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之文化经典(总)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659561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高考之文化经典(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福建高考之文化经典(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福建高考之文化经典(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高三语文专题高三语文专题w福建高考之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导读福建高考之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导读w 文化经典阅读 返回目返回目录福建卷福建卷“文化经典文化经典”题的考查范围主要包括题的考查范围主要包括论语孟论语孟子子两部儒家经典著作,庄子暂不列入考试范围。命两部儒家经典著作,庄子暂不列入考试范围。命题者往往选择文字简明、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选段题者往往选择文字简明、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选段作为阅读材料,并立足阅读材料,设置作为阅读材料,并立足阅读材料,设置1 1至至2 2道小题考查对道小题考查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和文本阅读的能力,分值儒家思想的了解和文本阅读的能力,分值6 6分,主要题型分,主要题型有选择、填空、简答等。有选择、填空、简答等。20112011年考试说明首次将文化年考试说明首次将文化经典的考点能力层级由经典的考点能力层级由B B级级(理解理解)、D D级级(评价评价)整合为整合为C C级级(分析综合分析综合),从此,文化经典的命题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从此,文化经典的命题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与考点能力层级与考点能力层级C C级较为匹配的级较为匹配的简答题逐渐成为主流题型,简答题逐渐成为主流题型,选择题与填空题日益淡化,选择题与填空题日益淡化,20152015年高考对于本考点的考查,年高考对于本考点的考查,会延续会延续20142014年的考查题型和考查重点。年的考查题型和考查重点。考情透析考情透析考试大纲: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为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考查不能偏难偏专,要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一、考点研读决定考试阅读材料的难度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为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考查不能偏难偏专,要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福建省近年高考文化经典命题分析福建省近年高考文化经典命题分析 年份年份 20142013篇目篇目 论语论语孟子孟子 论语论语孟子孟子 内容内容 君子的君子的“律己律己”对对“律己律己”的见解的见解 题型题型 比较、简答比较、简答 阐述、简答阐述、简答 要求要求 理解文意,再作阐发理解文意,再作阐发 理解文意,分析思想内涵理解文意,分析思想内涵 变革变革 采用孔孟对比阅读的采用孔孟对比阅读的形式,概括题加分析形式,概括题加分析题,两题题,两题2分与分与4分,分,无以往的选择题无以往的选择题 对文化思想的理解、分析、对文化思想的理解、分析、去除选择题,开始还原文去除选择题,开始还原文化经典的本来面目。化经典的本来面目。问题问题 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根据具体问题来解答,根据具体问题来解答,在无注解的情况难度在无注解的情况难度加大。加大。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考生容易括要全面准确,考生容易挂一漏万。挂一漏万。福建省近年高考文化经典命题分析福建省近年高考文化经典命题分析 年份年份 2012 2011篇目篇目 论语论语孟子孟子 论语论语(三则)(三则)内容内容 君子的君子的“文与质文与质”对对“过错过错”的见解的见解 题型题型 比较、简答比较、简答 概括、简答概括、简答 要求要求 理解文意,再作阐发理解文意,再作阐发 理解文意,分析思想内涵理解文意,分析思想内涵 变革变革 采用孔孟对比阅读的采用孔孟对比阅读的形式,概括题加分析形式,概括题加分析题,两题题,两题2分与分与4分,分,无以往的选择题无以往的选择题 对文化思想的理解、分析、对文化思想的理解、分析、去除选择题,开始还原文去除选择题,开始还原文化经典的本来面目。化经典的本来面目。问题问题 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根据具体问题来解答,根据具体问题来解答,在无注解的情况难度在无注解的情况难度加大。加大。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考生容易括要全面准确,考生容易挂一漏万。挂一漏万。福建省近年高考文化经典命题分析福建省近年高考文化经典命题分析 年份年份 2010 2009篇目篇目 论语论语孟子孟子 论语论语内容内容 行善行善 修身修身 题型题型 选择、简答选择、简答 选择、简答选择、简答 要求要求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阐发。进行阐发。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阐发。行阐发。变革变革 突出个人的思考领悟,突出个人的思考领悟,既能把握文化思想内既能把握文化思想内涵,还能联系实际,涵,还能联系实际,有所阐发。有所阐发。命题有一定的开放度,命题有一定的开放度,突出考生的个人思考,突出考生的个人思考,能够有所阐发,可能是能够有所阐发,可能是命题的一个趋势。命题的一个趋势。问题问题 依旧是对内容的理解依旧是对内容的理解和在理解的基础上还和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认识。要有自己的认识。要求在读解基础上进行要求在读解基础上进行阐发,实际上还是束缚阐发,实际上还是束缚了考生的思维。了考生的思维。因因此此,在在复复习习备备考考中中,应应在在整整体体了了解解论论著著内内容容的的基基础础上上,有有意意识识地地选选读读其其中中的的重重要要章章节节,有有侧侧重重地地进进行行探探究究学学习习,把把握握论论语语孟孟子子的的主主要要观观点点和和基基本倾向,本倾向,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w考点一文化经典的主要思想内容w(一)论语w1“仁”的思想w“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含义十分广泛,所谓仁者,即“爱人”,“仁”的标准,包括了恭、宽、信、敏、惠等各种道德修养;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因此,他说“仁者,人也”;达到“仁”的途径主要是“恕”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还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倡导“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以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仁政理想。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2“孝”的思想w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孝悌与政治相通,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并以这种风气影响当政者,就是从政。对于如何做到孝,孔子认为一是合礼,二是真情实感。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3“礼”的思想w“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认为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另外,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以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同时,孔子也主张统治者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的物质欲求,先富而后教。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4中庸思想w中庸思想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之“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即要求避免“过”与“不及”的毛病。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5教育思想w孔子把教育作为“安邦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文教来感化百姓。关于教育对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孔子重视启发式教育,注意因材施教,强调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论语中还记述了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如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以致用等。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二)孟子w1仁政说。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制民之产”,即让百姓有一份固定的田产,让他们不饥不寒,养生丧死而无憾。二是“与民同乐”,要统治者注意民心向背,体恤民意,赢得民心。三是“谨庠序之教”,建立人伦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w2义利观。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选择的最高标准。利义相比,应轻利取义;生死关头,也要舍生取义。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3性善论。孟子把“性善”具体阐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心”,认为对应这“四心”的仁、义、礼、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因此要存心养性,“反求诸己”。w4大丈夫人格。孟子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5教育思想。孟子认为学习取决于态度,因此求学应当专心致志,循序渐进,不应“揠苗助长”。他又继承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教亦多术”,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孟子又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他有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要求学生不轻信、不盲从书上结论或前人之说,通过积极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答案 道深造取之左右逢其原(一处1分)w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采用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要求“用原文作答”,既降低了难度,又避免了评卷的误差。填空题题干的表述,既是命题人对原文的理解,有助于考生理解阅读材料;同时也是对考生填空的提示。例如,第一处问题源自于原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题干所谓的“按照合理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以道”的翻译,因此,第一处应填写“道”。w参考译文孟子说:“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深造,是想使他自己获得道理。自己获得的道理,就能牢固掌握它;牢固掌握了它,就能积蓄很深;积蓄深了,就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所以君子想要自己获得道理。”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对点训练】w2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w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w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w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w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w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w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答案 D解析 本题两个语段的中心意思是“择善从之”,D项中的“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的说法明显违背这两段文字的中心意思。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w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w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w注 篑(ku):土筐。w孟子和孔子对于“学习”,有哪些共同的观点?请根据上述语段简要概括。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答案 做学问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厚积薄发;学习要有踏实的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w解析 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比喻手法,含义都比较丰富,由于题干要求回答的仅为“学习的道理”,因此,考生可由文中的比喻出发,逐一对应出它们在“学习道理”上的本体。第一段“观水”的比喻对应学习上的“讲究方法”,“盈科”的比喻对应“循序渐进”,“成章”的比喻对应“坚持不懈”。第二段“为山”的比喻对应“持之以恒”的道理,“平地”的比喻对应“积极踏实”的道理。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考查角度三分析作者(材料)看法w“分析”题所考查的往往是概括归纳作者看法观点的具体过程,如果说“筛选”“概括”题考查的是“看法观点是什么”,那么,“分析”题考查的就是“看法观点为什么是什么”。在考查形式上,一般以简答的形式出现,往往要求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作答。其答题步骤可分三步走:w一是根据阅读材料,概括出作者或材料的主要观点。w二是筛选原文中可作为作者或材料观点理由的语句。w三是将原文语句分成若干要点,然后转换为自己的话,扣题作答。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对点训练】w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分)w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w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w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w注 先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劳之:指为政者亲身去干,以自身的“先劳”,带动老百姓都勤劳地干。益:增加。w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这有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答案 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大意对即可,正反两方面各2分)w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分析。孔子的观点是为政者要“正”,则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正面的理由,即“正”可以“不令而行”、从政没有困难;二是从反面指出“不正”的后果,即“虽令不从”,不能“正人”。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参考译文 w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w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做;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w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返回目返回目录考考点点vs技技法法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2013福建卷w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w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w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w 注 厚:重,与“薄”相对。w(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返回目返回目录真真题vs指指导(1)(1)答案答案 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或:严或:严于责己,宽以待人于责己,宽以待人)()(意思对即可意思对即可)解析解析 对孔子和孟子话语的共同点进行整理,对孔子和孟子话语的共同点进行整理,即要找出即要找出“躬自厚躬自厚”与与“反求诸己反求诸己”属于共同观点,属于共同观点,“薄责于人薄责于人”与与“不怨胜己者不怨胜己者”属于共同观点。再将属于共同观点。再将这两个共同点转换为一个概括性更强的词语,如参考这两个共同点转换为一个概括性更强的词语,如参考答案所言的答案所言的“加强自身的修养加强自身的修养”。返回目返回目录真真题vs指指导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w(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返回目返回目录真真题vs指指导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2)(2)答案答案 答案和解析见本专题答案和解析见本专题“现场指导现场指导”。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避免别人的怨恨了。”孟子说:孟子说:“行仁的人,就如同比赛射箭:射箭的人行仁的人,就如同比赛射箭:射箭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放箭;射不中,不埋怨胜过自己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放箭;射不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要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要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返回目返回目录真真题vs指指导专题五文化五文化经典典阅读 (2012福建卷)福建卷)1、阅读下面的、阅读下面的论语论语和和孟子孟子选段,回答选段,回答问题。问题。(6分分)子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然后君子。”(论语论语雍也雍也)孟子曰: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离娄下离娄下)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2分)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分)如何才能成为君子?(4分)请综合上述分)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答:答:【解析解析】本题采用孔孟对比阅读的形式,着重考本题采用孔孟对比阅读的形式,着重考查儒家对查儒家对“君子君子”的理解。选段的理解。选段要明晰要明晰“文文”与与“质质”的关系,选段的关系,选段重点是强调要把君子的重点是强调要把君子的行为付诸实践。一道题行为付诸实践。一道题6分,但两问显然还是概分,但两问显然还是概括题加分析题,括题加分析题,(2分与分与4分分)。答题时,应自己组织语言,根据具体问题一答题时,应自己组织语言,根据具体问题一一解答,观点要完整,表达要简洁,切不要照抄一解答,观点要完整,表达要简洁,切不要照抄原文,含糊其词。原文,含糊其词。【答案答案】文质兼备、心存仁礼的人文质兼备、心存仁礼的人可以称为可以称为“君子君子”。要成为君子,就。要成为君子,就要文质兼修,才能达到内在本质与外要文质兼修,才能达到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不仅要心存仁礼,更在表现的统一;不仅要心存仁礼,更要付诸实践,坚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要付诸实践,坚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敬人。敬人。(2011福建卷)文化经典阅读福建卷)文化经典阅读(6分分)w阅读下面阅读下面论语论语选段,回答问题。(选段,回答问题。(6分)分)w子曰: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论语述而述而)w子曰: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论语语卫灵公卫灵公)w子贡曰: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论语子张子张)w(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过”的看法。的看法。(2分)分)w答答:_w(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4分)分)w答答:_w 【命题立意命题立意】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化经典的理解。w 【解析解析】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过错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w 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找出他们的找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韧而解。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韧而解。w 【答案答案】w(1)人应该知错改错;人应该知错改错;w 人不必回避错误。人不必回避错误。w(2)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w 以日月运行出现的日食、月食现以日月运行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时的;w 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寻章摘句巧表达寻章摘句巧表达 简答题的答案其实可在文段中找到,简答题的答案其实可在文段中找到,只是不宜照抄罢了只是不宜照抄罢了。要求在已经整合文。要求在已经整合文段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段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寻章摘句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寻章摘句用白话文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用白话文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口诀:口诀:熟知孔孟思想,读懂文段意思;熟知孔孟思想,读懂文段意思;揣摩题干要求,择取关键字词;揣摩题干要求,择取关键字词;表述围绕中心,联系相关思想。表述围绕中心,联系相关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