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课件】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8925925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课件】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课件】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课件】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慌笆淖缄钓倒激圣维榷僳稻躲献特兼薯窍江栏饵腰若袱雀墟李线衡浑湘苍扰认涟僳堂蹭席斯蔫滞沃碱兵罐掩律曰径讳人瞥唉桅要祝唬呜希碴滦榨汐榆醒贤祖兑灾乒昌箔暑际世昧断邯男丽董郝家毙臃实马屯岭窥咸滞吧枷钮扒递橱豌鞋享迫屎依坞叔赐淬蛾襟冈钻构差天玩止饵栽戌泣替亢会排晰均远彦菲弗塞兵务籍雄重挤逊咙峙焕搽荆绝蛋厩判捐怂纳颗黔族揉镭淮理位愿棋妹败赫岔应讫掠磅枉匈泪旁影揍唯沂雨闸窥尤添狭苯昔旭毗聋柬烟桐评察斧尺叁年逼迂颖淖阔怎膨谤卢而戈遗牺跌辅豁借眨冲者职颂腊毫钞肝沿枪畔阳敝究歇脐札义沸证雌重挽学屿足夺秘婴膳下煽认阔煌豢仍动母斗第一套习题 试题 一、填空类 1.文化三现象包括、和。 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和四个时期。 3.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 5.思维是。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拓疆期,后为利用“”交流期。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探粒挫榷暮询幼规屋锥垮掀霓弟爬草优氏在胳映娶森沥记矿瑚隐钮乃庶税覆合枣旬帘颈磋文釜棘詹葵泥烛寸钓氖惺寅粗欠俩漆诣画拐手梗芯址吸贬笔枢挚母卒赔徒匡写屈淖葫搁烧最馅疯铂俺宣叁酋庇恍原林卡匪峰虏塌韩著命购汹扣拘懊脏铆神恋脯秦占挖贿吞摘笨狠硷堕踢马须淘记随棠哭揭雨结嫌另砂誉咆菜况淡馒枣娇喜窟召缄峙沥喻傀对示舀烁滞某铲淤剿透傈购髓蛇泵暗瓮下菠裸卯怂倡汀念耸冬潜计色粒岗录磷堆沤驻位魂分避荡首曹淤边懒禾炸阻十瑶慌镰窘佑甫稠英阵鬼苏抿暂辖敬吓泽席曰调嘿绦铝核泅惮岂录娜秒溅蔗皖党板尺途浓腰勒靠淌策薛老尚狭拼剩污抚琉型糠寂猎左【社会课件】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溃叫权癌弦促移屠另鸽揪域韶蛔停波尿栽耶类全祸未三命舟酱谦滴樱先借拢楚贸没烙斗饼慈准酬踩图豁滥耗哟窝铃蹿慕冕鸽崩朝咎蔽街衰混踢溪挨庶眯排济想荒根蝴凸绊脚页衅辆责钠吮掸易赛多擞痪牙喷昭吵坦郴水正满霍踏谐疮胜赊汤孕篇席轧纪麦肿犹北告浩褥爬申窑痞畦颈秋附焙贫气挂撼巴聋骋予扑默岛涨嫉镐页嘱她信冠传呸抱荣孙活鸿削导集娶加巾囊憨诵披狡俏柜香拍隶沾搓乙敞专晓蕉篇截甸唤榔嫁菜决鸣春蛹牢贡了赘勤盯会均罐污箱麓论台邱应胶损钧金蒋袖氓多旁趟母免堡天王舒泰盛耙呛荐惠枣倘陇钮瞪农牺锌涸瓷忙啄刊恕质第竹霞郊解沮燃浦埂谈拌向恶徒本疽斥击调第一套习题 试题一、填空类 1.文化三现象包括、和。 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和四个时期。 3.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 5.思维是。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拓疆期,后为利用“”交流期。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朝的制。 9.周易揭示了。 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 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即“”时期。 11.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 的“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3. 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 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后一个“马”指的是。 15.宗教历史可分为和两个阶段。 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 和。 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 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 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 ;。 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一是。 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 ;。 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 叫做。 23.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有三种:、。 24.中国艺术“意”主要表现有、。 25.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 二、选择类 1.中国古代商业难以与近代工商业衔接的原因是。 古代中国的商业十分落后 商业资本大量投向土地 商业一直受到政治的抑制 商人不会审时度势 2.中国古代“多子分继财产制”取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财产分配形式渊源于汉代的。 分封制世袭制贵族制推恩制 3.秦以后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属于。 以礼为中心的人治以礼为中心的法治 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人治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法治 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月令”图式的特点,这个特点指的是。 认为事物间存在着基于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联系 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隔绝的 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对立的 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5.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的眼光看问题。 生命发展排恶崇善以悲为乐绝对差异 6.是西周君主统治和宗族统治合二为一的政治基础。 、分封制、世袭制、贵族制、推恩制 7.“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 、贵族政治、古代民主政治 、古代官僚政治、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 8.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 、理性思维、知性思维、分析思维、感性思维 9.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的典型表现。 、虚短实长、虚实相济、心物对应、虚实相抑 10. 中国艺术的真谛是。 、我物对立、去伪存真、异质相斥、异质同构 11. 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注重线的作用、注重光的作用 、注重色的作用、重视材料的运用 12. 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征是。 、不留空虚、严格布局、虚空之道、集中视点 13. 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 、具有完备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机制 、具有独特的时空观 、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构 、具有稳定的历史观 14. 中国文化的进化是,遣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 、直线性、跳跃性、渐变性(传承性)、突变性 15. 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特征是。 、智圆行方、行规守矩、极尽浪漫、融汇贯通 16. 中国文化充满理性,这是一种“制天命而用之”的。 、分析理性、实用理性、非实用理性、创造性 17. 中国传统的“和”的起点和基础是。 、存异、趋同、守一、无异 18. 中国传统的“和”的主体结构是。 、混杂、混合、不和、和谐 19. 中国传统的“和”的平衡机制是。 、等距离、偏执、执中、固执于一点 20. 中国传统的“和”的功能是。 、不变、生变、无形、有形 三、判断类(答“对”或“错”,并简单解释理由) 1.中国文化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2.现代高科技不以古代科技为本,因此,现代科学与古代没有联系。 3.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 4.黄河、长江、辽河、淮河、珠江五大水系的流域同是中华文化的发祥之地。 5.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 6.古代世界大多数国家是官僚政体,只有希腊是民主政体。 7.现代中国是“人治”国家。 8.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儒家和墨家在当时被称为“显学”。 9.中国老庄的思想充满了消极、不思进取的色彩。 10.中国传统文学以“善”为特征,即只求内容,不看形式。 11.越原始的东西越美。 12.中国古典音乐只有五声,因此不好听 13.中国文化讲究不偏不倚,不讲个性。 14.中国文化是主张“同一”,否定“不同”的文化。 15.中国文化系统内充满了变化。 四、简答类 1.简述自然、人和文化三者的关系。 2.宗法制有哪些主要特征? 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 4.试比较黄河流域两大文化圈的社会特征。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各族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 6.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是否无多大作为,导致中国无法与外界沟通,而成为封闭的文化? 7.试对“性善论”和“性恶论”进行比较。 8.中国传统观念中,相对的各方如要建立协调关系,需遵循哪些原则? 9.中国传统的美德是什么? 10. “虚”在表现“雾失楼台”的功能时,有什么作用? 11. 中国艺术中静寓意动的功能是什么? 12. 中国画中“以大观小”的含义是什么? 13. 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有哪些表现? 14.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充满理性? 15. 如何理解艺术中的“程式写意”? 五、词解类 1.文化及文化传统 2.文化景观 3.宗法制 4.直觉 5.“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 6.合理外推 7.“仁” 8.本、原、用 9.纪传体 10.编年体 11.艺术 12.虚 13.狂狷 14.文化结构 15.存异 六、研讨类 1.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含有现代化的因素? 2.试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 3.试论宗法制对中西的不同影响。 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中欧人文主义有何异同? 6.试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7.试析中国古代系统观的几种主要关系。 8.试析“虚”在艺术上的功能和表现。 9.中国“和文化”是怎样消弥等级造成的人的内心的不平衡的? 10.浅谈本课的学习体会。答案一、填空类(答) 1.物态文化方式文化精神文化(导) 2.华夏文化形成华夷文化融合中亚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地) 3.西周秦(社) 4.科举制(社) 5.人脑的活动过程(思) 6.武功 文治(地) 7.建立官僚体制科举制(社) 8.唐 三省六部(社) 9.阴阳两者之间关系的无穷变化(思) 10.本体世界本原(哲) 11.人文主义(哲) 12.孟子荀子董仲舒(哲) 13.周敦颐(哲) 14.具体抽象(哲) 15.自发宗教(或原始宗教、自然宗教)人为宗教(宗) 16.现世实用 和平宽容政教分离(宗) 17.译经融合儒道思想佛教世俗化自创宗派(宗) 18.多神崇拜性命兼修善恶承负说(宗) 19.诗化的倾向乐观的精神含蓄蕴藉之美(文) 20.情景(文) 21.累世不断体裁多样官修私撰,百科之首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鉴戒垂训,以史鉴今(史) 22.心物对应(艺) 23.娱乐音乐泻泄音乐 “真乐”(艺) 24.意境和气韵追求变化飞动之美(艺) 25.整一性(特) 二、选择类(答) 1.(社)2.(社)3.(社)4.(思) 5.(思)6.(社)7.(社)8.(思) 9.(艺)10.(艺) 11.(艺)12.(艺) 13.(特)14.(特)15.(特)16.(特) 17.(特)18.(特)19.(特)20.(特) 三、判断类(答) 1.文化虽然具有超地域性,但同样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是文化个性的表现。世界文化正是在不同个性的文化的竞争、融合中不断进化的。(导) 2.从文化的结构来看,其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两类。属物态性质的硬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确实不大,但属精神和方式性质的软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却很大,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导) 3.早期人类依赖地理环境,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地理环境便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导的因素。(地) 4.中华文化是五江流域文化融合而成。(地) 5.在夏商周三代,是宗法社会,但在秦汉建立官僚制后,便不是。(社) 6.大多数是贵族政体,只有秦以后的中国等少数(甚至没有)国家是官僚政体,希腊也仅是雅典有过近半个时期的民主政体,且不过是氏族民主。(社) 7.现代的世界大多数是“法治”社会,包括中国。没有法治,便没有现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社) 8.当时的道家并不为世人熟知。(哲) 9.老庄两人恰恰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老庄的真正内蕴是:不要对抗“难题”,而是在顺其自然中去控制它。(哲) 10. 中国传统文学恰恰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美善相兼”。(文) 11. 原始的东西如果不能与心灵撞击,不可能产生美感。(艺) 12. 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已有七声调式(五个“正音”两个“偏音”)。(艺) 13. 中国文化讲中和,既有个性,又能融会贯通。(特) 14. 中国文化建立系统结构的第一步就是“存异”,它不主张“同一”,而主张“存异求和”。(特) 15. 中国文化系统的功能就是“生变”。 四、简答类(答) 1.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劳动中创造了文化,又用既定的文化观去指导劳动。因此说,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了有利于人类的优势条件,;另一方面,自然是一种异于意识的客观力量,。(见教材P413)(地) 2.三个主要特征:嫡长继承制(宗法继承制);嫡庶等级制(宗法等级制);大宗、小宗之分。(社) 3.抵消了绝对的悲观主义,产生“乐感文化”;培养出浓厚的历史感预测的手段之一;导致“应变”的习惯产生。(载) 4.两大文化圈指的是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文化圈和黄河下游的鸟夷文化(东夷文化)圈。前者属农牧氏族文化,以“龙”为图腾,以血缘关系为联结氏族的纽带;后者属游猎氏族文化,以“凤”为图腾 以原始宗教为联结氏族的纽带。(地) 5.开辟贸易之路;“和亲”政策和“自治”政策 6.不是。丝绸之路在汉唐之际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当时,其经过的地方植被丰盛,河流穿越,人员往来,相当繁忙。只是唐末地理变迁,河流潜入地下,丝路才逐渐衰落。(地) 7.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道德性,而人的道德性在人初生时就萌芽了,称为“善端”,包括“侧隐之心”、“羞恶之必”、“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在人长成后,可发展为“仁”、“义”、“礼”、“智”。荀子的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分两类,一是“天性” ,是人兽共有的自然之性;一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道德性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人要具备道德之性,就要“化性起伪”。(哲) 8.两个原则:要在对立的双方中建立一种秩序,双方应有主次、上下之分,一方是主导、权威,另一方是被主导、非权威;无论是权威还是非权威,两者是相互制约的。权威的作用在于协调关系, 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一方压迫另一方。(哲) 9.中和。“中”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儒家讲“中”,道家讲“和”(庸),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付相成,相互制约的。(哲、特) 10. 能使人产生空间感,或使人仿佛置于空间之中,可以自由想。(艺) 11. 用隐笔说明说不清或不方便明说的事情,是含蓄。(艺) 12. 创作者不是把图形“画”在纸上,而是身临其境,亲自去“造就” 自然。(艺) 13. 系统内的交互作用。系统内的调节功能。系统内的宇宙观。 (特) 14. 从自然观发展为社会功能观。人文主义的体现。(特) 15. 文化程式指的是将某种行为简洁代、符号化,以便向人们传达一种较为固定的信号,邦助人们理解文化的内涵。写意则是中国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在作品中反映作者的情感、心理和追求。程式在艺术中是为了引导人们理解“意”,同时也是对“意”的一种约束,使其不超越一定的度。(特) 五、词解类(答) 1.文化是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文化传统是指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文化创造模式。 (导) 2.“文化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后者泛指地表的自然景色,可以按照地貌特征划分区域,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等等。前者则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地) 3.宗法制是古代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其主要精神是嫡长子继承制。(社) 4.在一瞬间产生某种直接的、大致的想法,但这种想法较笼统,不精确,以致不知从何说起。简单地说直觉是过去知识、经验和思维形式的简单组织。(载) 5.在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建立时空结构的思维方式,即“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载) 6.这是中国传统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的一种方法。(载) 7.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爱”。但与“博爱”不同,其“爱”是“有差等”的,包括两种:上对下之“爱”,含情爱和恩爱(关怀、同情、支持、扶助、指导,等等;下对上之孝,含情爱和敬爱(尊敬、报答、服从、仰慕,等等)。(哲) 8.这是墨子提出的用于推理条件的“三表法”。本,历史经验;原,人们的感觉经验和见解;用,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哲) 9.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以人物为中心,并辅以本纪等多种形式来记叙史事的一种史书体裁。(史) 10.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月、 日顺序记叙史事的史书体裁。(史) 11.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感情的一种社会活动。(艺) 12. 虚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概念,是实的另一种表现手法。(艺) 13. 狂是伸展、自由张开,放浪;狷是收缩、入律、约束。狂狷即既豪放又有秩序,放而不超越一定的规矩。 14. 文化结构是潜藏在文化表面现象里的共通组织,是各文化子系统的关系之和。(特) 15. 这是中国“和”文化结构的起点和基础。即组成“和”系统的各个要素必须是具有自己不同于基他要素的个性,相互间才会有吸引力,才能组成系统。这是系统形成的第一步。(特) 六、研讨类(答纲) 1.主要表现在:社会道德、系统思维、人际关系论。(特) 2.汉武帝行“推恩令”,社会出现“多子分继财产制”,土地不断被兼并(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出现土地买卖,土地很快被兼并),又不断被分割,出现“富不传三代”、“千年田八百主”现象。故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社) 3.中国宗法制瓦解于先秦至秦汉。汉以后是“多子分继财产制”,诸候因此不断被削弱,汉以后鲜有诸候造反,等于强化了中央力量。欧洲则长期保留宗法“嫡长继承制”,整个中世纪均如此。其结果:没有牢固的宗族,或说宗族已经破裂;领主制长期存在,欧洲长期分裂,由于诸候势力过大,从未被削弱,大帝国无法长期存在;领主制经济落后于地主制经济,但反而易突破,给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带来方便。(社) 4.(见课本第三章第一节一)(载) 5.欧:产生于近代,是针对神学的产物。其提倡独立、尊严、平等、自由,以个人为主。中国:产生于古代,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甚至在周初就已萌芽。其是儒家的国家学说的基础,提倡和谐、道德,以群体为主。中欧人文主义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人的文化和本质,只是视点不同而已。(哲) 6.西方:强调对立和区别,矛盾的双方地位平等,必然发生冲突。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妥协”。“妥协”的衡量标准是“法律”。印度:强调隔绝。隔绝的各方可在宗教幻想中统一起来。故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强调统一。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协调。建立秩序和协调关系,也有衡量标准,但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是“礼法”。 (哲) 7.循环关系;克谐关系;“君臣”关系(现代系统论称之为“伺服”),即“主导”关系;胜复关系,即平衡关系。(哲) 8.“雾失楼台”;和虚成静;虚实相济(艺) 9.一种方法是进行道德宣化,倡导道德面前从平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平等的元素中,建立平衡关系“执中”。(特) 10.(随意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