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节设计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50854697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细节设计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于细节设计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于细节设计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细节设计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目录报告摘要3结题报告4一课题提出4二基本设计6(一)基本目标6(二)核心品质6(三)实践内容7(四)推进策略7三研究实施8(一)细节设计之内容架构81.整体框架福娃一日常规构筑82.核心载体福校常规标识打造11(二)细节设计之方法架构121.情境式122.约定式133.合作式144.平台式14(三)细节设计之评价架构151.福娃争星152.亮点之星16四成效回顾17五结论与思考19参考文献23附件241.习惯养成重在“落”地252.“福娃一日常规”养成规范313.“福娃课堂常规”养成规范334.细化日常规范,落实养成教育3425 / 25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报告摘要基于细节设计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我们学校近几年致力于这个领域的探索。该研究主要目标是转变“假、大、空”的德育说教方式,建立一套适合小学的“近、小、实”的育人模式:从“细节”入手,通过细化的行为标准、细致的视角运用、细小的机会创造,把行为习惯培育融合在孩子点点滴滴的学习与生活细节体察之中,培育“有序、有礼”的品质。 “有序” 包涵“秩序、顺序、程序”等层面要义;“有礼”表现为良好的“礼貌、礼让、礼仪”品性,围绕核心品质“有序、有礼”,我们从“细节”入手,主要围绕内容、方法、评价三个纬度进行细节创新实践研究。在内容设计上构筑学校管理层面的细化式的养成教育框架,重新建立了自己的行为内容体系福娃一日常规:文明进校、物品摆放、环境卫生、两操集会、课间休整、文明就餐、午间阅读、有序放学,并根据框架将行为规范进行具体细化,确立了每块的行为意义,打造了福校 “三点、三线、三礼”的常规标识系统。方法设计上我们依据班杜拉的认知理论,关注给学生明确的动作示范及意义感悟,探索了情境式、约定式、合作式、平台式等训练方法。评价设计上倡导“用心养心、智慧育人”,突出激励引导,创立了“福娃争星”、“亮点之星”等一整套个性化的机制。研究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显著转变,校园变得井然有序。晨光中校园是多彩的,刚跨入教室的同学熟练的清空书包,整理着物品;公共卫生区内服务人员提着保洁箱穿梭着;体育场内有跑步的,跳绳的,打球的没有老师的统一要求与监督,但每种身影都自然的忙碌着,让整个校园彰显着和谐有序的氛围。午间的校园是安静的,福娃人人端坐教室或阅览室,美美地沉浸在书海中。让校园溢满浓郁的书香。暮色中的校园是恬静的,伴着悠扬的曲乐,几十支队伍轻快的涌向校门口,没有拥挤,每支队伍都能把握好出校大门时机找到自己的点位,不到10分钟,整个校园便恢复了安静。教师的教育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好习惯成绩好人生”、“以德育人”已深入福校老师内心,“用心养心、智慧育人”成了每个福校老师的追求,梳理了几十个智慧教育经验,有效促进了学校办学文化建设。学生的变化打动了家长与社会。福校养成教育实践经验也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教育信息报中小学管理义乌商报等媒体都曾专题报道。已有100余所学校近5000位老师来校做实地观察学习。临海讯桥、磐安安文等小学诚邀课题组成员到当地传播养成教育经验。根据实践经验编制形成的我有好习惯德育校本课程获省精品课程奖。 当然,研究同时生成了许多新问题,如习惯养成训练与儿童心理关系的把握、习惯养成如何进一步深入家庭等,这将是研究后续推进的方向。关键词:细节 行为习惯 内容 方法 评价基于细节设计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实践研究 1、 课题提出“常规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最主要载体”“德育为先”“以德立校”现在每所学校都把德育放在了办学的第一位置。应该讲学校德育的地位是相当高的,上到主管部门有专门的德育领导机构监管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层面都有德育专线管理机构,并且依托班级管理全面实施德育工作。学校均设立了以习惯为核心的学生行为评价监控机制,如“三项竞赛”“常规评比”等。但,作为德育的基础养成教育的成效总不尽人意。三年前,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调查。家长层面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什么?”62%的家长选择了“行为习惯比较差”。教师层面也有类似问题“你认为现在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什么”选“行为习惯比较差”占68%。这种结果令人吃惊,“是我们学校的常规教育出大问题了吗?”带着一种“惊恐”,我们作了横向的调查。在与几所兄弟学校的互访中,纷纷发现“行为习惯教育成效低,难度大”现象比较普遍。透过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1.行为标准不清晰,导致行为方式偏移比如,课桌物品摆放,许多老师给学生的标准是“摆放整齐”。实地观察中我们发现,有孩子为了整齐就把大部分书藏于书包,造成抽屉内空荡荡、书包内沉甸甸的现象;有孩子只是把所有书本摞一堆,没有作类别、朝向处理;还有孩子就是用大件特别遮拦等。造成这种行为不统一的原因就是“整齐”的标准没有明确,所以孩子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而影响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2.行为训练不持久,导致行为目标落空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基于这个规律,鉴于孩子心理特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需要外界不断的提醒与影响,日常教育教学中老师的教育操守就在此。但,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老师的坚持性不够,主要在于计划不充分,精力准备不充足。所以,往往造成“先紧后松”的现象,这恰巧是习惯形成规律所忌讳的。当失去持续监控之后,学生行为很快被旧方式控制,由此进入不断重新开始的恶性循环。3.行为意义不明确,导致行为价值异化朱小蔓教授曾鲜明的指出“学校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人为表浅化、孤立封闭化、课程知识化,单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集体受教多、具体选择少”。养成教育实践中“知识化、表浅化、封闭化”的现象比较多,比如背诵“小学生常规”“校规”,在教室内宣讲常规要求等。按照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进行养成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造成学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之情、之信。这也表现出老师对行为习惯教育意义理解的浮浅,导致行为价值被异化。本来养成教育是“树人、树心”的工作,却成了“束人、束心”的工作。学生在习惯形成过程中没能充分体验到行为规范的意义,而是不断的体验着行为偏离受到种种责难,在心底里不断的增生对规定行为的反抗之意。所以,这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离开老师视野或学校时“行为大反弹”之怪异现象。4.行为内容不科学,导致行为结果务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这是日常学校养成教育一大弊病。根源之一是学校常规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钩。主要表现为“要求脱节”与“标准脱离”两方面,要求脱节就是学校对孩子的行为要求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得到有效延续,所以直接造成“52=0”;标准脱离就是学校制定的行为标准远离生活实际。根源之二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适切性不强。主要表现为“结构单一”与“素材单调”,结构单一就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行为要求基本上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没有针对孩子的年级特征进行适当的分层与设序,如低段应该以基本礼貌素养为重,中高段以文明素养为重,分别制定行为要求;素材单调就是没有充分挖掘孩子身边的教育资源进行情景互动式教育。所以,行为内容选择上的缺陷,就直接造成小学段孩子的行为能力形成水平的“平铺”现象,只有量的简单拼合,缺乏整合提升而影响了养成教育高度与深度。分析当前养成教育的主要问题,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的“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观点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具体来说就是:近离孩子的实际生活更近一点,不要好高骛远; 小要求小一点,以小见大,不要“高口号”式; 实要实在、具体,不要太抽象。 总之,在给孩子提要求时要尽量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 我们思考,养成教育要真正“落实”而非“落空”就应该抓住“近、小、实”这几个字,换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于“细节”入手,通过细化的行为标准、细致的视角运用、细小的机会创造,把行为习惯培育融合在孩子的点点滴滴的学习与生活细节体察之中。所以,我们形成了“细节设计下的养成教育实践”方向,决定通过课题研究这样的平台来全面助推。2、 基本设计(1) 基本目标1建立基于细节设计的行为养成培养实践体系。主要是从内容、方法、评价三个维度建立校本实践经验体系。内容上建立以细化为核心的行为要领标准,方法上建立以平台、合作、情境等为特点的训练体系,评价上建立以福娃争星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2提升福校学生文化内涵。通过建立基于细节设计的行为习惯养成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行为习惯培育质量,提升福校学生的整体行为素养。3促进福校教师专业成长。借助细节设计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培育的指导能力,促进福校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型,助推学校校本研修文化建设。主要是设立智慧教师评价体系。(2) 核心品质有序,有礼“有序”, 包涵“秩序、顺序、程序”等层面要义。秩序,就是有一种公共观念与意识,知道公共规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并且能自觉执行规则不破坏秩序。这种“序”源自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集体活动中积累的行为认知与能力。顺序,就是做事有先后合理的时间分配与安排,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做一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明确的计划与安排。这种安排意识是生活的基本素养,应该源自学校生活中每件事情处理、每个行为的表现过程之中。程序,就是学习活动与问题解决是讲究方法与思路导向的。良好的思维方式与意识是高水平思维能力的核心之一,这源自学校课堂教学中孩子不断经历良好的有序的学习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有礼”表现为良好的“礼貌、礼让、礼仪”品性。能主动问候别人,会控制行为,具有良好的公共素养,展现“礼貌”的气质;能友善建立同伴关系,会与人相处,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素养,展现“礼让”的气质;能辨别时空,会转换角色,具有自我角度素养,展现“礼仪”气质。总之,经历福校洗礼后,走出校门的福娃身上透露着“有序、有礼”的品性,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人,这是我们养成教育的价值所在。(3) 实践内容细节设计 方法设计 内容设计 评价设计 整体框架核心标识平台式合作式情境式约定式争星机制 评星机制 “基于细节设计的行为习惯培养”指以小学生守则所规定的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为准,高效整合学校养成教育资源,通过细化目标、内容,明确细致的行为程序、方式,创建细巧的训练载体等细节创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我们从内容、方法、评价三个维度进行细节创新实践,在内容设计上构筑学校管理层面的细化式的养成教育框架,并根据框架将行为规范进行具体细化;方法设计上我们依据班杜拉的认知理论,关注给学生明确的动作示范及意义感悟,探索了平台、情境、约定、合作等训练方法;评价设计上突出激励引导,创立了一整套个性化的机制。(4) 推进策略1全员参与,整体推进本研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举全校之力共同推进。首先,学校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德育暨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全校老师人人参与这个项目。其次,学校将在各年段同步推进,逐步营造起良性循环的环境氛围。2创建渠道,传播经验基于细节的行为习惯培育最终需要各种具体的实践办法与策略支撑,实践经验往往又具有很好的借鉴性。所以,课题组着力开凿多形式的交流渠道,打造交流网络,让实践经验以最快的速度在校内传播。如,建立“智慧教育大讲坛”“教育论坛”等交流平台。通过不断进行思想交锋,激活老师们的创新思维热情。3制度保障,评价引领学校把“养成教育”实践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重新修订年度考核制度。同时,学校将建立以“智慧教育”为指导思想,重建教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如,将建立“福校智慧教师评比办法”。通过制度改革与评价理念改变,为养成教育研究建造最深厚的动力源泉。3、 研究实施(1) 细节设计之内容架构1. 整体框架福娃一日常规构筑 “三项竞赛”是十分经典的行为考核内容体系,但这个体系最大问题是内容空洞,操作性不强。对孩子的行为具体指导意义不大。“整齐”“文明”等是学校对孩子的常规要求。那到底怎样才算“整齐”?怎样做才算“文明”?对这些结果性水平标准的兑现,需要与之配套的具体化动作流程与标准作支撑。构筑起这个支撑体系,才能保障学生能获得充足的行为示范。比如,物品整理。怎样摆放才算合理整齐?我们设计了动作程序:一清空书包,二挂好书包,三整理物品,四上交作业。同时,设计了动作标准:如整理物品,要做到大小分类,分层归位,书脊朝外,有序摆放。这样,明确了物品摆放的要求,学生就有了行为目标。同时,细化的过程让孩子逐步感悟到了动作有序的意义,涵养了有序作为的品行。所以我们打破这个传统,重新建立了自己的行为内容体系福娃在校一日常规八块。“文明进校”“物品摆放”“环境卫生”“两操集会”“课间休整”“文明就餐”“午间阅读”“有序放学”并确立了每块的行为意义。如:文明进校核心词:问候、暗示核心价值:用一个标准的队礼向老师问好,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让孩子自然的调整角色意识,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在师生彼此亲切的问候中,形成一种尚礼的文明风气,让校门口成为第一道文明线。基本内容:护导老师到校门口迎接进校的每个学生,学生自主进入校门,离老师一步左右向老师行队礼问好。老师还礼,并提醒穿着仪表,纠正孩子的队礼动作等。值日学生与老师一道随时关注学生的进校表现,并针对性的抽查部分孩子的行为表现。物品摆放核心词:归类、整理核心价值:“一日三省”的支撑是个人的整理意识。整理是做事情的关键品质之一,是个体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之一。及时整理自己的物品,这是整理品质形成的基础。让每个孩子开始一天的学习活动前先整理学习用品,旨在让孩子们在收拾物品中感悟整理意义,学会分类,树立类别意识。基本内容:摆放标准合理分类、整齐叠放,同摞有别、上下按需。就是根据书本、练习本之不同分类,再根据大小分类,同一摞书本则根据当天的利用先后情况,从下往下放置。动作程序先清后理、全面整理,先理后交、一次完成。就是到班级后先清空书包,挂好书包后再整理书本,整理书本时要将抽屉里的书本全部拿出来统一整理;清理完成后,再一次性上交当日作业,准备开始晨诵。环境卫生核心词:整洁、亮丽核心价值:整洁的环境是每个人良好学习心理形成的基础,教室是大家的公共环境,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是孩子形成公共意识的有效渠道。基本内容:整洁标准线条清晰,位置合理,就是教室内的课桌椅摆放所形成的基本布局,纵成列横成线,每个角落摆放最合适的物品。达成手段维护为主,适当清扫,就是教室内不提供扫帚、拖把等常规清洁工具,只提供毛刷、抹布等工具。两操集会核心词:迅速、整齐核心价值:集会出操不只是为了活动筋骨,集会的过程是孩子形成集体意识,学会集体活动的重要载体。整齐划一的队伍、全校一致的队列所形成的宏大气势,会浸润孩子的心灵,激活孩子的主动性。基本内容:抡臂前进,定点拐弯,统一线路,根据每个教室分布由学校统一划定行走线路,整个过程由音乐控制。课间修整核心词:合理、文明核心价值:课间是学习准备的专门时间,及时自主的作好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的意识和积极休息的意识。基本内容:按规定位置摆放学习用品,到走廊与同学进行简单小游戏。文明就餐核心词:安静、自理核心价值:就餐文明是一个人很重要的公众素质,培养学生文明的就餐习惯同时有利于身体健康;自主整理餐具,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意识。基本内容:在餐厅内只用嘴巴吃饭,用眼神沟通;用餐完毕自己清理桌面剩菜剩饭。午间阅读核心词:自主、赏心核心价值:充分利用午间时光进行积极休息,大家共处一室安静阅读,感受学习的优雅,体会阅读快乐。基本内容:全体师生在教室内共同阅读,或由同学组织进行阅读交流。有序放学核心词:及时、有序核心价值:带着一天的收获回家,与集体一道有秩序的出校门,让家长检阅自己在学校的表现,用孩子的精神风貌感染家长;及时有序的组织,让接送时间最大限度压缩,尊重家长的时间,赢得家长的尊重。基本内容:每个班列队由老师护送统一走出校门,值周领导到校门口站岗,维护校门口秩序。八个板块,串起了福校孩子在校一天的常规行为线索,形成了我们学校不同时段的文化景象,让福校学校文化有了不同一般的表现载体。2. 核心载体福校常规标识打造八个常规板块从时间段上明确了行为要求,具体的行为标准有效提升了孩子的行为表现质量。如何让孩子于自由的流动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特殊的行为标识设计是核心。我们形成了“三点、三线、三礼”标识系统。核心载体三 点 三线三 礼 摆 放 点 转 弯 点 消 声 点 礼 貌 线 三分之一线 雨 伞 线 招 手 礼 注 目 礼 第六道礼 三点:“摆放点”就是室内物品有协定的摆放位置点,如水杯、文具盒、桌面书本、课堂乐器等,都有统一的摆放点位。点位就是一种规矩,也是一种序列代名词。“转弯点”就是进入操场集会时每个队列有一个具体的直角转弯点,这个点位让队形始终保持一种整齐度,同时直角转弯的过程渗透着一种标准意识,避免随意意识滋生。“消声点”就是食堂门口、午休时间点是提醒任何人闭口的点位。进入食堂人人不讲话才保证安全卫生的就餐,午休阅读时间点不讲话才保证人人能进入书海品味书香。两个消声点就是一种行为指令,让孩子学会即时转变角度,增强一种行为自控意识与能力。三线:“礼貌线”学校门口地面设置有一条礼貌线,让孩子进入校门看到礼貌线就能想起问候的礼貌与要求。礼貌线与护导老师距离,就是日常人与人照面问候的标准距离,这个载体也暗示学生要主动问候并且选择好恰当的位置,把这种礼仪要求于无形中浸润学生心头。“ 线”学校楼梯口有一条条右行提醒线,“三分之一线”提醒孩子们注意靠右行走,同时暗示右行的标准位置是三分之一处。这条线就是靠右行这个文明行为的代名词,同时也是有涵养的行走方式的指导。“雨伞线”雨天雨伞不进教室统一沿走廊平台摆列成一条线,线的造型彰显着有序的信息,同时这种线是孩子们在用自己的雨伞创造的,在孩子摆放的一瞬间,“序”这种品性就在孩子心头浮现。三礼:“招手礼”就是行径中遇见长者(老师)用招手方式表现问候,特别是队列行径中必须用招手方式打招呼。问候是日常礼仪的基本要求,但合适的问候方式体现问候者的涵养。当孩子一次次用招手表达问候的时候,一种文雅的问候品行就在孩子心头播种。“注目礼”就是每天早上升旗时校园内响起国歌声,学生就地起身面向国旗方位行注目礼。这是让孩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课程,喧闹的校园霎时充斥着雄壮的国歌声人人注目,形成一种最有感染力的教育空间。“第六道礼”就是在操场运动时分第六道是漫步专用道。运动场就是一个小型公共社会,寻找自己最合适的活动空间是一种基本素养,在这个模拟的公共场所中不只是让孩子躯体得以强壮,同时也是学会在公共空间合适存在礼仪感形成空间。快速跑步与自由漫步两种运动方式适合不同区域,在同一区域同时存在往往会造成安全隐患。各行其道暨是安全需要更是一种关照礼让文化的写照,学校确立了“第六道礼”,让孩子在快速跑步转换为漫步时主动变动跑道,在这细小的脚步移动中不断感知礼让。(2) 细节设计之方法架构著名的少年儿童成功素质教育专家陈峰,他提出习惯培养与矫正的六大秘诀:启发自觉、确立规范与立项研究、示范指导与专项训练、持久训练、监督评价、奖惩强化。行为规范整体框架的细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提供了明确标准,这是规范确立表的现,但如何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进行有意义的指导与训练?“启发自觉”“专项训练,持久训练”给了我们启示。实践中我们以发动学生主体参与激活学生自觉性为宗旨,进行方法细节设计。1. 情境式通过行为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体验行为改变的需求,并自觉的尝试行为改变形成良好的行为规则。如“桌椅搬家”活动,就是让学生将班级内的桌椅搬运到体育馆,再从体育馆搬回教室。这是学校日常管理中往往极力回避的活动,但从教育视角看,这恰是很好教育素材。搬运桌椅是件体力与脑力有机结合的工作,搬运过程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滋味,同时也会保使学生思考如何搬运才合理,去创造一些方法。更主要的功能是对序列、合作、路线等行为要求的感受。因为集体大搬运活动会爆发一系列问题,如上下楼梯拥挤,个人力量不足,摆放秩序混乱等。这些问题随着搬运活动进行着,学生真实的体验着,无形中激活了学生对这种集体活动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思考?基于学生的实际问题,老师相机进行引导我们怎样搬运会更方便有效?学生基于深刻的困难体验,自然会主动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如,同桌合作,上下楼梯必须靠右行走,进入体育馆要从后排放起等。这些规则的确立是出自学生的真实体验,所以对规则意义的认同高度一致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桌椅也是教育的资源,它不仅仅只具备供孩子们伏案写字用的功能,也是行为规则建立的媒介。再如,环境卫生习惯的培养,我们设计了无扫帚教室情境。由于没有了扫帚,所以当教室内有垃圾出现就必须让孩子们用手捡拾,做地面保洁时需要孩子们用抹布擦洗。在亲手处理垃圾,清洗地面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步感受到卫生的价值。同时,让学生明白了最有效的清洁方式是从源头做起不让垃圾产生。这样的情境设计,不单单是实现了环境卫生习惯培养目标,长久坚持中也让孩子们形成了积极的环保意识。2. 约定式规则是一种行为的标准,在确立规则后往往对个体有强制性。如果缺失对规则的认同,则往往表现出强烈被动性,也就出现传统养成教育中学生抵触,行为转变低效的问题。核心根源是学生对“行为评估不足”,也就是自我强化不力。所以,行为规则确立过程要有意识尊重学生意志,让学生参与标准的发现过程,对行为示范有积极的评估从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估。为此,我们以“约定”方式建立行为规则。约定就是师生就某个行为问题共同商议,确定基本方法与要求。如物品摆放规则确立,如何利用两层抽屉?如何保证快速取到需要的书本?围绕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试摆。在试罢中,学生发现需要大小分类,书背朝向外侧方便拿取等。最终,形成了“大小分类,有序摆放”的标准。又如雨伞摆放规则,班级组织学生围绕雨伞进行教室有什么问题?怎样摆放美观又方便?等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明白了雨伞进行教室容易把水带进教室影响环境卫生。提议利用教室外侧的扶手平台,可以方便认领同时又能有序摆放形成一种风景线。再如,课堂合作规则确立,往常合作过程比较乱,围绕合作是干什么?如何才能快速知道别人的想法?等问题,在学生自主商讨论中,建立了“有序传阅,低声交流”的规则。3. 合作式“坚持”是行为训练的方法灵魂,任何好的规则只有在坚持中方能成为习惯。坚持包含几个维度,一是时间上延续,就是一个规则需要让学生反复重复,通过必须的重复形成为常态方式;二是空间上的一致,就是校内外的统一,科任老师间的统一,通过外在强化的一致性来促成习惯。所以,合作是确保坚持兑现基本要求。一是家校协作。班级家校联系本是家校协作的基本载体。联系本以日常行为规则为记录点,在校表现由老师及时记录,在家表现由家长协助记录,这样就形成了校内外协作强化机制。二是学科合作。学校将常规目标列入课堂教学目标之中,要求课前课末一分钟进行常规考核。同时设立护导岗位,课间每个区域有老师或学生作行为劝导。这样,行为规则在各学科课堂中保持一致要求,在课上课下保持一致要求,建立了十分紧密的合作网络,形成了强大的外部强化力量。4. 平台式角色体验是观察、理解行为意义,促进自我改进行为的有效方式。在行为训练中需要设计各种平台,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从中领悟行为意义。(1) 微笑岗。学校设立了一系列微笑岗,主要是由同学执岗,去观察好的行为表现。如校门口微笑岗,主要是关注礼貌线前同学的举止,并对表现得体的同学送上微笑卡。过道微笑岗,主要是关注课间同学们靠右行走,文明休息等行为,对表现好的同学用微笑牌示奖励。食堂微笑岗,主要是关注用餐时消声表现情况,并用微笑星进行表扬。在微笑岗服务的同学,通过身边同伴的良好行为表现不断激励感染自己,积极强化良好行为。(2) 升旗岗。庄严的升旗仪式是孩子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为了全面挖掘这平台的教育功能,我们将升旗执行管理过程交给学生打理。主持人,演讲人,升旗手,护旗手等均由学生出任。由于这位岗位工作均在整个队列之外,所以每个岗位执岗人员均有机会全面观察到近2000师生营造的庄重仪式氛围,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同时,执岗服务过程让孩子经历了胆量、服务意识的多重教育。(3) 发现岗。每周全校各班行为表现情况由值周班观察记录,常规八方面相应的有十余个工作岗位,这们岗位基本职责是发现好的行为表现,所以称之发现岗。学生走进每个教室均在寻找行为表现美的一面,感受着不同班级散发的良好行为氛围。所以,一周的发现过程就是执岗人员不断感觉行为规则的过程。(3) 细节设计之评价架构监督评价是行为培养的重要方式,实践中我们设计实施了两项评价。1. 福娃争星支撑理念自觉比照,奖励促行传统“三项竞赛”行为评价方式核心思想是行为惩罚。主要是针对良好行为进行扣分。面对扣分结果,被扣分的同学心里自责,班级同学们则埋怨,形成一种不良的班级人际风气。这种方式放大了学生的缺点,犹如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让痛处更痛。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出强化是行为塑造的重要方式,为此需要我们调整评价理念,把评价过程当作一次次有效强化的过程。我们确立了“自觉比照,奖励促行”的思想。就是基于行为标准让学生经常性反思对照,外部人员通过奖励的方式对达标行为进行肯定。操作方式上我们设计了“争星制”,对照常规八方面要求设立奖励星星,学校通过借助星星表示对班级行为情况的肯定。评价方式每周都有4名大队干部带领值周班同学轮流对各班一日常规进行检查登记,并把结果及时公布在黑板上,便于中队辅导员及时教育。为此,每个班的黑板左上角都贴了一块“福娃争星”评价记载表,值周班同学及时把检查结果登记在这张表格里,便于中队开展教育。同时,由于结果每天都呈现在班级最醒目的地方,引起老师和同学的高度重视,效果就比较好。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大队部会通过提醒单的方式通知各班。当然,发现好的地方,我们也会及时送上表扬卡,或通过晨会、红领巾广播等方式表扬,树立榜样,起到一个激励作用。如:为了让同学们排队到艺术楼上课的队伍安静整齐有序,我安排微笑岗在队伍通往的必经之路,发放表扬卡。主要制度(1) 值周轮流制福娃争星需要外部的评价以示肯定,学校把外部评价过程交由学生打理,设立了值周服务班,一周一轮流。服务班根据一日常规八方面进行人员分工,每人都有机会走进其他班级感受不同的班级文化。所以,值周服务不仅是考核更主要是学习感受,也就是我们把值周的过程变成为服务班同学良好行为的强化过程。(2) 行为示范制最好的评价应该是自我评价,也就是班级同学能自主自觉的做好常规要求。值周服务制主要借助外在的星星数来激励班级。在实施一个阶段后,我们对部分行为规范完全符合要求,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的班级,推出了“行为示范班”。学校对这样的班级不进行周评价,相当于免检。这种制度把外部有形评价转化成了无形评价,评价主体完全成了班级每个行为主体。学生能以更主动积极的姿态不断自我反思,班级进行集中反思。(3) 值周申请制值周服务轮流制,给了每个孩子一个观察与检验的过程,但这种方式主要还是出于学校的安排,学生的行为选择性欠自由。我们又设计了“值周申请制”。就是班级集体商量,集中大家的意见去主动申请值周服务工作。所以,这个方式把机会的争取和服务过程都变成教育资源,让学生的服务过程充满了主动性。2. 亮点之星心理学上指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受肯定,获得成功的欲望”为此,教育就应该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成功。“评价的主要目是激励学生的学习”所以,评价是教育的重要利器,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挖掘评价的功能。通过评价引领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营造人人都优秀的良性环境。实践中,我们学校改革了传统的优秀学生评比模式,建立了“亮点评价”机制。基本思想:人人肯定都是优秀的,是优秀的我们都以肯定。主要内容:设立了三级评星模式,“福娃之星”“中队之星”“单项之星”。“福娃之星”是学校最高级别的综合荣誉,主要颁给一学期综合表现突出的孩子;“中队之星”是班级层面的综合荣誉,颁给学期中各方面比较优秀或有重要进步的学生;“单项之星”是面向每个孩子亮点的专项荣誉,颁给班内每个孩子。建立这个新评价体系后,我们每个孩子的上进欲望更强了,因为他明白自己也是优秀的,只要自己努力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就在为班级作出贡献。这个体制也积极的引导老师们改变学生观,不再一味的以成绩评价孩子,学会主动的发现每个孩子的成长亮点。这样一来,个性的、可爱的孩子群体形象自然的占据老师的心头,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设立了福娃之星、中队之星、单项之星这样一个荣誉体系,荣誉评价都有一个共同标准就是行为常规达标。特别是福娃之星评比,我们创立了独特的情境考核方式。如,2012年福娃之星评比,大队部就临时通知候选人送一份材料到会议室,在这个过程中设立了考察点,有的孩子进入会议室前没有敲门或路见纸屑未主动捡起来。这些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评星结果。这样一个体系,让进步的孩子心中始终明白,行为达标是优秀的最基本标准。4、 成效回顾1. 形成了基于细节设计的行为习惯培养经验体系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们行为习得的主要方式。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动的注意。观察学习的第二个主要过程是对示范行为的保持过程。表象系统和言语编码系统是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保持的两个储存系统。表象系统把示范行为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言语编码系统将一些示范行为的特征转换成言语编码的形式,能更准确地习得、保持和再生。由此可见,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需要获得十分清晰的动作示范,形成相应的动作表象。针对传统教育中只有“结果标准”,而缺少“动作过程标准”的问题。我们进行细节设计,形成了行为培养的基本经验。1动作要领细化“整齐”“文明”等是学校对孩子的常规要求。那到底怎样才算“整齐”?怎样做才算“文明”?对这些结果性水平标准的兑现,需要与之配套的具体化动作流程与标准作支撑。构筑起这个支撑体系,才能保障学生能获得充足的行为示范。比如,物品整理。怎样摆放才算合理整齐?我们设计了动作程序:一清空书包,二挂好书包,三整理物品,四上交作业。同时,设计了动作标准:如整理物品,要做到大小分类,分层归位,书脊朝外,有序摆放。这样,明确了物品摆放的要求,学生就有了行为目标。同时,细化的过程让孩子逐步感悟到了动作有序的意义,涵养了有序作为的品行。2行为指导细腻有了行为标准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就形成了行为能力,养成了行为习惯。标准转化为个体的自然动作需要经历一定的训练过程。根据行为形成三阶段规律,我们进行细腻指导。17天阶段,班主任老师完整示范物品整理过程,孩子进行模仿或进行单独的手把手演示纠正;721天阶段,进行全面检查考核与个别帮助;21天90天阶段,进行抽查与观摩。这样,切实让每个孩子掌握了行为标准,并通过训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3训练过程细致如何解决餐厅就餐的噪音?分析噪音产生的根源后,我们推出了一个行为标准“当小哑吧”。有问题用手势表达,有话说带到餐厅外再讲。同时,要求老师与学生一道当小哑吧,用眼神与手势工作。“进入餐厅人人当小哑吧”剥夺了老师的特权,同时实现了对用餐氛围的高度尊重,让环境言语替代有声言语,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与强化作用,最大限度的释放了餐厅这种特殊场所的教育功能。4问题解决细心习惯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是21天的时间期限,是孩子在老师面前的良好表现?这都不是我们的标志,我们的标志是“没有监督下的自然状态”。一个时期,我们搞常规天天查,以监控各个班的行规表现。结果每个班级不自觉的出现了“行规督察队”,由这些同学负责检查、整理班级同学的物品摆放等。造成检查结果与实际水平完全不符的现象。为此,我们及时调理了监控措施,改为抽查,并要求课间活动教室内人员清空。这一变动来自问题解决需要,同时让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白了“真正的好习惯就是一种自然状态”的道理。2. 有序有礼为核心的福娃行为品性初步彰显晨光福校校园是多彩的,因为这个时间段校园每个角落都有孩子们的身影,刚跨入教室的同学熟练的清空书包,整理着物品;公共卫生区内服务人员提着保洁箱穿梭着;体育场内有跑步的,跳绳的,打球的没有老师的统一要求与监督,但每种身影都自然的忙碌着,让整个校园彰显着和谐有序的氛围。午间的福校校园是安静的,福娃人人端坐教室或阅览室,美美的沉浸在书海中。让校园溢满浓郁的书香。热烈的阳光打在教室外绿叶上,和着叽叽喳喳的小鸟声,整个校园透露着迷人的气息。暮色中的福校校园是恬静的,伴着悠扬的曲乐,校园霎时出现几十支队伍轻快的涌向校门口,没有拥挤,每支队伍都能把握好出校大门时机找到自己的点位,不到10分钟,整个校园便恢复了安静。这就是现在的福校校园,多姿多彩,井然有序。学生的个人空间时时呈现着整齐的面貌,课间移动的人流总能各行其道保持着良好的序列,行径中总能看到一个个亲切的招手礼或是听到一声声甜蜜的“老师好”。这种有序有礼的文明风尚已自然流淌在福校校园之中,浸润在福校文化之中。学生的变化切实打动了家长与社会。福校养成教育实践经验也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教育信息报中小学管理义乌商报等媒体都曾专题报道。让习惯养成“落地”一文在中小学德育管理刊登,教育信息报头版头条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夯实学生未来成长的基石,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赞誉。已有100余所学校近5000位老师来校做实地观察学习。根据实践经验编制形成的我有好习惯德育校本课程获省精品课程奖。3. 智慧教育为核心的师本文化快速发展细节设计的核心是创新,就是根据学生行为发展规律或问题,创造性的利用教育资源,创设教育机会和平台。考量的是老师的智慧。所以,学校近几年力推智慧教育。设立智慧教师评比机制,组织智慧教育讲坛,实施教育创新实践学习等,营造了浓厚的教育创新文化氛围,大大激活了老师们的教育创新热情。立足教育根本和学校实践,老师们谱写了一系列生动的教育故事,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草根经验。如,“自主管理型班级文化建设经验”,老师发动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制定制度、班级文化设计、管理考评实施等。创立了“常规儿歌”“好学生标准”“展示板”“讨论卡”等经验。又如“班级漂流日记”,孩子做一天老师助理,全面观察记录一天中班级日常表现。设置了“总结栏”“播报栏”“形象栏”“关心栏”等项目,“总结栏”让孩子及时反馈一天的观察结果,“播报栏”主孩子展示自己的特长,“形象栏”用孩子的照片记录不同时期自己的变化,“关心栏”让家长评价孩子的表现。这样一份日记,记录着班级的每天变化,也记录着每个孩子的成长足迹。三年来,学校已评出了两届智慧教师,梳理了几十个智慧经验。正是这种智慧教育文化让老师们认识到教育创新就在身边,细节设计就是基于实践创新活动,所以让变革逐渐走进老师的心头,让研究融化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才真正创造了一个个最真实有效的行为培养成功经验。五、结论与思考(一)结论 通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教师、学生、家长的行为方式,以及学校文化都发生了改变,有序有礼的局面基本形成。得到了专家、上级领导的肯定与支持。1. 行为习惯培养是教师由管理到育人研究载体在课题的指引下,在好书的陪伴下,在专家的引领下,教师定期召开“读书分享会”,相互启发教育智慧;开设“智慧教育专栏”,建立反思机制;举办“智慧讲坛”,交流育人故事;设计“细节案例”,提炼教育智慧;倡导“特色申报”,评选智慧教师等一系列活动,转变了教师的育人观念。如今,我校教师关注细节设计,注重课程设置,从管理学生慢慢转向研究学生;从单一地传授知识,一味地追求分数中解放出来,从而转向以育人为目的,教书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更多的是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成了我们福校每位老师的口头禅, “用心养心,智慧育人”成了我们福校每位老师的追求。教师的服务水平、组织能力等都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教育教学方法也在悄悄地改变:管得少了,疏得多了;压得少了,导得多了。涌现了一大批智慧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兄弟学校、上级领导做经验介绍,深得好评。特别是课题组骨干教师陈茹仙,多次受兄弟学校诚邀,走出义乌到临海讯桥小学、磐安安文小学等地讲座,传播课题成功经验,反响热烈。2.行为习惯培养是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体验平台在“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我校细化了一日常规,把原先的“三项竞赛”细化成八项“福娃争星”,每项都有相应的细节操作点及评价措施,使我校的一日常规工作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监督机制也发生了改变,由原先大队部的指定人员文明岗监督、评价一日常规,发展到值周班轮流,再到值周班申请。逐步转变了学生被动管理的局面,真正实现自主管理。值周班申请制,它有明确的示范、传媒、督察等岗位,采用竞选的方式,靠各中队自己用行动去争取。它成了荣誉的象征,是对模范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奖赏。哪个班级行为规范表现好,哪个班级用实际行动创造了典型的进步事例,都可以通过申请值周得到为大家服务的机会。这样就把获得值周的机会转化为一个班级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会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做好值周工作。“实践出真知,历练增才干”,学生从“示范一日常规、检查各班风纪、主持升旗仪式、策划主持广播”等环节的执行中获得了真实体验,提高了与人交往、协调、沟通的能力,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向大众的能力。“福娃争星”的开展,让学生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了改变。福校合理、有序的一日行为规范已深入每个福校人的内心深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风景线一:进校有序有礼清早,护导老师在校门口笑脸迎接学生,而学生总是能主动送上真诚的问候。值周班的同学,也不忘奖给那些自信而又大方有礼的同学一个笑脸。风景线二:进班有序整理学生进教室后,能自觉有序地整理书包、桌椅:清空书包,挂在椅背; 书本分类,上小下大; 朝向一致,书目朝外;纸张归类,叠放有序;水杯、跳绳等杂物,下层一角; 桌椅摆放,横平竖直,人离凳进。整个抽屉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让人赏心悦目。不到三分钟,学生已经整理完毕,教室里响起了琅琅书声。 风景线三:课前准备及时有序早读结束,学生都已养成习惯,先做好下一堂课的课前准备,再轻推椅子离开教室休息,方便里面的同学进出。每位上课老师,上课前一分钟,都会主动指导或检查学生抽屉、桌面物品摆放,浏览教室整个环境;下课前一分钟,老师也会提醒学生整理本节课用品,并做好下一堂课准备后马上下课,告别拖堂现象。风景线四:课间文明休息任课老师、班主任、护导老师、学生护导岗四管齐下,课间休息时,喝水、上厕所学生能自主靠右行走,跑跳喊叫的人少了,一些益智类游戏,如:下棋、拆线、走迷宫成了学生的最爱,观察护养小型动植物成了学生的必修课, “轻声慢步不追跑,见到老师要问好”成了福校的一大亮点。风景线五:大课间生动活泼铃声就是命令,大课间活动铃声响起,学生迅速排好队伍,有序赶往操场。全校师生踏着节拍,高甩手臂,直角转弯,缓缓步入操场,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风景线六:食堂就餐静悄悄中饭时间,教学区静悄悄的,食堂中也静悄悄的。吃饭时,大家有约定,交流用手势。食堂里,没有嘈杂的喊叫,也没有大声的喧哗,有的只是那盘子和勺子碰撞在一起时发出的有节奏的音韵。风景线七:校园环境整洁美观每个教室在确保整洁、有序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追求美观、温馨、舒适。让角落出彩,让墙壁说话,教室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原先教室一角的桌子堆满了试卷、报纸等杂物,如今变成了植物角,摆满了鲜花绿草;空白的墙壁成了绿色屏障,挂满了柳条,停满了贺卡;窗台不再单调,彩色的书架吸引着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室俨然成了一个温馨的家。风景线八:午休阅读静悄悄饭后,学生来到操场玩游戏。12点10分,学生自觉回到教室看起了课外书,走进经典,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整个校园再次陷入一片安静,学生都沉醉在书的世界中。风景线九:文明礼仪记心间无论在校园哪个角落,学生在碰到老师的时候,总会行队礼,送上自己最诚挚的祝福。有些文明小卫士还会退让三分,让老师先行。当整个队伍遇见老师时,不会每个学生都向老师问好,而是大家微笑着向老师行“招手礼”,免去了老师连续点头示意或回应的尴尬。风景线十:放学及时又有序放学铃声一响,每个教室门口便排起了长龙,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整齐有序地离开校园。全校1800多学生,只需短短的十分钟。 3.行为习惯培养是家长转变教育理念,争取家校合力的重要渠道 08年刚实施习惯养成教育时,家长很不理解,甚至有家长抱怨学校老师不务正业,不好好教书,经常搞些整理书包、上厕所等与学习无关的事,生怕习惯养成教育影响了成绩,怕自己的孩子丢了分数。但是随着我们课题的推进,老师根据我校办学思想,结合本班实际,设计了家校联系本,与家长进行书面沟通。有的老师利用现代媒体,开设班级博客,实现网上沟通;有的利用书信或班级漂流日记等方式进行评价与沟通,取得了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慢慢地家长发现孩子做事有序了,自己省力了。于是抱怨声少了,支持者多了,主动配合的家长多了。如今,家长明显感觉到孩子的学习变主动了,整理东西变有序了,丢三落四的陋习少了家长从孩子的变化当中深深体会到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家长踊跃参与到学校的活动当中来。各班先后成立了家委会,家委会成员成了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开设了福娃游学课程,定期开展亲子社会考察体验活动,把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实践。还开设了福娃家长课堂,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走进课堂,义务当起来老师;有的家长虽然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但他利用身边的社会关系,为班里的孩子请到了相关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教育。可以说,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养成教育已深入各个家庭,引起来社会的关注。(二)思考外部教育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要达到把我们的教育目标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意识,积淀成受教育者自觉规范行为的过程,“他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励”。通过我们的教育所要达到的就是让学生逐渐做到自省、自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论文指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