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6534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_华美靡丽的风格,可以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辞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在此等文章里,很难找到一两行朴质自然的句子,最_指物直称其名,最怕句子补质无华。苏东坡称这种炫耀_的文章里构句用字各自为政,置全篇效果于不顾,如演戏开场日,项臂各挂华丽珠宝的老妪一样。A所谓忌讳浮华B不是忌讳浮华C不是禁忌奢侈D所谓禁忌奢侈二、字词书写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马致远故居马致远故居位于京西门头沟区王平镇“王平古道”的韭园村,村内的西落坡村有一处元代古民居,当地村民们世代相传,说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马致远故居坐西朝东,是一座静谧的大四合院。故居门前有(甲),门前的影背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有马致远的生平介绍。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佳句广为人知,实际上,他故居门前的景物也和天净沙秋思的意境颇为相似。绕过影壁跨过东房的大门就来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边为三五间。在我国文学史上,元代的戏剧可以说是灿烂辉煌的。很多著名的大戏剧家都是大都(北京)人,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他们的剧本经常在大都西城砖塔胡同里的勾阑、瓦舍(剧场)中演出,有时他们还亲自粉墨登场。元代的很多经典剧目,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久演不衰。北京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发祥地之一。据中国文学史和其它一些资料记载,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是我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学识(yun b),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还被尊为“曲状元”,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声誉。马致远因不满官府的腐败,后便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自由(xin sh)的生活。马致远隐居的山林在何处,并没有确凿记载,但在韭园村的西落坡村发现有马致远故居。另外,马致远的一些曲子也可证明他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如元曲三百首中的清江引野兴写道:“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这西村应该就是西落坡村,是相对东落坡村而言的。马致远故居已被文物部门确定,修复后将会定期对外开放。2 . 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元曲(q)确凿(zo)B静谧(m)元曲(q)确凿(zo)C静谧(b)元曲(q)确凿(zu)D静谧(b)元曲(q)确凿(zu)3 . 根据文中拼音,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词语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4 . 请根据划线句推断(甲)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山岛竦峙B绿水行舟C小桥流水D晴空一鹤三、现代文阅读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草容屠呦呦荣获诺奖,是对她个人的奖励,也是对青蒿素产业化的褒奖。屠呦呦之所以能在科研成功40多年后获奖,是由于青蒿素在使用中所产生出的巨大社会影响,为这一奖项的实至名归,增添了厚重的分量。这其中,产业化功不可没。由屠呦呦获奖,我们更可一探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创新与创业,这样的双创可以相辅相成。屠呦呦取得的无疑是原始创新成果。对于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全球曾经100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感染人数上亿,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在屠呦呦获奖前,已有4位科学家,因与抗疟疾有关的科研而获得诺贝尔奖。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人类的顽强阻击下,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只在非洲地区,疟疾仍是一些国家棘手的病疫。作为生物世界的一部分,疟疾从来都在不断变异中重获新生。为此,科学家也总在寻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武器。面对当时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屠呦呦另辟蹊径,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又一次战胜这一致命顽症提供了保证,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在我国,在屠呦呦的科研产出成果的20世纪70年代,疟疾显然已不是急迫的疫情,于是这一成果没有受到像国际社会那般的重视。此外,艰辛的产业化过程,也使青蒿素没有较快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青蒿素是科学发明,而走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却是复方蒿甲醚。复方蒿甲醚的奇特功效,正是由于其对青蒿素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然而,即便是功效如此之好的药物,如果不能送到最需要的患者手中,它也不可能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正是由于药物的拥有者军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开展的大规模合作,才使复方蒿甲醚快速走向了国际市场。2001年,世卫组织向非洲推荐了这一药物,使这一地区的疟疾死亡率下降了九成,当病愈出院的患者们高呼“中国神药”时,国际社会已经深深地记住了屠呦呦这个降伏疟疾之魔的人。如今,复方蒿甲醚已通过85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品注册,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抗疟药。我们不能断定如果没有后来的青蒿素产业影响,还会不会有屠呦呦的获奖。屠呦呦当年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保护好知识产权,没有及时产业化,那是她所处时代的局限。今天全社会都在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缩短从创新到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埋头创新,主动创业,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增强这样的意识,当这样的局面形成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而创业也是对创新成果的最好保护,世界也将由此变得更加美好。(2015年10月27日光明日报)链接一: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八九十岁)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链接二: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链接三: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 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 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等。对于全国 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5 . 下列关于“双创”的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双创”就是创新与创业,二者可以相辅相成。B埋头创新,主动创业,这是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增强的意识。C当创新和创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而创业也是对创新成果的最好保护,世界也将因此变得更加美好。D只要全社会都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就能实现从创新到实现产业化的过程。6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屠呦呦能在科研成功40多年后获奖,启示人们进一步探索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B面对当时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屠呦呦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又一次战胜这一致命顽症提供了保证,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C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的科研产出成果在我国没有受到像国际社会那般的重视,是因为我国已经没有疟疾病情。D无论药物的功效多么好,如果不能送到最需要的患者手中,它也不可能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7 . 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在屠呦呦获奖之前,已有4位科学家,因研制出抗疟疾有关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奖。B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疟疾在不断变异中重获新生,在非洲地区,疟疾仍是一些国家棘手的病疫。C复方蒿甲醚快速走向国际市场后,使非洲这一地区的疟疾死亡率大幅下降,也使国际社会已经深深地记住了屠呦呦这个降伏疟疾之魔的人。D屠呦呦所处时代的局限,使她当年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保护好知识产权,没有及时产业化,也使青蒿素没有产生任何社会影响。8 . 阅读第段,简要分析屠呦呦提取青蒿素这一科学发明最终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原因。9 . 链接一:“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结合所有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0 . 语段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_ _ _ _11 . 文中有两处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地方,请找出来。12 . 对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B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C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D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同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13 . 这个语段主要是写( )A小雪后山色 B小山太秀气 C小雪最妙 D山的肌肤阅读“四海为家”的微塑料,回答各题。“四海为家”的微塑料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科学家们认为:“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欧盟科学家测算,225克海虹中大概有7毫克微塑料纤维。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据估计,一个欧洲人一年吃进去的微塑料纤维就有11000多个。这些微塑料进入人体后是否参与代谢过程?是否会继续降解?何时排出?人体器官对这些微塑料是否有反应这一系列问题,目前没人知道准确的答案。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选文有改动)(注)疏水性:在化学里,疏水性指的是一个分子(疏水物)与水互相排斥的物理性质。多环芳烃(tng):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14 . 细读文章,请你解释“原生微塑料”的概念?15 . 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16 . 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欧盟科学家测算,225克海虹中大概有7毫克微塑料纤维。(_)(_)17 .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能会有哪些负面影响?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墨池记宋代曾巩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日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怒,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注释)方以长:即长方形。方:当时。休:停留。精力:精神和毅力。章:同“彰”,显著。揭:使显露,显现。18 . 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曰/王羲之/之墨池者B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C然后/世未有能/及者D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19 . 本文叙议结合,写名胜古迹并直接阐发思想情感,下列文章与此相同的一篇是( )A醉翁亭记B桃花源记C核舟记D岳阳楼记20 . 州学舍教授“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句中代词“之”代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五、诗歌鉴赏21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月下宋陆游月白庭空树影稀,鹊栖不稳绕枝飞。老翁也学痴儿女,扑得流萤露湿衣。注释老翁:指作者自己。诗歌写出了月光的皎洁,何以见得?请分析。请概括月光下的作者形象。_六、语言表达22 . (原创题)右面是农业部正式颁布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官方徽标,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其构图和寓意。七、名著阅读23 . 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的问题。(1)下面关于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2)请从红岩中列举出一个你喜欢的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八、作文24 . 以“家乡的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立意;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