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特色

上传人:guoc****ang 文档编号:240745615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1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特色 一、一、宫殿宫殿(一)宫殿的布局(一)宫殿的布局严格的中轴对称院的运用和空间变化左祖右社前朝后寝宫殿的沿革宫殿的沿革我国现知最早的我国现知最早的宫殿:河南偃师宫殿: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二里头宫殿遗址特征:特征:封闭庭院(廊院)封闭庭院(廊院)夯土台基夯土台基轴线:大门轴线轴线:大门轴线在主殿轴线偏东在主殿轴线偏东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北京故宫北京故宫 故宫,又名故宫,又名紫禁城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宫东西宽750750米,南北长米,南北长960960米,面积达到米,面积达到72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52米,深米,深6 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 3公里公里的城墙,墙高近的城墙,墙高近1010米,底宽米,底宽8.628.62米。城墙上米。城墙上开有开有4 4门,南有门,南有午门午门,北,北有神武门有神武门,东有,东有东东华门华门,西有,西有西华门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 4座座角楼角楼,角楼有,角楼有3 3层屋檐,层屋檐,7272个屋脊,玲珑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1)午门 当中的正门平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破例得以荣幸地出入破例得以荣幸地出入此门的只有两种情形:此门的只有两种情形:皇帝大婚时,皇后可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入一次;殿试考以进入一次;殿试考中前三名的,也即考中前三名的,也即考中状元、榜眼、探花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走出一次。(2)前朝 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A A、太和殿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方米。太和殿太和殿A A、太和殿太和殿 大殿正中七级大殿正中七级踏步高台上是金漆雕踏步高台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龙宝座,宝座背后是七扇金色雕龙屏风,七扇金色雕龙屏风,四周拥立着沥粉金漆四周拥立着沥粉金漆的龙柱,顶部是精致的龙柱,顶部是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颁布造令等大冬至、颁布造令等大典,均在此举行。典,均在此举行。A A、太和殿太和殿 殿正中有殿正中有6 6根两人合抱、根两人合抱、高近高近1313米的蟠龙金柱,雄伟壮米的蟠龙金柱,雄伟壮观、华丽庄重、格调不凡,将观、华丽庄重、格调不凡,将金殿的重心完全集中到了中央金殿的重心完全集中到了中央御座周围。每根金柱上都绘有御座周围。每根金柱上都绘有一条巨龙,龙身缠绕金柱,龙一条巨龙,龙身缠绕金柱,龙头昂首张口伸向柱顶。在云纹头昂首张口伸向柱顶。在云纹衬托下,大有腾云驾雾之势。衬托下,大有腾云驾雾之势。金柱底部为海水江崖纹饰,波金柱底部为海水江崖纹饰,波涛汹涌,惊石拍岸,激起层层涛汹涌,惊石拍岸,激起层层浪花,烘托出巨龙升腾的磅礴浪花,烘托出巨龙升腾的磅礴气势。这叫气势。这叫“江山万代升转云江山万代升转云龙龙”。A A、太和殿太和殿 殿内屋顶的正中是殿内屋顶的正中是盘龙金凤藻井,倒垂着盘龙金凤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宝镜。轩辕宝圆球轩辕宝镜。轩辕宝镜传说是中国远古时代镜传说是中国远古时代的帝王轩辕氏(也就是的帝王轩辕氏(也就是黄帝)所造。皇帝在太黄帝)所造。皇帝在太和殿内悬挂轩辕宝镜,和殿内悬挂轩辕宝镜,是为表明自己是正统皇是为表明自己是正统皇帝。帝。B B、中和殿中和殿 中和殿中和殿 位于太位于太和殿后,是一座单檐攒和殿后,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祝辞。C C、保和保和殿殿 保和殿 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2)内廷 内廷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和皇后、嫔妃、皇子、公主居住游玩的地方。主体建筑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与养心殿。图为乾清门,后为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A A、乾清宫乾清宫 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乾清宫B B、交泰殿交泰殿 交泰殿交泰殿 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C C、坤宁宫坤宁宫 坤宁宫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3)御花园)御花园 御花园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4)养心殿)养心殿 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A A、东暖阁东暖阁 养心殿在内廷西侧。清朝,它是仅次于太和殿的重要建筑。从雍正皇帝开始,清朝皇帝常在这里处理国家大事。东厅又称东暖阁东暖阁,是慈禧太后在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年间垂帘听政的地方。B B、三希堂三希堂 乾隆皇帝在西厅保存了三件书法珍品,即王献之所书的中秋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因此西厅又称为“三希堂三希堂”。(5 5)神武门)神武门 神武门 是紫禁城的北门。原名玄武门,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后,改名为神武门。神武门楼上设钟鼓,黄昏后鸣钟一百零八声,而后起更,打更击鼓,至次日拂晓再鸣钟;但是帝居住在宫中时,神武门楼上不鸣钟。神武门内为通往御花园及东西六官的顺贞门。清代选秀女时,备选的女子均由神武门进出。故宫美学特色故宫美学特色1.中轴线2.院落空间3.尺度规模4.屋顶形式5.装饰色彩6.植被绿化多变多变沈阳故宫沈阳故宫藏经阁沈阳故宫沈阳故宫 布达拉宫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建在海拨布达拉宫建在海拨37703770米的普陀山上,相对高米的普陀山上,相对高115115米,米,东西绵延东西绵延360360米,南北宽约米,南北宽约300300米,殿宇楼阁近千间,建筑面米,殿宇楼阁近千间,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包括山下经院、积万平方米。包括山下经院、监狱、藏军司令部、后花园等监狱、藏军司令部、后花园等附属建筑,占地附属建筑,占地4141公顷。公顷。布达拉宫始建于布达拉宫始建于7 7世纪,世纪,8 8世纪曾遭受雷击,世纪曾遭受雷击,9 9世纪又毁世纪又毁于兵乱。于兵乱。7 7世纪的建筑仅剩下世纪的建筑仅剩下松赞干布曾经修造的法王洞和松赞干布曾经修造的法王洞和他的本尊佛殿他的本尊佛殿“帕巴拉康帕巴拉康”。16451645年,五世达赖执掌西藏政年,五世达赖执掌西藏政教权柄后不久就开始重建布达教权柄后不久就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圆寂后,摄政拉宫。五世达赖圆寂后,摄政第巴第巴桑结嘉措续建,于桑结嘉措续建,于16931693年完工。年完工。布达拉宫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由白宫和红宫两布达拉宫由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组成。白宫主体为达赖寝部分组成。白宫主体为达赖寝宫和朝政的地方,项部是东、宫和朝政的地方,项部是东、西日光殿,西日光殿是十三达西日光殿,西日光殿是十三达赖喇嘛的寝宫,东日光殿是十赖喇嘛的寝宫,东日光殿是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寝宫。日光殿四世达赖喇嘛的寝宫。日光殿下面即为白宫的东大殿下面即为白宫的东大殿“措钦措钦厦厦”,是白宫最大的殿堂,有,是白宫最大的殿堂,有4444根柱子。殿堂正北是达赖的根柱子。殿堂正北是达赖的宝座,上方有块大匾,上书宝座,上方有块大匾,上书“振锡绥疆振锡绥疆”个大字,之后有个大字,之后有“同治御笔之宝同治御笔之宝”的玺印。的玺印。16531653年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年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以后的历世达赖喇嘛坐喇嘛,以后的历世达赖喇嘛坐床和亲政典礼,都由驻藏大臣床和亲政典礼,都由驻藏大臣在东大殿主持进行。在东大殿主持进行。(二)宫殿的陈设(二)宫殿的陈设华表华表石狮石狮吉祥缸吉祥缸嘉量嘉量日晷日晷铜龟、铜鹤铜龟、铜鹤鼎式香炉鼎式香炉2 21 1 华表华表 华表华表为古代设在宫殿、为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设在陵志和装饰用的大柱。设在陵墓前的又叫墓前的又叫“墓表墓表”。一般。一般为石制,柱身通常雕有蟠龙、为石制,柱身通常雕有蟠龙、云头等图案,上为方板或蹲云头等图案,上为方板或蹲兽。华表既体现皇家的尊严,兽。华表既体现皇家的尊严,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美的享受。竖立于皇宫或帝王陵墓之竖立于皇宫或帝王陵墓之前,将其作为皇家建筑的特前,将其作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殊标志。2 22 2 石狮(铜狮)石狮(铜狮)狮子狮子是兽中之王,有是兽中之王,有辟邪之意,又显示辟邪之意,又显示“尊贵尊贵”和和“威严威严”的作用。按的作用。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成对石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成对石狮或铜狮系左雄右雌。雄狮或铜狮系左雄右雌。雄狮爪下为球,表示统一寰狮爪下为球,表示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雌狮爪下宇和无上权力;雌狮爪下为一幼狮,表示子孙绵延。为一幼狮,表示子孙绵延。如果石狮所蹲石座上如果石狮所蹲石座上刻有牡丹和凤凰,称为刻有牡丹和凤凰,称为“三王狮三王狮”。2 23 3 吉祥缸吉祥缸 吉祥缸吉祥缸为置为置于宫殿前盛满水以于宫殿前盛满水以防火灾的水缸,一防火灾的水缸,一般为金属所造,古般为金属所造,古代称之为代称之为“门海门海”。冬季,为了防止水冬季,为了防止水缸中水结冰,故缸缸中水结冰,故缸下往往燃以炭火,下往往燃以炭火,或在缸外裹上棉外或在缸外裹上棉外套,覆上缸盖。套,覆上缸盖。2 24 4 嘉量嘉量 嘉量嘉量为我国古代为我国古代标准量器。全套量器标准量器。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从大到小依次为:斛(h h)、斗、斗、升、合、升、合、龠(龠(yuyu)。嘉量为铜嘉量为铜制鎏金,被安放在一制鎏金,被安放在一个汉白玉石亭之内,个汉白玉石亭之内,下置汉白玉底座。古下置汉白玉底座。古代皇帝向天下统一度代皇帝向天下统一度量衡,象征着国家的量衡,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统一和强盛。2 25 5 日晷日晷 日晷是古代计是古代计时器,它利用太阳的投时器,它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来显示时间。自古以来,皇帝自古以来,皇帝就有向天下颁历正时的就有向天下颁历正时的责任,所以日晷的陈设责任,所以日晷的陈设是国家的重器之一。是国家的重器之一。日晷又称日晷又称“日规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成。2 26 6 铜龟、铜鹤铜龟、铜鹤 龟龟和鹤和鹤是是中国文化中中国文化中的神灵动物,用来象征长寿,的神灵动物,用来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最有名的被称庆贺享受天年。最有名的被称之为龙头龟、仙鹤之为龙头龟、仙鹤。2 27 7 鼎式香炉鼎式香炉 香炉香炉是古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举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用来燃香行大典时用来燃香枝和松枝枝和松枝。有盖为鼎,无盖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古代的一种为炉。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用礼器,举行大典时用来燃檀香和松枝。来燃檀香和松枝。(二)传统民居二)传统民居1、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2、徽州明清住宅、徽州明清住宅3、苏州住宅、苏州住宅4、闽南土楼住宅、闽南土楼住宅5、窑洞住宅、窑洞住宅6、干阑式建筑、干阑式建筑1 1、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 “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四合院的基本特征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1 1、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 首先是大门,它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征。王府大门是最高形式,其次有广亮大门、如意门等。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或为屏门,或为垂花门)进到正院。这二道门是四合院中装饰得最华丽的一道门,也是由外院进到正院的分界门。在正院,小巧的垂花门和它前面配置的荷花缸、盆花等,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庭院图景。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1 1、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 过了正房向后,就是后院,这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四合院里的绿化也很讲究,各层院落中,都配置有花草树木、荷花缸、金鱼池和盆景等。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建造,大都是在封建社会的晚期,它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希望得到友谊、同情、理解、信任的需要。数代人的居住实践表明,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1 1、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2、徽州明清住宅(1)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发展起来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匠师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2、徽州明清住宅(2)徽式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2、徽州明清住宅(3)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3、苏州住宅(1)苏州明清民居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风貌。其布局大体可分为三种:1、面水民居 2、临水民居 3、跨水民居 4 4、闽南土楼住宅、闽南土楼住宅 福建南部龙岩地区散布着许多客家土楼住宅。这种土楼,以夯土为承重墙,可达五层之高;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也有前方后圆式。圆形平面直径最大可达70多米,共三环,层高由外环向中心降低,以保证内部采光通风良好,房间总数达300多间。4 4、闽南土楼住宅、闽南土楼住宅 底层一般作厨房、畜圈、杂用,二楼储藏粮食,底层和第二层外墙不开窗;上两层为住房,向外开窗,内侧为廊,连接各间。中心为平屋,建祠堂,为族人议事、婚丧行礼及其他公共性活动用。这种聚族而居可达数4 4、闽南土楼住宅、闽南土楼住宅5 5、窑洞住宅、窑洞住宅 窑洞住宅是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民居形式。窑洞主要有三种形式:靠崖窑、地坑窑和锢窑。5 5、窑洞住宅、窑洞住宅6 6、干阑式建筑、干阑式建筑(1)(1)干阑式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早的住宅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居住面是用支柱架离地面的楼层,需登梯而上。这种形式,利于防水防虫蛇毒害。古代这种住宅形式广泛分部于长江以南地区,现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有这样的住宅形式。6、干阑式建筑(2)徽州石雕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 2000年符合C(/)标准列入名录 这两个传统古村落仍保持着19世纪乡村的面貌,街道、古建筑及其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人类与自然结合的典范。西递村貌西递村口牌坊西递古建宏村建筑3 3 江南住宅江南住宅焦溪古镇浙江乌镇水街民居4 晋商宅院乔家大院三、坛庙三、坛庙1、天坛、天坛2、曲阜孔庙、曲阜孔庙3、中华世纪坛、中华世纪坛 坛庙是中国坛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古代建筑的一种文化现象,体现文化现象,体现着敬天法祖。着敬天法祖。1、天 坛 天坛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明永乐十八年天地坛和北京宫殿城池同时建成,位于北京正阳门外南3.5公里偏东的位置。中心建筑为矩形的“大祀殿”,用于“合祀天地”。大礼殿西南隅建有斋宫。坛域植有柏树树林。明嘉靖九年改行“天地分祀”,在大礼祀殿正南建祭天专用的“圜丘坛”,同时在北京城的北、东、西郊建造地坛、日坛、月坛,分祀地、日、月。“天地坛”也改称“天坛”。1、天 坛 乾乾隆隆十十四四年年(公公元元17491749年年)扩扩建建“圜圜丘丘”,体体量量加加大大。材材料料也也由由蓝蓝色色琉琉璃璃改改用用汉汉白白玉玉石石。乾乾隆隆十十六六年年(公公元元17511751年年)对对大大享享殿殿进进行行改改造造,原原三三层层屋屋面面之之上上蓝蓝、中中黄黄、下下绿绿瓦瓦色色统统改改为为蓝蓝色色琉琉璃璃,并并更更名名为为“祈祈年年殿殿”。形形成成天天坛坛盛盛朗朗风风貌貌,总总面面积积273273公公顷顷。天天坛坛集集明明、清清建建筑筑技技艺艺之之大大成成,是是中中国国古古建建珍珍品品,是是世世界界上上最最大大的的祭祭天天建建筑筑群群。19611961年年,天天坛坛被被国国务务院院列列为为全全国国重重点点文文物物保保护护单单位位。19981998年年被被联联合合国国教教科科文文组组织织确确认认为为“世世界界文文化化遗遗产产”。天天坛坛坛坛域域近近方方形形,南南侧侧两两角角为为直直角角,北北侧侧呈呈圆圆弧弧状状,体体现现中中国国古古代代对对天天地地的的认认识识“天天圆圆地地方方”。天天坛坛坛坛域域由由两两重重坛坛墙墙环环护护,外外坛坛墙墙南南北北相相距距16501650米米,东东西西相相距距17251725米米。内内坛坛墙墙南南北北相相距距12431243米米,东东西西相相距距l046l046米米。中中心心称称“内内坛坛”,两两坛坛墙墙之之间间的的地地段段,称称“外外坛坛”,主主要要入入口口设设在在外外坛坛西西侧侧。天天坛坛的的主主体体建建筑筑主主要要由由圜圜丘丘坛坛、皇皇穹穹宇宇、祈祈谷谷坛坛、斋斋宫宫四四个个部部分分组成,其布局呈组成,其布局呈“品品”字形。字形。坛坛内内祭祭祀祀建建筑筑集集中中于于内内坛坛,分分为为南南北北两两部部分分,南南部部是是“圜圜丘丘坛坛”,北北部部是是“祈祈谷谷坛坛”。南南北北两两坛坛由由一一条条长长360360米米高高出出地地面面的的砖砖砌砌甬甬道道丹丹陛陛桥桥相相连连,组组成成长长12001200米米的的天天坛坛建建筑筑轴线。轴线。1、天 坛(1 1)圜丘圜丘 圜圜丘丘坛 建建于于明明嘉嘉靖靖九九年年(15301530年年),占占地地44446666公公顷顷。由由圆圆丘丘、棂棂星星门门、皇皇穹穹宇宇、神神库库神神厨厨、宰宰牲牲亭亭组组成成。每每年年冬冬至至日日,在在此此举举行行“祭祭天天大大典典”,俗俗称称“祭祭天天台台”。初初为为一一蓝蓝色色琉琉璃璃圆圆台台,清清乾乾隆隆十十四四年年(17491749年年)扩扩建建,同同时时变变蓝蓝琉琉璃璃为为汉汉白白玉玉石石栏栏板,艾叶青石台面。板,艾叶青石台面。圜丘(1 11 1)圜丘台阶)圜丘台阶 圜圜丘丘最最中中心心是是一一块块天天心心石石,从从天天心心石石往往外外有有三三层层,其其铺铺设设的的石石块块最最内内一一圈圈为为9 9块块,向向外外每每增增一一圈圈则则递递增增9 9块块,圜圜丘丘的的蹬蹬坛坛石石阶阶、各各层层台台面面石石和和石石栏栏板板数数量量,均均都都采采用用“九九”和和“九九”的的倍倍数数,以以应应“九九重重天天”的的意意思思。通通过过对对“九九”的的反反复复运运用用,以以强强调调天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的至高无上的地位。(1 12 2)圜丘外墙)圜丘外墙 圜圜丘丘的的四四周周砌砌有有坛坛墙墙,其其布布局局也也遵遵“天天圆圆地地方方”之之说说,内内坛坛呈呈圆圆形,外墙呈方形。形,外墙呈方形。(1 13 3)棂星门(2 2)皇穹宇皇穹宇 皇穹宇建于明嘉靖9年(1530年),初为圆形重檐建筑,是圜丘坛天库的正殿,名叫“泰神殿”。用于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先祖牌位的殿宇。嘉靖17年(1538年)改名为“皇穹宇”。清乾隆17年(1752年)改建为今天所见式样。(2 21 1)皇穹宇)皇穹宇 皇穹宇高19.5米,直径15.6米,单檐攒尖顶,上盖蓝色琉璃瓦,鎏金金顶。其建筑风格严谨、精致而庄重。殿内天花藻井为青绿基调的金龙藻井,中间为大金龙图案,是古代建筑的杰作。(2 22 2)回音壁)回音壁 位位于于皇皇穹穹宇宇四四周周,直直径径6363米米,是是皇皇穹穹宇宇的的圆圆形形围围墙墙。因因墙墙体体为为磨磨砖砖砌砌成成,坚坚硬硬光光滑滑,是是声声波波的的良良好好反反射射体体。又又因因围围墙墙的的圆圆周周曲曲率率精精确确,声声波波可可以以沿沿着着墙墙的的内内面面连连续续反反射射,向向前前传传播播,所所以以又又称称“回回音音壁壁”。如如果果两两人人分分别别立立于于东东、西西配配殿殿后后回回音音壁壁下下,面面北北轻轻声声说说话话,双双方方都都能能清清晰晰听听到到,一一呼呼一一应应,一一问问一一答,甚是有趣。答,甚是有趣。(3 3)祈谷坛祈谷坛 祈谷坛占地7234公顷,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神厨、宰牲亭、长廊、每年春季在这里举行“祈谷大典”,祈祷丰年。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3 31 1)祈年殿祈年殿 祈祈年年殿殿高38.2米,直径24.4米。基座为三层汉白玉须弥座。殿内有28根楠木柱。大殿正中四根柱子叫“龙井柱”,代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间12根楠木柱代表一年12月;外围的12根代表一天中的十二时辰。祈年殿是古代明堂建筑仅存的一例。(4)斋宫 斋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皇帝祭祀前“斋戒”期间居住的宫室。祭祀前,皇帝需提前三天到斋宫斋戒,要求不吃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表示对上天的敬诚。斋宫位于祈谷坛西南面,朝向取东,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表达了帝王对上天称臣、庄敬恭谦之意。斋宫平面呈正方形,外有两重宫墙、濠沟环绕。内有无梁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合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占地4万平方米。(5 5)林荫大道林荫大道 天坛的规划设计、建筑技艺和环境的营造均着力创造一种人和“天”对话的理想氛围,其布局打破了中国古代建筑中轴对称的格局,将主体建筑集中于中轴线偏东,而西部则留出大片空旷的地域,广种柏树,肃穆宁静,让人产生一种置身辽阔天下的渺小感,从而增加对上天的膜拜和虔诚之心,强烈地表现出古人对“天”的无比崇敬。四、其他著名古代建筑四、其他著名古代建筑1、楼阁、楼阁2、佛塔、佛塔3、古桥、古桥4、石窟、石窟(一)楼阁 江南三大楼:(1)黄鹤楼(2)岳阳楼(3)滕王阁1、黄鹤楼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传说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1、黄鹤楼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新建的黄鹤楼共5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共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2、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古城之上。北宋时因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而闻名遐迩。3、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建于唐朝,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出任洪州都督时营建,故取名滕王阁。真正使滕王阁闻名于世的是唐朝著名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千古佳句。(二)佛塔 佛塔起源于印度,称窣(s)波或浮图,用来藏佛舍利,其形状为一个半圆形的坟冢。佛塔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原有的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出现了许多类型。佛塔的类型有:(1)楼阁式)楼阁式(2)密檐式)密檐式(3)喇嘛塔)喇嘛塔(4)金刚宝座式)金刚宝座式1 1、楼阁式(、楼阁式(1 1)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塔”.木塔顶端高达10余米的金属塔刹起避雷的作用,所以它能千年不受雷击。1 1、楼阁式(、楼阁式(2 2)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是我国最早的双层塔壁的八角七层仿木楼阁式砖石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是苏州古城的象征,享有“吴中第一景”之称。2 2、密檐式(、密檐式(1 1)嵩嵩岳寺岳寺塔塔 位于河南登封,建于北魏正光元年间(公元520524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塔高约39.5米,平面呈12角行,底层直径约10.6米,外部以密檐分为15层。塔身四壁辟券门,每层各面均砌出拱形门和小窗,共计500余个。2 2、密檐式(、密檐式(2 2)南京栖霞寺舍利塔位于南京栖霞山麓,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后南唐中主李璟为悼念母亲重建此塔。塔由青石镌刻而成,八角五层,高18米左右。3 3、喇嘛塔(、喇嘛塔(1 1)北京妙应寺白塔位于阜城门内大街北侧,始建于元代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历时8年竣工。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现存的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3 3、佛塔、佛塔喇嘛塔(喇嘛塔(2 2)北京北海白塔扬州瘦西湖白塔4 4、金刚宝座塔、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是模仿印度佛陀迦耶大塔而建,具有浓郁的印度风格,但在塔的造型和细部上全部用中国式样。金刚宝座塔仅见于明清二代,为数很少。我国仅存六座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是我国同类中年代最早、雕刻最精美的一座。(三)古桥 桥梁,指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于通行的建筑物。中国古桥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民为了解决水陆交通问题,就开始建造了桥梁。以后,随着工程技术的提高,古代工匠门创造了各式各样结构、材料和造型的桥梁。我们在此仅仅介绍其中三座著名的古桥。(1)苏州宝带桥)苏州宝带桥(2)河北赵州桥)河北赵州桥(4)泉州洛阳桥)泉州洛阳桥(3)永定卢沟桥)永定卢沟桥1、苏州宝带桥 苏州宝带桥苏州宝带桥位于苏州吴县境内。建于唐代(816819年),是座孔数最多的连拱石桥,长318米,宽4.1米,共53个桥孔。桥沿运河岸,跨越澹(dn)台河,为纤道桥。2、赵州桥 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城南洨(xio)河上,建于隋开皇至大业年间(590608年)。桥身为单拱,弧形,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37.37米。桥肩两端各建两个小拱,即敞肩拱,开创了桥梁的新类型,是世界上桥梁工程中的首创,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敞肩桥。3、卢沟桥 卢沟桥距天安门15公里,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桥全长266.5米,桥上有栏板和望柱281根,每个望柱上都有石狮,石狮头上、背上、腹部、爪下都藏有小石狮,形态各异。“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乾隆御题乾隆御题“卢沟晓月卢沟晓月”的汉白玉碑的汉白玉碑4、泉州洛阳桥 洛阳桥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万安桥,位于泉州市东。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竣工。桥原长1200米,宽约5米,有46座桥墩,规模宏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为了使桥基和桥墩石胶结牢固,采用“种蛎固基法”,为我国重要的科学创新。(四)石窟1、莫高窟2、云冈石窟3、龙门石窟4、大足石刻1、莫高窟(1)莫高窟莫高窟地处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岩泉河崖壁上,上下五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石窟南北长1600米,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的伟大宝库,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佛教画廊之一。1987年,敦煌石窟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迄今保存有北凉至元代多种类型的洞窟700多个,壁画和彩塑壁画和彩塑的洞窟500多个,壁画50110平方米,彩塑2700余身。1、莫高窟(2)彩塑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采,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莫高窟(3)石窟壁画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2、云岗石窟(1)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2、云岗石窟(2)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云岗石窟(3)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3、龙门石窟(1)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处,这里香山(东)与龙门山(西)对峙,伊水于山间北流,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史称“伊阙”。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始称“龙门”。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密布在伊水两岸长达1公里的两山崖壁上,他同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龙门石窟(2)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断。据龙门石窟研究所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北魏石窟占30%,唐代唐代约占60%,其他时代窟龛约占10%。可以说,龙门石窟是我国唐代佛造像的代表。3、龙门石窟(3)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 30余米。它的不平凡,在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总高 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4、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于四川省大足县。大足素称“石刻之乡”,摩崖造像遍布县境。现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为凿于公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后200多年间仅新开凿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这两处初、中唐造像总共不过20龛。直到公元885年昌州迁治大足后,摩崖造像方渐大兴。公元892年(唐景福元年),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节度使韦君靖,在县城北龙岗山(今北山)营建“粮贮十年,兵屯数万”的永昌寨的同时,首先在北山凿造佛像。此后,州、县官吏和当地仕绅、平民、僧尼等相继效法,直到公元907965年间形成大足石刻史上第一个造像高潮史上第一个造像高潮。公元10781173年(北宋后期至南宋初期),大足石刻造像掀起第第二二个个高高潮潮。县境内摩崖造像此起彼伏,先后开凿出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区32处。南山、石门山造像区和北山多宝塔均于此间建成。始凿于公元892年的北山造像区,历时250多年,亦至公元1146年(南宋绍兴十六年)建成。石窟造像历史石窟造像历史 公元11741252年的70余年间,时称“六代祖师传密印”的大足僧人赵智凤,承持晚唐川西柳本尊创立的佛教密宗教派,于宝顶山传教。他以弘扬佛法为主旨,清苦七十余年,四方募化凿造佛像近万尊,建成了中国佛教密宗密宗史上仅仅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场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场,使大足石刻造像达到鼎盛造像达到鼎盛。可以说,大足石刻是我国宋代佛造像的代表。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石窟造像历史石窟造像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