminZmax,选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如相差很大,应采用配合加工法,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按凸模与凹模图样分别加工法(续),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x系数,是为了使冲裁件的实际尺寸尽量接近冲裁件公差带的中间尺寸,与工件制造精度有关,可查教材上表35或按下列关系取值:当制件公差为IT10以上,取x当制件公差为IT11,取x0.75当制件公差为IT14者,取x0.5。,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冲制图示零件,材料为Q235钢,料厚t=0.5mm。计算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三、例1,解:由图可知,该零件属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冲孔、落料。,外形,和180.09由冲孔同时获得。查表教材p53表33得,,由落料获得,,,则,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由公差表查得:,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三、例1(续),为IT12级,取x=0.75;,设凸、凹模分别按IT6和IT7级加工制造,则冲孔:,校核:,0.008+0.0120.06-0.040.02=0.02(满足间隙公差条件),为IT14级,取x=0.5;,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孔距尺寸:,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三、例1(续),=L=180.12520.09=(180.023)mm,校核:0.016+0.025=0.040.02(不能满足间隙公差条件)因此,只有缩小,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可取:,=0.40.02=0.008mm,=0.60.02=0.012mm,落料:,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故:,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三、例1(续),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配合加工就是先按设计尺寸制出一个基准件(凸模或凹模),然后根据基准件的实际尺寸再按最小合理间隙配制另一件。,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特点:,的条件,并且还可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使制造容易。,模具的间隙由配制保证,工艺比较简单,不必校核,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续),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适用于:异形或复杂刃口。设计时:基准件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应详细标注,非基准件上只标注公称尺寸,但在图样上注明:“凸(凹)模刃口按凹(凸)模实际刃口尺寸配作,保证最小双面合理间隙值Zmin”。,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凸模与凹模配作法(续),(1)根据磨损后轮廓变化情况,正确判断出模具刃口尺寸类型:磨损后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可参考教材p56图311(2)根据尺寸类型,采用不同计算公式。磨损后变大的尺寸,采用分开加工时的落料凹模尺寸计算公式。磨损后变小的尺寸,采用分开加工时的冲孔凸模尺寸计算公式。磨损后不变的尺寸,采用分开加工时的孔心距尺寸计算公式。,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配合加工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凸模与凹模配作法(续),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3)刃口制造偏差可按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1/4来选取。对于刃口尺寸磨损后无变化的制造偏差值可取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1/8并冠以()。,(4)冲模刃口尺寸属于半边磨损时:计算方法与前述相同,冲裁间隙和制造公差各取半。(5)采用电火花加工冲模时:一般凸模作基准件,电火花加工的凹模与之配作,保证间隙。(6)若采用成形磨削加工冲模时:一般也是凸模作基准件,凹模按凸模配合加工,保证间隙。,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凸模与凹模配作法(续),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不同尺寸类型,采用不同计算公式:,(1)凸模或凹模磨损后会增大的尺寸第一类尺寸A落料凹模或冲孔凸模磨损后将会增大的尺寸,相当于简单形状的落料凹模尺寸,所以它的基本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确定方法与分别加工时落料凹模相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凸模与凹模配作法(续),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不同尺寸类型,采用不同计算公式:,(2)凸模或凹模磨损后会减小的尺寸第二类尺寸B,冲孔凸模或落料凹模磨损后将会减小的尺寸,相当于简单形状的冲孔凸模尺寸,所以它的基本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确定方法与分别加工时冲孔模相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凸模与凹模配作法(续),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不同尺寸类型,采用不同计算公式:,(3)凸模或凹模磨损后会基本不变的尺寸第三类尺寸C,凸模或凹模在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不必考虑磨损的影响,相当于简单形状的孔心距尺寸,所以它的基本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确定方法与分别加工时的孔心距相似计算。,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凸模与凹模配作法(续),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续),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如图2.4.3所示的落料件,其中,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三、例2,d=220.14mm,板料厚度t=1mm,材料为10号钢。试计算冲裁件的凸模、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由表查得:,解:该冲裁件属落料件,选凹模为设计基准件,只需要计算落料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凸模刃口尺寸由凹模实际尺寸按间隙要求配作。,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三、例2(续),落料凹模的基本尺寸计算如下:第一类尺寸:磨损后增大的尺寸,由公差表查得:尺寸80mm,选x=0.5;尺寸15mm,选x=1;其余尺寸均选x=0.75。,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三、例2(续),第三类尺寸: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第二类尺寸:磨损后减小的尺寸,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与凹模相同,分别是79.79mm,39.75mm,34.75mm,22.07mm,14.94mm,不必标注公差,但要在技术条件中注明:凸模实际刃口尺寸与落料凹模配制,保证最小双面合理间隙值,落料凹模、凸模的尺寸如图2.4.4。,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节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思考题:,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裁支架连接板零件,如图所示。材料10钢,板厚2mm,该零件年产20万件,试求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参考答案,落料凸、凹模尺寸a)落料凹模尺寸b)落料凸模尺寸,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冲裁区应力、变形和冲裁件正常的断面状况a)冲孔件b)落料件,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四次课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