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银行学题库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0587728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货币银行学题库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货币银行学题库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货币银行学题库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一、名词解释1.金融p45: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狭义的金融:仅指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体制及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形成体制。广义的金融:既包括宏观的运行机制,又包括微观的运行机制。2.劣币逐良币规律:当铸造重量轻,成色低的货币在流通时,人们把足值的货币收藏起来,使用劣币的现象。3.货币局制度:本国的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称为锚货币)并与其建立固定汇率联系,本国的通货发行以该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的一种制度安排。4.收益资本化p49:任何有收益的事物(如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或一笔资本),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称为“收益资本化”。即:P=C/r (P:本金,C:收益,r:利率)。5.到期收益率p62:又称最终收益率,是投资购买债券的内部收益率,即可以使投资购买债券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当前市价的贴现率。6.基准利率p51: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7.实际利率p52: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8.购买力平价说p72: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这个比称为购买力平价。9.直接标价法p68:对一定基数(1或100等等)的外国货币单位,用相当于多少本国货币单位来表示。10.回购协议p85:证券出售时卖方向买方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将证券买回的协议。11.期货p90: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12.期权p90:是指期权的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后,有权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13.互换p91: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约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14.对冲基金p94:是私募基金的一种,是专门为追求高投资收益的投资人设计的基金。特点:广泛运用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风险极高。15.货币市场p81、83: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交易者的资金流动性需求。包括:票据与贴现市场、国库券市场、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回购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等。16. 资本市场:交易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金融交易市场,主要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需要。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股市、债市)。17. 创业板市场:是有别于成熟企业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市场,其专门针对小型企业和创业企业的股票进行交易,是主板市场之外的专业市场。特点:在上市条件方面对企业经营历史和经营规模要求较低,注重企业的经营活跃性和发展潜力。18. 离岸金融市场:指位于某国,却独立于该国的货币和金融制度,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活动场所。19. 国际游资:也叫热币、热钱,是指在国际之间流动性极强的短期资本,一般特指专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的资金。20. 证券市场线P116: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公式的图示形式。公式为,是一条以无风险利率为截距,以市场组合M的风险溢价为斜率的直线。它能直观地表现出特定资产的风险与期望收益率的关系。它主要用来说明特定资产报酬率与系统风险程度系数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2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的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它以会员国入股方式组成,按企业经营规则运作。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其宗旨:a. 通过会员国共同研讨和协商国际货币问题,促进国际货币合作;b. 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开发会员国的生产资源;c. 促进汇率稳定和会员国有条不紊的汇率安排,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d. 协助会员国建立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增长的外汇管制;e. 协助会员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22. 真实票据论:又称商业贷款理论,指贷款应以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为根据。依据反映真实交易的票据进行贷款,可以保障贷款能够按期收回。该理论认为债务人确实取得了商品,只要把这些商品直接出售或者加工后出售,就可以归还贷款。23. 存款保险制度:指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险金的责任。是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的一种制度。24. 最终贷款人:指中央银行承担的稳定金融业,实施宏观调控的功能。其作用是支持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免银行挤兑导致银行业的崩溃;以及通过为商业银行办理短期资金融通,来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25. 现金漏损率P202: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的现象叫做“现金漏损”。现金漏损额C与活期存款总额D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c,也称提现率。即c=C/D 26. 超额准备率:银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备金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率e是指超额准备金E与活期存款总额D的比。即e=E/D27.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基础货币B = 存款准备金R +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C28. 平方根法则:由后凯恩斯学派提出,用于分析交易性货币需求。他们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M取决于收入水平Y和利率水平r,表达式为:。公式表明,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随着用于交易的收入数量的增加,货币需求量随之增加,Y的指数说明其增加的幅度会较小,即交易性货币需求有规模节约的特点。公式还表明,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r的指数说明,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变动呈反向变化,其变动幅度较利率变动幅度为小。29.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30. 恒久性收入: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或预期的长期平均收入。其与货币需求正相关。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所提出的概念。31、货币内生性p238:对于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的操作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32、货币外生性p238:货币供给并不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所决定,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33、公开市场业务p232: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行为。34、法定准备率p234P183:指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存入一部分存款准备金的比例。35、国际收支p256: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包括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状况,是贸易和投资以及其他国际经济交往的总和。而且,国际收支既包括用外汇收付的经济交易,也包括以实物、技术形式进行的经济交易。36、国际储备p262:指一国或地区,由官方拥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国际储备性资产。可以由财政部门拥有,也可以由中央银行拥有。37、核心物价指数p276:人们把剔除了能源和食品价格之后的物价指数视为核心价格指数,并用这种经过处理后的指数来度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的程度。38、货币政策时滞p298: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个阶段。内部时滞是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其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外部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这段过程。主要由客观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不论货币供应量抑或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39、道义劝告p293: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与地位,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体系的负责人举行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自动采取若干相应措施。40、克鲁格曼三角形p308:金融政策有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三个基本目标,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他们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政策选定了某一条边,那么与该边相对的角所代表的政策目标则无法实现。41、货币中性p337: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增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 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影响就业、产出、收入水平等实际变量,货币是中性的。是指货币不对经济生活中的就业量、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惟一能影响的只是名义变量。42、金融相关率p324: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金融活动总量一般用金融资产总额表示,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及国外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等。经济活动总量用国民生产总值表示。43、货币化率p324:即社会的货币化程度,是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44、金融压抑p327:是指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过多的金融管制、利率限制、信贷配额、金融资产单调等现象。过多的金融管制主要表现为政府对金融行业的过多干预;利率限制主要指政府规定银行存贷款利率,这种利率并不反映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信贷配额指运用行政的数量管理方法分配信贷;金融资产单调指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种类极少,例如只有存款和国库券等,因此居民缺少金融资产选择机会。45、金融深化: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成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具体指: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限制,使利率和汇率成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缩减指导性信贷计划,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等。二、简答题1. 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p26答:现代经济可以称为“信用经济”,理由是债权债务关系无处不在,相互交织,形成网络,覆盖着整个经济生活。(课本论述)信用经济又称为负债经济、金融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从金融学角度来说,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因为信用经济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信用关系的普遍存在性,即信用关系无处不在。现代社会中,信用关系普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再生产的全过程。从经济生活的主体角度分析,任何经济主体都有债权债务关系。如,财政发行债券就是债务,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就是债务,购买国债就是债权,银行吸收存款就是债务,家庭和个人购买股票、债券、国债等就是债权。整个社会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债权债务网络,都被信用链条和信用关系所连结,是典型的信用经济,而且这种普遍的信用关系跨出国界,整个世界的经济生活被庞大的债权债务关系所笼罩,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普遍存在的信用关系格局。二、信用规模的扩张性,即信用在数量规模上的日趋扩张。债权债务规模在年复一年的扩张,主体间的信用规模在年复一年扩张并呈加速扩张之势,金融相关率快速增长,如我国的国债和外债在逐年扩张,企业在银行的存款等债权和贷款等债务的扩张,家庭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亦年复一年的扩张和消费信贷的不断发展,都说明了信用规模的扩张。可以说,债台高筑是信用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三、信用结构的复杂性,即信用关系的组成结构日趋复杂化。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经济具有严重不确定性,在金融经济形成的今天,有巨大的金融风险,于是产生了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每个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越来越复杂,不是一目了然的。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或再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信用结构日趋复杂化。(往年答案)2. 实际利率理论的内涵是什么?p58实际利率理论是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这种理论注意的是实际因素生产率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3. 简述凯恩斯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p58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便有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因此,利率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4. 简述利率决定理论中的“可贷资金论”。英国罗伯逊和瑞典俄林提出可贷资金论,认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来自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往年答案)5. 简述有效市场理论,并谈谈研究市场效率的意义。p104按照市场效率假说,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是指市场根据新信息迅速调整证券价格的能力:假说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分为强有效、中度有效和弱有效。弱有效市场:证券的价格反映了过去的价格和交易信息;中度有效市场:证券价格反映了包括历史价格和交易信息在内的所有公开发表的信息;强有效市场:证券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和不公开的信息。研究市场效率的意义在于:市场有效性直接关系证券价格与证券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在强有效市场,证券价格应与预期价值一致,想取得超常的收益几乎不可能,获利空间很小。在弱有效市场,信息高度不对称,价格与价值存在较大偏离,获利空间较大。6. 什么是有效资产组合的效率边界?画图说明。p112有效资产组合是指风险相同但是预期收益率最高的资产组合,这种组合的边界叫做有效资产组合的效率边界。按照这种理念,如果选择n种资产进行投资,任何一种组合都可以形成特定的组合风险与组合收益。在下图中,AC代表了这条效率边界,在BAC区间内的任何一点都代表这n种组合,但是,其中,只有落在AC线段上的组合代表了有效的资产组合,在同等风险上具有最高的收益率。资产 C组合收益 A率 B 资产组合风险7. 简述商业银行经营向全能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及途径。p151原因: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商业银行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利润率不断下降,迫使他们不得不从事各种更广泛的业务活动,吸收长期性资金来源的途径拓宽并从而为长期信贷和投资活动创造了条件。途径:一是在一家银行内同时开展信贷中介、投资、信托、保险诸业务;二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把分别独立经营金融业务的公司链接在一起。8. 商业银行开创负债管理的意义何在?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什么?p162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其意义在于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由单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发展成拓展筹资渠道的主动型负债方式;根据资产业务的需要组织负债,让负债去适应、支持资产。这就为银行扩大业务规模和范围创造了条件。其存在的缺点就是增加了经营风险;由于忽视自有资本的补充而不利于银行稳健发展。9、阐明引发金融创新的直接原因。p152金融创新是金融业由于竞争加剧,市场波动,为了逃避金融管制获得发展,不断超越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在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方式、金融服务技术、金融市场组织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和变革活动。引发金融创新的直接原因:1避免(利率、贷款)风险的创新;2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3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10、从存款货币银行特征角度,说明对其应加强监管的具体理由。p160由于存款货币银行体系在金融领域中居于中心地位,特别重视对它的监管是必然的。就存款货币银行的特征来说,必须加强监管的具体理由有:(1)存款者一般难以判别银行真实经营情况。往往是银行倒闭了,存款者们才醒悟他们存款选择不当。但评价银行的可靠性绝不是单个存款者力所能及的。(2)流通中货币量的主要部分是由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并提供的。一旦发生银行倒闭风潮,通过派生存款倍数缩减机制,相当部分的货币供给就会突然消失,由此将造成严重的经济震荡甚至萧条。(3)整个社会转账支付系统是以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为依据的,庞大的支付系统中哪怕只出现一个短暂的故障,也会引起支付链条的中断并造成极大的混乱和损害。因此,必须力求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4)防止由挤兑引起的银行连锁倒闭非常必要。当公众看到某些银行倒闭时,公众的信心会发生动摇,他们可能向其他银行提取存款,造成挤兑风潮。如无行政管理,这种挤兑也会导致那些经营良好和安全的银行随之倒闭。此外,为了限制大银行不合理的扩张,为了保护银行客户不受歧视等要求,在某些国家也都成为必须对商业银行进行严格行政管理的理由。(往年答案)存款货币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存款货币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商业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由于单凭市场机制、利益机制的调解,难以避免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之间产生矛盾,所以,对金融业普遍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监督管理。(课本论述)11、简析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及其三大支柱。答:(1)出台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银行业的运营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a.巴塞尔协议中风险权重的确定方法遇到了新的挑战。巴塞尔协议主要考虑信用风险,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考虑不足,然而新环境下,二者对银行的破坏力日趋显现。b.金融危机的警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和引起的动荡,使人们意识到重新修订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紧迫性,既要改进以往对资本金充足的要求,又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c.技术可行性。学术界和银行业自身都已在银行业风险衡量和定价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工作,建立了一系列数学模型。现代风险量化模型的出现,在技术上为重新制定新的资本框架提供了可能性。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新巴塞尔协议顺利出台,它于02年定稿,05年实施并全面取代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成为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各国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最新法则。 (2)三大支柱a.最低资本要求。其由3个基本要素构成:受规章限制的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小比率。对于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问题上,除了信用风险,新协议进一步考虑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b.监管当局的监管。监管当局要全面地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化解状况、不同风险间相互关系的处理情况、所处市场的性质、收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因素进行监督检查,以全面判断该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c.市场纪律。核心是信息披露。市场纪律具有强化资本监管、提高金融体系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作用。新协议在应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过程、资本充足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信息披露要求。12、 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特点?答: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除赋予它的特定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以外,其主要的管理职责都是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那就是以其拥有的经济力量,如货币供应量、利润、贷款量等,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调节。中央银行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活动特征是:a.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不是说中央银行不营利。需强调的是: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这点绝不容打折扣。一般的,中央银行在其业务经营过程中会取得利润,但赢利不是目的。中央银行以金融调控为己任,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为其宗旨;b.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因它是银行的银行,即不对社会上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存贷、结算业务,只与政府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c.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方针政策,以及随着变幻莫测的市场变化而不断做出货币政策反应,央行必须具有独立性,不应受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三大功能特点: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13. 简述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答: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a.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必要。在银行业发展之初,众多小银行均发行银行券,分散的发行存在问题,众多小银行实力薄弱,经常会出现兑付危机;分散的银行所服务的地域有限,因此各种银行券流通的范围也有限,经济的发展需要全国性的统一的流通信用。国家在大银行发行银行券的基础上,逐步以法令形式将发行权集中于专司发行银行券的银行,即中央银行。b.银行林立,银行业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票据交换及清算需要及时、合理的处理。客观上需要一个全国统一而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机构为之服务。c.银行业经常面对由于经济周期而导致的资金周转不良。客观上需要一个强大的机构能够作为其他银行的后盾,在必要时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d.银行业也存在竞争,如果银行的无序竞争导致银行破产,那会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很大动荡。因此,需要存在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来专司金融业的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14. 试说明中央银行是否可以无限制地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准备存款?答:扩大资产业务并不以负债为前提是中央银行特有的权力。中央银行扩大资产业务,必然相应地形成了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存款货币银行从准备存款提取通货,中央银行则可以随时予以保证。即,中央银行的任何资产业务均会有商业银行的准备存款和通货发行之和与之对应。但是,中央银行的这种行为也不是完全不受任何约束的。就“技术层面”的可能性来讲,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存款准备,支持存款货币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可以是无限的。但是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讲,约束则是强有力的。没有货币需求,存款货币银行不需要补充准备存款,中央银行有能力也无从发挥;强行支持无限制的货币创造,促成通货膨胀,会受到客观经济过程惩罚。15. 比较说明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各自的特点。答: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比较:a.费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而剑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职能。b.费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现金交易说);而剑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现金余额说)。c.费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而剑则从微观角度分析:保有货币最为便利,但同时要付出代价,比如不能带来收益。也正是在这样的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显然,剑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不同之处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两种学说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现金交易说货币数量的变动解释价格。若P、T给定,在既定的V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理论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资产的功能从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现金余额说微观角度分析,且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作用已不可忽视。16.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模式及含义是什么?答:凯思斯的货币需求模式如下式M=M1+M2=L1(Y)+L2(r)式中M为货币总需求;Ml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Y的函数;M2是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Ll、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该模式的含义如下: a.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把货币总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思斯货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理论进行突破性的主要表现。 b.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凯恩斯认为,交易媒介是货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用于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关系。他又指出 ,人们所保有的依赖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还出于预防动机,即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c.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储存价值或财富。这里的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因为凯恩斯把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货币是不能产生利息收入的资产,债券是能产生利息收入的资产。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利率水平,如果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假若债券价格下跌幅度很大,使人们在债券价格方面的损失超出了他们从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则收益为负,持有非生利资产就优于持有生利资产,人们就会增大对货币的需求;如果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持有者会获得收益,人们对货币需求会减少,而对债券的持有量则会增加。总之,关键在于人们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假若人们确信现行利率水平高于正常值,就意味着他们预期利率水平会将会下降,从而债券价格将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然倾向于持有债券;如有相反的预期,则会倾向于持有货币。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d.就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问题,凯思斯又进行了特殊情况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假说,即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17. 现代货币主义关于货币需求分析的主要特点何在?答:货币主义是一个与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学派直接对立的西方经济学流派。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基本上承袭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观点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联系。但同时,他也接受了剑桥学派和凯恩斯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起点,把货币看作是受到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的观点。其代表性公式:其关于货币需求分析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a.引入恒久性收入概念,并指出货币需求与恒久性收入正相关。b.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并指出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c.把,和统称为机会成本变量,用它们衡量持有货币的潜在收益和损失。指出当货币扩及M2等大口径货币形态时,可以有收益的,如定期存款。d.引入综合变数,指出它可能从不同方向上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e.提出货币需求比较稳定结论。由于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因而货币需求是比较稳定的。18. 简析影响存款货币银行保有超额准备的主要动机。答:保有超额准备金的动机有两个:成本和收益动机、风险规避动机。a.成本收益动机。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是没有利息的,而一笔资金用于贷款或者证券投资等则能获得一定的收入。因此,保有超额准备金等于放弃收入,这是其机会成本。从这点出发,商业银行总是力求把超额准备金压到最低限度。在我国,超额存款准备金是有利息的,目前的利率是0.99%。此时,同样存在成本收益的考虑,即是资金作为超额准备金的收益与资金用于贷款、证券投资等其他渠道的收益对比状况。b.风险规避动机。指商业银行为防止存款流出的不确定性所可能造成的损失而采取保有超额准备金的考虑。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存款大量流出的现象,若无超额准备金,就得采取出售持有证券、催收贷款等行动,这会增大成本或减少收益;进一步,如果存款流出规模过大,银行还可能面临倒闭的威胁。因此,银行需要保有一定的超额准备金,以应对存款流出的不确定性,其保有的数量与预期存款流出量为正相关关系。19、居民持币行为之于C/D(通货存款比)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根据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居民持币行为对通货比率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a.财富效应。当一个人的收入或财富大量增加时,通常,他持有现金的增长速度会相对降低,反之亦然。这说明一般情况下通货比率与财富和收入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b.预期报酬率变动效应。居民持有的现金,其报酬率为零;储蓄存款有利息收益,报酬率大于零;证券或债券的收益率比储蓄存款高,但有风险。对这些金融资产持有比例的变化,都会影响C/D的值。c.金融危机。假若出现了银行信用不稳定的苗头,居民就会大量提取存款(挤兑),通货比率因而会增大。d.非法经济活动。要逃避法律监督,倾向于用现金进行交易。所以,非法经济活动的规模与通货比正相关。20. 财政以发行债券方式弥补赤字就不会给市场供求造成新的压力吗?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发行债券是弥补赤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否会给市场供求造成新的压力,还要看购买债券的主体和货币层次。从购买债券的主体分析:1.如果购买者是公众或者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债券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债券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出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回到流通之中。并没有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量。而此过程中是否会给市场供求造成新的压力,则要看微观主体用来购买债券的货币层次:a.一种情况是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意味着M1相应缩减。财政用以再支出,不论用于机关、企业还是个人,通常会形成M1的供应,这就是说M1的供给规模是不变的。b.另一种情况是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这意味着M2中准货币减少。所以,当财政支出形成M1时,虽然按M2计的货币供给总规模不变,但M1的规模却增大了。这对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均衡,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2.如果财政部发行债券,中央银行直接购买,获得的货币用于支出,收入的货币被公司、企业、个人又存入银行,则相应的增加了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功能。如果其数量能够控制在当年基础货币应增长的范围内,还不会导致通胀,否则,基础货币量超出控制范围,会给市场供求造成新的压力。21、简述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P229答:各国央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程度高,即在流通中周转便利,形成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强;流动性低,即周转不方便,形成的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弱。显然,这个标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实施宏观调节有重要意义。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是对央行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要求。货币当局在讨论控制货币供应指标时,既要明确到底控制哪一层次的货币以及这个层次的货币与其它层次的界限何在,同时还要明确,实际可能控制到何种程度;否则,就谈不上货币政策的制定,制订了也难以贯彻。22、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P264-265答:(1)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的资本收益率不同。资本从低收益率国家向高收益率国家的不断转移。其中,短期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等的流向,通常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国际间的利率差;国际直接投资收益率的决定因素则较为复杂,包括东道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状况,企业开发国际市场的战略,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和法律制度环境等。(2)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有利影响:整体上看,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稳定。国际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使资本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有利于世界总产量的提高和经济福利的增加;通过各种方式的投资和贷款,使得国际支付能力有效地在各国间进行转移,有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和全球性国际收支的平衡;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有效地促进了生产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使科学技术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国际证券投资可以使投资者对其有价证券资产进行更为广泛的多元化组合,从而分散投资风险。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冲击了所在国的经济,便捷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23、如何理解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P282答: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胀的论点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胀是由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共同引起的。该观点认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胀产生的原因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原因,很难分清具体是由哪一方面原因形成的,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例如,通胀可能从过度需求开始,但由于需求过度导致物价上涨促使提高工资,从而转化为成本推进因素。另一方面,通胀也会由于成本原因开始,如迫于压力提高工资。但如果不存在需求和货币收入的增加,这种通胀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工资上升会使失业增加或产量减少,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胀过程终止。可见。成本推进只有与需求拉动共同作用才可能产生一个持续的通胀。24、简述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P276答:政府如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引起货币增发这类办法筹措建设资金,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的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的部分,如此实现的政府储蓄是强制储蓄,即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25、简述通货膨胀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P277答: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也称财富分配效应。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构成。实物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的变动而相应升降;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因为很大一部分金融资产是随着行情的变化而变化,其在通货膨胀中,并非能稳妥保值。而其他一些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以名义货币值计量,存款、负债的名义货币值不变,而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之名义货币值则随通货膨胀率相应升降,从而改变以名义货币值计量的资产结构(总名义资产净值);以实际货币值计量,存款及负债将随通货膨胀率相应升降,而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之实际价值则未变动,从而调整了以实际值计量的资产结构(总实际资产净值)。最终引起由实物资产及金融资产构成的家庭资产结构也随之调整变动。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而且小额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最易受通货膨胀的打击。至于大的债权人,不仅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而且他们往往同时是大的债务人,则可享有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好处。 综上,由通货膨胀所引起的上述资产结构变化称为通胀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26、试分析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P285答:通货紧缩的定义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下降的过程。它对有如下社会经济效应:物价水平不断回落,商品、服务、劳务价格不断下降,并超出了资本价格的下降幅度。这一方面使得企业的负担继续上升从而投资下降,另一方面货币供应减少使得总需求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通货紧缩可能导致需求不断萎缩,企业订货严重不足,产品积压严重,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出现了许多全行业亏损的现象。人们更加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进行消费,从而货币流动性不断下降。货币结构流动性下滑,表明由于经济不景气,产业的投资回报率极低,而利率水平较高。经济中有利可图的机会不断减少。27、简述通货膨胀目标制。P290答:近年来,一些国家先后采取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政策的核心是以确定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或一个目标区间。在通货膨胀控制得比较好的国家,这无疑是当局所认定不可避免的(如对调动潜在生产力所必需的)通货膨胀率;对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无疑是当局认定可能实现的反通货膨胀的目标。如果预测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或目标区,采取控制性的政策,以把可能高于目标的通货膨胀率压下来,使之落于目标之上;如果预测的趋向相反,则可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等等。通货膨胀目标制较之利用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增加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通过解释实现公众最关切的通货膨胀目标所需的代价和手段,则提高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这样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明确的单一目标主张;反映着通货膨胀问题的普遍存在;从有利于经济发展来说,反通货膨胀的方针被认为是正确的方针。需要说明的是,当今世界的反通货膨胀目标都不是简单追求零通货膨胀率。这个目标的理论依据是综合的。承认有一个当前条件所决定的基本通货膨胀,对应于这个率,可按“规则”控制货币供给;承认有诸多外在的引发通货膨胀因素,则应采取相机抉择的对策。而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或目标区又会使当局取得公众的信任,从而削弱公众预期对政策的冲抵作用。28、 简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P295答: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其最初思路可以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会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可表示为MrIEY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上述分析,在初期阶段,凯恩斯学派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只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而没有能反映它们之间循环往复的作用。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遂有进一步分析,凯恩斯学派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假定货币供给增加,如果产出水平不变,利率会相应下降;下降的利率刺激投资,并引起总支出增加,总需求的增加推动产出量上升。这与原来的分析是一样的。但产出量的上升,提出了较原来为大的货币需求;如果没有新的货币供给投入经济生活,货币供求的对比就会使下降的利率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利率的回升,又会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产量下降,货币需求下降,利率又会回落。这是往复不断的过程。最终会逼进一个均衡点,这个点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供求和商品市场供求两方面的均衡要求。在这个点上,可能利息率较原来的均衡水平低,而产出量较原来的均衡水平高。对于这些传导机制的分析,凯恩斯学派还不断增添一些内容。主要集中在货币供给到利率之间和利率到投资之间的更具体的传导机制以及一些约束条件。但不论有何进展,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的特点是对利息这一环节的特别重视。29、简述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P296答: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到供过于求的状况,则货币持有者的反应是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既购买金融资产,也购买实物资产。这种支出(即资产结构的调整过程)会影响资产的价格,也会影响商品供应的数额。资产价格变动通过改变货币的价值,进而通过货币需求函数对经济产生影响,其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终会改变总产出。MsACIP y 其中,A为金融资产;C为消费;P为价格;代表可能存在但未被揭示的过程。 弗里德曼还认为,货币数量变化只在短期内作为决定经济变动的主要因素,而在长期内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会对实际产量发生影响。30、试析金融功能观对金融系统功能的概括。P318答:金融功能观认为既包括金融机构又包括金融市场的金融系统有六项核心功能:1. 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2. 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途径;3. 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以完结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4. 提供集中资本和股份分割的机制;5. 提供价格信息;6. 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三、论述题1. 如何全面认识消费信用在我国的开展?p35答: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信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1)消费信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甚至在某种条件下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2)消费信用可以引导消费,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时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其对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3)消费信用能够改善金融环境,因为其往往可以对于有效需求规模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因此,在我国宏观调控机制向市场化转轨过程中以及转轨完成后,将会较多地借助于调整消费信贷的规模,实现调节总需求的目标。当然,消费信用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作用。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消费信用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态,促使物价上涨,形成虚假的繁荣,等。要正确认识消费信用在我国的开展,需要澄清一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不要把消费信贷的开展与生产全面过剩的危机作必然的挂钩。千百年来人们的节俭心理导致了宏观的经济恐慌(生产过剩),针对生产过剩的危机,消费信贷应运而生,但是并不是只有生产的全面过剩才会产生消费信贷,局部的失调,结构不合理,消费信贷就可以发生,而不一定需要全面的过剩危机。(2)不要把消费信贷的开展与节俭的传统美德对立起来,废债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债权人也可以废债。(3)究竟是有钱借钱还是没钱借钱?现代社会经济是信用经济的时代,只有拥有了较好的经济潜力和良好的信用情况,才能更好的获取消费信用。(4)从货币形态的发展变化,看消费信贷的不可避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货币形态也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到纸质货币到今天的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过程,消费信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然也会进入人的生活。(5)消费信贷的发展不光是观念上的问题,也会产生不良资产,和一切其他资产一样,也有合理的不良资产度,这就涉及到个人信誉档案的完善问题,全国个人征信制度的联网和完善问题,社会保障体制的联网和完善问题。我国消费信用开展的长期目标就是如何推动消费信贷在全国的发展壮大,并使其合理完善的发展。(往年答案,课本中无详细论述)2.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如何分析利率的决定的?p59答:新古典综合学派对于利率决定的分析运用了著名的IS-LM模型,如下图所示: IS曲线刻画任意给定的利率水平所对应的总产出均衡水平的位置,或者说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利率与产出的组合。建立这一曲线的基本出发点是利率对市场总需求的负相关作用,以及总需求对产出Y的决定性作用。LM曲线刻画任意给定的利率水平所对应的货币供需均衡的位置,或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利率与产出的组合。建立这一曲线的基本出发点是凯恩斯发展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是产出Y与利率的函数Y与货币需求正相关,利率与货币需求负相关。IS曲线与LM曲线都是由利率和收入水平确定的。两条曲线的焦点E表明:在产品市场上,总产出等于总需求;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也就是说,这一点上,既确定了均衡产出水平Y,也确定了均衡利率水平。3. 试分析一国的物价和利率是如何影响汇率的。p73、75答:物价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是币值的两种表示方法。其中,货币对内价值是指货币的购买能力,相当于物价的倒数;对外价值则是指与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也就是汇率。从理论上说,两种货币之所以能够相互兑换,在于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它们分别在各自领域行使货币职能。换言之,不同种的货币,由于均具有其对内价值这个同一的、可比的基础,所以才能相互兑换,才有决定兑换比率的依据。因此,一般而言,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其对外价值。当本国物价上升,由于本国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相应的汇率也应下降。然而,外汇作为外汇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外汇供求对比的波动必然引起汇率的相应波动。不同种货币有可比的基础,而不可避免的供求变动又使汇率不仅仅决定于货币对内价值这惟一的因素。这就导致一国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存在较大幅度的偏离。利率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不论实行何种汇率制度,汇率与利率都存在紧密的联系。当两个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利率水平有差别,货币资本就会从利率水平偏低的国家流向利率水平偏高的国家。而当利率引起大量资本在国际之间转移时,汇率即会受到影响。外国资本流入的国家,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升值;本国资本流出的国家,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如实施的是钉住汇率,那就要货币当局调节外汇供求。对此并非任何国家都有足够的力量可以给予保证。即使外汇储备充足保证汇率稳定,这些实施钉住汇率的国家和地区,在利率上也只能跟着钉住货币的那个国家的利率水平走,或是在货币供应量上发生直接变化,结果都可能导致物价水平变化,从而再影响到这些国家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往年答案,课本无详细论述)4. 结合商业银行的功能谈谈对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的认识。p143需讨论答: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一般工商业的特定功能主要有:(1)信用中介职能。商业银行作为货币借贷双方的“中介人”,通过负债业务(集中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和资产业务(将这些货币资本提供给需要资金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实现资本的融通,对经济结构和运行过程进行调节。这是商业银行的最基本职能,最能反映其基本特征。(2)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作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货币保管、出纳和支付代理者,通过帐户上存款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基于储户存款,为储户兑付现款等,减少现金使用,节约流通费用,加速结算过程和企业资本周转,促进扩大再生产。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两种职能相互推进,构成商业银行借贷资本的整体运作。(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把负债作为货币进行流通,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转化为存款,在存款不提或不完全提现时,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信用创造的实质是流通工具的创造,而不是资本的创造。(4)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满足客户要求,不断开拓金融服务领域,促进资产负债业务扩大,实现资产负债业务和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如代发工资、提供信用证服务、代付其它费用、办理信用卡等。金融服务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5)调节经济职能。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商业银行因其广泛的职能,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位居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凸现了职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商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从以下几方面看:变社会各阶级的储蓄和收入为资本。将原来预定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