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6.4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过程与方法】1.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2.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教学难点】 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天平、量筒、水、台秤、铅球等。学生准备: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砖块、木板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这段时间学习了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密度、质量、体积,请问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三者的关系呢?生:三者的关系可用表达式来说明:对于同种物质,它的密度不受 m 和V 的影响。师:我们还学习了测量质量和体积的仪器:天平和量筒。请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器材使用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生:(描述使用方法,找几位同学补充,使表达更完整。)师:课下我有几个问题,请大家帮助我来解决,每个实验小组都选择了一个探究课题,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了探究,我听说了,有些小组有“新”的发现,今天各小组将把自己的探究课题的进展情况,向同学们进行陈述报告。二、新课教学1.回顾知识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1)密度的物理意义以水的密度为例,每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2)密度的测定方法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呢?(3)密度知识的应用a.根据密度鉴别物质;b.可以根据密度来选择材料;c.可以利用密度发现新物质。(4)质量与密度的区别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但密度不变。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而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而变化,如一瓶水,温度由0上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却变大,故4时的水密度最大。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但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2.课题报告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或教师统一分组),让学生确定教材中三个实验报告中的一个,按照探究实验的步骤完成小组的探究报告。各报告的教学意图简述如下:报告1是要让学生掌握通过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报告2是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天平测质量,利用量筒测体积,然后应用密度公式来计算物质密度大小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报告3是要让学生掌握应用密度公式来计算物体体积的方法。活动过程一般包括:选择课题、制订方案、实施、总结、交流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是学生课下进行的,“交流”安排在课上。在活动实施之初,一般由教师设计撰写活动方案,但随着活动的展开,就要指导学生撰写方案、计划。这个活动安排在本册教材的最后一节,学生通过前面几章的实验探究和活动,已有了开展这类活动的基础,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提出问题:(1)同学们对实验过程中的方法有哪些认识?(2)教材中用的方法与你采用的方法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一个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3)对实验过程中的方法你有哪些好的建议?(4)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评估: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哪些测量过程可能产生误差?如何减小误差?3.补充活动(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线的长度?三、反思总结,布置思考题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强调。2.思考题:怎样测量一块泡沫塑料的密度?怎样测量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小结质量:(1)直接测量:天平;(2)间接测量。体积:(1)直接测量:量筒;(2)间接测量。密度测量:(1)没有量筒,只有天平和水,烧杯及待测液体,请写实验步骤和结论;(2)有天平但没有砝码,水,烧杯、刻度尺及待测液体,请写实验步骤和结论;(3)有天平水,烧杯、及待测固体,请写实验步骤和结论。板书设计第四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1.鉴别物质的方法:测定密度。2.利用天平、量筒测定物体的密度。3.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体积的方法。- 3 - /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