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板先复位机构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09987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针板先复位机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顶针板先复位机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顶针板先复位机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塑模具设计注塑模具设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林则徐林则徐林则徐 注塑模具设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2章 注塑模具基本结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1.顶出机构的设计顶出机构的设计2.第2章 注塑模具基本结构顶出机构1.顶出机构的设计2.2.1 2.1 顶出机构顶出机构1)概念:将胶件安全无损坏地推离模具;2)分类:顶针(推杆),司筒(推管),推板,内螺纹脱模,气动,复合脱模;2.1 顶出机构1)概念:1 1)顶针推出)顶针推出圆顶针优点:制造加工方便;阻力小;维修方便;缺点:顶出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1)顶针推出圆顶针1 1)顶针推出)顶针推出扁顶针:常用于顶边或深骨部位;优点:顶出力大;缺点:加工困难;易磨损,以及成本高1)顶针推出扁顶针:常用于顶边或深骨部位;设计要点:顶针直径尽量大,尽量多些;尽量对称布置;顶针直径 d 3mm时,选用有托顶针;顶针顶出面如果是斜面或曲面,顶针沉头要做定位防转,顶面要加阶梯防滑;扁顶针、顶针与孔配合长度L=1015mm;对小直径针L取直径的56倍。设计要点:顶针边离胶位边一般应有12mm距离,布置于塑件隐蔽处及脱模力大的地方;胶件全部脱离模具的尺寸加5至10mm,或2/3的制品高度;顶针边离胶位边一般应有12mm距离,布置于塑件隐蔽处及脱顶针、扁梢的排步原则顶针、扁梢的排步原则顶针板先复位机构课件2 2)司筒(推管)顶出)司筒(推管)顶出常用于细长螺丝柱,圆筒形零件的顶出;优点:顶出力较大且均匀,不会留下明显痕迹。缺点:制造和装配麻烦,易磨损,出披锋,成本高。2)司筒(推管)顶出常用于细长螺丝柱,圆筒形零件的顶出;设计要点:柱高小于15mm或螺丝柱壁厚小于0.75mm的,尽量不用司筒,而在其附近对称加兩枝頂針;司筒壁厚一般為0.751.5MM;司筒壁在1mm以下或司筒壁径比0.1的要做有托司筒;司筒针固定:压板和无头螺丝;设计要点:应用实例:注:为防止BOSS缩水,外圈需做火山口,司筒针也需做偷肉。司筒针最好没有插破应用实例:注:为防止BOSS缩水,外圈需做火山口,司筒针也需3 3)推板推出)推板推出薄壁、深腔胶件;表面不允许有顶针痕迹(如透明胶件);优点:推力大而平稳。缺点:模具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3)推板推出薄壁、深腔胶件;设计要点:导柱高出推板的高度A应大于推板推出距离;推板与型芯配合:锥面配合5-10,口部要起级0.20.3mm;推板用螺钉固定在复位杆上。大水口浇注系统中,分流道不可以做在推板上。设计要点:4 4)推块推出)推块推出对胶件表面不允许有顶针痕迹(如透明胶件),且表面有较高要求的胶件;4)推块推出对胶件表面不允许有顶针痕迹(如透明胶件),且表面设计要点:设计要点:推块应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选用材料应与镶件有一定的硬度差(一般在HRC5度以上),推块需渗氮处理(除不锈钢不宜渗氮外)。推块与呵镶件配合侧面应成锥面,不宜采用直身面配合。推块推出应保证稳定,对较大推块须设置两个以上的推杆;设计要点:5 5)气动脱模机构)气动脱模机构大型薄壳、深腔类制品,动模多采用气动脱模;PVC轮胎模;易粘前模的胶件;5)气动脱模机构大型薄壳、深腔类制品,动模多采用气动脱模;6 6)强制脱模)强制脱模由于成品材质为PP,质软,易发生弹性变形,因此此塑件的倒勾可利用易变形之特性强制脱模;6)强制脱模由于成品材质为PP,质软,易发生弹性变形,因此此顶针板先复位机构课件内螺纹机动脱模机构,动力来源如下:马达;液压;气压;齿条。注:塑件外表面或端面要加止转结构。7 7)内螺纹脱模机构内螺纹脱模机构内螺纹机动脱模机构,动力来源如下:7)内螺纹脱模机构若一次推出,容易变形。大型薄壁制品常常要分几级推出。尤其是当制品不能承受推杆施加的力时更应使用几级(通常用二次)推出。8 8)二次推出二次推出若一次推出,容易变形。大型薄壁制品常常要分几级推出。尤其是当顶针板先复位机构课件 脱脱模模力力的的估估算算:计计算算公公式式见见书书。以以下下情情况况包包紧紧力力较大,要求脱模力也较大:较大,要求脱模力也较大:收缩率越大塑件;收缩率越大塑件;脱模斜度越小的胶件;脱模斜度越小的胶件;深腔塑件;深腔塑件;有深骨位的胶件;有深骨位的胶件;透明胶件模;透明胶件模;脱模力的估算:计算公式见书。以下情况包紧力较大,要求脱模力顶针板先复位机构何时要加顶针板先复位机构?侧向抽芯底部有顶针或司筒;前模斜滑块底部有顶针或司筒;后模有推块;斜顶的位置有碰穿孔;圆顶针顶边时一部分“顶空”;顶针板先复位机构顶针板先复位机构顶针板先复位机构复位弹簧,不能单独使用;摆杆先复位机构;顶针板先复位机构注塑机顶棍的拉回功能;复位杆(回针)下加弹簧或弹力胶。注塑机顶棍的拉回功能;顶出常见问题分析:顶白变形:顶白变形:模具设计问题:顶针太小;模具设计问题:顶针太小;顶针太少;顶针位置不对。顶针太少;顶针位置不对。模具制造问题:省模不对。模具制造问题:省模不对。调机问题:注射压力太大;保压时间太长。调机问题:注射压力太大;保压时间太长。粘粘前前(后后)模模:省省模模不不对对;分分模模面面选选择择不不对对;注注射射压压力太大;保压时间太长。力太大;保压时间太长。断顶针:顶针太小;顶针太少;模具制造问题。断顶针:顶针太小;顶针太少;模具制造问题。顶针位出披锋:配合不良或磨损。顶针位出披锋:配合不良或磨损。顶出常见问题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