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品德教育中的体验性学习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160014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小学品德教育中的体验性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例谈小学品德教育中的体验性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例谈小学品德教育中的体验性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验,让德育直抵内心 例谈小学品德教育中的体验性学习众所周知,目前的德育存在几道有待逾越的鸿沟:教材与儿童的鸿沟、课堂与生活的鸿沟、知识与行为的鸿沟等,这也正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课题。作为基层的德育教师,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要越过这几道鸿沟,就必须架设一座桥梁,让德育直抵儿童内心!刘惊铎先生在新近出版的道德体验论一书中也提出:“体验是图景式思维活动,体验不仅是手段,也是德育的本体。体验与道德有着不解之缘,它是一座桥梁,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实现道德知识向情感能力的转化。”研究体验学习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一、在体验中感受德育的真与实传统的德育教学将道德等同于一般的学科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然而,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如果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遭的生活世界自然地沟通起来,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那么德育教学就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那么我们的德育课堂将会是“空”和“虚”的。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到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他想要知道的或想要解决的问题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自身的经验相链接,才能使他们从自身经验的直观性、本真性中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才能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找寻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案例一:榜样就在我身边教学片断师:小朋友们,你们心里有榜样吗?生(齐):有。师:他是谁?生1:我的榜样是有许多发明的爱迪生。生2:我心中的榜样是蝙蝠侠,他有许多的超能力,能把坏人打败。生3:我的榜样是雷锋叔叔,因为他很爱帮助人。幼儿园时老师就让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了师:老师听明白了,小朋友心目中的榜样都是非常棒的,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听说咱班的小朋友最出色了,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的班里找找榜样,好吗?想一想,在这么多的同学中,谁最值得你学习?你要学习他哪方面的优点呢?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请把答案写在“榜样优点卡”上。(学生填写榜样优点卡)生1:我的第一个榜样是班长王红。她组织能力很强,每天早晨都组织我们上早自习。我们班这一周又得到了纪律、卫生两面流动红旗。生2:我的榜样是路家新,因为她唱歌好听!师:你唱歌好听吗?生(七嘴八舌):她唱得比路家新好,还获过奖呢!(生2不好意思地笑了)生3:我的榜样是刘丽,她写字写得非常好。师:你也想写出一笔好字吗?生3:当然想了!师:那我们就来个现场拜师吧。(刘丽现场书法表演,生模仿)生3:要想把字写漂亮可真不容易呀!(师走到一位略显腼腆的小男孩面前)师:我们来找找这位同学的优点好吗?生(大笑):他没优点。师:怎么会呢?每个人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就看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1:我发现大勇同学热爱劳动。生2:老师。我还发现大勇特别遵守纪律,从不打架、骂人。师:老师也发现大勇的一个优点,那就是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瞧:他写的“榜样优点卡”人数最多、内容最丰富。现在,老师把自己的“榜样优点卡”送给他(现场书写,赠送)。在这方面。你是老师和同学的榜样,也希望你用实际行动向自己的榜样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和利用学生当前的真实生活,使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建立一种联结,努力在教材与学生真实生活体验之间开辟一条通道。本案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榜样”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电视剧、动画片、书中的“英雄”“大侠”“明星”等,或成绩十分优秀的孩子。基于此,教师放大所有同学的闪光点、让“榜样”亲切可感,帮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体验、感受他人身上的优点,以现实的生活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体验者的生活阅历是道德体验发生的原始资本,从而获得真实自然的生活体验。学会了从多元的角度去了解、认识一个人,进而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获得对道德价值的体验和感悟。只有当学生经常性地带着积极的情感,去体验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那么德育将不会离他们那么遥远,而是鲜活、真实的。二、在体验中感知德育的情与理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也不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因此,品德教学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德育只有针对学生生活实际,以蕴藏在儿童生活中的道德事件为素材,让学生处在一定的情境中,经历事情,有所选择,有所判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才能使学生获得内心认可的道德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培养出属于学生自己的品德。体验教育正是组织和引导儿童在亲身的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案例二:友爱残疾人教学片断一位教师为让学生增进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树立尊重及愿意尽力帮助残疾人的意识,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我是断臂人:请一名男同学把一只手放在背后,用另一只手把衣服把脱下的上衣穿好,并拉上拉链。请另一位女同学把双手都放在背后,用脸和肩膀夹着笔写一个字。请同学们记住,要用心去体验,这不是一次游戏!学生体验后,老师请学生自己说说刚才的感受。生:太辛苦了,真没想到穿一件衣服那么困难。师:你以前穿这件上衣需要几分种?生:很快的,一分钟就够了,今天花了这么长时间还穿不上。师:哦,真是难为你了。师:那你平时写一个字辛苦吗?生:不辛苦。师:那现在呢?生:太辛苦了,我平时写一个字很简单,可现在脖子都累疼了,却连笔都还没拿起来。我觉得残疾人真的太苦了!师:老师替残疾人感谢你们,你们体会到了他们的痛苦。我们刚才只是模拟了残疾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片段,你们有什么体会呢?生:我觉得他们太辛苦了!师:是啊,我们只是暂时模拟了几分钟,而残疾人他们要长期面对生活、社会、学习的困难,他的艰辛要比我们现在体验到的多百倍、千倍、万倍!抽象的道德观念与规范必须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才能是他们乐于接受。本案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角色中获得真实体验。让学生置身于残疾人的角色位置,尝试从残疾人的角度去感知,去理解残疾人的感受和处境。这样的换位思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残疾人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在这样活生生的情境中,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友爱残疾人”这一道德目标在学生以后的生活行为中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课堂上老师并没有空洞的说教,也没有向学生提出今后应该如何去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学生已经通过角色的体验,懂得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友爱残疾人。从而多维度地进行道德感知,促使了良好道德的内化。三、 体验中感悟德育的广与博传统的德育教学,学生的视界往往禁锢于教材,定格在课堂中,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使得教学进入了一片荒芜的境地。德育的新课堂应是丰富和多变,有着学生真实的生活外延作为补充。在这样开放的课堂里,学生敢于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在教学流程中的质疑、问答、创意、争论和碰撞,将成为生成性的“活资源”。德育的新课堂将不再是纯粹的道德规范、道德知识的“讲解分析”、“传递接受”的理性学习,而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教学内容是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多方扩散的,使得德育课堂更为广博。案例二:父母的疼爱教学片断师:三千多个日子,我们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就像我们的守护神一样,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他们每一个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记录着许多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读一读吧。昨天,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有关于父母的故事,谁愿意上来讲?生1:有一次,我发高烧,爸妈赶紧带我到医院看病,医生说需要打吊针。因为我的静脉很细,护士阿姨扎了好多针都没能扎进去,疼得我直哭。爸爸见了把我抱在怀里,轻轻摸着我的头。我感觉到他的手在微微地发抖,抬头一看,他的眼里好像还有泪水呢生2:我妈妈在皮鞋厂上班,工作很忙,经常要加班。妈妈每天很早起来烧早饭,整理房间,然后给我梳头,送我去车站。晚上还要给我洗脚,深夜还要起来给我盖被子。生3:可我觉得我的爸爸、妈妈不疼我,有时要打我。(教师一怔,显然学生的回答并不在他的预设中)生4:父母对你的打骂也是一种爱啊!生5:我爸爸常常冤枉我。生6:妈妈总是随便骂我,我很难过!生7:有时明明是弟弟的错,妈妈总打我(一时间,群情激愤,大家把日常生活中的委屈、不解统统倾泻出来,眼看着一场批斗爸爸妈妈的大会即将拉开帷幕了)师:同学们心里有抱怨,有不解,老师能理解。老师小时侯也挨过父母的打,有时候是该打,有时候的确很冤枉。今天,我们就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就一场辩论会,讨论一下父母为什么打我?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教室里顿时唇枪舌战,硝烟四起。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辩论。)生A:辩论赛后我知道,以后碰到这类事,我会试着事后找他们谈。生B:我做错事时,妈妈总朝我的屁股打。现在我知道那是因为屁股上肉最多,不会那么疼,以后我也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尽量不惹妈妈生气。生C:爸爸、妈妈其实舍不得打我们的,打在我们身上,疼在他们心里。生D:那是上半年的事了。有一次,我和妈妈发生了争执,我一句道理也听不进去,使劲地顶撞她。妈妈气得没办法,就打了我一下。然后,我跑进自己的房间委屈地哭起来,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后来听爸爸说,等我睡后,妈妈轻轻地走进我的房间,一边用手摸着我的脸。一边轻轻地吻了我。爸爸还说,妈妈也哭了呢。(很多孩子哽咽了,眼里闪着泪光。此时此刻,爱感染着每一个人,爱在每个人的心里滋长着)师(激动地):是啊,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改变,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不会变。爸爸妈妈的关心、呵护是一种爱,严格要求是一种爱,批评责备也是一种爱,甚至于打骂也是一种爱。(课后,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为父母洗一次脚)生甲:我爸爸一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十分辛苦。那天,爸爸下班回来,躺在沙发上睡着了。我赶紧端来热水,为爸爸卷起裤腿,脱掉袜子,准备为他洗脚。眼前的一幕使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爸爸的脚上磨起了好几个泡。生乙:我第一次给妈妈洗脚,妈妈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自己只是给妈妈洗了一次脚,妈妈就这么感动了,可妈妈把我拉扯这么大,我却从来没说声谢谢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从社会、文化、心理等不同的角度去透视,课堂展现的是社会广博的场景。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教师密切关注,把学生的独特体验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因学生而动,因情境而动。以上案例中,教师能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来解读什么是父母的爱。让德育课堂自然地进入到学生的生活,创造了德育体验的最佳契机。在完成预设目标后,当孩子们意外的提出“父母的打骂是不是一种爱?”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出现的新问题,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这种生成资源又是学生真实的想法。于是教师捕捉住这一生成性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再次引发情感的波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辩论,把活动推向一个新高潮。通过这样的活动体验,生成了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经验的重构生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德体验。德育所要给予学生的不应上一个简单的结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到实践中去体验。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替父母洗脚,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在与父母的碰撞交流中,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现实的生活体验中促使了良好德育行为的形成。在这堂课上,我们真切地感知到了德育新课堂的广博,它不但是生长知识的地方,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作为核心,有独特的人生阅历与生命体验作为内容,有广阔的生活作为外延。 我们习惯把教育过程省略而把结果简单、直接地告诉孩子,似乎这就是教育的全部意义。但教育不是凭空说教,教育应是一种过程,只有经历这个过程,孩子才会有所体验;有了体验,才会有所感悟;有了感悟才会内化,孩子才会有收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如果不让孩子挨饿,他们怎知包子的香甜?不去远足,何以理解长征的艰辛?!只有品尝了橄榄果,才能理解苦涩的滋味;只有喝了蜂蜜水,才知道香甜的美好。我们相信体验将架起生活与心灵之间的桥梁,体验将在心灵最深处实现道德与内心的整合,体验将让我们已融入道德法则的心灵如星空般璀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